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流传千年,为中国的皇权巩固、王朝统治带来了莫大的影响。建筑在儒学环境下也受到其影响。本文阐述了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三类建筑。第一是祭天类建筑,第二是皇家宫殿,第三是祭祀祖先和古圣先贤的庙宇。
  【关键词】:儒家;传统建筑;祭祀;宫殿
  儒家文化在中国盛行千年,儒学强调一种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有别,臣子应当服从君王,父子之间有别,子女要孝顺父母。“礼”文化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王朝的文化内核。儒家一直强调仁孝,这和“礼”是分不开的,儒家思想将“仁”赋予在“礼”之上,做到了“礼”也就做到了“仁”。随着儒家文化的盛行,“礼”的思想概念渗透进中国人行为举止的方方面面,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筑的安排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因此建筑自然也受到儒家“礼”文化的影响。
  一、祭天类建筑
  祭天行为在远古时期就有,一直延续到封建时期。远古时期人们祭天是因为敬畏自然,那时的生产力落后,人的生存几乎完全依靠天。人们希望能够与天沟通,免除灾害。封建时期,帝王提倡祭天,一方面是敬畏自然,因为生产力依旧低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要树立“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1]的思想观念。封建社会,皇帝自命为天子,受上天的安排作为统治者,对天的崇敬与祭祀就是为了巩固皇权。
  祭天建筑通常称其为坛,坛有等级之分,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级别,皇帝可以代表国家祭祀。目前,常见的皇帝祭祀之处是北京天坛。天坛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隐喻“天圆地方”。天坛建筑十分严谨,高度对称,分为內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內坛又分南北,由丹陛桥连接。外坛地域广阔,为了衬托內坛的宏伟,以体现天的核心地位与神圣感。坛内殿柱为红色,体现人间,殿顶是青色琉璃瓦象征天空,这样的建筑不仅让人感觉人与自然和谐,更让人感受到通过天坛就可以与上天交流沟通,天坛的神秘感和崇高感油然而生。
  二、皇家宫殿
  儒家文化中对君权是十分维护的,宫殿是皇帝及其家眷的住所,而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环境对于人而言是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力的,因此,宫殿的设计处处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宫殿建筑总体而言气势宏伟是其给人的总体印象,皇城的气势区别于一般住宅、府邸的气势。从其规模之宏大,色彩之绚丽就可以看出。宫殿要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神圣不可侵犯之感,以此來承托皇权的威严,让普通人心存敬畏之心。除了整体气势的宏伟以外,秩序感是其另一特点。宫殿具有严谨的秩序感,这是为了体现居住者的尊卑,让重要的人物居住中心位置,其它的人按照等级依次排开。宫殿内每个人居住的房屋大小不同、高低不同、街道的宽窄不同,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威严感,敬畏知心肃然而起。这种建筑群就是要告诉人们即便是皇城内的人也不能有僭越之心,下级不能僭越上级,每一个级别都应当恪守本分,当这种心态成为理所当然时,这样皇帝的地位才能稳固。
  北京的紫禁城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最完整的宫殿,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帝王的居所,是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高度维护皇权,高度中央集权的历史阶段。建筑群整体占地72万平方米,据说有9999间宫殿,其布局高度对称,沿中轴线依次排开,中轴线附近的建筑与皇权紧密相连,左右对称。儒家强调中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皇帝是一切事物的中心,是“本”,是天下最重要的人,因此皇帝的生活、政务处所都在中心,其他的所有人、物虽然分门别类但是都可以统一起来达到“和”的效果,“和”而不“同”。因此,整个建筑群围绕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建造。乾清宫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处所,也用作处理政务,皇帝在此批阅奏折。交泰殿被皇后用作节日庆祝的场所,也是玉玺的存放之处。坤宁宫是皇后的清宫,也是皇帝大婚的场所。紫禁城的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儒家之礼在此展现无遗。
  三、祭祀庙宇
  庙宇是古代祭祀之所,人们在此祭奠以表示对前辈的怀念,希望得到庇佑。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们对自然科学不断认识以后,虽然指导祭祀没有实际作用,但是依旧保持祭祀活动,因为这种行为可以成为人们内心的寄托和安慰。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祭祀庙宇一般分两类,第一是祭祀祖先的庙,第二是祭祀古圣先贤的庙。
  祭祀祖先的庙在古代是受到礼法约束的,平民百姓祭祀祖先和皇家是有明显区别的。祭祀祖先的庙原先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建立,明代以后平民百姓才可以建立祠堂。祠堂中的摆放也是按照长幼、地位顺序安排。目的是要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不能忘本,辨别亲疏关系,遵从伦理秩序。
  北京太庙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它在明清时期十分兴盛,皇帝经常会带领众臣祭祀祖先。太庙的形式与故宫相仿,也是高度对称的建筑群,有鲜明的等级制度。它表示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可逾越礼数。太庙整体呈现工字形,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尽显皇家威严。
  儒家被皇室推崇,一直奉行其学术,祭祀圣贤则一定会祭祀孔子。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则一直被帝王推崇,全国各地的孔子庙数不胜数,其中曲阜的孔庙等级最高,最具有代表性。其建筑群对称、平和,人文气息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既有圣贤之清气,又有平和之儒雅。
  中国的建筑艺术在强大的儒学环境下受到了太多的影响,建筑与政治、伦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的功用不单纯是居住、美观,更包含伦理道德,思想精神。中国古代建筑师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发挥其聪明才智,将建筑的实用性、美观性与政治性集为一身,留给后代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天人之辩——儒学与生态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
  [2] 姚伟钓.礼:传统道德核也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3]王振复.宫室之魂一儒道释与中国建筑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黄鹤,唐孝祥,刘善仕.中国传统文化释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炳南.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1999
  [6]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等.曲阜孔庙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化1987.12
  [7]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坛庙[M].北京美术摄影出版化20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毕业来临之季,面临着毕业创作的难关,去攻破在校期间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以我的畢业作品《莫妮卡的春天》,为切入点来阐述一下,有限动画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运用,及其通过故事的剧本的情节,奠定了短片的颜色风格,对瑞典的插画家MOLIN KOORT的纸雕作品的感悟,结合有限动画的创作理念,我以肥硕的体型,和精心搭配的服装造型,发饰的特征,以及鞋子造型,整合人物的风格进行设计,用简单的方式。通过
期刊
【摘要】:技术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使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得以实现。它带动了技术的日趋人性化和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成为现代设计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解释了美学、技术美、技术美学的含义,着重阐述了技术美学原理指导下的产品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关键词】:美学;技术美学;技术美  1关于美学的概念和理解  “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1735年发表的《关
期刊
一、双音琴竹首次运用  [图一]:  '  中國传统的扬琴琴竹每支上面只有一个竹头,若想在演奏中奏出两个音或者三个音、四个音,只能是通过两手的交替和在两条琴码的琴弦交叉处击打。从音色上来讲,在两弦交叉处的两音是由同一竹头的顶端与底端击打奏出,音色很差。从力度上来讲,需要强烈效果时,力度往往达不到,厚度也不够,缺乏立体感。  1973年,著名扬琴教育家张学生开始尝试制作能够敲打出双音的琴竹,即一只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的著作《林中路》中第一章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尤其是《藝术作品的本源》中的梵高的油画作品《农鞋》的分析,来阐释海德格尔对艺术的影响以及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海德格尔;物;器具之器具因素;艺术作品;存在者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在阐释梵高的油画作品《农鞋》时,他这样写道:“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
期刊
【摘要】:“夫士者国家之大宝,功名之本也。”[1]士人群体是《三国演义》中着重描写的一类艺术形象,本文将从形神各异的群士之中选取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士人,从多层面展现的艺术手法;对比、烘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以语言为重点的艺术手法;细节描写的艺术手法等方面来探讨《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塑造人物的艺术。  【关键词】:《三国演义》;士人形象;塑造艺术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陈叙百年
期刊
回眸20世纪中国艺术史,齐白石无疑是特别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的大师之一。李泽厚在《纪念齐白石》中说“齐白石的构图、画境、笔墨、是地地道道根底深厚的中国意味,中国风韵。它的确是代表中国民族的东西。它是民族的,却又并不保守。”所以,这位艺坛巨匠在历史上赢得了永久的尊重。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幼而好学,十二岁始学木工,二十七岁方正式拜当地文人陈少蕃、胡沁园为师,潜心学习诗
期刊
【摘要】:东南亚风格是室内设计表现形式的一种,它以崇尚自然、风格质朴的特点在众多设计风格中独树一帜,如在材料上追求清爽,为缓解炎热的热带雨林气候而选择藤、竹、麻等材料;在装饰图案上为响应质朴的民风,而选择当地特有的芭蕉叶、大象、佛陀、菩提等自然的风景元素;在色彩上,选择嫩黄、墨绿、深棕等夸张的民族色彩,打造出东南亚风格特有的异域风情。  【关键词】:东南亚风格;室内设计;自然环保;  东南亚地区包
期刊
【摘要】: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受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及人文特点的影响,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方法。本文就西北花儿的演唱方法及润腔特色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当下的民族声乐演唱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北;花儿;唱腔  前言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是国
期刊
中国画自魏晋发展以来至今,从最初的稚拙期到如今的成熟完備,以及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绘画形式。  有些人在临摹画作时只是单纯的描摹外形,没有思考其内在的笔墨精神,并不会去认真的思考画幅中得开合造景,画面构图,笔墨变化以及气韵、神韵,山势的动态、起承、转折、开合、树的形态和画幅的布势与造景等更深层次的了解,只关注于外在表象而忽视了内在的“势”。中国画中的“势”所指的是作者的
期刊
【摘要】:受图像、传媒、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日常生活逐渐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人类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对“审美”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以认识论审美化和伦理/美学为依据,提出了美学的重构问题,为后现代社会审美认知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韦尔施;《重构美学》  《重构美学》是德国沃尔夫冈·韦尔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