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壮族是云南文山州的土著民族。而且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应该有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壮民族文化从《舞春牛》中可见一斑。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壮族农耕戏剧《舞春牛》所展示出的民族文化含义。首先是体现出本民族的宗教情怀,希望通过仪式活动达到“祈丰”的目的;其次,此戏剧活动也是对自然节律感受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活动前的习俗。并且此戏剧又是一种俗文化。起到口耳相传教授知识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示了以歌代言的“歌圩文化”;再次,她作为一种农耕戏剧,其活动的固有特点有一种节庆意义,也就是说赋予了节日的意义。
关键词:舞春牛;宗教情怀;生产习俗与歌圩文化;节日意义
《舞春牛》是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的壮族地区的劳作戏剧样式之一。所谓劳作戏剧系指人们为祈求丰收,再现劳作情境和传授劳动技术而上演的戏剧。“舞春牛”,是劳作戏剧中的农耕戏剧样式,其戏剧化程度要高一些。“春牛”由精壮后生披牛形扮演,在节日中,“春牛”可以不时地向观众表示亲昵和嬉戏,并且可以与人们对歌盘答。在整个活动中,伴有歌舞器乐以及关于农事、节令方面的歌唱,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戏剧作为一种文化习俗现象,她依存于一定的背景,不同的民族心理根源下产生的戏剧样式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所不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壮族地区的农耕戏剧“舞春牛”,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宗教情怀;其次也是人们对自然节律感受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活动之前的习俗,并且此类戏剧又是一种俗文化,用以歌代言的方式传承知识,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再次,她体现出某种节日意义,并且所传达的民族特征及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模塑了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一、宗教情怀
《舞春牛》这是一种民族的原始崇拜,体现一种宗教情怀。壮族曾普遍存在过图腾崇拜。图腾观念是从万物有灵演化而来的。因为人们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有神灵,并且与本氏族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并与本氏族有亲缘关系,可以保佑本族。云南的壮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与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起。形成了一套实用解释系统。这个解释系统建基于、万物有灵、万物有情的原始意识之上,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超出日常经验知识、解释能力之外的问题的答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引导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成为一种原始的规范和道德规则。这种宗教情怀当然会影响和指导他们的农耕文化,而这种农耕文化又会在农耕戏剧中有所体现,即农耕戏剧形态是对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的戏剧展示及扮演体现。
壮族为什么要扮牛而不是其他动物呢?因为云南文山壮族地区地处原始山区,再加上独特的气候环境,河谷区土地肥沃。繁衍物种丰富,更是水稻生长的适宜环境,生活来源与土地更加息息相关,及对土地依赖程度很高的原始情怀,形成了以稻作生产维系民族生存的“那文化”。“那”在壮语中为“田”的意思。商周时代前,壮族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稻作文化,壮族人民热爱“那”,把自己世代定居的村落美称“那勒”(船型田)。“那弘”(王、皇田)等,仅文山州以“那”命名的村落就有518个。而牛又是稻作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在《舞春牛》中,他们有这样的唱词“耕牛本是农家宝,盘地栽秧少不了,”并且“牛”又与本族有亲缘关系。如壮族的莫姓为黄牛氏族。有此联系,就不免有农神及牛的崇拜。壮民族也不乏有许多关于牛是天界神灵的传说。所以旧时,农民多供牛王菩萨。《民间新神像图画展览会》云:“牛王为农民之祖师。”所以壮民族的牛崇拜是对劳动的肯定,也是宗教化情怀的体现。那么《舞春牛》这种农耕戏剧,也即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情怀的外显。牛既然被壮族视为“灵物”,那么“崇拜”和“祈丰心理”就会成为一种相伴,而这种“牛神”崇拜的宗教情怀就是壮农民祈丰心理的再现。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活动仪式可以启发农作物生长旺盛。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舞春牛》的宗教情怀在把牛作为“灵物”的同时,也是壮族人民对神灵敬畏和对自然尊重的一种表达。这是一种求得心理平衡具有无形而有力的精神安慰和心理净化的作用,也是对未来的祈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们的民族心理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二、生产习俗与歌圩文化
农耕戏剧是源于人们对自然节律的感受。是对自然变化的规律和时间系统的提炼和表达而生成的原始劳动戏剧类型之一。农耕民族企图借助超人的能力以达到族群利益目的——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过程,这是农耕文化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而这种神秘的宇宙力量,是可以感受而不可莫测的,他们希望通过一种手段或活动来强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农耕戏剧正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体现。《舞春牛》这种农耕戏剧,一般会在立春时举行。而立春对于农村是一个关键时期,以农耕生活方式为主的社会,自然界中各种节气、季节和年轮转变是下一生产的预示表,这时会依据时令和节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农耕戏剧围绕农业生产来安排,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表,预示着准备开始来年的农业生产活动。
歌圩,在壮语中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是壮族歌唱天赋的集中体现。壮族文化大多口头传承,歌是这种延续方式的最主要的成果。小孩无论男女,从长4、5岁便开始学歌,又因为歌唱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所以在《舞春牛》中用对歌的方式教授生产方式和农事、节令知识。它的唱词就是很好的体现。正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的一个概念描述:乡土性。所谓乡土化,按费先生的观点,就是与土地密切,人口流动性很小,社会的开放程度很低。由于这种乡土化表现在它的文化上即民间性,也就表现为俗文化。俗文化即口耳相传的(讲述的)文化。而戏剧形态既是民族文化传承路线中的一条。这种生产方式的传授以及知识的传承,在农耕戏剧中得以展示;另一方面,也因其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在戏剧中,“春牛”可以不时的向观众表示亲昵和嬉戏,并且可以和人们对歌盘答。整个活动中,伴有歌舞、器乐以及关于农事节令方面的歌唱。这就在一定意义上起了传承知识,教授生产方式的作用。所以,农耕戏剧是知识技能传承的课堂,承载着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三、节日意义
文化积淀较为深厚的传统节日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乡村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透过节日文化表象、文化内涵,我们看到壮族传统节日与农业生产、耕作方式等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乡村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种农耕戏剧为安排农事生产而在每年的固定时间举行活动,集体性参与,而且集仪式、祈丰、节庆、娱乐、授艺等等于一身,已经具有了节日的文化意义。节日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节日活动中蕴涵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是全民族认同并属于民族群体共同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这种农耕戏剧,既是文化活动,又赋予节日的内涵。她促进了人类的交流和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民族文化通过节日代代相传,民族精神在节日中得以传承和保留。
在壮民族中,节日可以说是一道文化指令。节日,亦称节令,是指历法上固定的节气值日和民间约定俗成的纪念日。节日文化被称为岁时节令习俗。《舞春牛》中,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它为壮族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它的音乐以当地小调春牛调为主。舞者俩人扮牛、一人扮耕者兼歌手,挥鞭赶牛,歌赞春牛出耕,祈祝金秋丰收。有的还间插女队,手执彩扇彩绸,在鼓乐伴奏之下围牛起舞。在壮族《舞春牛》的整个活动中,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这就有利于族内人际交往与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这种群体活动中,增强文化认同感,而且对民族群体的依附感增强,有利于团结。在《舞春牛》的一系列戏剧活动或仪式中,人们不仅生活节奏得到调节,身心的得到慰籍和锻炼,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且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宣泄,并培育了他们能歌善舞的精神和活泼的性格。可以对日常生活的和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舞春牛》在体现文化含义并传承知识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模塑着个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总之,壮族农耕戏剧《舞春牛》所展示出来的民族文化含义首先是体现出本民族的宗教情怀,希望通过仪式活动达到“祈丰”的目的;其次,此戏剧活动也是对自然节律感受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活动前的习俗,并且此戏剧又是一种俗文化,起到口耳相传教授知识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现了壮民族以歌带言的“歌圩文化”;再次,她作为一种农耕戏剧,其活动的固有特点有一种节庆意义,也就是说赋予了节日的意义,一种人神共娱的“节日文化”。
关键词:舞春牛;宗教情怀;生产习俗与歌圩文化;节日意义
《舞春牛》是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的壮族地区的劳作戏剧样式之一。所谓劳作戏剧系指人们为祈求丰收,再现劳作情境和传授劳动技术而上演的戏剧。“舞春牛”,是劳作戏剧中的农耕戏剧样式,其戏剧化程度要高一些。“春牛”由精壮后生披牛形扮演,在节日中,“春牛”可以不时地向观众表示亲昵和嬉戏,并且可以与人们对歌盘答。在整个活动中,伴有歌舞器乐以及关于农事、节令方面的歌唱,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戏剧作为一种文化习俗现象,她依存于一定的背景,不同的民族心理根源下产生的戏剧样式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所不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壮族地区的农耕戏剧“舞春牛”,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宗教情怀;其次也是人们对自然节律感受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活动之前的习俗,并且此类戏剧又是一种俗文化,用以歌代言的方式传承知识,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再次,她体现出某种节日意义,并且所传达的民族特征及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模塑了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一、宗教情怀
《舞春牛》这是一种民族的原始崇拜,体现一种宗教情怀。壮族曾普遍存在过图腾崇拜。图腾观念是从万物有灵演化而来的。因为人们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有神灵,并且与本氏族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并与本氏族有亲缘关系,可以保佑本族。云南的壮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与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起。形成了一套实用解释系统。这个解释系统建基于、万物有灵、万物有情的原始意识之上,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超出日常经验知识、解释能力之外的问题的答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引导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成为一种原始的规范和道德规则。这种宗教情怀当然会影响和指导他们的农耕文化,而这种农耕文化又会在农耕戏剧中有所体现,即农耕戏剧形态是对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的戏剧展示及扮演体现。
壮族为什么要扮牛而不是其他动物呢?因为云南文山壮族地区地处原始山区,再加上独特的气候环境,河谷区土地肥沃。繁衍物种丰富,更是水稻生长的适宜环境,生活来源与土地更加息息相关,及对土地依赖程度很高的原始情怀,形成了以稻作生产维系民族生存的“那文化”。“那”在壮语中为“田”的意思。商周时代前,壮族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稻作文化,壮族人民热爱“那”,把自己世代定居的村落美称“那勒”(船型田)。“那弘”(王、皇田)等,仅文山州以“那”命名的村落就有518个。而牛又是稻作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在《舞春牛》中,他们有这样的唱词“耕牛本是农家宝,盘地栽秧少不了,”并且“牛”又与本族有亲缘关系。如壮族的莫姓为黄牛氏族。有此联系,就不免有农神及牛的崇拜。壮民族也不乏有许多关于牛是天界神灵的传说。所以旧时,农民多供牛王菩萨。《民间新神像图画展览会》云:“牛王为农民之祖师。”所以壮民族的牛崇拜是对劳动的肯定,也是宗教化情怀的体现。那么《舞春牛》这种农耕戏剧,也即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情怀的外显。牛既然被壮族视为“灵物”,那么“崇拜”和“祈丰心理”就会成为一种相伴,而这种“牛神”崇拜的宗教情怀就是壮农民祈丰心理的再现。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活动仪式可以启发农作物生长旺盛。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舞春牛》的宗教情怀在把牛作为“灵物”的同时,也是壮族人民对神灵敬畏和对自然尊重的一种表达。这是一种求得心理平衡具有无形而有力的精神安慰和心理净化的作用,也是对未来的祈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们的民族心理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二、生产习俗与歌圩文化
农耕戏剧是源于人们对自然节律的感受。是对自然变化的规律和时间系统的提炼和表达而生成的原始劳动戏剧类型之一。农耕民族企图借助超人的能力以达到族群利益目的——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过程,这是农耕文化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而这种神秘的宇宙力量,是可以感受而不可莫测的,他们希望通过一种手段或活动来强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农耕戏剧正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体现。《舞春牛》这种农耕戏剧,一般会在立春时举行。而立春对于农村是一个关键时期,以农耕生活方式为主的社会,自然界中各种节气、季节和年轮转变是下一生产的预示表,这时会依据时令和节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农耕戏剧围绕农业生产来安排,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表,预示着准备开始来年的农业生产活动。
歌圩,在壮语中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是壮族歌唱天赋的集中体现。壮族文化大多口头传承,歌是这种延续方式的最主要的成果。小孩无论男女,从长4、5岁便开始学歌,又因为歌唱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所以在《舞春牛》中用对歌的方式教授生产方式和农事、节令知识。它的唱词就是很好的体现。正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的一个概念描述:乡土性。所谓乡土化,按费先生的观点,就是与土地密切,人口流动性很小,社会的开放程度很低。由于这种乡土化表现在它的文化上即民间性,也就表现为俗文化。俗文化即口耳相传的(讲述的)文化。而戏剧形态既是民族文化传承路线中的一条。这种生产方式的传授以及知识的传承,在农耕戏剧中得以展示;另一方面,也因其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在戏剧中,“春牛”可以不时的向观众表示亲昵和嬉戏,并且可以和人们对歌盘答。整个活动中,伴有歌舞、器乐以及关于农事节令方面的歌唱。这就在一定意义上起了传承知识,教授生产方式的作用。所以,农耕戏剧是知识技能传承的课堂,承载着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三、节日意义
文化积淀较为深厚的传统节日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乡村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透过节日文化表象、文化内涵,我们看到壮族传统节日与农业生产、耕作方式等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乡村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种农耕戏剧为安排农事生产而在每年的固定时间举行活动,集体性参与,而且集仪式、祈丰、节庆、娱乐、授艺等等于一身,已经具有了节日的文化意义。节日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节日活动中蕴涵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是全民族认同并属于民族群体共同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这种农耕戏剧,既是文化活动,又赋予节日的内涵。她促进了人类的交流和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民族文化通过节日代代相传,民族精神在节日中得以传承和保留。
在壮民族中,节日可以说是一道文化指令。节日,亦称节令,是指历法上固定的节气值日和民间约定俗成的纪念日。节日文化被称为岁时节令习俗。《舞春牛》中,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它为壮族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它的音乐以当地小调春牛调为主。舞者俩人扮牛、一人扮耕者兼歌手,挥鞭赶牛,歌赞春牛出耕,祈祝金秋丰收。有的还间插女队,手执彩扇彩绸,在鼓乐伴奏之下围牛起舞。在壮族《舞春牛》的整个活动中,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这就有利于族内人际交往与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这种群体活动中,增强文化认同感,而且对民族群体的依附感增强,有利于团结。在《舞春牛》的一系列戏剧活动或仪式中,人们不仅生活节奏得到调节,身心的得到慰籍和锻炼,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且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宣泄,并培育了他们能歌善舞的精神和活泼的性格。可以对日常生活的和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舞春牛》在体现文化含义并传承知识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模塑着个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总之,壮族农耕戏剧《舞春牛》所展示出来的民族文化含义首先是体现出本民族的宗教情怀,希望通过仪式活动达到“祈丰”的目的;其次,此戏剧活动也是对自然节律感受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活动前的习俗,并且此戏剧又是一种俗文化,起到口耳相传教授知识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现了壮民族以歌带言的“歌圩文化”;再次,她作为一种农耕戏剧,其活动的固有特点有一种节庆意义,也就是说赋予了节日的意义,一种人神共娱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