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读徐迅先生的散文已经好多年了,从《石牛古洞》《山心水目》到《写到虫子的边上》,再到《想起了雪湖藕》,还曾经在《中学语文园地》上选评过《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近又读了他的《徐迅散文年编》这部大书,该书分为《雪原无边》《皖河散记》《鲜亮的雨》《秋山响水》四卷,读罢感触良多。作者的才气,作者的勤奋,作者的持之以恒,时时感动着我。《年编》展示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散文创作历程,让散文在时光中磨砺。作者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主旨:“散文终是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是人们在文字中能感受到和觸及到的,是作者艺术灵魂与生命精神和谐完美的统一。它是艺术,更是个性,是良知和立场。它所昭示的一种直击心灵的东西,能打动人、震撼人、感染人,给人以人生的抚慰、疼痛与喜悦。散文是作者的心灵史,它是作者心灵的坦露。这种坦露应有的尺度即是艺术和人生的尺度,它的生长性应该是伴随作者一生的。它追求的自由也应该有一种高贵的自由。”因此,作者写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写自己走过的地方,写自己生活的地方,或是读书读人的感悟,都能给读者带来人文精神的慰藉。
一
散文要写出境界,需要有穿越历史和未来的眼光,用这种眼光去观察和感受天地万物,才能使散文达到大爱之境。写故乡的散文,更需要进入天地情怀的境界中,这样故乡就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是作者赋予它独特精神的故乡了,是对故乡的深度书写。徐迅也是这样认为的:“无论是站在故乡的屋檐下,用青涩的眼光打量故乡和故乡之外的山水草木,感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还是突然拉开我肉身与故乡的距离,转身与回望、沉淀与奔涌、祭奠与膜拜,每一次对故乡的习惯性的凝望,都让我感到我与故乡,与故乡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亲情里深深浸透的那种人性的疼痛、隐忍和希冀,早已深刻地烙印在我逐渐成长的心灵上,成了我摆脱不了的生命胎记。”这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已经渗入他的灵魂,他的散文已把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融入了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这就使散文具有了内在的张力,读这样的散文,文字里闪耀的火花很容易点燃起读者的心灯。
故乡的土地上,庄稼的花朵开放,油菜花、蚕豆花、金银花、稻花的清香飘散,有着迷人的芬芳,是大地深处散发出的味道,怎么能不沁人肺腑?当目光落到泥土里,泥土让我们的心灵幸福地颤动;最为作者着迷的是露珠,生命的奇妙是从露珠开始的,自然界许多神秘的物事随着露珠的滚落遂成大道,通过与孩子的对话,悟出露珠是用心来装的东西;而真正让作者身心物化的是地气,他对故土的挚爱深入了泥土,走在油菜花盛开的田野,感觉到地底下蒸腾出的气味,让他有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体舒泰,从未体验过的愉快在身心洋溢着。《大地芬芳》组章描绘的故乡,景致和物像有了内联外延的属性,让读者读出散文的纯朴、沉稳,读出了事物最美好的本质。
春天的皖河给村庄带来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带来了生活的希望,春天一过,就是桃花汛的季节,是土地储存能量的最佳时期,是乡亲们最富有情趣的时节,这时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吃茶是一年到头与土地打交道的乡亲们最大的乐趣,一股香气从壶里咿咿地飘逸出来,茶叶飘香的季节,皖河两岸的人们其情融融,其乐陶陶;皖河流出了绿竹婆娑,流出了一汪翠绿,有翠竹、水竹,也有斑竹,竹林中的鸟儿唱出了袅袅呀呀的黄梅调;皖河也浇灌出让作者温暖的花朵——棉花,那是一种最富人情味的花,是上苍给皖河两岸乡亲们的馈赠;皖河带着对天柱山的遥想,带着乡亲们美丽的梦想,恋恋不舍地注入长江,她是一条明亮而闪光的河,她是一条朴素的河。皖河从故乡流过,她哺育了皖河两岸的父老乡亲,哺育了皖河两岸的鸟兽草木虫鱼,也把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倾诉揽进人们心灵的深处。《皖河散记》写出了皖河的世事沧桑,皖河流域的人、物、事,在作者的笔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的散文具有了系统性和内在性,有了诗意的绵延与节律的优雅,使散文有了动态的张力和美感,也使作者的人文情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来到了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见;阳光进入土地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天地相生的大境界在阳光里生成。感受阳光是人类美妙心灵的折射,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慰藉,人类的感觉和意识里唯有保持这种新鲜感受,才会有清醒的头脑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从此生活处处洒满灿烂的阳光,这些观点是《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系列散文的底蕴。
这三组散文写了大地泥土、河流山川和阳光天空,也构成了作者散文的精神骨架。从对大地泥土的热恋到对河流山川的眷恋,再到对阳光天空的思恋,是作者散文创作的心路历程。这种在阳光下的思考,是对故乡的深层次的审视,是对故乡进行美学意义上的观照,皖河在作者笔下才有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一个人的河流”,他的散文饱含着情思和哲思,也暗合了天容地载与大道存心。
二
徐迅是从泥土里滚出来的,泥土的气息已渗入他的身心,他的散文写作自然会溢出泥土的芬芳,这种芬芳是通过鲜亮的语言流露出来的,散文便有了空灵之美。在读《徐迅散文年编》的过程中,加深了我对空灵之美的理解,它是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为核心,是对所见所闻的事实作形象的描述,是文中渗透着作者深深的思索,是作者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格的魅力,是作者融入散文的一股灵气。
徐迅的散文真切而朴实,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把人物和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让读者目睹精彩画面的同时,也能窥见到作者即景生情和即物明理的情感历程。在《母亲像一盘磨》中,有这样的描述:“母亲就像一盘沉重的磨盘,不停地转着,转着。做完一天的农活和家务,待母亲自己洗完澡,夜已经很深了,睡意终于浮上母亲的脸。但母亲依然会走到弟弟身边,默默地看他一会儿,说声‘伢累了’!然后才走回自己的房间。弟弟说,那天夜里,他只感觉母亲一离开他的床边,夜晚一下子就沉静了,死寂死寂的。一种什么东西在他咽喉哽咽,等屋里传来母亲的呼噜声,他也会走到母亲的房里,静静地望着母亲瘦细得像核桃似的小脸……‘这就是娘啊!哥!’”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能不为之而感动吗?《一座山与一个人》写了与天柱山相伴终生的有缘人,“目送着天柱老人的肉体渐渐消失在天柱山水间,我仿佛看到他化作了一股青烟,与天柱山融为一体,雨,很快打湿了人们的衣服,但人们还是久久没有离开。大家知道,这雨,是上苍对他最为深情的怀念——是一座山对一个人的怀念。”也是皖河两岸人们对一个人的怀念。还有像在《雪是大地的粮食》中感叹道:“人啊!是不是真的当有一根白发横生在鬓角,就冲淡了童稚无暇邪浪漫和激情呢?这悄然而生的如雪的白发!”在《泥土里的果实》中体会到:“但无论如何,它填充的一个时代饥饿的胃,不像现在只是成就我们可叹的精神乡愁。” 徐迅散文的语言清新自然,像被雨水冲刷过的叶子那样鲜亮。再加上拟人、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使其散文意境深邃。《雪原无边》中写春雪:“池塘较为具有男子汉的胸襟,大地宽阔而透明的情怀。它周身暗暗滚涌着如春水般温暖的血液。春雪飘飘,雪落池塘亦无声。池塘接纳了春雪,摟在怀里就融化了它,真的就融为一体了,这有点儿风中调情的意味。”把池塘、春雨写活了;《鲜亮的雨》中写雨:“透过窗户向外望,我看见桃树横斜的枝条,那一串串颗粒状的雨珠,晶莹得就像谁拎的一盏盏水灯,与桃的粉红的花蕾咫尺相持。雨丝均匀飘泻着,那一白一红,仿佛一段崭新的苏州刺绣,亮丽、妩媚。”进而写道:“天空确实没有风,雨是坚决而有力、毫不犹豫地如一根根银针,穿梭着编织大地的绸缎。不一会儿,池塘更绿了,大地更亮了,雨撒起脚丫似的,越发滴落得垂直,非常鲜明地显现出了它的本质——除了鲜艳的鲜,亮丽的亮;它就是下垂的垂,正直的直了。”这是皖河的雨,这鲜亮的雨让我们心生感动。这些诗意的语言表述具有扣动心弦的魅力,语言的穿透力直抵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会让读者产生难以言喻的身心愉悦。
三
在《徐迅散文年编》中收入了若干读书小品,我喜欢这些清新和朴实的文字,尤其喜爱作者为同时代作家写的读书散记。读彭明艳的散文集《苦水玫瑰》,读出了苦水里的一朵玫瑰,这些文字浅显,却是凝重的,她的“苦水玫瑰”系列可以当作一个村史或一个家族史来读;读《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等散文集,读出了余杰的疲惫,余杰对苏联解体后“出土文物”般作家的认知,大多是隔靴搔痒,让人们知道了一些事实的真相,对专制文化的抨击却落入俗套,细看不过是隔岸观火、人在天涯,缺少了生命的亮色;读潘军的小说,读出了“他一贯的先锋精神和深沉的思考,而语言更加圆润自由和充满张力,这实属难能可贵。”他具备了宽厚的、仁慈的大爱和大悲悯,相信他会写出更加具有经典意味的作品;读胡竹峰的散文集《豆绿与美人霁》,如读帖,如抚琴,如煎茶,如读尺牍,优雅中透着诙谐,调皮里露着智慧,读出了文字的气节;读刘庆邦的长篇小说《黑白男女》,读出了小说的基调是温暖的,善良构筑着人性的温暖,小说是对人性温暖与善良的书写。徐迅既是读作家们的作品,也是在读自己,从这些作品中悟出的写作理念,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创作,也会影响到这些作家们的创作,正如作者所言:写出的作品才会更具经典意味。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有时会看到某些作家声称不读同时代作家的书,这让我有些迷糊,多读读中外经典作品,我非常赞同,如果都不读同时代作家的书,都如某些作家所想,那你们写出的书谁读?读书既读中外经典作品,也读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我想这样的阅读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如徐迅的《临窗梧桐》《染绿的声音》《在乡下怀想四季》《蚕豆开花是紫色》《杭州的绿》等等,被数百次地转载评析,被用作学生的阅读训练,被用作中学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被学生们长时间地阅读着,这是作者的幸福,也是阅读者的幸福。经典也是在阅读的时光中磨砺出来的。
《徐迅散文年编》一套四本,是徐迅三十余年创作之大成,是他散文创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他从皖河出发,深情地回望着故乡,放眼祖国大地、山川河流,期待着他继续前行,为读者创作出更多的名篇佳作。这套书精装印刷,封面设计素雅大气,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
孙永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发表于《文学自由谈》《山东文学》《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 作品多次被《散文选刊》《当代散文精品选》《草筐里的秘密(时文精选)》等书刊选载,出版著作有《燕语书林》等。
一
散文要写出境界,需要有穿越历史和未来的眼光,用这种眼光去观察和感受天地万物,才能使散文达到大爱之境。写故乡的散文,更需要进入天地情怀的境界中,这样故乡就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是作者赋予它独特精神的故乡了,是对故乡的深度书写。徐迅也是这样认为的:“无论是站在故乡的屋檐下,用青涩的眼光打量故乡和故乡之外的山水草木,感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还是突然拉开我肉身与故乡的距离,转身与回望、沉淀与奔涌、祭奠与膜拜,每一次对故乡的习惯性的凝望,都让我感到我与故乡,与故乡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亲情里深深浸透的那种人性的疼痛、隐忍和希冀,早已深刻地烙印在我逐渐成长的心灵上,成了我摆脱不了的生命胎记。”这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已经渗入他的灵魂,他的散文已把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融入了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这就使散文具有了内在的张力,读这样的散文,文字里闪耀的火花很容易点燃起读者的心灯。
故乡的土地上,庄稼的花朵开放,油菜花、蚕豆花、金银花、稻花的清香飘散,有着迷人的芬芳,是大地深处散发出的味道,怎么能不沁人肺腑?当目光落到泥土里,泥土让我们的心灵幸福地颤动;最为作者着迷的是露珠,生命的奇妙是从露珠开始的,自然界许多神秘的物事随着露珠的滚落遂成大道,通过与孩子的对话,悟出露珠是用心来装的东西;而真正让作者身心物化的是地气,他对故土的挚爱深入了泥土,走在油菜花盛开的田野,感觉到地底下蒸腾出的气味,让他有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体舒泰,从未体验过的愉快在身心洋溢着。《大地芬芳》组章描绘的故乡,景致和物像有了内联外延的属性,让读者读出散文的纯朴、沉稳,读出了事物最美好的本质。
春天的皖河给村庄带来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带来了生活的希望,春天一过,就是桃花汛的季节,是土地储存能量的最佳时期,是乡亲们最富有情趣的时节,这时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吃茶是一年到头与土地打交道的乡亲们最大的乐趣,一股香气从壶里咿咿地飘逸出来,茶叶飘香的季节,皖河两岸的人们其情融融,其乐陶陶;皖河流出了绿竹婆娑,流出了一汪翠绿,有翠竹、水竹,也有斑竹,竹林中的鸟儿唱出了袅袅呀呀的黄梅调;皖河也浇灌出让作者温暖的花朵——棉花,那是一种最富人情味的花,是上苍给皖河两岸乡亲们的馈赠;皖河带着对天柱山的遥想,带着乡亲们美丽的梦想,恋恋不舍地注入长江,她是一条明亮而闪光的河,她是一条朴素的河。皖河从故乡流过,她哺育了皖河两岸的父老乡亲,哺育了皖河两岸的鸟兽草木虫鱼,也把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倾诉揽进人们心灵的深处。《皖河散记》写出了皖河的世事沧桑,皖河流域的人、物、事,在作者的笔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的散文具有了系统性和内在性,有了诗意的绵延与节律的优雅,使散文有了动态的张力和美感,也使作者的人文情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来到了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见;阳光进入土地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天地相生的大境界在阳光里生成。感受阳光是人类美妙心灵的折射,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慰藉,人类的感觉和意识里唯有保持这种新鲜感受,才会有清醒的头脑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从此生活处处洒满灿烂的阳光,这些观点是《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系列散文的底蕴。
这三组散文写了大地泥土、河流山川和阳光天空,也构成了作者散文的精神骨架。从对大地泥土的热恋到对河流山川的眷恋,再到对阳光天空的思恋,是作者散文创作的心路历程。这种在阳光下的思考,是对故乡的深层次的审视,是对故乡进行美学意义上的观照,皖河在作者笔下才有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一个人的河流”,他的散文饱含着情思和哲思,也暗合了天容地载与大道存心。
二
徐迅是从泥土里滚出来的,泥土的气息已渗入他的身心,他的散文写作自然会溢出泥土的芬芳,这种芬芳是通过鲜亮的语言流露出来的,散文便有了空灵之美。在读《徐迅散文年编》的过程中,加深了我对空灵之美的理解,它是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为核心,是对所见所闻的事实作形象的描述,是文中渗透着作者深深的思索,是作者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格的魅力,是作者融入散文的一股灵气。
徐迅的散文真切而朴实,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把人物和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让读者目睹精彩画面的同时,也能窥见到作者即景生情和即物明理的情感历程。在《母亲像一盘磨》中,有这样的描述:“母亲就像一盘沉重的磨盘,不停地转着,转着。做完一天的农活和家务,待母亲自己洗完澡,夜已经很深了,睡意终于浮上母亲的脸。但母亲依然会走到弟弟身边,默默地看他一会儿,说声‘伢累了’!然后才走回自己的房间。弟弟说,那天夜里,他只感觉母亲一离开他的床边,夜晚一下子就沉静了,死寂死寂的。一种什么东西在他咽喉哽咽,等屋里传来母亲的呼噜声,他也会走到母亲的房里,静静地望着母亲瘦细得像核桃似的小脸……‘这就是娘啊!哥!’”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能不为之而感动吗?《一座山与一个人》写了与天柱山相伴终生的有缘人,“目送着天柱老人的肉体渐渐消失在天柱山水间,我仿佛看到他化作了一股青烟,与天柱山融为一体,雨,很快打湿了人们的衣服,但人们还是久久没有离开。大家知道,这雨,是上苍对他最为深情的怀念——是一座山对一个人的怀念。”也是皖河两岸人们对一个人的怀念。还有像在《雪是大地的粮食》中感叹道:“人啊!是不是真的当有一根白发横生在鬓角,就冲淡了童稚无暇邪浪漫和激情呢?这悄然而生的如雪的白发!”在《泥土里的果实》中体会到:“但无论如何,它填充的一个时代饥饿的胃,不像现在只是成就我们可叹的精神乡愁。” 徐迅散文的语言清新自然,像被雨水冲刷过的叶子那样鲜亮。再加上拟人、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使其散文意境深邃。《雪原无边》中写春雪:“池塘较为具有男子汉的胸襟,大地宽阔而透明的情怀。它周身暗暗滚涌着如春水般温暖的血液。春雪飘飘,雪落池塘亦无声。池塘接纳了春雪,摟在怀里就融化了它,真的就融为一体了,这有点儿风中调情的意味。”把池塘、春雨写活了;《鲜亮的雨》中写雨:“透过窗户向外望,我看见桃树横斜的枝条,那一串串颗粒状的雨珠,晶莹得就像谁拎的一盏盏水灯,与桃的粉红的花蕾咫尺相持。雨丝均匀飘泻着,那一白一红,仿佛一段崭新的苏州刺绣,亮丽、妩媚。”进而写道:“天空确实没有风,雨是坚决而有力、毫不犹豫地如一根根银针,穿梭着编织大地的绸缎。不一会儿,池塘更绿了,大地更亮了,雨撒起脚丫似的,越发滴落得垂直,非常鲜明地显现出了它的本质——除了鲜艳的鲜,亮丽的亮;它就是下垂的垂,正直的直了。”这是皖河的雨,这鲜亮的雨让我们心生感动。这些诗意的语言表述具有扣动心弦的魅力,语言的穿透力直抵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会让读者产生难以言喻的身心愉悦。
三
在《徐迅散文年编》中收入了若干读书小品,我喜欢这些清新和朴实的文字,尤其喜爱作者为同时代作家写的读书散记。读彭明艳的散文集《苦水玫瑰》,读出了苦水里的一朵玫瑰,这些文字浅显,却是凝重的,她的“苦水玫瑰”系列可以当作一个村史或一个家族史来读;读《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等散文集,读出了余杰的疲惫,余杰对苏联解体后“出土文物”般作家的认知,大多是隔靴搔痒,让人们知道了一些事实的真相,对专制文化的抨击却落入俗套,细看不过是隔岸观火、人在天涯,缺少了生命的亮色;读潘军的小说,读出了“他一贯的先锋精神和深沉的思考,而语言更加圆润自由和充满张力,这实属难能可贵。”他具备了宽厚的、仁慈的大爱和大悲悯,相信他会写出更加具有经典意味的作品;读胡竹峰的散文集《豆绿与美人霁》,如读帖,如抚琴,如煎茶,如读尺牍,优雅中透着诙谐,调皮里露着智慧,读出了文字的气节;读刘庆邦的长篇小说《黑白男女》,读出了小说的基调是温暖的,善良构筑着人性的温暖,小说是对人性温暖与善良的书写。徐迅既是读作家们的作品,也是在读自己,从这些作品中悟出的写作理念,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创作,也会影响到这些作家们的创作,正如作者所言:写出的作品才会更具经典意味。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有时会看到某些作家声称不读同时代作家的书,这让我有些迷糊,多读读中外经典作品,我非常赞同,如果都不读同时代作家的书,都如某些作家所想,那你们写出的书谁读?读书既读中外经典作品,也读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我想这样的阅读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如徐迅的《临窗梧桐》《染绿的声音》《在乡下怀想四季》《蚕豆开花是紫色》《杭州的绿》等等,被数百次地转载评析,被用作学生的阅读训练,被用作中学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被学生们长时间地阅读着,这是作者的幸福,也是阅读者的幸福。经典也是在阅读的时光中磨砺出来的。
《徐迅散文年编》一套四本,是徐迅三十余年创作之大成,是他散文创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他从皖河出发,深情地回望着故乡,放眼祖国大地、山川河流,期待着他继续前行,为读者创作出更多的名篇佳作。这套书精装印刷,封面设计素雅大气,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
孙永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发表于《文学自由谈》《山东文学》《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 作品多次被《散文选刊》《当代散文精品选》《草筐里的秘密(时文精选)》等书刊选载,出版著作有《燕语书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