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琐记两则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e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善“读书”而不会“做人”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最博学的学者。历史学家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前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一次在战国时期,一次在西汉时期,第三次则在宋朝。朱熹继承并开辟了孔孟道统的道学或理学,后来一直成为官方的哲学,在中国的儒学发展史上,朱熹的影响堪与孔子比肩。
  朱熹到底有多大“齐民、治国、平天下”的真本领?史书有记载:宋朝孝宗皇帝出于怜悯,赐朱熹做兵部郎官一闲职。即使这样,兵部侍郎林栗也还是出来反对,说:“朱熹本不学无术,只是偷窃程颐、张载的绪余,谓之道学,私自推尊。带领学生数十人,学作春秋战国时儒者的姿态,倡孔孟到处游荡的风气。现在只凭他虚名,就叫他入奏。任命之后,几天不来,是心怀不满。朱熹既被任命为兵部郎官,我就可以管他。请将朱熹停罢。”自古以来违抗皇帝旨意者,难有好的下场。结果,林栗被罢官;不过,朱熹也免官出朝。这让人联想起一则孔子后人伸手要官的故事。宋朝建国后不久,便大兴尊孔读经,孔子的四十四代孙孔宜考进士不中,厚颜无耻地上书宋太祖,自表是孔子的后代,乞求给个官做。太祖也只赏他做个曲阜县主簿。看来,“孔家店”的兴衰与否,完全系于当朝皇帝的一句话,这已被历史一再证明。
  朱熹到底有多少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感召后人?其实,朱熹是“满嘴仁义道德”,“实则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据史料记载,当朝的监察御史沈继祖,曾列举大量事实,揭露朱熹的鬼蜮行为。“朱熹霸占别人死后的家财。引诱两个尼姑作妾,出去做官都要带着。家里大儿媳妇死了丈夫,却怀了孩子。几个儿子偷人家的牛,杀了吃肉。朱熹在长沙,竟然藏匿朝廷赦书,拒不执行,致使很多人被判徒刑。知漳州,专门搜罗古书据为己有。做浙东提举,向朝廷要大量赈济钱米,都分给门徒而不给百姓。霸占他人产业盖房子,还把人家治罪。发掘崇安弓手的坟墓用来葬自己的母亲。开门授徒,专招收富家子弟,多要束修(学费)。加上收受各处的贿赂,一年就得钱好几万。什么廉洁、宽恕、修身、齐家、治民……都是朱熹平日满口讲《中庸》《大学》的套话,用来欺骗世人而已。他说的是那样,行为又是这样,岂不是大奸大憝!”当朝的宁宗皇帝,还不算太糊涂,迫于民怨,不得不下旨,判朱熹连降两级。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毕竟精通于“孔孟之道”,善逢凶化吉,“皇帝越是骂他,反而越抬高他”。朱熹很识时务,能屈能伸,立即上表认罪,并自责“草茅贱士,章句腐儒,惟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并承认自己“私故人之财”、“纳其尼女”等罪状,老泪纵横,谦卑地说,“深省昨非,细寻今是”。在这一场争斗中,儒教的传人,暂时落败,然而当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需要另一手时,则历史又被捏弄成另一番景象。
  鲁迅先生看得透底,他在《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文章中说,“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唱到宋的灭亡。”历代的儒家学者,多唱“克己复礼,正心诚意”高亢的老调子,然而是唱给别人听的,自己却有另一套活法,古今皆如是,至今无一能跳出这一历史的“怪圈”。
  “业儒”的敲门砖是“读经”,皓首穷经,因此他们在“读书方法”上很有经验。尤其是博学大家朱熹,他提倡的“读书三到法”就备受关注,值得想做学问的后人玩味。朱熹传人代为总结的《童蒙须知》一书中,多有关于读书方法的记载,试举一例:“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入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眼口岂不到乎?”这种读书方法备受后人的重视,今人亦可借鉴,特别是应付科举考试,包括时下之应对“公务员考试”,还是很有效果的。谓予不信,何妨一试。
  
  


  胡适和鲁迅两种不同的“读书法”
  胡适先生有句名言:“科学的方法说来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用上,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名言影响很大,后来许多事业有成的名家,也多提及此“科学方法”。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先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科研成就,却不忘恩师胡适先生的嘉惠,认为自己取得的成果“不过是根据胡适先生平日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科学方法”。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说:从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实在是很好的;不过觉得三到有点不够,应该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口到,是前人要把文章能烂熟地背出来。心到,是要懂得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思。手到,重在查参考书和做札记。看来胡适先生的“读书四到法”是继承了朱熹的“三到法”而又有所发展。胡适先生在提倡读书贵精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读书宜博。“应该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埋伏着一个很大的暗示。书既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多,看一本书,就有许多暗示从书外来。”“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读到此,我在书眉上写了四句心得:“学问贵精宜广博,审慎明笃相切磋。书海觅宝敢踏浪,天馬行空无城郭。”
  后来我在邓拓先生的《燕山夜话》里,看到“杨大眼的耳读法”,更有新的启示。据《北史》记载,“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邓拓先生毕竟是大学问家,又向读者介绍了“听读法”。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中有一个故事说,“贾逵年六岁,其姊闻邻家读书,日抱逵就篱听之。逵年十岁,乃诵读六经。父曰:我未尝教汝,安得三坟五典诵之乎?曰:姊尝抱予就篱听之,因记得而诵之。”邓拓先生认为:“听读”只是随声诵读,并不一定懂得;而“耳读”是真正懂得所读的内容。所以说值得重视的是“耳读”而不是“听读”。多年来我坚信“聆听有益”,很是“注意听别人的讲话”,特别是在上班的公共汽车上,做闭目养神状,听电台广播,听各种乘客之间的谈话,包括吵架骂人,真是妙趣横生,受益匪浅。
  鲁迅和胡适两位先生走的是不同的两条人生道路。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和胡适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立场,胡适是体制内的、补台的。胡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维护体制(包括大学体制)的,而鲁迅的彻底性正表现在这里,他是站在学生这一边的,追求彻底的个性精神自由,凡是压抑人的,不管来自那一个方面,他都要反抗。”鲁迅的言行,为老百姓的生存温饱考虑,他对青年提出的读书建议,自然是更加现实。1925年2月10日,应《京报副刊》的征求,鲁迅在《青年必读书》的答卷中,先是说“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接着在“附注”里写了如下的文字: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要沈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是年的4月18日,鲁迅在《忽然想到》的杂文中写道,“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今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鲁迅研究者旷新年说,“像胡适、林语堂、周作人,他们与我们民族的生存经验是脱节的。他们活得那样精致漂亮,和我们粗暴的灵魂灾难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和林语堂的身上挂满了西方的奖章,周作人‘得体地活着’的归宿就是汉奸。”
  錢理群教授则说,“鲁迅这个名字,就意味着要解放思想、无所顾及。”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万家墨面没蒿莱”的年代,鲁迅关心的是民生,想着的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因之他给青年的建言是为生存而斗争的哲学。在那个时代的文化人圈子里,“为官帮忙,为商帮闲,如果主子作恶,也就帮凶”。一些帮闲文人,正如鲁迅所说,走着“从帮忙到扯淡”的仕途——“帮闲的盛世是帮忙,到末代就只剩下这扯淡了”。
  大凡读过鲁迅著作的人大概都知道,先生多次申明:“我主张青少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可是,从读书和研究“国学”的视点去看,鲁迅先生曾经下过大力气“攻读”和“咬嚼”“诸子百家”的“经”和“史”,甚至去“读佛”。看看先生生前的购书账单,就可以一目了然,为了当“绿林好汉”,不惜金钱去购买“盒子炮”。鲁迅先生撰写或校勘的《汉文学史纲要》、《古小说钩沉》,以及《嵇康集》、《后汉书》等学术专著,恐怕那些自诩为“国学家”者也望尘莫及。一篇《估〈学衡〉》勾勒出“国粹派”的嘴脸,“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是国粹的知己,则国粹更要惭惶煞人”!让“国粹派”足以汗颜。用鲁迅自己的话讲,“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这就是兵书上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罢!
  鲁迅的朋友郁达夫先生在纪念先生的文章中说,“如问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逸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鲁迅的“论敌”林语堂先生在《悼鲁迅》的文章中讲过这样的话,“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可见鲁迅先生“存铁取‘敌’,别立新宗”的战斗精神。
  著名学者朱学勤先生在一篇题为《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的文章中说,“鲁迅,胡适,钱穆,三人之间,一个与另一个相处不睦。然而他们却构成了30年代的柱梁。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周作人的苦茶、林语堂的菜谱,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有过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与钱穆的严谨学业?三者合一,应该成为我们向学生介绍30年代知识分子的主要形象。那是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他们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提示。
其他文献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及其传人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儒学一旦成为“显学”,“读书求仕”则成为学子的信条,皓首穷经也就成了“敲门砖”。于是,“官本位”——以官职高低为尺度来衡量人的社会地位——自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价值观念。诸如,重视“官阶”,官大一级压死人。羡慕“官府”,报考公务员趋之若鹜。好打“官腔”,废话连篇如出一辙。梦寐“官位”,为“儒林外史”添故事。“官僚”麇集,且形成“主义”,
期刊
我的伯父田汉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同时也是我国影剧革新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一代文化巨匠、戏剧大师。今年,是他老人家诞生110周年暨逝世40周年。虽然伯父在文革中含冤去世,离开我们已40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仍在眼前。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伯父、奶奶等亲人在北京共同生活的情景,伯父对我们的教诲、关心和期盼是那么温馨,那么亲切,那么令人难忘啊!往事历
期刊
作为高新技术产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机器人就是强国的象征。不过,在过去很多年时间里,这种高科技产品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遥远的,给人的感觉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机器人何时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直是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深切期盼。值得欣慰的是,作为世界机器人的“祖先”,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滞,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速度尤其迅猛,而且目前已经有民营企业涉入机器人研制领域,机器人市场化进一步
期刊
她是一位普通的北京农村妇女,“拧老太太”是人们送给她的绰号。  拧,在北京方言中是剛强不屈、特别执著的意思。靠着这股拧劲,她不但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且还把“拧老太太”的绰号做成了北京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在平谷,“拧老太太”这个名字无人不知,连她的丈夫、儿女及亲友也亲切地这样称呼她。    身无分文办工厂  “拧老太太”真名叫张书英。  张书英出生于1943年,家住平谷县山东庄村,由于家庭经
期刊
盛夏的晚上,在家看《孟子》。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觉视力不佳,该出去散散步,也顺便配个读书眼镜回来。于是,换上休闲装,揣上二百多元钱,漫步到双安商场西侧的三环路边。满街灯红酒绿,人车嘈杂,一片轰轰烈烈的北京仲夏夜景象。  突然,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抢在我路前,一片哀声:“大叔,给我们一点儿钱吧,我们是从外地来的,钱花光了,回不去了。”“我们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期刊
北京是最近才开始化害为利,盛情挽留雨水。把雨水留在城市,而不是像过去,把雨水赶出城市。北京过去的建城策略,几乎都是驱赶型的,让雨水快速汇入管道,逐入江河,推入大海了事。而没有想过,其实地面之水天上来,雨水是天空给大地最仁慈的滋润。  中国矿业大学的谭海樵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叫《城市雨水的回归之路》,发表在《科学时报》上。他说:“借用欧洲水框架指导委员会评价水资源的一句话来评价雨水毫不为过,雨水‘不是
期刊
应试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  国人自古以来看重“文章”,往往相信“墨写的谎言”,忽视“血写的事实”。魏人曹丕《典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汉朝王充《论衡》讲得更透彻,“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李大钊的“鉄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谓是千古之绝唱。由此联想到今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语文考试,不过是检验应试者的语文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考察应试者的思维创新潜力,仅此而
期刊
像大多数海归一样,楼柏良虚怀若谷、不恃张扬。采访他的前前后后,他始终把同事、他人放在第一位:“如果说我今天有点成就,那也是所有同仁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不认为我做出了什么,这次接受采访,我倒是觉得我有义务为我们的团队、为中关村创业园的领导们说些什么。”    借力人才优势  约楼柏良约了好久,因为他置身于大洋彼岸,与之沟通交流总有时间、距离的障碍。好在,7月10日他从美国回来了。  当天康龙化成的
期刊
“技术思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情结”——作为中国早期卫星导航专业科班生及技术应用与研发主导的从业者;  “技术永远是GNSS产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作为专致于GNSS产业发展的企业(合众思壮)的管理者;  “GNSS产业技术特征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立志于成为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世界级领先企业。    “小”产业融入各个领域的“大”功用  与动辄千亿计的成熟产业相比,中国GN
期刊
2008年3月7日,上午9点半。天气很好,薄薄的阳光透过纱窗搁在一摞摞标有“磐石”的箱子上。有两张桌子,上面散放着一些电脑的零件和有关自由软件的书。  在一个阳光照不到挨着墙的桌子的角落,堆放着宫敏和他的公司被授予的大大小小的奖牌和奖章。这就是宫敏工作的地方。科学院自动化大厦七层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空间。我们的采访就在这里进行。整个访谈是个有趣的过程,轻松且充满智慧。宫敏身上有一种蓝色幽默,在诙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