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地吸吮雨水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m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最近才开始化害为利,盛情挽留雨水。把雨水留在城市,而不是像过去,把雨水赶出城市。北京过去的建城策略,几乎都是驱赶型的,让雨水快速汇入管道,逐入江河,推入大海了事。而没有想过,其实地面之水天上来,雨水是天空给大地最仁慈的滋润。
  中国矿业大学的谭海樵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叫《城市雨水的回归之路》,发表在《科学时报》上。他说:“借用欧洲水框架指导委员会评价水资源的一句话来评价雨水毫不为过,雨水‘不是商品,而是应当像遗产那样受到保护、防卫和对待。’城市过去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失误,在不透水地面,降雨中的80%到90%都变成了径流:蒸发、入渗的通路已被不透水地面所阻断。按照水文学的术语,就是径流系数增大至0.8乃至0.9以上。由于同样的理由,原本缓慢汇集的径流现在可以在不透水路面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向城区的低地集中,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积水。其结果只能是,在该地区应有的蒸发、入渗的时间和水源没有了,地下水的补充通道和水源也没有了。不仅如此,原有的整个水生态系统也只能随之消亡。说到底,是不合理的城市雨水排放理念直接毁坏了雨水的自然通路,使得大自然的恩赐变成了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问题’,甚至‘水灾’。”
  谭教授指出,“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是管理的目的”,“雨水是自然给予‘地球村’全体村民的恩赐,绝非人类所专有。不仅如此,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城市雨水的管理者还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生态责任,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高度,来推进城市雨水的统筹管理。要从时间、空间和部门的角度实现统筹管理。从时间上讲,要实现雨季和旱季的调控和管理;从空间上,要从流域的尺度来量化城市雨水的蒸发、入渗和径流;从部门的角度,要摆脱目前雨水管理边缘化的局面,切实保证相关部门的协调一致,共同为城市雨水的回归自然而努力。”
  2006年,媒体对雨水利用报道极为集中,北京利用雨水的能力已经很强,剩下的问题是:雨水都给人类使用之后,有多少会贴补给生态?让其下渗也好,用其来支撑河湖健康和河流伦理也好。《经济日报》2006年9月17日的报道说:“北京积极主动迎雨水,广开路径巧利用”。这篇报道,谈了北京雨水的利用方式,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说:我们已经把防汛变为迎汛,千方百计把宝贵的雨水留下,为城市增加雨水的滋润。
  北京雨水利用有两个典型例子,一是雨水洗车。一是雨水用来净化、绿化。
  在北京丰台区的铁路大桥,桥头路南,有一家用雨水来洗车的洗车房。洗车房里,有一扇推拉式铝合金玻璃门,里面全是机电设备。16根近1米长、10多厘米粗的玻璃管分立成两排,由白色管线相连,一端连着洗车泵,一端连着雨水污水处理设备,经过处理的雨水可用于洗车。这个洗车房就建在大桥排水泵站里。丰台大桥泵站年抽升雨水量可达4万余吨,循环使用,不仅每天可以清洗百十辆汽车,还能浇灌桥头的绿地。
  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那场大雨让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骤然降临的大雨给城市交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尤其在城区的立交桥附近,积水更是深达1至2米,西三环的莲花桥一带,许多车都淹在水中。
  此后,北京也时降大雨,但立交桥并没发生严重积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立交桥安装的泵站。
  可能有人不知道,每年在北京城区的降雨中有80%得不到利用,被当作污水驱逐出境了。
  2005年9月,丰台大桥安装了日处理雨水240立方米的小型雨水污水处理设备,雨水经过这套设备时,通过沉淀等相关工序,大颗粒杂质得以去除;随后,雨水再进入过滤器,过滤后水质颗粒达到饮用水指标,大大高于绿化喷灌和洗车用水的标准。
  通常,在立交桥畔建泵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道路积水,而丰台铁路大桥泵站每年汇集雨水50000立方米,在保证道路畅通的同时还“盘活”了积水,建起了雨水洗车房,还养护着邻近的3000平方米绿地。
  泵站一年四季都用雨水洗车,这个泵站雨季可以保证每天用收集的雨水清洗近100辆车。在雨水缺乏的季节,还可以把洗车用过的废水回收到蓄水罐中循环使用。
  洗一辆车耗水至少200升,相当于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量。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300万辆,每年用在洗车上的自来水需要以千万吨来计算。
  洗车如果用自来水,大概一吨水需要花费41.5元,如果把收集起来的雨水处理成洗车用水,大概成本不到1块钱,两者相差40倍。北京大街小巷分布着上千个洗车点,每天洗车所产生的污水也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让雨水为汽车美容,是个好方法。
  北京第十五中学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北京第一个雨水利用工程。2001年,十五中在北京市教育系统首次使用雨水回收系统。他们的操场会喝水。
  他们的塑胶操场大有名堂:在操场的边缘上,分布着一圈细细的缝隙。这是他们的雨水收集沟。雨水分为两个来源,一个是看台和跑道,雨水从高处的看台流下来,顺着坡度为千分之二的跑道汇入水沟,另一个是从地势较高的操场中央流进沟里。
  十五中的雨水利用属于直接利用模式,即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一定汇水面积上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收集起来,贮存于雨水收集池,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
  因为汇水面积大,操场的排水系统必须很完善。很多学校操场都设有排水沟,而十五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做到了雨污分离。大部分学校的排水是将雨水和污水混到一起排走,他们则是用专门的管道把雨水收集了起来。这所学校的一号井有240立方米,用于最初期的雨水收集。收集后的水来到过滤池,经过初期弃流、截污、净化过滤等处理之后,雨水就进入160立方米的二号井。水就比较干净了,用来浇绿地、冲洗操场就都没有问题了。
  十五中的雨水利用并不仅是向天要水,更是实现了循环利用,平时冲洗操场的雨水最终又汇入收集系统,另外,雨水收集系統还与80立方米的喷泉景观用水系统相连。当雨水存蓄较多时,就可以用来做喷泉;当雨水存蓄较少时,喷泉的景观水还可以回灌进来。目前,他们正在考虑将部分食堂用水处理后,作为补水,并网进入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枯水期、丰水期之间的水量平衡。
  北京市的不少中小学校也陆续启动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如北京华嘉小学把屋面和地面的雨水汇集起来,并与航模池的日常用水相结合,还收集了部分优质洗菜水;航模池兼作处理后的雨水贮存池,还做到了航模池用水的循环使用。北京市水务部门表示,十五中的节水经验要在全市有条件的学校大力推广。
  (作者系光明日报记者、环保作家)
其他文献
在北京,乃至全国,“大雄珠宝”可谓遐迩闻名。它货真价实,信誉为天,待客至诚,老少无欺,口碑极佳。  “大雄珠宝”的老板名叫王兰。她是2003年北京第一位进入“非典”定点医院的志愿者,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在“非典”一线工作了33天,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她独家赞助西南山区建起爱心小学;她经常捐巨资支持公益事业、救助弱势群体;2004年6月,她荣膺第43号火炬手传承奥林匹克圣火……  她在一个不是很大的领
期刊
有句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话恐怕不对。世界上每一条大河的水,都是小河流去的。应该是“小河无水大河干”。这原本是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观念,就很难看到细滴涓流对大河澎湃的决定意义。凡人小事决定着世界的滋润。  千古国史多载国之大事,后才有小说言市井之事。这小说就被目为“小”。何也?譬如某个天刚蒙蒙放亮的清晨,某个卖豆浆者推车出门,忽听见小巷中有一扇门吱呀一响,有个男子从某寡妇家中溜
期刊
近年,一些知名跨国企业的中国地区人力资源总监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到十分纳闷:为什么公司在中国经过精挑细选招聘而来的大学生,短短两三年的时间竟然流失了近90%?为此,这些企业不得不年年花大力气招聘应届毕业生,以对应80后员工的频繁跳槽。事实上,在许多本土企业,这种情况已经相当普遍。  在许多人看来,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是带着浮躁、叛逆、眼高手低,怕吃苦、缺乏合作性、自尊心强的“标签”走进职场的。由于
期刊
最近看到大前研一的一个访谈录,他在讨论中国的现状的时候向中国人提出了一些警醒,值得我们关切。   当访问者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的现状时,他的回答非常有趣:“这就好像世界小姐,5年后她也许不那么漂亮了。所以当她漂亮时,该努力做点事,比如拿个MBA学位。中国遇到的挑战也差不多,因为中国现在就是世界小姐心态,谁都围着它转,每个国家都想跟中国结亲,都来中国投资、找机会。所以虽然中国现状很好,但很难说5年后不会
期刊
时间:2007年9月5日  地点: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宴会厅  主办单位: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  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电银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直播:新浪网 搜狐网 腾讯网 天极网  支持媒体:《中关村》杂志  整理:程桔华(《中关村》杂志记者)  摄影:刘继文 白也(《中关村》杂志记者)      论坛综述:  第十届中关村发展论坛旨在为高
期刊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及其传人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儒学一旦成为“显学”,“读书求仕”则成为学子的信条,皓首穷经也就成了“敲门砖”。于是,“官本位”——以官职高低为尺度来衡量人的社会地位——自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价值观念。诸如,重视“官阶”,官大一级压死人。羡慕“官府”,报考公务员趋之若鹜。好打“官腔”,废话连篇如出一辙。梦寐“官位”,为“儒林外史”添故事。“官僚”麇集,且形成“主义”,
期刊
我的伯父田汉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同时也是我国影剧革新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一代文化巨匠、戏剧大师。今年,是他老人家诞生110周年暨逝世40周年。虽然伯父在文革中含冤去世,离开我们已40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仍在眼前。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伯父、奶奶等亲人在北京共同生活的情景,伯父对我们的教诲、关心和期盼是那么温馨,那么亲切,那么令人难忘啊!往事历
期刊
作为高新技术产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机器人就是强国的象征。不过,在过去很多年时间里,这种高科技产品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遥远的,给人的感觉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机器人何时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直是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深切期盼。值得欣慰的是,作为世界机器人的“祖先”,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滞,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速度尤其迅猛,而且目前已经有民营企业涉入机器人研制领域,机器人市场化进一步
期刊
她是一位普通的北京农村妇女,“拧老太太”是人们送给她的绰号。  拧,在北京方言中是剛强不屈、特别执著的意思。靠着这股拧劲,她不但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且还把“拧老太太”的绰号做成了北京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在平谷,“拧老太太”这个名字无人不知,连她的丈夫、儿女及亲友也亲切地这样称呼她。    身无分文办工厂  “拧老太太”真名叫张书英。  张书英出生于1943年,家住平谷县山东庄村,由于家庭经
期刊
盛夏的晚上,在家看《孟子》。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觉视力不佳,该出去散散步,也顺便配个读书眼镜回来。于是,换上休闲装,揣上二百多元钱,漫步到双安商场西侧的三环路边。满街灯红酒绿,人车嘈杂,一片轰轰烈烈的北京仲夏夜景象。  突然,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抢在我路前,一片哀声:“大叔,给我们一点儿钱吧,我们是从外地来的,钱花光了,回不去了。”“我们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