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重要论述,解除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种种疑虑,打开了长期被计划经济禁锢的思想闸门,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石。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微观经济主体活动力显著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22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300美元,是1978年的16倍,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和全面的制度创新。30多年来,在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鉴往知远、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凝聚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指导我们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确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把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面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推动了另一次思想大解放。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改革开放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上世纪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才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也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第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这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优点,使经济活动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建立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这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在新体制建设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注重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对于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都尽可能放开搞活,由市场配置资源。针对市场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国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实践证明,微观经济越放开,市场化的进程越快,就越要求宏观调控做到灵活、有力、有效,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第三,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因此,一切改革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第四,始终坚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渐进式改革。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深层次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既要协调推进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改革、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又要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改革。这决定了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渐进式改革之路。先确定基本取向和思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推进且可以取得成效的领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外围到核心、由局部到全国,重大改革经过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
比如,改革先从计划经济最为薄弱的农村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引向城市,再拓展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先是放权让利、利改税、实行承包制,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之后逐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后才实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渐进式改革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共识,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使改革开放事业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有序的轨道上。
第五,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上,坚持以发展促改革,通过加快发展为深化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打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促进发展提供新动力。
当然,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出台时,都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力度、节奏,充分考虑改革措施的社会承受能力。同时,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对改革中利益受到影响的利益群体给予补偿。由于我们始终注重在改革中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避免了一些国家在体制转轨期间遭遇的剧烈动荡。
从根本上说,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靠党的坚强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按时代发展的要求,既总结成功的经验,又敢于直面复杂的问题。始终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在重大决策上,我们党能够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在重大改革中科学决策、勇于突破。同时,善于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重要论述,解除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种种疑虑,打开了长期被计划经济禁锢的思想闸门,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石。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微观经济主体活动力显著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22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300美元,是1978年的16倍,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和全面的制度创新。30多年来,在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鉴往知远、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凝聚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指导我们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确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把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面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推动了另一次思想大解放。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改革开放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上世纪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才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也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第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这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优点,使经济活动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建立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这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在新体制建设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注重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对于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都尽可能放开搞活,由市场配置资源。针对市场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国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实践证明,微观经济越放开,市场化的进程越快,就越要求宏观调控做到灵活、有力、有效,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第三,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因此,一切改革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第四,始终坚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渐进式改革。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深层次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既要协调推进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改革、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又要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改革。这决定了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渐进式改革之路。先确定基本取向和思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推进且可以取得成效的领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外围到核心、由局部到全国,重大改革经过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
比如,改革先从计划经济最为薄弱的农村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引向城市,再拓展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先是放权让利、利改税、实行承包制,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之后逐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后才实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渐进式改革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共识,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使改革开放事业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有序的轨道上。
第五,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上,坚持以发展促改革,通过加快发展为深化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打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促进发展提供新动力。
当然,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出台时,都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力度、节奏,充分考虑改革措施的社会承受能力。同时,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对改革中利益受到影响的利益群体给予补偿。由于我们始终注重在改革中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避免了一些国家在体制转轨期间遭遇的剧烈动荡。
从根本上说,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靠党的坚强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按时代发展的要求,既总结成功的经验,又敢于直面复杂的问题。始终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在重大决策上,我们党能够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在重大改革中科学决策、勇于突破。同时,善于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