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身先死,民企短命令人忧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业界专家的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日前在《民营经济内参》上拜读了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为“民企”“把脉”的文章——《民营企业倒闭之怪现状》,才恍然大悟“民企”短寿之原因。一些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当是一种很正常的生命现象,本不足为怪。但是,厉以宁教授所“把脉”的一些“民企”,病入膏肓,却有“怪病”之嫌,“医家”认为是一种非正常“死亡”。我们把厉以宁教授所诊断的“民企”十大“病例”仔细琢磨琢磨,颇有启示,倘若尽早防范,可止“怪病”蔓延,“救人一命胜造十级浮屠”,善哉!
  “民企”十大死因,可概括如下:一是“先天不足,久疾而终”,谓“病死”。二是“管理不善,被人辖制”,谓“拖死”。三是“决策失误,掉进深渊”,谓“找死”。四是“盲目扩张,尾大不掉”,谓“压死”。五是“现金断流,难以为继”,谓“憋死”。六是“崇拜能人,突然离异”,谓“猝死”。七是“政策有变,难以适应”,谓“冤死”。八是“优胜劣汰,复背受压”,谓“挤死”。九是“小富即安,目光短浅”,谓“老死”。十是“蔑视法律,诚信缺失”,谓“捅死”。
  “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希望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能在练内功上下气力,无论是“形养”、“性养”或“食养”,都“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凡事预则立”的道理。医家讲究“辩证施治”,我们也要从外部环境来分析“民企”夭折之“中国特色”。
  今年春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在欣慰中让人蓦然联想起两年前“非公经济36条”问世之时的情景,是何等受鼓舞啊!无须讳言,“非公经济36条”执行的并不尽如人意。用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先生的话讲,“从‘36条’到现在,不能说一点变化也没有,但改变不理想。25个部委做了一些姿态,还有12个部委连姿态都没做。现在是只要一动就碰到国有资本主体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道出了个中原因,“这反映了国家在转型期开放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国家已意识到应向民资开放,但一方面要照顾民资发展,一方面又要防止外资乘虚而入,因为两者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种犹豫,表现在政策上就是有些反复、首鼠两端。再加上中间还有利益集团问题。他们显然更希望维护既有的利益格局。许多权力部门和大型国企加起来,庞大而有权力,就是最大的阻碍力量,也是最难突破之处。”
  保育钧先生对“民企”和“国企”都有深刻的研究,因之,讲起话来更符合实际,分析得也就更透辟。“赚钱的、利大的事要保证给国有资本,不赚钱或者利润少的、没人做的公共服务就让民营企业来做。”“你看高速公路收费问题,说什么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收了多少年,变相的收费,就是变相的收税。燃油税一直推行不了,为什么?因为一旦征收,全国收费的站都得撤销……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要受到严重影响。”在那场著名的“郎顾之争”中,业界的人还记得保育钧先生高瞻远瞩的见解,“一方面有‘国资流失’,一方面也有‘国进民退’。当时号召民企参与国企改革,但我就唱反调,国企过去吃财政,然后吃银行、吃股民,现在我看这只老虎要吃‘民企’。有些民营企业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全完了。‘民企’想进去改造强大的国有企业,谈何容易!”
  可见,垄断性“国资”的利益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只要“权力”参与市场交易,只要“权力”配置资源,民营经济的短寿态势不可避免。因之,倘使“民企”长寿,惟有改变民营经济生存的大环境,“都是娘的儿,哺乳要公平”。须知,“民营经济已然关乎国计民生”,“三分天下有其二”,举足轻重当可知。
其他文献
北京是最近才开始化害为利,盛情挽留雨水。把雨水留在城市,而不是像过去,把雨水赶出城市。北京过去的建城策略,几乎都是驱赶型的,让雨水快速汇入管道,逐入江河,推入大海了事。而没有想过,其实地面之水天上来,雨水是天空给大地最仁慈的滋润。  中国矿业大学的谭海樵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叫《城市雨水的回归之路》,发表在《科学时报》上。他说:“借用欧洲水框架指导委员会评价水资源的一句话来评价雨水毫不为过,雨水‘不是
期刊
应试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  国人自古以来看重“文章”,往往相信“墨写的谎言”,忽视“血写的事实”。魏人曹丕《典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汉朝王充《论衡》讲得更透彻,“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李大钊的“鉄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谓是千古之绝唱。由此联想到今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语文考试,不过是检验应试者的语文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考察应试者的思维创新潜力,仅此而
期刊
像大多数海归一样,楼柏良虚怀若谷、不恃张扬。采访他的前前后后,他始终把同事、他人放在第一位:“如果说我今天有点成就,那也是所有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不认为我做出了什么,这次接受采访,我倒是觉得我有义务为我们的团队、为中关村创业园的领导们说些什么。”    借力人才优势  约楼柏良约了好久,因为他置身于大洋彼岸,与之沟通交流总有时间、距离的障碍。好在,7月10日他从美国回来了。  当天康龙化成的
期刊
“技术思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情结”——作为中国早期卫星导航专业科班生及技术应用与研发主导的从业者;  “技术永远是GNSS产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作为专致于GNSS产业发展的企业(合众思壮)的管理者;  “GNSS产业技术特征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立志于成为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世界级领先企业。    “小”产业融入各个领域的“大”功用  与动辄千亿计的成熟产业相比,中国GN
期刊
2008年3月7日,上午9点半。天气很好,薄薄的阳光透过纱窗搁在一摞摞标有“磐石”的箱子上。有两张桌子,上面散放着一些电脑的零件和有关自由软件的书。  在一个阳光照不到挨着墙的桌子的角落,堆放着宫敏和他的公司被授予的大大小小的奖牌和奖章。这就是宫敏工作的地方。科学院自动化大厦七层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空间。我们的采访就在这里进行。整个访谈是个有趣的过程,轻松且充满智慧。宫敏身上有一种蓝色幽默,在诙谐、
期刊
朱熹:善“读书”而不会“做人”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最博学的学者。历史学家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前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一次在战国时期,一次在西汉时期,第三次则在宋朝。朱熹继承并开辟了孔孟道统的道学或理学,后来一直成为官方的哲学,在中国的儒学发展史上,朱熹的影响堪与孔子比肩。  朱熹到底有多大“齐民、治国、平天下”的真本领?史书有记载:宋朝孝宗皇帝出于怜悯,赐朱熹做兵部郎
期刊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诞辰110周年暨谢世40周年。我们虔诚地送上“心香一瓣”,兹刊发两篇怀念先生的文字。一篇是诗人易海云先生的《忆田汉伯父》,往事依稀,充满人间至爱深情;在如何做人和诗歌创作方面,田汉对作者的谆谆教诲,感人至深。另一篇是田邵阳先生的《〈义勇军进行曲〉永驻我心》,无论是“母子情深”,还是“国歌唱起来了”,都让人感到欣慰。往事并非如烟,然而《义勇军进行曲》却永远激励
期刊
6月2日,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被迫离职。6月4日,该公司股价下跌10%。  自从2000年3月上市后,UT斯达康拥有过长达17个季度超过华尔街预期的高速增长,这些增长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国市场。  但从2005年第二季度起,UT斯达康开始出现大幅亏损。更让“海归”精英们感到尴尬的是,从2006年3月起,由于UT斯达康多次未能按时提交财报,多次被纳斯达克警告。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UT斯达康的管理或运营
期刊
读罢《北方周末》刊发的《哭泣的黑土地——来自黑龙江呼兰利民开发区的报告》,掩卷沉思,让人心碎。若作家萧红的在天之灵有知故乡遭如此蹂躏,岂能瞑目!利民开发区竟然不利民,逼得农民“耕耘无地,就业无门,社保无缘”;被强权圈去的2730亩“黑金”土地,撂荒5个年头了!如此渎职,国法难容。这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惠农”政策背道而驰。事出有因,从调查的事实来看,根源在于:“利令智昏,官商勾结,有法不依”,致使
期刊
一年一度的围绕着高考、择校的招生“大战”已经开始了,今年和往年一样又会有一批考生因分数没有上线、志愿没有填好、录取院校不理想而不能去上普通高等院校,人门往往把这批因故而没有去上普通高校的同学称之谓“落榜生”,或者叫“落榜同学”。在这批落榜同学中,有一部分要选择复读——俗称“高四”,继续“备战”明年的高考;有一部分选择就业——先找份工作,边打工边自学,通过参加成考、自考等学习形式不断充实完善自我;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