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女娲神话传说丰富内容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诠释,一系列重要事实证明:母系部族社会女娲时期的巨大洪水灾难,以及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不朽功绩,都是发生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山西“冀州”境内,这就为进一步澄清和判断这位伟大母亲的治所(都邑)所在,基本确定了一个大致可靠和稳定的范围。有关女娲及其治所的记载,主要见于南末罗泌《路史》卷十一“太吴纪·女皇氏”:
“女皇氏娲,云姓,一日‘女希’,蛇身、牛首、宣发。太吴氏之女弟。出于承匡,生而神灵……太昊氏衰,共工为始作乱,振滔洪水,以祸天下。隳天纲,绝地纪,复中冀,人不堪命。于是女皇氏役其神力,以与共工氏较,灭共工氏而迁之。然后四极正,冀州宁,地平天成,万民复生。袍娲氏用立号曰女皇氏,治于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第三八三册,383页)
罗泌在以上记载之后,又用小字注曰:“山在金之平利(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上有女娲庙,与伏牺山接。”详细考究,发现罗泌关于女娲治所的注释并不正确。因为罗泌在前面已经明白指出“共工振滔洪水……复中冀”、“四极正,冀州宁”,据《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又据《吕览·有始》:“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冀州”即指今日山西省大部及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广大地区。女娲山是指遍布女娲活动遗迹的山西太行山。而中皇山则是太行山支脉“中镇霍山”的近音讹传。可见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人物——女娲的治所是在黄土高原的山西境内无疑。而最后一句“继兴于骊”则是说女娲部族后来又在陕西骊山一带兴盛起来。
霍山之麓 女娲长眠
在山西中部霍山南麓的洪洞县赵城镇侯村,确实有一座规模巨大、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娲皇陵和娲皇庙。有关古代典籍和方志史料对此都有明白、准确的记载:
《太平寰宇记》卷43“河东道·赵城县”:“女娲墓,在赵简子城东南五里,高二丈。”《路史》小字注引《城冢记》曰:“女娲墓有五,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今在晋之赵城东南五里,高三丈。《九域志》:晋州有帝女娲庙;《寰宇记》:故皇朝列祀亦在赵城。”《大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陵墓”:“娲皇陵,在赵城县东八里,松柏郁茂,前有庙,宋开宝中建,元初修。”《大清一统志》“霍州直隶州·陵墓”:“娲皇陵,在赵城县东南五里……”《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六年(1383年),命赵城娲皇陵与历代帝、皇一体致祭。
《山西通志》卷72“秩祀略·上”:女娲氏陵寝,在赵城县东八里。定制:遇大典先期遣官告祭,春、秋中月守土官致祭。
《平阳府志》卷10“祠祀”:“赵城县,娲皇庙,在东门外五里许侯村里。宋开宝六年(973年)创建,元大德年重修,明洪武三年(1370年)遣官赉金香盒一个,重十六斤。有司常加修理,以附近人户看守,春秋有司祭。历代改元俱遣官祭,有碑文存焉。金香盒被流贼劫去无存。国朝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七年(1668年),十五年(1676年)、二十一(1682年)、二十七(1688年)、三十五(1696年)、三十六(1697年)、四十二年(1703年)俱遣官致祭。又临汾、洪洞、太平、灵石、闻喜等处皆有庙。”
清道光七年(1827年)修《赵城县志》卷29“陵墓”:“女娲陵,在县东八里侯村。正、副陵各一‘,皆在庙后,东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四十八步。居左者为正陵。其副陵相传为葬衣冠者。陵前古柏一百八,树多八九人围……宋乾德四年(966年)诏给守陵五户,长吏春秋祭祀,其后代有祭告,国朝历次遣官致祭。祭文并砌石立庙中。”《平阳府志》中还有娲皇庙曾于“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的记载,可见早在唐代以前,赵城侯村即有“娲皇陵,庙”存在。
《古今图书集成》第10664页记载:“华胥庙,在(赵城)侯村,为华胥圣母。(东)汉(桓帝)建和年(147年)建。”可见至少在两千年以前的汉代,侯村就有了祭祀女娲的母亲——华胥圣母的庙堂建筑。而娲皇庙的创建时间应该是在汉代以前。
娲皇陵所在的侯村位于霍山南麓的丘陵、平原交接地带,东北凭依霍山山脉,西南濒临汾河。村东南有一条季节河流过。距离现洪洞县赵城镇以东八华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聚落村庄。西周时期,造父为周穆王驾驭八骏,西征万里,会见西王母于瑶池,并在数日之内赶回内地,及时平定了徐偃王叛乱,立下大功,被封邑于赵城,侯村之名因此而来。据此判断,侯村最少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该村东西长度达三华里,人口六千多人,自古就是洪洞、赵城境内人口最多的大村。
陵寝巍峙 碑碣高耸
娲皇陵位于侯村村东。有正、副二陵,陵高二丈,周围四十八步。现已由民间捐资初步修复,并在陵前竖起由我国文化名人冰心先生和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题字“女娲陵”碑。碑高4.2米,比陕西黄帝陵碑高0.2米,以寓“女娲是包括炎、黄二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之意。当地村民反映:“文革”中曾把正陵平毁为地,引水浇灌一天一夜,都渗入地下,地面始终没有积水,可见正、副陵下确实存在墓穴无疑。
娲皇陵前面,是一个规模巨大、创建年代不详的娲皇庙,庙中除了有娲皇殿、补天台等主建筑外,还有传为女娲、伏牺之母的华胥圣母楼以及四母楼(后稷母姜源、契母简狄、尧母庆都、挚母常仪)、三王殿(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五神殿(水神共工,圣王舜、药王孙思邈、牛王、马王)等等。可见娲皇庙还是一处祭祀远古时期中华民族众多祖先的建筑群。这处古老庙宇群虽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不少建筑早已衍为民居,但娲皇庙院中仍然存在有古树、碑刻等珍贵的地面文物:
娲皇陵、庙原来种植有一百零八棵古柏,但由于滥肆砍伐,现在仅存三棵。其中最大的一棵名为猴头柏或五股穿心柏。树围达十米,人需九抱才能合围。如此巨柏,十分罕见。据悉:陕西桥山黄帝手植柏的周长只有七搂八叉半,可见这株猴头柏比黄帝手植柏还粗。据《史记》,黄帝姓公孙,洪洞县西十里有公孙堡村,村中原有黄帝庙,所以洪洞民间流传黄帝是洪洞公孙堡村人的说法,因此不能排除这株巨柏是黄帝手植的可能性存在。
娲皇陵、庙院中,还存有宋开宝六年(973年)《大宋新修女娲庙碑铭》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大元重修娲皇庙碑》各一块;前者耸立在庙院东侧,高达三米,宽约一米左右。这块叙述女娲丰功伟绩的碑石竖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正当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五代战乱后的开国之初。值此国家百废待举、百事待兴之际,北宋王朝为什么要重新修建这座女娲陵、庙呢?经笔者考证:宋太祖赵匡胤的籍贯并非《宋史》所云“涿郡人”, 而是赵城县西七八十华里的罗云村人。由于祖上几辈贫穷,曾经随父亲逃荒要饭,一度流落到女娲庙内栖身。因为感念女娲圣母庇佑之恩,所以他在建立宋朝后,随即敕命为娲皇圣母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至今,侯村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赵匡胤落难娲皇庙”的生动故事。
更令人深思的是:娲皇庙院中还有一幢与宋碑同样高大雄伟的大元国重修娲皇庙碑。竖立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这块由元朝翰林直学士、朝请大夫、知制诰、臣高鸣奉敕撰的碑文中说“中统建元有诏,敕郡国名山大川、五岳四渎、圣帝明王载在祀典者所在,以时致祭”等语。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异族统治者,他在用武力征服中原的同时,慑服和敬仰于汉族文化的古老文明,尚采取了一些尊重汉族文化,崇祀汉族历代圣贤、帝王的正确措施,表现出外来蒙古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尊重。这不啻与虽然身为华夏子孙,却要盲目地破除对自己光荣祖先们所谓“迷信”,对祖先庙宇的破败雕零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思想和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外,近几年来,人们还在娲皇庙中挖掘出十几幢明清两代历朝皇帝“遣使致祭”所立的御制碑。其中时间较早的有明洪武七年(1374年)张孟兼所撰《娲皇庙记》;时间最晚的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遣使致祭的御制碑文。此外,《赵城县志》也记载有清朝历代皇帝“遣使致祭”的数十篇御制碑文。
以上事实说明:自从秦、汉以降历朝皇帝敕命女娲与“历代帝王一体致祭”以来,直至上世纪爆发辛亥革命为止,女娲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人物,这座位于赵城侯村的娲皇陵、庙一直是享受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可惜的是:这座宋代建筑风格的娲皇庙已在上个世纪“破除迷信”中遭到拆毁破坏,庙院一直被侯村学校占用。广大民众期盼修复娲皇陵、庙的强烈希望一直得不到重视和实现。
女娲胎腹 中华根源
有幸的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偕妻子林徽音曾经在1934年10月到山西晋中文水、汾阳,晋南霍县、赵城、洪洞等地考察测绘古代建筑,在考察霍山中镇庙后,为侯村娲皇庙主建筑娲皇殿拍摄了一幅照片。从画面看,娲皇殿面积宽阔,重檐结构,斗拱硕大,气象庄严。檐廊和殿前的台基上耸立着十多块高大的碑石,那株五股穿心柏紧靠正殿东南角,近在咫尺。显示出这座建筑古老、悠久的历史。
根据罗泌《路史》“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的记载:女娲的伟大功业都是在“冀州之城”山西大地上完成的。古代以“冀州”为天下之中,古代霍山为“中镇霍山”。霍山南麓的赵城侯村确实有规模巨大的娲皇陵、庙存在等等事实,以及“霍”、“皇”二字发音相近,可见“中皇山”乃是由“中霍山”音讹、误记所致。因此可以确认:今洪洞县赵城侯村,就是当年娲皇治所(娲皇之都)所在之地。女娲既然是人,死后当然留有陵寝,侯村娲皇陵、庙的存在,就是这里是女娲治所的明证。
“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侯村娲皇陵、庙的存在,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由于“中镇霍山”南的侯村是娲皇陵寝所在,又名为女娲山的山西太行山一带遍布女娲圣迹,所以后来神农炎帝、轩辕黄帝、唐尧等先代帝王无不先后依次追慕、朝圣而来;致使太行山成为神农发现“五谷”之所;“中冀”之“盐池”成为黄帝战胜蚩尤之地;唐尧、虞舜、夏禹等先后建都于平阳、蒲坂、安邑。“天子所居为中,故曰中国”,使山西河东大地成为“中国”国家名号的起始、发源之地。虽然古代社会自伏牺开始进入父系制时期以后,制定建立了“父天母地”、“男上女下”、“男尊女卑”的父权专制制度,自黄帝以降的历代帝王都是以“天子”自命,但是他们都没有敢于背弃人性良知,蔑视和亵渎女娲圣母的深恩厚德和无尚尊严,赵城侯村娲皇陵、庙一直享受“与历代帝王、圣贤一体祭祀”的崇高待遇,自古以来一直是受到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国家级“神庙”。
“尊祖敬宗”,“报本思源”,人类母亲与人类儿女之间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感情,是世界上最为神圣、纯洁、高尚、庄严的伟大感情。人类儿女对亲爱母亲的热爱、向往、信仰、崇拜,始终刻骨铭心、永恒不变。这种感情是超越任何功利色彩、超越任何意识形态羁束的人间至情。女娲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美丽艺术形象,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中华民族伟大祖先人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崇高、伟大的女性祖先;也是包括炎帝、黄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人类的生命根源,无不孕育、诞生于伟大母亲的胎腹之中。”所以女娲的胎腹就是中华民族儿女的生命之根源所在。赵城侯村娲皇陵、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文化的终极圣地。
早在1995年,联合国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前夕,新闻媒体就广泛报道了发现赵城侯村娲皇陵、庙和“女娲实有其人”的消息,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注意。美国《世界日报》发表评论说:“断定女娲实有其人,且系山西人,完全符合民众的愿望。”200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侯村娲皇陵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这意味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母亲一一女娲”人格身份的最终确认,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虚无缥缈的“神话人物”女娲,终于还原恢复了“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东方有女娲,西方有夏娃。”中国人口占世界60亿人口的四分之一,女娲也是世界人类的伟大母亲,及时修复侯村娲皇陵、庙不仅具有世界人类文化意义,而且对唤起全球中华儿女和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肉感情,推动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任何一个真正热爱中华文化的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不应该对修复和祭祀“中华之母”女娲陵、庙一事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孟繁仁,山西太原人,1942年出生。1965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理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顾问,“女娲(皇)陵修复委员会”总顾问。“后土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盂文庆,山西太原人。1965年出生,1988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北京化工大学任教。)
“女皇氏娲,云姓,一日‘女希’,蛇身、牛首、宣发。太吴氏之女弟。出于承匡,生而神灵……太昊氏衰,共工为始作乱,振滔洪水,以祸天下。隳天纲,绝地纪,复中冀,人不堪命。于是女皇氏役其神力,以与共工氏较,灭共工氏而迁之。然后四极正,冀州宁,地平天成,万民复生。袍娲氏用立号曰女皇氏,治于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第三八三册,383页)
罗泌在以上记载之后,又用小字注曰:“山在金之平利(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上有女娲庙,与伏牺山接。”详细考究,发现罗泌关于女娲治所的注释并不正确。因为罗泌在前面已经明白指出“共工振滔洪水……复中冀”、“四极正,冀州宁”,据《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又据《吕览·有始》:“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冀州”即指今日山西省大部及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广大地区。女娲山是指遍布女娲活动遗迹的山西太行山。而中皇山则是太行山支脉“中镇霍山”的近音讹传。可见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人物——女娲的治所是在黄土高原的山西境内无疑。而最后一句“继兴于骊”则是说女娲部族后来又在陕西骊山一带兴盛起来。
霍山之麓 女娲长眠
在山西中部霍山南麓的洪洞县赵城镇侯村,确实有一座规模巨大、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娲皇陵和娲皇庙。有关古代典籍和方志史料对此都有明白、准确的记载:
《太平寰宇记》卷43“河东道·赵城县”:“女娲墓,在赵简子城东南五里,高二丈。”《路史》小字注引《城冢记》曰:“女娲墓有五,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今在晋之赵城东南五里,高三丈。《九域志》:晋州有帝女娲庙;《寰宇记》:故皇朝列祀亦在赵城。”《大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陵墓”:“娲皇陵,在赵城县东八里,松柏郁茂,前有庙,宋开宝中建,元初修。”《大清一统志》“霍州直隶州·陵墓”:“娲皇陵,在赵城县东南五里……”《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六年(1383年),命赵城娲皇陵与历代帝、皇一体致祭。
《山西通志》卷72“秩祀略·上”:女娲氏陵寝,在赵城县东八里。定制:遇大典先期遣官告祭,春、秋中月守土官致祭。
《平阳府志》卷10“祠祀”:“赵城县,娲皇庙,在东门外五里许侯村里。宋开宝六年(973年)创建,元大德年重修,明洪武三年(1370年)遣官赉金香盒一个,重十六斤。有司常加修理,以附近人户看守,春秋有司祭。历代改元俱遣官祭,有碑文存焉。金香盒被流贼劫去无存。国朝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七年(1668年),十五年(1676年)、二十一(1682年)、二十七(1688年)、三十五(1696年)、三十六(1697年)、四十二年(1703年)俱遣官致祭。又临汾、洪洞、太平、灵石、闻喜等处皆有庙。”
清道光七年(1827年)修《赵城县志》卷29“陵墓”:“女娲陵,在县东八里侯村。正、副陵各一‘,皆在庙后,东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四十八步。居左者为正陵。其副陵相传为葬衣冠者。陵前古柏一百八,树多八九人围……宋乾德四年(966年)诏给守陵五户,长吏春秋祭祀,其后代有祭告,国朝历次遣官致祭。祭文并砌石立庙中。”《平阳府志》中还有娲皇庙曾于“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的记载,可见早在唐代以前,赵城侯村即有“娲皇陵,庙”存在。
《古今图书集成》第10664页记载:“华胥庙,在(赵城)侯村,为华胥圣母。(东)汉(桓帝)建和年(147年)建。”可见至少在两千年以前的汉代,侯村就有了祭祀女娲的母亲——华胥圣母的庙堂建筑。而娲皇庙的创建时间应该是在汉代以前。
娲皇陵所在的侯村位于霍山南麓的丘陵、平原交接地带,东北凭依霍山山脉,西南濒临汾河。村东南有一条季节河流过。距离现洪洞县赵城镇以东八华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聚落村庄。西周时期,造父为周穆王驾驭八骏,西征万里,会见西王母于瑶池,并在数日之内赶回内地,及时平定了徐偃王叛乱,立下大功,被封邑于赵城,侯村之名因此而来。据此判断,侯村最少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该村东西长度达三华里,人口六千多人,自古就是洪洞、赵城境内人口最多的大村。
陵寝巍峙 碑碣高耸
娲皇陵位于侯村村东。有正、副二陵,陵高二丈,周围四十八步。现已由民间捐资初步修复,并在陵前竖起由我国文化名人冰心先生和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题字“女娲陵”碑。碑高4.2米,比陕西黄帝陵碑高0.2米,以寓“女娲是包括炎、黄二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之意。当地村民反映:“文革”中曾把正陵平毁为地,引水浇灌一天一夜,都渗入地下,地面始终没有积水,可见正、副陵下确实存在墓穴无疑。
娲皇陵前面,是一个规模巨大、创建年代不详的娲皇庙,庙中除了有娲皇殿、补天台等主建筑外,还有传为女娲、伏牺之母的华胥圣母楼以及四母楼(后稷母姜源、契母简狄、尧母庆都、挚母常仪)、三王殿(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五神殿(水神共工,圣王舜、药王孙思邈、牛王、马王)等等。可见娲皇庙还是一处祭祀远古时期中华民族众多祖先的建筑群。这处古老庙宇群虽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不少建筑早已衍为民居,但娲皇庙院中仍然存在有古树、碑刻等珍贵的地面文物:
娲皇陵、庙原来种植有一百零八棵古柏,但由于滥肆砍伐,现在仅存三棵。其中最大的一棵名为猴头柏或五股穿心柏。树围达十米,人需九抱才能合围。如此巨柏,十分罕见。据悉:陕西桥山黄帝手植柏的周长只有七搂八叉半,可见这株猴头柏比黄帝手植柏还粗。据《史记》,黄帝姓公孙,洪洞县西十里有公孙堡村,村中原有黄帝庙,所以洪洞民间流传黄帝是洪洞公孙堡村人的说法,因此不能排除这株巨柏是黄帝手植的可能性存在。
娲皇陵、庙院中,还存有宋开宝六年(973年)《大宋新修女娲庙碑铭》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大元重修娲皇庙碑》各一块;前者耸立在庙院东侧,高达三米,宽约一米左右。这块叙述女娲丰功伟绩的碑石竖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正当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五代战乱后的开国之初。值此国家百废待举、百事待兴之际,北宋王朝为什么要重新修建这座女娲陵、庙呢?经笔者考证:宋太祖赵匡胤的籍贯并非《宋史》所云“涿郡人”, 而是赵城县西七八十华里的罗云村人。由于祖上几辈贫穷,曾经随父亲逃荒要饭,一度流落到女娲庙内栖身。因为感念女娲圣母庇佑之恩,所以他在建立宋朝后,随即敕命为娲皇圣母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至今,侯村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赵匡胤落难娲皇庙”的生动故事。
更令人深思的是:娲皇庙院中还有一幢与宋碑同样高大雄伟的大元国重修娲皇庙碑。竖立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这块由元朝翰林直学士、朝请大夫、知制诰、臣高鸣奉敕撰的碑文中说“中统建元有诏,敕郡国名山大川、五岳四渎、圣帝明王载在祀典者所在,以时致祭”等语。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异族统治者,他在用武力征服中原的同时,慑服和敬仰于汉族文化的古老文明,尚采取了一些尊重汉族文化,崇祀汉族历代圣贤、帝王的正确措施,表现出外来蒙古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尊重。这不啻与虽然身为华夏子孙,却要盲目地破除对自己光荣祖先们所谓“迷信”,对祖先庙宇的破败雕零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思想和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外,近几年来,人们还在娲皇庙中挖掘出十几幢明清两代历朝皇帝“遣使致祭”所立的御制碑。其中时间较早的有明洪武七年(1374年)张孟兼所撰《娲皇庙记》;时间最晚的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遣使致祭的御制碑文。此外,《赵城县志》也记载有清朝历代皇帝“遣使致祭”的数十篇御制碑文。
以上事实说明:自从秦、汉以降历朝皇帝敕命女娲与“历代帝王一体致祭”以来,直至上世纪爆发辛亥革命为止,女娲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人物,这座位于赵城侯村的娲皇陵、庙一直是享受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可惜的是:这座宋代建筑风格的娲皇庙已在上个世纪“破除迷信”中遭到拆毁破坏,庙院一直被侯村学校占用。广大民众期盼修复娲皇陵、庙的强烈希望一直得不到重视和实现。
女娲胎腹 中华根源
有幸的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偕妻子林徽音曾经在1934年10月到山西晋中文水、汾阳,晋南霍县、赵城、洪洞等地考察测绘古代建筑,在考察霍山中镇庙后,为侯村娲皇庙主建筑娲皇殿拍摄了一幅照片。从画面看,娲皇殿面积宽阔,重檐结构,斗拱硕大,气象庄严。檐廊和殿前的台基上耸立着十多块高大的碑石,那株五股穿心柏紧靠正殿东南角,近在咫尺。显示出这座建筑古老、悠久的历史。
根据罗泌《路史》“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的记载:女娲的伟大功业都是在“冀州之城”山西大地上完成的。古代以“冀州”为天下之中,古代霍山为“中镇霍山”。霍山南麓的赵城侯村确实有规模巨大的娲皇陵、庙存在等等事实,以及“霍”、“皇”二字发音相近,可见“中皇山”乃是由“中霍山”音讹、误记所致。因此可以确认:今洪洞县赵城侯村,就是当年娲皇治所(娲皇之都)所在之地。女娲既然是人,死后当然留有陵寝,侯村娲皇陵、庙的存在,就是这里是女娲治所的明证。
“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侯村娲皇陵、庙的存在,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由于“中镇霍山”南的侯村是娲皇陵寝所在,又名为女娲山的山西太行山一带遍布女娲圣迹,所以后来神农炎帝、轩辕黄帝、唐尧等先代帝王无不先后依次追慕、朝圣而来;致使太行山成为神农发现“五谷”之所;“中冀”之“盐池”成为黄帝战胜蚩尤之地;唐尧、虞舜、夏禹等先后建都于平阳、蒲坂、安邑。“天子所居为中,故曰中国”,使山西河东大地成为“中国”国家名号的起始、发源之地。虽然古代社会自伏牺开始进入父系制时期以后,制定建立了“父天母地”、“男上女下”、“男尊女卑”的父权专制制度,自黄帝以降的历代帝王都是以“天子”自命,但是他们都没有敢于背弃人性良知,蔑视和亵渎女娲圣母的深恩厚德和无尚尊严,赵城侯村娲皇陵、庙一直享受“与历代帝王、圣贤一体祭祀”的崇高待遇,自古以来一直是受到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的国家级“神庙”。
“尊祖敬宗”,“报本思源”,人类母亲与人类儿女之间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感情,是世界上最为神圣、纯洁、高尚、庄严的伟大感情。人类儿女对亲爱母亲的热爱、向往、信仰、崇拜,始终刻骨铭心、永恒不变。这种感情是超越任何功利色彩、超越任何意识形态羁束的人间至情。女娲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美丽艺术形象,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中华民族伟大祖先人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崇高、伟大的女性祖先;也是包括炎帝、黄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人类的生命根源,无不孕育、诞生于伟大母亲的胎腹之中。”所以女娲的胎腹就是中华民族儿女的生命之根源所在。赵城侯村娲皇陵、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文化的终极圣地。
早在1995年,联合国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前夕,新闻媒体就广泛报道了发现赵城侯村娲皇陵、庙和“女娲实有其人”的消息,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注意。美国《世界日报》发表评论说:“断定女娲实有其人,且系山西人,完全符合民众的愿望。”200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侯村娲皇陵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这意味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母亲一一女娲”人格身份的最终确认,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虚无缥缈的“神话人物”女娲,终于还原恢复了“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东方有女娲,西方有夏娃。”中国人口占世界60亿人口的四分之一,女娲也是世界人类的伟大母亲,及时修复侯村娲皇陵、庙不仅具有世界人类文化意义,而且对唤起全球中华儿女和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肉感情,推动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任何一个真正热爱中华文化的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不应该对修复和祭祀“中华之母”女娲陵、庙一事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孟繁仁,山西太原人,1942年出生。1965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理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顾问,“女娲(皇)陵修复委员会”总顾问。“后土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盂文庆,山西太原人。1965年出生,1988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北京化工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