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管理者不是选出来的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少真正顶用的管理者,几乎是所有老板最头疼的事。如果问老板们:他们对自己的管理层满意吗?相信他们大都会说:“别看工资表上的人挺多,但真正顶用的没几个。”
  员工是冲着企业来的,但是能留下来发展成为好的员工,则是因为有好的管理者。顶用的管理者一定会培养出一群能干的员工;相反,不顶用的管理者手下一定是庸才居多。
  于是,摆在天下老板面前的共同难题是,怎么寻找顶用的管理者?通常情况下,无非是两个:一是从外部招聘,二是内部培养,然后择优选用。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个“择优选用”上,不论用多少相面先生和多么科学的评估方法,选出来的人都不一定合乎企业的需求。美国管理界有统计显示,空降CEO的失败率是70%,内部提拔的CEO失败率虽然低一些,但也是足以让老板们心惊胆战的40%。
  难怪韦尔奇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一生中最难的决策(注:不是最难的之一)就是为GE选择我的接班人。”GE用了整整三年,在三个候选人中最后决定用伊梅尔特。
  有人一定会问:这三个候选人都是GE内部的,按说韦尔奇对他们可都了如指掌,为什么选择依然如此之难?
  这就是企业管理的最难和最关键的地方——对人的判断。对人的判断是艺术,不是科学!
  好的管理者为什么这样难找
  管理者的通用性差。不像合格的医生、电工、飞行员、泥瓦匠可以在全世界任职,成功的管理者则无迹可循。比如让任正非去接管百度,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让王石去管理SOHO,也不见得玩得转。
  人尽管有共性,但恰恰是人的个性才形成了不同的人。企业也是如此。管理是个绝对“因人施管”的活。老板们经常会发现,一个被所有人都看好,年龄、经历、学历、专业人品都优胜的候选人,可是一上岗愣是不顶用;一个很不起眼,甚至有明显毛病的非候选人居然能做出让所有人吃惊的业绩。
  更让老板们担心的是:不仅不同管理者之间不能通用,就是管理者本人,昨天的成功都不能保证今天还会成功。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曾兢兢业业、能征善战的管理者,今天也许变得马马虎虎、缩手缩脚,整个成了另一个人。原来管理者也是人,是人就会变,爱情谈不顺都会影响管理者的表现。
  于是,老板们在选择管理者时永远战战兢兢,生怕走了一个狼,来了一个猴。要知道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心脏,任何组织都经不起频繁的心脏手术。
  顶用的管理者是“用”出来的
  选人的对错往往同用人的对错分不开,而且后者更重要。因此与其说选对了人,还不如说是日后用对了人。
  一旦曾经被寄以很大希望的管理层,当表现大跌眼镜时,老板往往认为选错了人,而不是用错了。所以经常会听到类似的经验型总结:“以后不能再用这种满嘴流程、文化的假洋鬼子了。”或者“以后一定要选大学本科的毕业生。”接着,老板们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担着更大的心,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选人。
  为什么大多数老板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难道他们在集体推卸责任?其实他们并不是有意推卸,而是人类有天生为自己找借口的心理在作怪。老板们轻易不会意识到:“是我没有把这个人用好。本应该由他行使的权利,可我不放心,还要派小舅子去看着他。将心比心,就是我自己被人像防贼一样防着,怎么可能放心大胆地干呀?”
  为什么说用人比选人更重要?因为企业是追求效率的,在有限的成本、时间和空间内,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人选。只能是那个人很好,但太贵;这个人便宜,但经验少。或者还有没有更合适的?10个候选人少了,能不能再找10个,20个?30个中也没有最合适的,算了,只能矮子里拔大个儿。因此从理论上说:一是任何企业选的管理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匹配;二是任何企业选到平均素质管理者的概率都最大。
  于是,老板们比拼实力的时候开始了——看谁能把手下这些错配的管理层,用尽量短的时间、尽量少的成本,尽可能使他们从错配向绝配逼近,使他们从一般的管理者变成顶用的管理者。
  老板的基因、出身、家庭、成长过程、生活环境、价值观、修养,甚至老板的朋友圈子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充分地表现出来。好公司的管理者在超水平发挥着,一般公司的管理者发挥着平均水平,坏公司的管理者则整天在算计如何少干多挣。
  一个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可能培养出善于做决策的管理者。那有没有能让大多数老板把一般的管理者变成顶用管理者的通用办法呢?很遗憾,没有。因为正确的做法首先需要大多数老板改变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但这样很难,所以优秀的老板总是少数。
  不要培养预备干部
  首先,把你公司的后备干部队伍、你心中的接班人和你口上不承认,但其实心中存在的亲信们彻底取消,并且从心里相信:你看人的眼睛是不准的,顶用的管理者必须是打拼出来的!
  对管理者最好的培训莫过于实战!在一城一地的竞选争夺战中,希拉里和奥巴马都会锻炼的比他们原来更坚忍、更包容、更全面,从而更能胜任总统的职位。相反,皇帝的后代则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任何企业事先指定接班人的做法,至少有两个直接缺点:
  一是,指定的接班人心理一定会发生变化:既然成为接班人了,就得有接班人的“样子”。可是心理学告诉我们:必胜心理过强的运动员失误率较高。患得患失的接班人一定会比平常心的管理者更多犯——要不过于冒险,要不过于保守的错误。
  二是,一旦事先确定预备队,对那些没有进入预备队的多数管理者就是一个打击:“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没戏了。”于是拆台、跳槽、占便宜、玩世不恭。
  因此,让大多数人感到公平的正确做法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位置,一切以经营管理结果说话,不到最后一分钟谁都不应该知道,他就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这就是海尔所说的“赛马不相马”。因为一个公司把注意力放在相马上,马群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选定的管理者是最好的
  管理者一旦选定,你就必须从心里相信他是最好的管理者。什么叫最好的管理者?
  第一,他不会占你一分钱的便宜。因此,让他承担做事的责任,就必须给他相等的财权,不论多大银码,除了合理的流程和制度的监督外,绝不应该用人监督人。否则,就是在怀疑他的诚信。
  第二,他的能力最适合目前这个职位。要让他相信:他是最好的。让一个管理者相信他是最好的,莫过于给他权利。可惜,授权这个事同相信别人不偷自己钱的事一样,是大多数老板最难做的事。
  真正想获得顶用管理者的老板每年都应该在预算中专门计提一项管理者决策失败费,这是培养管理者必须花的培训费。人是不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的,只有犯过错误的管理者,才能成为顶用的管理者。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管理者同理。
  其实,信任和授权是老板们对管理者最难做的事。但是管理者的成长就这么奇怪,你不相信他们,他们就真不让你相信;你认为他们不能干,他们就真不能干。信任和授权是管理者成长的水分和土壤。这就是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人与人的关系互动往往导致期望成真。老板对管理者的过度防范往往会导致管理者真的背叛。
  断后路!不成功则成仁
  一旦任命了管理者,就要断后路,让他知道这不是锻炼,干不好只有被免职或开除。骑驴看唱本与破釜沉舟的人,心态是不同的,正是不同的心态才导致不同的命运。不仅要断管理者的后路,老板更要自断后路,不要为一个职位准备一个超级候补,这是一个表面看似合理和稳妥的人事应急方案。然而这种安排在给老板带来心理安慰的同时,必然会为企业内斗埋下伏笔。摩擦是必然,于是,在位管理者的发挥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再于是,是人选错了,还是没有把人用好的问题就又交织到一起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韦尔奇在最后决定伊梅尔特做接班人的同时,又做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把另外两个为通用工作了20多年的候选人炒了!他说:这两个人到世界任何500强大公司,都是优秀的CEO人选,但我不能把他们留在通用电器,我会亲自把他们介绍到别的公司工作。”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为伊梅尔特扫清障碍。”
其他文献
我们先看一个数据:国美和苏宁销售额超过千亿,大概花了将近20年,而阿里巴巴的淘宝与天猫体系,从2003年成立,到2012年超万亿,只花了9年。  电商在中国为什么如此迅猛发展?从服装、家具、化妆品等电商最大的几个品类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出厂价与零售之间的“高毛利”存在。  这个现象有两个值得重视的要点:第一,今天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商,主要集中发生在少数“高毛利”的产品上,比如美国电商最大品类
期刊
三点决定能否实施极致单品战略  施炜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出国的时候,国外超市里面有两个东西是中国人造的,一个是老干妈辣椒酱,一个就是涪陵榨菜。这两个东西都是极致单品。还有邓丽君也是典型的极致单品,他们可跟互联网没啥关系。其实极致单品是一种竞争的战略,那这种战略它实际上基于市场需求的集合。那么,哪些产业或者产品适合极致单品战略呢?从具体的例子开头吧。凡客,我觉得目前走到正确的路上来了。我
期刊
大多数公司管理资金的流程十分周密。作出任何新投资前它们都需要极具说服力的商业论证,设置门槛收益率,然后才会精心慎重地授权,而且在每一级别都规定开支限制。  与资金管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少有公司能有效地管理时间。尽管高管们每天的时间都被电话、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现场会议和电话会议所占据,但公司却没有什么规则来控制这些沟通手段。几乎没有公司能说清楚高管和员工如何分配和使用集体共有时间。因此很容易理解
期刊
随着家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消费者期望的提升,如何快速有效地把握消费者感知和提升忠诚度成为很多家电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家电行业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服务模式也越来越同质化。以手机为例,除了外观外,消费者很难发现3000元以上价位和1000元价位在功能方面的差异性,也使得各品牌在进行产品宣传时所强调的卖点也越来越引起不了消费者的关注;而另一个场景却出现了相反的景象:很多“果粉”在通宵
期刊
推崇创新的经济学观点看重的是创新带给企业的定价能力。没有创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会越来越相似,它们会逐渐商品化(commoditize)。随着商品化的进行,顾客可以使厂商之间相互竞争,从而获得低价。一段时间以后,市场的价格趋于稳定,但是这个价格低于成本或与成本持平,这就造成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低于其投资成本,从而导致市场资金外逃。相反,如果企业应用了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大,不同产品将
期刊
谈判已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置身于谈判的每一方,是攻是守?如何攻、如何守?每一个战术都会挑战你的神经,需要你发动全部的智慧。谈判过程中任何一个让步、胆识、规则、筹码稍有把握不慎,都足以引发公司破产、股东崩裂!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需动用武力,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孙子兵法》又提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谈判桌上,
期刊
客户早就被惯坏了。这得感谢亚马逊、苹果公司,如今他们盼望企业都能快速交付产品和服务,且提供无缝用户体验。  他们希望在线登录电费个人账户,实时查看用电报告;他们希望买好手机后,电信运营商能马上激活手机并设置好所有应用;他们希望贷款几分钟内就得到银行的预批准或者批准;他们希望服务供应商能自动看到自己提供过的数据,不会就同样的问题重复提问。他们还想知道既然每个月的工资是由公司直接打到银行的,为什么银行
期刊
全球领先的消费者市场研究机构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1)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在截至2014年9月5日的52周内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7%,依旧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不过,就2014年第三季度而言,快速消费品市场同比增长回升到6.9%,高于二季度(4.7%)和一季度(4.6%)。这预示着2014年下半年市场将有望回暖。  第三季度,县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达到9.7%
期刊
二十几天前,按原定计划我就应该完成这一节内容的写作,但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  在以前,我给自己的借口是“忙,没时间”,现在,我给自己的宽慰是“碎片化时代,就要用碎片化的时间写作,又没有人逼你”。  碎片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去中心化和选择多了,而没人逼自己,则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着“写还是不写,完全由己;写多还是写少,完全由己;写好还是写坏,完全由己”。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有点类似于现今汹涌澎湃般扑
期刊
在成功的企业中,承担风险的人不仅仅是决策者。公司上下的员工也都需要承担一定风险。为了创办一家利于行业发展的企业,请谨遵以下列出的四步来激励自己的员工成为风险承担者。  1、提升鼓励承担风险的核心价值。永远不要低估语言的力量,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它们能够对员工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回荡在整个企业中的。正是因为这样,对于鼓励承担风险的核心价值应该随处可见并且辅以成功例子的支持。屏幕保护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