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型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是我国中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数学已成为广大公民所必需的文化素养。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使其得到发展呢?笔者拟就此谈点拙见。
  
  一、探索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是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产生的一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这种学习数学的方式,完全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利于人发展的教学模式。
  自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多的是跟着教师设置的圈子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和怎么学,学生的学习不明方向,缺少动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所严重阻碍。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数学,是对学生智慧与潜能的综合开发,是对人的发展力的提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数学,能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自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单靠做难题来训练,更主要的应是在知识形成过程里的“做数学”和在“再创造”活动中有意识的进行。而这一切,必须依赖于教学活动过程的开放,在开放的 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激活思维,使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我国的数学教育历史悠久,具有很多优势。但是面对21世纪,我国的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实现由居高临下的传授灌输向平等互动的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方面转变。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从中寻找、筛选、获取、运用、创新,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从而有效地获取必需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总是紧紧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调动与发挥情感因素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抱极大热情,克服困难,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激情与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统计初步的知识时,创设要计算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这一情景,而实际过程中学生感到不可能将所有炮弹全部使用,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算法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引入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知识,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既饶有兴趣,又引发了探求的兴趣。
  
  三、教师应该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必须精当提供给学生可进行探索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使学生面对这种可视、可辩、可动、可思的学习材料能够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以活动的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使探索成为可能,并行之有效。例如:在圆锥体体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如果只静态地呈现圆锥体,要学生去推导其体积公式,学生势必难以琢磨;如果直接地给出圆锥和圆柱的容器,让学生通过装砂子去发现它们的体积关系,则会削弱探究的力度,不利于探究科学方法的产生。于是,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定位,在学习材料的提供上,通过课件或泥塑进行动态的切削(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非常直观地使学生感悟到了圆锥体积与圆柱这间的某联系,猜测出它们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倍比关系(可能是两倍、三倍等),如果能找到这种“关系”,就能通过求圆柱的体积转化后求出圆锥的体积,这种有联结性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情境,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到了“认知桥梁”的准备作用,并驱动了探究的心向,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时,学生带着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倍数关系究竟是多少这一问题,凭借数学事实(材料)和经验,通过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他们的思维被激活,别出心裁的探究出诸如称重量比较,重塑圆锥比较,沉入水中比较等多种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思考后,发现用容器装砂(水)这一直接且较为简便的方法。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充分经历了这种多途径多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我认为恰到好处地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索的数学事实和学习材料,就能使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成为可能,并行之有效。
  总之,在当今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大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主体发展。
其他文献
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如何让学生在一年之内,从入门到熟练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只有让他们轻松地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是轻松学习的前提    进入初三,学生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如果在一开始就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第一堂课上,没有急着去传授知识,而是讲一讲我国在化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期刊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学生创新能
期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    一、创设数学情景,调动学习内因    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
期刊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要严格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经过十几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我感触颇多。    一、构筑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理念层面上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原有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理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
期刊
内容摘要: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者梦寐以求的期待。立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追求高质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效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
期刊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基础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各门学科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一、利用情景教学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期刊
我国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探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尊重学生,保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期刊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因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找准情感激发点激发兴趣    1、设疑引趣。“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教学时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例如:《狱中联欢》一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不仅从学生实验发展到演示实验,而且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