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那些记忆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到了,特别是过了冬至以后,过年的气氛渐渐浓了,少年时过年的那些记忆,在不知不觉中苏醒过来,遥远而清晰,古朴而美好。
  在儿时的记忆中。不论是五谷丰登的年头。还是流年不顺的日子,不论是家境宽裕的人家,还是清贫拮据的家庭,不论是在热闹的城里,还是在高远的山乡,过年总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的时候,远行的游子会辗转数千里,如期归来;远嫁的闺女会在新春的头几天,按时回娘家省亲;平常舍不得花钱的老人,会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零用换成新钱。大方地给儿孙派发红包:过惯了清平日子的庄户人家的年夜饭中,甚至还有了瓶装的好酒;忙惯了的山里人,也会放下手中的农活,专心致志地感受那份等待许久的年味:孩子则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挥霍着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是怎样美好的节日哟!
  那时,过年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一种虔诚的仪式,这种仪式甚至会前移两三个月,早早地就开始备制年货。
  备制年货似乎是从杀年猪开始的。那时的庄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养着或大或小、或肥或瘦的年猪,入冬的时候,在道师先生算准的黄道吉日宰猪,宰猪这天,请来亲朋好友、三亲四戚,用地道的农家土八碗招待大家,更多的则是腌制起来,做成火腿、香肠、腊生、腊肉,作为过年的主菜。特别是那猪头,是千万要留下的,那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祭祀用品。
  接下来要准备的是糯米面。它是大年初一必须要做的元宵主料。那时的糯谷都是自家种的,虽然产量不高。可家家户户都要自己种些。收获以后,小心地收藏,隆冬时节碾成糯米,扬风之后反复漂洗,半干时拿到石碓上去舂,男人舂,女人筛,晒干了以后舍不得吃。留在正月初一和元宵节的时候吃,还有招待走亲串戚的亲人。
  要做吃地道的元宵,还需一种必须的辅料,那就是农家自己酿制的米酒。酿制米酒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全由家庭主妇来完成,这也是衡量农家女子是否聪明能干的标准之一。在酿制之前,首先得把锅灶瓶罐等用具清洗得干干净净,尤其不得留半点油渍,然后是泡米、蒸饭、拌酒籼、装瓶、捂堆发酵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米酒就酸了,那是一件极其没有面子的事情。
  能干的家庭主妇。还会在这个季节做下可口的卤腐、酱豆、豆豉、腌菜、酱辣子等腌制食品,作为开春的下饭菜,或是给城里的儿孙。回家过年的时候带回城里。
  记忆中的冬季,家庭主妇还得为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人赶制一套新衣新鞋。过年的时候穿在家人身上。向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展示家庭主妇的心灵手巧。
  就这样,过年的脚步来到了腊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在我老家,这一天是最忙碌的一天。每个家庭都会在这一天仔细检查自家的年货是否备齐。年画和门神有没有买下。孩子们喜欢的烟花爆竹够不够他们的需求,香火钱纸等祭祀的物品有没有齐全。然后,请来村里有文化的长者,书写适合自家的春联。午夜过后,当家的男人和主妇,就抬着煮熟的猪头,抱着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带上祭祀用品。到附近的土主庙去排队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人安康、子孙兴旺。
  除夕这天有几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准备年夜饭,二是贴春联,三是给压岁钱,四是守岁,五是请水谢龙。
  年夜饭自然是丰盛的。鸡鸭鱼肉各有各的讲究,蔬菜也有许多讲究。一种叫做薯的东西得煮在汤中,那是除百病;蒜得吃,那是能写能算;芹菜我们叫做串芹,是串钱之意;百合“百活”不能少,莲藕是成双成对的意思。芋头“玉头”“遇头”也得要,等等,反正每一道菜都有它古老的寓意。做好以后,在爆竹声中完成又一轮的祭祀,然后便在欢声笑语中开怀畅饮。
  年夜饭的尾声。是在饭桌上给红包。派发压岁钱。天增岁月人增寿,用压岁钱来护佑家人的平安,是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古老方式。首先是老人给未成年的孩子压岁钱。那些红包里虽然装的数量不多,但肯定都是崭新的票子,肯定是老人心中最吉祥的数字,肯定是在老人质朴的祝福声中完成。然后是家里的所有成年人给老人和孩子压岁钱,给红包的时候,也要送上祝福的话语。之后便是一家人欢天喜地的说笑,那些笑声,清脆、爽朗、甜蜜。那是怎样其乐融融的景象啊,那种家的氛围,是任何金钱也衡量不了的。
  年夜饭结束后。女人们忙着收拾碗筷。男人们则忙着贴春联。贴春联是有讲究的,什么位置贴什么内容。先贴哪儿后贴哪儿。年画贴哪儿。门神怎么贴,大门贴什么等等。边贴的时候还要讲一些吉利的顺口溜。所以,这个活计得由家中最有文化的男子来完成,其他的人只能打打下手、调调面糊什么的。
  这些工作都做完后,就是早早地洗好脸脚,慢慢的守岁。有了电视以后,守岁是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笑声中进行的,电视上演的什么节目已经不重要,只要喜庆、欢乐、笑声不断就行。在电视节目主持人兴奋的倒计时声中,迎春的鞭炮此起彼伏,夜就这样沸腾了。就在这鞭炮声中,家里的成年男子还要到村口的井边请水谢龙。祈求天龙保佑人间风调雨顺,清吉平安。
  除夕的夜就这样慢慢平静下来,老人和孩子都在依依不舍中睡去。家庭主妇得准备好初一早晨包元宵的所有主料辅料。确认无疑后才心安理得的睡去。
  大年初一的凌晨始终是在远近不同的鞭炮声中醒来的。在我的老家,初一这天早晨吃元宵是必须的程序和仪式。那些家庭主妇起得一个比一个早,说不清是谁家的元宵熟得最早,煮好元宵也要祭祀。祭祀的同时也就开始燃放鞭炮了。鞭炮燃响后,三元伊始,新的一天、新的一月、新的一年就算是开始了。
  在老家的过年习俗中。对大年初一印象最深的是“踩门”。也就是初一这天天亮之前,要提前请好一名邻居家的男孩子,早早的来家里“踩门”,讲吉利。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上门闩,“踩门”的男孩来了之后。一般都是在进大门的同时高声喊道:“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得一房屋。”主人就会在里面高声应道:“谢金口!”灵巧的孩子,还会见景生情,说上一些大吉大利的祝福话,主人同样回“谢金口”三个字。“踩门”的男孩这天是每个家庭的座上宾,该说的祝福说完后,首先是米花糖水伺候,然后是元宵招待,最后是给红包。我小的时候,经常连去几家,肚子撑得饱饱的。红包也有好几个。然后夸张地到村口去炫耀。   初一、十五,在我们老家的习俗一般情况下都是不杀生的。尤其是大年初一,家家都吃除夕晚上剩下的菜饭,这些菜饭,要两三天才能把它吃完。所以。初一这天村子里到处是悠闲的景象,村头村尾,井边树下,到处是闲聊休闲的人群,老人们抽着旱烟袋,妇女们织着毛衣。孩子们在追逐中放着鞭炮。年轻人在石板上打起了扑克,全都在有意无意中展露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为这天,全村所有的男女老少,个个都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一身新。那种穿新衣的感觉,现在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过年的进程在欢快的气氛中来到大年初二。这天同样是个重要的日子。这天大多数人家只在虔诚中做一件事,那就是“献财神”。我们老家的村后,有一个不大的岩洞,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其中关公的塑像伫立在最显眼的位置。四乡八里的人都来这里“献财神”。也就是献关公关老爷关羽。因为他就是财神。这天的祭祀倒不复杂,但必须是用鲜活的大公鸡来杀生祭祀。那本来就不大的山洞前,排满了前来祭祀的人群,祈福声中,香烟缭绕,颇有神秘的气氛。
  初三以后的几天。就是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亲戚之间相互走访,请春客吃饭,同时,舍不得闲的山里人。开始在田地里忙碌起来。直到正月初九和十五两天,还在进行着过年的程序。
  在我们老家,正月初九是龙灯会,各村各寨都早早的准备好自己的龙灯队和家什乐器。集中到乡里、那时叫公社的集市上,耍龙、舞狮、唱花灯、划旱船、踩高跷、迎高台,好不热闹,那可是各村各寨争脸面的重要场所。也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正月十五的早晨。在我们老家的仪式就是包元宵、蒸包子,既完成了过年的仪式,又考验家庭主妇的厨艺。同样的元宵,同样的祭祀,同样的过年心情,吃饱喝足之后。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和期盼……
  小时候过年的这些事。就这样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里,任凭时间的消逝。任凭洋节日一波又一波的来袭,它反而越来越难忘,越来越清晰。
  同样的过年,不同的感受。我不知道现在老家的过年和过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正,城里的过年已经变成一种简单的仪式了,没有了过程。只剩下结果。
  其实。过年是一种寻找家的心境,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传递,是地方民俗的博物馆。是人生跋涉中的一份享受。我们没法把它遗忘。它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但愿我们能留传下去的也很多很多。
其他文献
一  童年的记忆中,爷爷说的磨坊箐是故乡最远的一处山名。爷爷说他的父亲也说不清它原先叫什么名,是早前从宁蒗、凉山一带迁来的彝族同胞选在那幽僻处建了个水磨坊而得名的。那里长满茂盛的原始森林,长年烟雾迷濛,涧水叮咚,树木荣茂。林间常有野猪、熊等凶猛野兽出没,危险四伏,充满野性而诱惑。小时常听大人说只有胆子大的彝族男子才敢深夜陪自家女人去水磨坊里磨苦荞、燕麦,给女人站岗放哨,谨防野兽攻击,通常人是轻易不
期刊
来不及扯一片春的阳光  为你做一件嫁衣  那慌乱的心情  在独自等待的春天里  悄悄地开成了一朵朵艳丽  开放在些许的寒冷  孤独中……  温暖是正在孕育的花叶  有母亲般的爱抚在冬日的  寒风中焦急  你的雅致你的自然  你的平静你的坚忍  你的美的精神……  隔着春天就这样  用怜惜的眼光抚摸你  而你骄傲的身姿  越过了季节的规律  把所有的担忧化成无限的温暖  带给绿叶  面对  再一次面
期刊
不是一杯竹叶青酒  那绿色里流动着蓝色  第一个拉弓搭箭的先人  绿色的箭矢  洞穿了蓝天  一只褐色的天鹰被射落  喷溅出纯净的蓝血  我的长久航行的小船  长出绿色的须发  我轻轻将须发捞起  仿佛天鹰的羽毛  在水中生长  我寂寞的眼睛  看到一个不死的灵魂  托着小船  在远古的传说中诞生  我的隆起的脉管  奔流着遗传的古歌  当我找到天鹰的羽毛  洱海诞生了  涌动的水波  漫上了我的
期刊
一  奶奶  以血肉之躯。死守着  温暖着,乌黑矮小的茅草房  小村观音河里  那使了一辈子的双手  既厚又大。坚韧粗壮  握锄耕种。挥镰收割  拉孩子,洗衣做饭  喂猪洗碗。不会累似的  眼睛一睁。忙到黄昏  晚睡早起。养成习惯  年过古稀了  性情不变  除非卧床  从不偷闲  二  不轻易串门  别家有事才去坐坐  不是自卑。一切在知足中  理所当然地劳作  田地里。屋内外  被要吃要喝的家
期刊
让我们简单地爱  不能再靠近了  我们中间长满荆棘  只要稍越雷池。我们就会  被刺戳得鲜血淋漓  体无完肤。爱情这个词  被我们一再地提及  或完美,或残缺,或热烈  或平淡。或幸福。或悲惨  那都是别人的爱情  就让我们简单地爱吧  正如此时,以对望的姿态  用带有温度的话语  慰藉着彼此的慰藉  关心着彼此的关心  温存着彼此的温存  不暧昧,不缠绵,不相拥  让夜雨中涌起的波涛  停留在无
期刊
一年一度。从不失约的“年”,再一次如期莅临澜沧江边的永平小城。  这永平人的“年”,似乎来得总有些仓促,有些潦草。小县城的人大多还没有从阳历新年的闲适与散淡中缓过神来,旧历的“年”,便静悄悄地登堂入室了。  永平人的年,不像外地人的年那般热火,那般豪兴。外地人过年,又是赶庙会,又是唱大戏,又是舞龙狮。又是办展览,上有政府拨款支持,商家赞助,下有大大小小的部门帮着张罗。  永平人过年,讲求的是一种平
期刊
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每年新春将至时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大理已是鸢飞草长,花红柳绿,一派春天的景象了。而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古城更是沉浸在了喜迎新春佳节的浓浓节日气氛之中,尤其是当一对对红红艳艳、热热烈烈的春联在城内大街小巷沸沸扬扬地飞舞起来时,古朴典雅的古城就显得更加艳丽多姿、春意盎然了。  大理古城贺新春贴春联的习俗起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但从这种习俗在我国产生的年代和大理对中原文化吸
期刊
1  洱海昨夜落了一夜雨,苍山洱海像被洗过一样清新光鲜,景色迷人。  早晨,海水幽蓝幽蓝,岸边的柳树中散发出一层层淡绿,远远望去,像罩着一圈翡翠般的光晕。  远处的苍山,被昨夜的雨水一浇,峻拔挺立,十九座山峰一字儿排开,静静地注视着泛波的洱海。  望夫云是昨天下午才升上天空的。当时苍山顶上漫天的云影笼罩着大半个洱海,天上泼下倾盆大雨,洱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一直冲向弯弯曲曲的岸边。即使是云散波息的
期刊
在家乡炼铁山区白族聚居村落里的白族人家,每逢春节来临不仅要唱乡戏,耍白鹤。还要举行“耍马”活动来欢度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耍马”。白族话称“打买子歌”。即“踏跳马的舞蹈”之意。就是扮演者身挂用凤尾竹条和绵麻纸张制作的“马”,在场院里模仿马的各种动作并配以唱词和音乐的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至于起源于何时,或从哪儿传来?因其产生于穷乡僻壤,没有文字记载,因产生的年代久远,没有口耳相传,导致今天后人
期刊
年是一只小小的兽,长着尖利而细碎的牙,天底下第一挑嘴者,除了华年,什么都不肯吃。就算华年,也吃得有一口没一口,懒洋洋的,撕啃得很轻很慢很温柔。温柔得长时间地让你忽略那撕啃的存在。只是当你意识到,就会吃惊并慨叹它撕啃的速度,因为那生命华年的饼,已让它撕啃得只剩一个小小的月牙。  这时你就会听到它撕啃华年的声音,窸窸窣窣如蚕食桑叶,又像细细密密的雨点打在厚实的梧桐叶子上;你还会感到它越来越快的撕啃速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