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过去那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尽力创设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以便于学生广泛、深度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并且三者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灵活度、现场感和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意义;类型;融合
曾几何时,“满堂灌”“满堂问”充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期待的目光指向每一个学生,结果只有少数几个有机会直接参与,而大多数只是“沉默者”“旁观人”“僵尸粉”。这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所抨击的一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为了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第九次语文课程改革从性质上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的“实践性”,强调语言文字主要不是用来静态分析的,而是用来动态运用的。当“静态分析”时,语言文字依靠教师“大量讲解分析”即可,而当“动态运用”时,则除必要的讲解分析之外,主要就依靠教师“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了。这种“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在新课标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曰“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一、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意义
过去的那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大面积地参与课堂学习,很难让教师准确地观测到真实的学情。这样,课堂上出现的信息主要就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教师只需把备课笔记或课件按部就班地再现一下即可。显然,这样的课堂缺乏灵活度、现场感和有效性。
针对这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课堂教学现象,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这里很好地指出了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意义。
首先,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学习个体处于情境中,意味着每一个人不是自我封闭着的,而是跟其他人一起在场的,并被彼此营造的场域影响着。譬如学习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芣苢》《插秧歌》时,不妨让学生在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采草女、插秧户中评选出“最美劳动者”,并为之撰写颁奖词。这样的活动情境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课堂的参与意识。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现在一些人常谈“深度教学”,每每强调教师自身思考、备课、讲解“有深度”,但如果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教师抛给学生的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焉能顺利嵌入学生的大脑中?“有人还辩解道,只要教师讲得系统,学生的知识才会系统。其实,这是天大的誤解。系统不系统,不能光看教师的讲,而更要看学生脑子里知识的实际状态。”当每一个学生“深度参与”,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逐渐建构起系统的知识时,这样的知识系统才真正属于他们自己。而要促使学生“深度参与”,显然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譬如学习茹志娟小说《百合花》(新教材必修上册),很多学生会因为写“我”的文字多而误把“我”当作主人公,其实“我”只是起线索作用,用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陪衬主要人物“小媳妇”,与主要人物一起揭示主旨。或许依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最终也能心领神会,但由于缺乏“深度参与”,其认知结构受到的震动显然不大,接受得快而遗忘得也快。为了推动他们深度学习,不妨创设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把《百合花》改编为电影,请为“女一号”准备戏份。在活动情境中,他们首先要选择“女一号”,而大多数人的选择显然会发生错误,于是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但在接下来的碰撞中,有人逐渐无师自通,有人很快恍然大悟,有人最终茅塞顿开。当所有学生以这种学习形式明白原来“核心情节围绕着小媳妇”“小媳妇形象最鲜明”“小媳妇最能突出主旨”“标题暗扣小媳妇”时,他们的认知结构便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具有迁移效应,能够精准判断其他小说的主人公。
二、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类型
关于“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新课标如是说:“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虽然这是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里专门针对命题而提及的,但无论是个人体验情境,还是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它们都同样适用于课堂上一般的语文教学。
1.个人体验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情境把“学生个体”代入进去,使之具有明确的“自我”身份。这种身份,使每一个学生容易突破“厚障壁”,轻松走进知识世界。譬如,学习《劝学》(新教材必修上册),考虑到这篇课文出现在高一年级上学期,不妨利用其“新生”这一特定身份,创设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考是一次无情的分别,请从《劝学》中选择一些话,赠送给自己最想赠送的初中同学,并说明赠送理由。这样的个人体验情境凸显自我意识,强化自我体验,既使他们十分自然地接受一次情感的洗礼、做人的教育,又使他们在分享、交流中轻松地学习文言文。
除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也可以创设个人体验情境。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非常重视这一点。以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为例,全国Ⅰ卷提供的是春秋时期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的历史故事,全国Ⅱ卷提供的是一组揭示国与国、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关系的古今中外名言名句,全国Ⅲ卷提供的是一段关于“自我”的思考文字。为了使考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命题人分别创设了这样的个人体验情境:“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三个情境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都指向考生,使他们有情可诉、有理可言。 2.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情境赋予知识世界以现实意义,不仅使原本狭窄的知识世界具有巨大的容量,也使原本静止的知识世界具有了巨大的流量。在超容量中,学生的学习境界提升了;在超流量中,学生的学习机会增加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而真正现实的做法应该是,不断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譬如学习《反对党八股》(新教材必修上册),不仅仅是了解当年毛泽东反驳的“八大罪状”,更重要的是掌握“摆现象、谈危害、挖根源,指实质、提主张”的驳论路径,而为了达成目标,除了必要的讲解分析之外,最好还能创设一些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现场学会反驳的技巧:运用已学的驳斥路径,在“晚自习随意讲话”“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疫情期间不按要求戴口罩”等话题中任选一个加以驳斥。这样的社会生活情境,使课堂学习在游戏化、趣味化、场景化的过程中超越了知识世界的局限,使学习任务在完成中得以赋能或者具有了附加值,从而获得更多的语文素养。
3.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其实,语文教学就是主要以“学科认知”为中心,不断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但这一探究过程在过去常常跟“情境”无涉,而跟前面所说的“大量讲解分析”有关。新课标提倡创设学科认知情境,就是要求我们为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使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譬如学习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如果只是机械地分析华连卡的形象特征,也許省时省力,但学生往往不愿听讲,听讲了也不会灵活运用。此时不妨根据原文“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而创设这样的学科认知情境:设想柯瓦连科不在家,就只碰到自己的女朋友华连卡,别里科夫将跟华连卡如何就漫画和骑车事件进行对话?在这新的认知情境中,学生不得不依据小说其他语段里有关描写华连卡的文字把握她的形象特征,然后才能合理地推知她对别里科夫问题所作的得体性回应,从而深切地感受到新生派与守旧者的本质性冲突和根本性对立。
三、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融合
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是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基本类型,但如此划分未免有点机械。其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可以彼此融合。
1.个人体验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的融合
过去很多作文题在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时,往往很少融合个人体验情境。譬如一道作文题是这样的:《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里就只有社会生活情境,而缺乏个人体验情境。
如今作文命题,越来越重视两种情境的有机融合。譬如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内生活“我校各班教室内都装有饮水机,以前一直都是由承包单位所派的工人直接把水桶搬运至教室门前的。而现在我校尝试把其中工人由楼下搬运到楼上教室的一个劳动环节,改由各班志愿者自己来对接”,然后添加上“为了招募志愿者,我班计划于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召开一次特别动员会,请你以班主任或者班长身份,准备一份发言稿”的要求。这道命题就很好地把社会生活情境与个人体验情境融合在一起。
2.学科认知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的融合
语文教学要注重时代性,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创设学科认知情境时融入社会生活情境。譬如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欣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三句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请你以“曾记否”开头,仿写后面两句(总字数不变)。于是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仿句,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这里就把学科认知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融为一体,既达成了通过仿写鉴赏诗句的教学目标,又生成了鲜活的教学资源。
3.个人体验情境与学科认知情境的融合
学科认知情境已经以游戏化、趣味化、场景化的特征引起学生广泛、深度参与,但如果再融入个人体验情境,就更能收取锦上添花之效。譬如学习《庖丁解牛》,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①文惠君竟然把国事抛开而亲临屠宰场,去观摩一个普通劳动者宰牛的过程。照常理说,应该是此前有人曾经向他介绍过庖丁解牛的过人之处,他这才迫不及待地想开开眼界的。这个人有可能是他的侍从。设想一下,文惠君在未见庖丁前,他的侍从是如何向他介绍庖丁过人之处,以激起他召见庖丁的强烈欲望的?请你以侍从的身份介绍一下庖丁过人之处。②观摩庖丁解牛的神奇场面之后,文惠君叹为观止:“嘻,善哉!”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这个美好的劳动场面加以欣赏。③观摩之后,文惠君又让庖丁谈谈体会。听取汇报后,文惠君再次惊叹:“善哉!”并表示自己“得养生焉”。请你根据这个寓言故事,概括出“养生之道(道理)”。这里不仅有学科认知情境,而且还有个人体验情境,两者糅合得非常自然、和谐。
以上说的是两两之间的融合,事实上“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三者都可以进行复杂而有机的融合,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灵活度、现场感和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意义;类型;融合
曾几何时,“满堂灌”“满堂问”充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期待的目光指向每一个学生,结果只有少数几个有机会直接参与,而大多数只是“沉默者”“旁观人”“僵尸粉”。这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所抨击的一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为了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第九次语文课程改革从性质上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的“实践性”,强调语言文字主要不是用来静态分析的,而是用来动态运用的。当“静态分析”时,语言文字依靠教师“大量讲解分析”即可,而当“动态运用”时,则除必要的讲解分析之外,主要就依靠教师“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了。这种“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在新课标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曰“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一、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意义
过去的那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大面积地参与课堂学习,很难让教师准确地观测到真实的学情。这样,课堂上出现的信息主要就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教师只需把备课笔记或课件按部就班地再现一下即可。显然,这样的课堂缺乏灵活度、现场感和有效性。
针对这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课堂教学现象,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这里很好地指出了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意义。
首先,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学习个体处于情境中,意味着每一个人不是自我封闭着的,而是跟其他人一起在场的,并被彼此营造的场域影响着。譬如学习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芣苢》《插秧歌》时,不妨让学生在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采草女、插秧户中评选出“最美劳动者”,并为之撰写颁奖词。这样的活动情境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课堂的参与意识。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现在一些人常谈“深度教学”,每每强调教师自身思考、备课、讲解“有深度”,但如果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教师抛给学生的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焉能顺利嵌入学生的大脑中?“有人还辩解道,只要教师讲得系统,学生的知识才会系统。其实,这是天大的誤解。系统不系统,不能光看教师的讲,而更要看学生脑子里知识的实际状态。”当每一个学生“深度参与”,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逐渐建构起系统的知识时,这样的知识系统才真正属于他们自己。而要促使学生“深度参与”,显然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譬如学习茹志娟小说《百合花》(新教材必修上册),很多学生会因为写“我”的文字多而误把“我”当作主人公,其实“我”只是起线索作用,用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陪衬主要人物“小媳妇”,与主要人物一起揭示主旨。或许依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最终也能心领神会,但由于缺乏“深度参与”,其认知结构受到的震动显然不大,接受得快而遗忘得也快。为了推动他们深度学习,不妨创设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把《百合花》改编为电影,请为“女一号”准备戏份。在活动情境中,他们首先要选择“女一号”,而大多数人的选择显然会发生错误,于是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但在接下来的碰撞中,有人逐渐无师自通,有人很快恍然大悟,有人最终茅塞顿开。当所有学生以这种学习形式明白原来“核心情节围绕着小媳妇”“小媳妇形象最鲜明”“小媳妇最能突出主旨”“标题暗扣小媳妇”时,他们的认知结构便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具有迁移效应,能够精准判断其他小说的主人公。
二、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类型
关于“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新课标如是说:“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虽然这是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里专门针对命题而提及的,但无论是个人体验情境,还是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它们都同样适用于课堂上一般的语文教学。
1.个人体验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情境把“学生个体”代入进去,使之具有明确的“自我”身份。这种身份,使每一个学生容易突破“厚障壁”,轻松走进知识世界。譬如,学习《劝学》(新教材必修上册),考虑到这篇课文出现在高一年级上学期,不妨利用其“新生”这一特定身份,创设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考是一次无情的分别,请从《劝学》中选择一些话,赠送给自己最想赠送的初中同学,并说明赠送理由。这样的个人体验情境凸显自我意识,强化自我体验,既使他们十分自然地接受一次情感的洗礼、做人的教育,又使他们在分享、交流中轻松地学习文言文。
除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也可以创设个人体验情境。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非常重视这一点。以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为例,全国Ⅰ卷提供的是春秋时期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的历史故事,全国Ⅱ卷提供的是一组揭示国与国、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关系的古今中外名言名句,全国Ⅲ卷提供的是一段关于“自我”的思考文字。为了使考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命题人分别创设了这样的个人体验情境:“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三个情境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都指向考生,使他们有情可诉、有理可言。 2.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情境赋予知识世界以现实意义,不仅使原本狭窄的知识世界具有巨大的容量,也使原本静止的知识世界具有了巨大的流量。在超容量中,学生的学习境界提升了;在超流量中,学生的学习机会增加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而真正现实的做法应该是,不断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譬如学习《反对党八股》(新教材必修上册),不仅仅是了解当年毛泽东反驳的“八大罪状”,更重要的是掌握“摆现象、谈危害、挖根源,指实质、提主张”的驳论路径,而为了达成目标,除了必要的讲解分析之外,最好还能创设一些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现场学会反驳的技巧:运用已学的驳斥路径,在“晚自习随意讲话”“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疫情期间不按要求戴口罩”等话题中任选一个加以驳斥。这样的社会生活情境,使课堂学习在游戏化、趣味化、场景化的过程中超越了知识世界的局限,使学习任务在完成中得以赋能或者具有了附加值,从而获得更多的语文素养。
3.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其实,语文教学就是主要以“学科认知”为中心,不断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但这一探究过程在过去常常跟“情境”无涉,而跟前面所说的“大量讲解分析”有关。新课标提倡创设学科认知情境,就是要求我们为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使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譬如学习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如果只是机械地分析华连卡的形象特征,也許省时省力,但学生往往不愿听讲,听讲了也不会灵活运用。此时不妨根据原文“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而创设这样的学科认知情境:设想柯瓦连科不在家,就只碰到自己的女朋友华连卡,别里科夫将跟华连卡如何就漫画和骑车事件进行对话?在这新的认知情境中,学生不得不依据小说其他语段里有关描写华连卡的文字把握她的形象特征,然后才能合理地推知她对别里科夫问题所作的得体性回应,从而深切地感受到新生派与守旧者的本质性冲突和根本性对立。
三、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融合
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是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基本类型,但如此划分未免有点机械。其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可以彼此融合。
1.个人体验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的融合
过去很多作文题在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时,往往很少融合个人体验情境。譬如一道作文题是这样的:《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里就只有社会生活情境,而缺乏个人体验情境。
如今作文命题,越来越重视两种情境的有机融合。譬如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内生活“我校各班教室内都装有饮水机,以前一直都是由承包单位所派的工人直接把水桶搬运至教室门前的。而现在我校尝试把其中工人由楼下搬运到楼上教室的一个劳动环节,改由各班志愿者自己来对接”,然后添加上“为了招募志愿者,我班计划于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召开一次特别动员会,请你以班主任或者班长身份,准备一份发言稿”的要求。这道命题就很好地把社会生活情境与个人体验情境融合在一起。
2.学科认知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的融合
语文教学要注重时代性,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创设学科认知情境时融入社会生活情境。譬如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欣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三句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请你以“曾记否”开头,仿写后面两句(总字数不变)。于是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仿句,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这里就把学科认知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融为一体,既达成了通过仿写鉴赏诗句的教学目标,又生成了鲜活的教学资源。
3.个人体验情境与学科认知情境的融合
学科认知情境已经以游戏化、趣味化、场景化的特征引起学生广泛、深度参与,但如果再融入个人体验情境,就更能收取锦上添花之效。譬如学习《庖丁解牛》,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①文惠君竟然把国事抛开而亲临屠宰场,去观摩一个普通劳动者宰牛的过程。照常理说,应该是此前有人曾经向他介绍过庖丁解牛的过人之处,他这才迫不及待地想开开眼界的。这个人有可能是他的侍从。设想一下,文惠君在未见庖丁前,他的侍从是如何向他介绍庖丁过人之处,以激起他召见庖丁的强烈欲望的?请你以侍从的身份介绍一下庖丁过人之处。②观摩庖丁解牛的神奇场面之后,文惠君叹为观止:“嘻,善哉!”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这个美好的劳动场面加以欣赏。③观摩之后,文惠君又让庖丁谈谈体会。听取汇报后,文惠君再次惊叹:“善哉!”并表示自己“得养生焉”。请你根据这个寓言故事,概括出“养生之道(道理)”。这里不仅有学科认知情境,而且还有个人体验情境,两者糅合得非常自然、和谐。
以上说的是两两之间的融合,事实上“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三者都可以进行复杂而有机的融合,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灵活度、现场感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