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对职业暴露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并基于法律层面、个人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通过研究明确职业暴露危害,并呼吁行业强化关于职业暴露的防护。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职业暴露
引言
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接触到有着传染性特的血液、体液等,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那么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不但会对自身身心健康产生危害,甚至还可能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进行疾病的二次传播,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职业暴露的概述
职业暴露,即因职业原因而暴露在具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因此可能存在受感染风险1。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会频繁接触到有着传染性特的血液、体液等,最常见的有皮肤被针尖刺伤、操作失误带来的器械损伤、侵入性操作中的血液、体液污染等,这些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完全避免,始终存在着受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血源性疾病频发的当下,护理人员由于职业防护不当或失误而受感染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
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大多是由于缺少相应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或者是在有制度的前提下未能充分依照规程操作而导致的,因此可以说,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形成因素与医院职业防护制度、护理人员个人防护意识薄弱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与血源性疾病患者接触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意外情况,例如在替HIV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时不小心刺破皮肤,或是患者分泌物、血液意外进入护理人员口鼻,这些都会造成职业危害2。
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来看,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的岗位包括监护室、产科、血液透析科、换药室、病房、急诊科等,护理人员必须频繁与患者、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相接触,在接触时由于职业防护不当或失效而造成的职业暴露频频发生3。同时,容易引发职业暴露的操作包括临床常用医疗器械造成的伤害、手术中患者血液、体液溅飞到身上、血液污染、侵入性操作中被尖锐器械刺破皮肤、缝合刺伤等,这些职业暴露操作出现范围广,同时很多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导致职业暴露防不胜防,仅仅是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出发,构建全方位、系统性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体系。
三、应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法律机制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职业防护法,通过法律机制来明确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问题的重要性,加强对医疗环境、医疗器械使用章程的规范,一旦出现危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行为则应给以相应的惩罚,例如防护设备质量低、医院防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等4。此外,卫生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并推行强制性的医疗防护措施,从而进一步保证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二)强化职业安全知识培训
从个人层面来看,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避免职业暴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护理人员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防护意识时,其在与血源性疾病患者接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穿戴好防护设备,并且注意防护的有效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职业暴露而带来的危害。但同样也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具备职业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积极的心理,不能因为出于对血源性疾病的恐惧而影响正常工作,或是出现防护过当而导致医疗事故的问题。基于此,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在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深化安全操作制度
从制度层面来看,近年来医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护理职业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等各项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例如安全防护设备的推广、护理技能的考核等,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护理人员的职业保护。但是,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医院管理层的不重視或护理人员个人疏忽而引发的职业暴露也时常发生,因此需要深化安全操作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一旦出现职业暴露问题,则须对相关人员、相关部门进行问责,从制度上强化对职业防护问题的保障5。
(四)加强事后心理辅导
护理人员一旦因职业暴露而受到感染,尤其是在面对HIV感染的职业暴露时,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绝望、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轻生、报复社会等消极行为。因此在职业暴露发生之后,医院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事后心理辅导与干预,缓解其负面情绪6。
结语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是很容易发生但又无法完全避免的,通过了解职业暴露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对护理人员职业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建议从法律层面、个人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四个方面着手建立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体系,充分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冬和.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 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11(1):594-595.
[2]孙立荣,吴英芳.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分析[J]. 现代养生,2015(20):298-298.
[3]夏红. 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J]. 当代医学,2015(5):111-112.
[4]张霞. 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15-17.
[5]鲁敏.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J]. 工企医刊,2013,26(3):219-221.
[6]秦红英,马淑焕,赵鲜丽,et al. 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干预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8):639-640.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职业暴露
引言
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接触到有着传染性特的血液、体液等,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那么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不但会对自身身心健康产生危害,甚至还可能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进行疾病的二次传播,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职业暴露的概述
职业暴露,即因职业原因而暴露在具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因此可能存在受感染风险1。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会频繁接触到有着传染性特的血液、体液等,最常见的有皮肤被针尖刺伤、操作失误带来的器械损伤、侵入性操作中的血液、体液污染等,这些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完全避免,始终存在着受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血源性疾病频发的当下,护理人员由于职业防护不当或失误而受感染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
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大多是由于缺少相应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或者是在有制度的前提下未能充分依照规程操作而导致的,因此可以说,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形成因素与医院职业防护制度、护理人员个人防护意识薄弱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与血源性疾病患者接触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意外情况,例如在替HIV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时不小心刺破皮肤,或是患者分泌物、血液意外进入护理人员口鼻,这些都会造成职业危害2。
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来看,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的岗位包括监护室、产科、血液透析科、换药室、病房、急诊科等,护理人员必须频繁与患者、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相接触,在接触时由于职业防护不当或失效而造成的职业暴露频频发生3。同时,容易引发职业暴露的操作包括临床常用医疗器械造成的伤害、手术中患者血液、体液溅飞到身上、血液污染、侵入性操作中被尖锐器械刺破皮肤、缝合刺伤等,这些职业暴露操作出现范围广,同时很多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导致职业暴露防不胜防,仅仅是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出发,构建全方位、系统性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体系。
三、应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法律机制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职业防护法,通过法律机制来明确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问题的重要性,加强对医疗环境、医疗器械使用章程的规范,一旦出现危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行为则应给以相应的惩罚,例如防护设备质量低、医院防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等4。此外,卫生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并推行强制性的医疗防护措施,从而进一步保证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二)强化职业安全知识培训
从个人层面来看,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避免职业暴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护理人员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防护意识时,其在与血源性疾病患者接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穿戴好防护设备,并且注意防护的有效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职业暴露而带来的危害。但同样也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具备职业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积极的心理,不能因为出于对血源性疾病的恐惧而影响正常工作,或是出现防护过当而导致医疗事故的问题。基于此,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在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深化安全操作制度
从制度层面来看,近年来医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护理职业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等各项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例如安全防护设备的推广、护理技能的考核等,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护理人员的职业保护。但是,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医院管理层的不重視或护理人员个人疏忽而引发的职业暴露也时常发生,因此需要深化安全操作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一旦出现职业暴露问题,则须对相关人员、相关部门进行问责,从制度上强化对职业防护问题的保障5。
(四)加强事后心理辅导
护理人员一旦因职业暴露而受到感染,尤其是在面对HIV感染的职业暴露时,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绝望、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轻生、报复社会等消极行为。因此在职业暴露发生之后,医院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事后心理辅导与干预,缓解其负面情绪6。
结语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是很容易发生但又无法完全避免的,通过了解职业暴露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对护理人员职业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建议从法律层面、个人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四个方面着手建立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体系,充分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冬和.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 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11(1):594-595.
[2]孙立荣,吴英芳.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分析[J]. 现代养生,2015(20):298-298.
[3]夏红. 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J]. 当代医学,2015(5):111-112.
[4]张霞. 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15-17.
[5]鲁敏.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J]. 工企医刊,2013,26(3):219-221.
[6]秦红英,马淑焕,赵鲜丽,et al. 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干预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8):63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