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最早批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它具有跨区域、地质遗迹多样等特点,代表性强,因此,本文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就如何解决市域范围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找出更好发展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区域完整性、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背景1: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
2010年国发〔2010〕46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国家地质公园列入禁止开发区,这与世界地质公园要求区域连片相矛盾。然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必须要尊重国土功能区规划,同时也要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地质公园的建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开展了关于市域范围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探讨。
背景2:世界地质公园与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存在差异
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同属于地质公园体系,两者从理念、目的是一致的,但是两者的规划和建设存在差异。
世界地质公园是国际化的概念,它的规划和建设要求与各国的国情不能紧密结合。但总体上说,世界地质公园更注重的是“软实力”的建设,这个“软实力”集中体现在世界地质公园整体性和科普活动实现性等方面。
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一般都是在国家地质公园基础上申请的。有些省市为了达到世界地质公园的规模要求,由多个国家地质公园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很多地质公园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已经达标,但是联合起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主要就是因为忽视了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在范围整体性、科普实现性等方面的差异。
2.我国城市发展区世界地质公园建设难点案例
2.1项目简况及问题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次评估,但是联合国专家对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未来的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设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公园区域完整性的问题和解说系统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城市发展区域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和难点。
2.2解决方案
2.2.1多种方案并举,构建区域完整性
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的要求,结合我国地质公园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案:
(1)通过规划调整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并建设“概念性边界”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可以通过调整地质公园规划,划定世界地质公园的新边界,建设“概念性的边界”。这个边界和国家地质公园的边界有本质的不同。它是把这个区域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活动区,通过开展各类型的地质公园活动,使该区域具有整体性,而不需要作为限建区或禁建区列入到国土功能区规划中。
(2)建设电子边界
为了使“概念性边界”落实到管理、旅游、科普等实际工作中,使游客、居民等感知到边界的存在,可以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通过建设电子边界来实现。如通过手机平台、导航系统就能实现这一部分的功能,手机平台可以通过短信告知游客已经进入到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导航系统也可以通过车辆告知游客已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范围,通过信息技术建设游客感知边界,强化了边界的概念。
(3)设计统一的VI系统加强区域一体化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可以通过导视系统设计对其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服务标识等形成统一的宣传形象,以便于规范行为和统一管理。从而加强对区域完整性的感知。如:统一设计LOGO;统一的建设标准等。
(4)管理一体化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各个园区实际上是独立经营的个体,经营的统一难以实现。公园的管理权属于国家,管理一体化是唯一的途径。这就需要公园经营的各个方面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条例和制度,让经营者有章可循,如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制度,地质公园服务标准,接待设施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等。
(5)地质公园管理和服务标准化
目前,世界地质公园还没有形成可参考的管理和服务标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可以通过建设统一的服务标准来达到区域完整性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在国际世界地质公园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争当表率,又在国内城市发展区的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中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6)实现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域间的联动
组织各个园区统一的活动,加强园区间的交流。有计划组织策划跨园区的园区联动活动,学习地质公园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等。根据每个园区的不同特点,每年选择不同的园区,开展同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地质与人类起源、地质与生活、地质与植物、地质与产业、地质与动物、地质与健康、地质与民俗艺术、地质与建筑、地质与饮食、地质与特色产品等。
2.2.2.动静结合,提升科普效率
科学解说是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的解说系统普遍存在着科学解说词专业性强、解说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从静态科普(主要有解说牌、科普读物、科普游线等)和动态科普(主要有科学导游、数字地质公园、科普影片等)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解说词
内容上要求解说牌简明易懂,生动活泼。在现场调查定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仔细推敲解说词,解说内容要简要,通俗易懂,因此解说牌设计可以在地质专家的带领下,发动社会中不同组织和知识群体,参与到解说词的编写工作中。如:可以组织大、中小学生、地质公园工作人员、地方群众等通过对地质专业知识的理解,编写成解说词,使得解说词能够被大众接受。解说牌要求图文并茂,便于理解和记忆。
(2)科普读物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已有的科普读物专业性强,不能适应大众群体的科普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科普读物编写的时候,没有对科普人群进行细分,建议有针对性的编写科普读物。如:按照年龄编写儿童系列读物;结合课本地理知识,编写小学、初高中系列读物等。
(3)科普游线
针对某种特定的地质现象,有主题、有侧重的设计科普游线。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北京人”遗址,使“周口店”成为国内外研究古人类活动的著名发祥地;内陆造山运动的地质遗迹分布广泛、特征明显,是中国东部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燕山运动的命名地;十分发育的碳酸盐岩地表岩溶地貌和多种化学沉积类型的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型喀斯特景观的典型代表。根据这些地质特色,可以开辟古人类、房山地质、北方岩溶地质等多条科普游线,进行专题科普。
(4)科普活动
地质科普活动是动态科普、科普互动的最常见、最容易被接受的一种形式。避免太枯燥的主题和内容,是提升科普活动的效果的关键。可以根据实时发生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等组织科普活动。如: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就可以用2012.7.21洪水作为科普主题开展活动;就今年北京环境气候与地质的关系组织科普活动。
(5)科普导游
通过招聘、培训导游员的方式,加深游客对科普内容的印象,在很多不利于放置解说牌的路段也能实现解说,如水上游线、洞穴游线等。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石花洞、拒马河一线就比较适合科普导游的科普方式。
(6)数字地质公园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可供游客选择的自助解说系统,游客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自助查阅景点知识,数字地质公园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或者地质公园特殊设备实现,它提高了游客科普获取知识和公园管理者对科普设备管理的效率。
(7)科普影片
利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长沟科普基地、各园区博物馆、服务区等放映场地,以华北地质知识为主导,创造一系列的科普影片,如動漫题材,系列纪录片、影视作品、3D体验电影等。通过真实的场景、全新的感受,把科普知识传递给游客。
3.总结和思考
3.1多参与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
地质公园在国际上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是每个国家的地质公园建设都有各种的优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硬,但是建设理念落后,在科普教育、大众参与等方面落后于很多国家。建议地质公园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多参与国际上的交流和学习,转变观念,取长补短。
3.2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举——设施是保障,活力是灵魂
目前我国的地质公园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的作用。花大力去建设博物馆,布展却千篇一律;解说牌材质昂贵,解说词却不生动;进行地质遗迹勘察,却没有建设数据库对科考资料进行高效利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公园是用来游憩的,游憩性更多的是体现在软件上。硬件是公园发展的保障,而公园文化、主题活动、互动管理、智能服务等才能使公园活跃起来。地质科普是地质知识的传递和互动,但是传递的过程要有乐趣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寓教于乐可参与,才能潜移默化的把科普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余珍风,刘元鹏,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资源与产业,2009,VOL.11NO.2:47-50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9号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最早批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它具有跨区域、地质遗迹多样等特点,代表性强,因此,本文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就如何解决市域范围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找出更好发展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区域完整性、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背景1: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
2010年国发〔2010〕46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国家地质公园列入禁止开发区,这与世界地质公园要求区域连片相矛盾。然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必须要尊重国土功能区规划,同时也要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地质公园的建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开展了关于市域范围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探讨。
背景2:世界地质公园与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存在差异
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同属于地质公园体系,两者从理念、目的是一致的,但是两者的规划和建设存在差异。
世界地质公园是国际化的概念,它的规划和建设要求与各国的国情不能紧密结合。但总体上说,世界地质公园更注重的是“软实力”的建设,这个“软实力”集中体现在世界地质公园整体性和科普活动实现性等方面。
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一般都是在国家地质公园基础上申请的。有些省市为了达到世界地质公园的规模要求,由多个国家地质公园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很多地质公园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已经达标,但是联合起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主要就是因为忽视了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在范围整体性、科普实现性等方面的差异。
2.我国城市发展区世界地质公园建设难点案例
2.1项目简况及问题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次评估,但是联合国专家对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未来的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设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公园区域完整性的问题和解说系统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城市发展区域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和难点。
2.2解决方案
2.2.1多种方案并举,构建区域完整性
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的要求,结合我国地质公园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案:
(1)通过规划调整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并建设“概念性边界”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可以通过调整地质公园规划,划定世界地质公园的新边界,建设“概念性的边界”。这个边界和国家地质公园的边界有本质的不同。它是把这个区域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活动区,通过开展各类型的地质公园活动,使该区域具有整体性,而不需要作为限建区或禁建区列入到国土功能区规划中。
(2)建设电子边界
为了使“概念性边界”落实到管理、旅游、科普等实际工作中,使游客、居民等感知到边界的存在,可以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通过建设电子边界来实现。如通过手机平台、导航系统就能实现这一部分的功能,手机平台可以通过短信告知游客已经进入到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导航系统也可以通过车辆告知游客已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范围,通过信息技术建设游客感知边界,强化了边界的概念。
(3)设计统一的VI系统加强区域一体化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可以通过导视系统设计对其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服务标识等形成统一的宣传形象,以便于规范行为和统一管理。从而加强对区域完整性的感知。如:统一设计LOGO;统一的建设标准等。
(4)管理一体化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各个园区实际上是独立经营的个体,经营的统一难以实现。公园的管理权属于国家,管理一体化是唯一的途径。这就需要公园经营的各个方面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条例和制度,让经营者有章可循,如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制度,地质公园服务标准,接待设施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等。
(5)地质公园管理和服务标准化
目前,世界地质公园还没有形成可参考的管理和服务标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可以通过建设统一的服务标准来达到区域完整性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在国际世界地质公园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争当表率,又在国内城市发展区的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中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6)实现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域间的联动
组织各个园区统一的活动,加强园区间的交流。有计划组织策划跨园区的园区联动活动,学习地质公园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等。根据每个园区的不同特点,每年选择不同的园区,开展同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地质与人类起源、地质与生活、地质与植物、地质与产业、地质与动物、地质与健康、地质与民俗艺术、地质与建筑、地质与饮食、地质与特色产品等。
2.2.2.动静结合,提升科普效率
科学解说是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的解说系统普遍存在着科学解说词专业性强、解说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从静态科普(主要有解说牌、科普读物、科普游线等)和动态科普(主要有科学导游、数字地质公园、科普影片等)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解说词
内容上要求解说牌简明易懂,生动活泼。在现场调查定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仔细推敲解说词,解说内容要简要,通俗易懂,因此解说牌设计可以在地质专家的带领下,发动社会中不同组织和知识群体,参与到解说词的编写工作中。如:可以组织大、中小学生、地质公园工作人员、地方群众等通过对地质专业知识的理解,编写成解说词,使得解说词能够被大众接受。解说牌要求图文并茂,便于理解和记忆。
(2)科普读物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已有的科普读物专业性强,不能适应大众群体的科普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科普读物编写的时候,没有对科普人群进行细分,建议有针对性的编写科普读物。如:按照年龄编写儿童系列读物;结合课本地理知识,编写小学、初高中系列读物等。
(3)科普游线
针对某种特定的地质现象,有主题、有侧重的设计科普游线。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北京人”遗址,使“周口店”成为国内外研究古人类活动的著名发祥地;内陆造山运动的地质遗迹分布广泛、特征明显,是中国东部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燕山运动的命名地;十分发育的碳酸盐岩地表岩溶地貌和多种化学沉积类型的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型喀斯特景观的典型代表。根据这些地质特色,可以开辟古人类、房山地质、北方岩溶地质等多条科普游线,进行专题科普。
(4)科普活动
地质科普活动是动态科普、科普互动的最常见、最容易被接受的一种形式。避免太枯燥的主题和内容,是提升科普活动的效果的关键。可以根据实时发生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等组织科普活动。如: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就可以用2012.7.21洪水作为科普主题开展活动;就今年北京环境气候与地质的关系组织科普活动。
(5)科普导游
通过招聘、培训导游员的方式,加深游客对科普内容的印象,在很多不利于放置解说牌的路段也能实现解说,如水上游线、洞穴游线等。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石花洞、拒马河一线就比较适合科普导游的科普方式。
(6)数字地质公园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可供游客选择的自助解说系统,游客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自助查阅景点知识,数字地质公园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或者地质公园特殊设备实现,它提高了游客科普获取知识和公园管理者对科普设备管理的效率。
(7)科普影片
利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长沟科普基地、各园区博物馆、服务区等放映场地,以华北地质知识为主导,创造一系列的科普影片,如動漫题材,系列纪录片、影视作品、3D体验电影等。通过真实的场景、全新的感受,把科普知识传递给游客。
3.总结和思考
3.1多参与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
地质公园在国际上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是每个国家的地质公园建设都有各种的优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硬,但是建设理念落后,在科普教育、大众参与等方面落后于很多国家。建议地质公园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多参与国际上的交流和学习,转变观念,取长补短。
3.2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举——设施是保障,活力是灵魂
目前我国的地质公园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的作用。花大力去建设博物馆,布展却千篇一律;解说牌材质昂贵,解说词却不生动;进行地质遗迹勘察,却没有建设数据库对科考资料进行高效利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公园是用来游憩的,游憩性更多的是体现在软件上。硬件是公园发展的保障,而公园文化、主题活动、互动管理、智能服务等才能使公园活跃起来。地质科普是地质知识的传递和互动,但是传递的过程要有乐趣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寓教于乐可参与,才能潜移默化的把科普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余珍风,刘元鹏,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资源与产业,2009,VOL.11NO.2:47-50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