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因此,首先应当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为交通安全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就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设计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改善道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所造成的影响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道路设计;交通;安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交通工程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其中,交通设计是关键。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密集型分布的事故多与道路线形、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等因素等有关。事故密集型分布的路段和交叉口,通常称为事故多发点。显然,事故多发点与道路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道路设计中每一环节的合理性、全面性都不容忽视,应以提高道路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为目标。
二、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设计因素
道路设计是道路的安全性的基础, 道路使用条件的优劣与道路设计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设计理论和手段的措施改善行驶条件,降低因道路原因产生的交通安全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设计因素主要有:
1.道路几何线形
平、纵线形的组合对视觉诱导起重要作用,在视觉上违背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一,自线路段过长,容易使驾驶员因单调而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第二,线形组合。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与平面线形,纵坡有关,而且与线形组合是否协调有密切的关系,虽然线形标准都符号规范,但组合不好仍然会导致事故增加。第三,竖曲线。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发生事故,随着视距减小,事故率增多。第四,坡度。据调查资料,平原、丘陵與山地三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7%,18.5%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当坡度大于4%时,事故率剧增;第五,道路平面曲线的曲率越大,转弯半径越小,机动车所受的横向离心力越大,越容易发生侧滑,同时驾驶员的视距也越小,视野盲区也越大。
2.标志标线
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目前已经相对完善,也比较符合国际标准,但是一、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系统的交通标志标线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由于交通标志不完备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占很大比例。道路路幅的布置方式,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式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交通事故数的相对值随着车行道宽度的减窄而增加,而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等级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以及诱导驾驶的作用,有利于行车安全。当桥而宽度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栏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而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使驾驶员的心理作用发生变化,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
3.路侧安全性
目前我国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边防护是交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中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一些山地和路面与路边落差较大的地区,应该设有刚性防护栏的地方,却没有这些设施,形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黑点,有许多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在这些“黑点”路段。这些公路还在大量采用非车辆防护作用的装置,比如:现在大量采用的离散而单薄的水泥柱和碎石砌成的石墩,它们只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不能起到防护车辆冲出的作用。
4.道路平面渠化
道路渠化是在道路上采取各种物体分离的措施和方法,使不同方向、不同类型或不同速度的交通流按所划分的道路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由于存在有车流交叉和交织运行、方向和速度改变等影响驾驶信息和操作反应的多种因素,对交叉处采取增大视距、减缓纵坡、渠化转弯行驶、进行交通管制等措施,有利于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对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的相交道路,设计立体交叉被认为是最安全和畅通的。但设计不当,如:匝道进出口的变速车道长度不够,交织段长度过短,出口形式和方向不符合普遍驾驶期望,也可能成为交通安全的隐患。
三、改善道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道路设计工作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要综合考虑道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做到安全选线;充分考虑道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避免并消除道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而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以此来采取有效措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
1.注意道路线形的设计
关于道路沿线地形、地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交通工程的设计就必须和道路几何设计结合起来,道路几何设计的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交通工程的设置,影响道路营运期的安全。道路平面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回旋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首先,设计选用直线线形时,要对该路段的圆曲线半径、超高、视距、运行速度进行检验。其次,在选用较小的圆曲线半径时,应对相邻路段进行车速极差检验,对视距进行验算,给交通工程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行车安全。最后,对于设计车速较高的道路,在计算回旋线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宜增加回旋线的长度,但应满足超高渐变率和排水设计要求。
2.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和预防保障机制
道路交通安全环境除了道路实体本身、路侧地带和大气环境外,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管理环境。按照路网交通管理规划,合理设计与当地环境、交通条件相适应的各种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交通安个符合预防保障机制。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包括有标志、标线、信号、通讯等,其应具备的特征是:满足某种重要的需要;引起用路者重视和注意;通报一个明确而简单的信息;有足够的反应时间;符合国家标准;全路布设统一化,并安装牢固。安全防护设施中的各种路侧护栏(护墙)、分隔带护栏、桥梁栏杆等设施,要求设计得能使车辆改变方向并最大限度减小冲击力和人车损坏程度;人行天桥防落物网以及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报警等设施在设计中也不应有任何疏忽。
3.道路平面渠化设计
路面横向分布即路幅宽的布置方式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状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交通事故数的相对值与车行道宽度有直接关系,一般随车行道宽度的变窄而增加,但如果车行道过宽,易形成一个车道两列车并行行驶,因此,一般车行道的宽度控制在3.5-4.0m之间。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速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并诱导驾驶员,有利于安全行驶。桥而宽度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而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引起驾驶员心理作用发生变化,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此类问题要高度重视。
4.设计中在考虑驾驶员的心理问题
除了在道路设计上力求更科学合理外,设计时还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公路设计新理念,让道路的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应注意把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出现感知心理、判断心理、操作反映心里融入进去,以其对线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尽量做到线形设计,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能适应行车实际中的驾驶员心理特征。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线形设计可以使驾驶员对道路的走向和路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少操作时的失误;反之,恶劣的道路条件会使人心情压抑,从心理上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对相邻的车做出挑衅性的驾驶行为,这就增加了车辆发生碰撞的几率,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道路设计的每个细节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的施工,使运行道路达到良好的道路线形、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减少交通事故、避免或减轻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徐剑虹.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J]. 山西建筑,2004,11:134-135.
[2]苏道新,李壮志.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6:11+24.
[3]黄晓文. 谈谈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J]. 网络财富,2008,10:240-241.
[4]张磊.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 知识经济,2012,03:100.
关键词: 道路设计;交通;安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交通工程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其中,交通设计是关键。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密集型分布的事故多与道路线形、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等因素等有关。事故密集型分布的路段和交叉口,通常称为事故多发点。显然,事故多发点与道路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道路设计中每一环节的合理性、全面性都不容忽视,应以提高道路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为目标。
二、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设计因素
道路设计是道路的安全性的基础, 道路使用条件的优劣与道路设计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设计理论和手段的措施改善行驶条件,降低因道路原因产生的交通安全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设计因素主要有:
1.道路几何线形
平、纵线形的组合对视觉诱导起重要作用,在视觉上违背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一,自线路段过长,容易使驾驶员因单调而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第二,线形组合。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与平面线形,纵坡有关,而且与线形组合是否协调有密切的关系,虽然线形标准都符号规范,但组合不好仍然会导致事故增加。第三,竖曲线。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发生事故,随着视距减小,事故率增多。第四,坡度。据调查资料,平原、丘陵與山地三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7%,18.5%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当坡度大于4%时,事故率剧增;第五,道路平面曲线的曲率越大,转弯半径越小,机动车所受的横向离心力越大,越容易发生侧滑,同时驾驶员的视距也越小,视野盲区也越大。
2.标志标线
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目前已经相对完善,也比较符合国际标准,但是一、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系统的交通标志标线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由于交通标志不完备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占很大比例。道路路幅的布置方式,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式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交通事故数的相对值随着车行道宽度的减窄而增加,而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等级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以及诱导驾驶的作用,有利于行车安全。当桥而宽度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栏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而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使驾驶员的心理作用发生变化,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
3.路侧安全性
目前我国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边防护是交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中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一些山地和路面与路边落差较大的地区,应该设有刚性防护栏的地方,却没有这些设施,形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黑点,有许多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在这些“黑点”路段。这些公路还在大量采用非车辆防护作用的装置,比如:现在大量采用的离散而单薄的水泥柱和碎石砌成的石墩,它们只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不能起到防护车辆冲出的作用。
4.道路平面渠化
道路渠化是在道路上采取各种物体分离的措施和方法,使不同方向、不同类型或不同速度的交通流按所划分的道路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由于存在有车流交叉和交织运行、方向和速度改变等影响驾驶信息和操作反应的多种因素,对交叉处采取增大视距、减缓纵坡、渠化转弯行驶、进行交通管制等措施,有利于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对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的相交道路,设计立体交叉被认为是最安全和畅通的。但设计不当,如:匝道进出口的变速车道长度不够,交织段长度过短,出口形式和方向不符合普遍驾驶期望,也可能成为交通安全的隐患。
三、改善道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道路设计工作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要综合考虑道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做到安全选线;充分考虑道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避免并消除道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而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以此来采取有效措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
1.注意道路线形的设计
关于道路沿线地形、地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交通工程的设计就必须和道路几何设计结合起来,道路几何设计的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交通工程的设置,影响道路营运期的安全。道路平面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回旋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首先,设计选用直线线形时,要对该路段的圆曲线半径、超高、视距、运行速度进行检验。其次,在选用较小的圆曲线半径时,应对相邻路段进行车速极差检验,对视距进行验算,给交通工程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行车安全。最后,对于设计车速较高的道路,在计算回旋线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宜增加回旋线的长度,但应满足超高渐变率和排水设计要求。
2.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和预防保障机制
道路交通安全环境除了道路实体本身、路侧地带和大气环境外,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管理环境。按照路网交通管理规划,合理设计与当地环境、交通条件相适应的各种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交通安个符合预防保障机制。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包括有标志、标线、信号、通讯等,其应具备的特征是:满足某种重要的需要;引起用路者重视和注意;通报一个明确而简单的信息;有足够的反应时间;符合国家标准;全路布设统一化,并安装牢固。安全防护设施中的各种路侧护栏(护墙)、分隔带护栏、桥梁栏杆等设施,要求设计得能使车辆改变方向并最大限度减小冲击力和人车损坏程度;人行天桥防落物网以及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报警等设施在设计中也不应有任何疏忽。
3.道路平面渠化设计
路面横向分布即路幅宽的布置方式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状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交通事故数的相对值与车行道宽度有直接关系,一般随车行道宽度的变窄而增加,但如果车行道过宽,易形成一个车道两列车并行行驶,因此,一般车行道的宽度控制在3.5-4.0m之间。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速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并诱导驾驶员,有利于安全行驶。桥而宽度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者桥上的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而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引起驾驶员心理作用发生变化,导致不应有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此类问题要高度重视。
4.设计中在考虑驾驶员的心理问题
除了在道路设计上力求更科学合理外,设计时还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公路设计新理念,让道路的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应注意把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出现感知心理、判断心理、操作反映心里融入进去,以其对线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尽量做到线形设计,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能适应行车实际中的驾驶员心理特征。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线形设计可以使驾驶员对道路的走向和路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少操作时的失误;反之,恶劣的道路条件会使人心情压抑,从心理上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对相邻的车做出挑衅性的驾驶行为,这就增加了车辆发生碰撞的几率,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结束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道路设计的每个细节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的施工,使运行道路达到良好的道路线形、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减少交通事故、避免或减轻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徐剑虹.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J]. 山西建筑,2004,11:134-135.
[2]苏道新,李壮志.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6:11+24.
[3]黄晓文. 谈谈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J]. 网络财富,2008,10:240-241.
[4]张磊.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 知识经济,2012,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