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很多在岗工人失业,也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发出了预警。这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找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职教育
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如何应对由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就很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来化解这场危机对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高职教育的人所应该认真思考的。
一、了解实情,把握机会
金融危机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第一,毕业生就业会受到影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随之而来是大批工人失业下岗;而即使未倒闭的企业也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裁员、缩减开支的行为,在全国性的就业难的情况下,与关系状况联系最为密切的就业问题也越发突出,而作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更加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第二,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校企合作会受到影响。原先,企业希望职业学校毕业生都到他们那里去,现在,校企合作、减免税收、给学生补贴、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等,企业可能顾不上了。第三,政府的投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全国来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大幅度降低,政府用于教育、社会事业的钱肯定会受到影响。
二、面临挑战,寻找机遇
金融危机,既面临危险也暗藏机遇,虽然这次金融危机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但它同时也会给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机遇。
1、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国对发展职业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人民政府普遍重视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采取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2、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还处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新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高职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我国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从我国各行业现有人力结构学历水平来看,在全国130628万人口中,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70%左右。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发展高职教育具有巨大的需求。
3、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改革、发展和升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用人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将直接导致“腾笼换鸟”现象的出现。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由于订单锐减,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工人需求减少是严峻的事实,但这正是制造业企业储备、吸纳高技能人才的好时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影响有限,对制造业在转移过程中,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增加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办学围绕市场转,专业和课程设置都紧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这次金融危机迫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届时对技术含量低、素质较低的简单劳动力(在我国主要是农民工或经过短期培训的中等教育毕业生)的需求会降低,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主要是经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需求量会加大。从这个层面上讲,金融危机对促进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提升是有好处的。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这次金融危机迫使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加大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升级。过去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瞄准制造业,现在到了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的时候了。例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多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上做文章,要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关注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合理调整专业设置。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但从职业院校的角度看,调整升级专业和课程,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解决企业参与和投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为职业教育找到一条办学新思路才是永久的。
4、金融危机产生的企业富余人员为高职院校打造“双师型”人才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企业的停产歇业和裁员,甚至破产,必然造成大量的高学历高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端人才闲置,这些闲置人才是高职教育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适合的人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人员的求职报酬将会普遍降低。这为高职院校用较小的代价打造自己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创造了条件。高职院校如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广纳贤才,大量招聘企业闲置的高端人才,一方面承担起了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责任,有利于减轻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冲击,从而赢得社会声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用较小的代价打造自己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队伍,为以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打好基础,使自己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金融危机产生的企业富余设备为高职院校改善实训设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必然造成企业大量机器设备的闲置或淘汰。高职院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向企业购买这些设备用作实训教学,从而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质量。
6、金融危机对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的冲击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向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转移
这次金融危机对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冲击最大,这是一个警钟。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在从用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金融危机加快了这种转移速度。在这种区域企业大转移的时候,作为对就业市场最敏感的职业教育,要把握趋势,练好内功,及时把学院的发展定位转移到为当地经济服务上来。现在,高职教育应该要认真考虑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了,不能总把毕业生就业的眼光放在发达地区。从长远看,为当地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也更能提高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
三、找准方向,探索解决之路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调整办学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坚持“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一体、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以教育思想改革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顶层系统设计和成体系改革建设为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发展产业中,创新“产业+企业+专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模式,创新“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公司”二元结构实训基地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在为地方经济服务过程中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要推行与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高职院校应结合校情,分析专业对接区域经济、产业、企业相应的工作领域与技术领域工作过程的要求,分析这些工作过程的核心能力所需的职业资格种类,找出这些专业对接产业(行业)工作领域的岗位职责、任务及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找出履行岗位职责、任务应具备知识、技能、态度结构,确定专业对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教育富民工程,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直接有效的服务。面临新经济带来的机会与挑战,高职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把握自身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职教育
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如何应对由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就很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来化解这场危机对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高职教育的人所应该认真思考的。
一、了解实情,把握机会
金融危机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第一,毕业生就业会受到影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随之而来是大批工人失业下岗;而即使未倒闭的企业也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裁员、缩减开支的行为,在全国性的就业难的情况下,与关系状况联系最为密切的就业问题也越发突出,而作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更加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第二,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校企合作会受到影响。原先,企业希望职业学校毕业生都到他们那里去,现在,校企合作、减免税收、给学生补贴、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等,企业可能顾不上了。第三,政府的投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全国来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大幅度降低,政府用于教育、社会事业的钱肯定会受到影响。
二、面临挑战,寻找机遇
金融危机,既面临危险也暗藏机遇,虽然这次金融危机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但它同时也会给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机遇。
1、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国对发展职业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人民政府普遍重视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采取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2、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还处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新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高职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我国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从我国各行业现有人力结构学历水平来看,在全国130628万人口中,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70%左右。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发展高职教育具有巨大的需求。
3、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改革、发展和升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用人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将直接导致“腾笼换鸟”现象的出现。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由于订单锐减,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工人需求减少是严峻的事实,但这正是制造业企业储备、吸纳高技能人才的好时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影响有限,对制造业在转移过程中,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增加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办学围绕市场转,专业和课程设置都紧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这次金融危机迫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届时对技术含量低、素质较低的简单劳动力(在我国主要是农民工或经过短期培训的中等教育毕业生)的需求会降低,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主要是经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需求量会加大。从这个层面上讲,金融危机对促进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提升是有好处的。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这次金融危机迫使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加大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升级。过去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瞄准制造业,现在到了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的时候了。例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多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上做文章,要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关注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合理调整专业设置。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但从职业院校的角度看,调整升级专业和课程,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解决企业参与和投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为职业教育找到一条办学新思路才是永久的。
4、金融危机产生的企业富余人员为高职院校打造“双师型”人才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企业的停产歇业和裁员,甚至破产,必然造成大量的高学历高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端人才闲置,这些闲置人才是高职教育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适合的人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人员的求职报酬将会普遍降低。这为高职院校用较小的代价打造自己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创造了条件。高职院校如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广纳贤才,大量招聘企业闲置的高端人才,一方面承担起了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责任,有利于减轻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冲击,从而赢得社会声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用较小的代价打造自己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队伍,为以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打好基础,使自己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金融危机产生的企业富余设备为高职院校改善实训设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必然造成企业大量机器设备的闲置或淘汰。高职院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向企业购买这些设备用作实训教学,从而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质量。
6、金融危机对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的冲击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向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转移
这次金融危机对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冲击最大,这是一个警钟。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在从用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金融危机加快了这种转移速度。在这种区域企业大转移的时候,作为对就业市场最敏感的职业教育,要把握趋势,练好内功,及时把学院的发展定位转移到为当地经济服务上来。现在,高职教育应该要认真考虑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了,不能总把毕业生就业的眼光放在发达地区。从长远看,为当地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也更能提高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
三、找准方向,探索解决之路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调整办学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坚持“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一体、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以教育思想改革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顶层系统设计和成体系改革建设为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发展产业中,创新“产业+企业+专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模式,创新“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公司”二元结构实训基地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在为地方经济服务过程中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要推行与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高职院校应结合校情,分析专业对接区域经济、产业、企业相应的工作领域与技术领域工作过程的要求,分析这些工作过程的核心能力所需的职业资格种类,找出这些专业对接产业(行业)工作领域的岗位职责、任务及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找出履行岗位职责、任务应具备知识、技能、态度结构,确定专业对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教育富民工程,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直接有效的服务。面临新经济带来的机会与挑战,高职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把握自身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