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机制,着力解决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投人方式、组织形式,促进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在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中型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的加固工作等方面。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各地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经济和财产损失,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节水灌溉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粮食收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管理步伐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加快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已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意义
1.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水具有不可替代性、有限性,但可以循环使用,如果利用不当,势必会阻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水资源又极易受到污染,近年来污染事件比比皆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生态环境所必需的,是维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而且要为未来着想,满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關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历来重视对农田水利的发展,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确保农业增收,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保证,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有力的增长,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3.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够有利促进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使农业效益不断增加,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严重,难以为继。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起来的,工程建成时就存在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再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大部分都到了工程设计年限,进入更新、改造时期,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难以为继。据相关部门调查资料,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等原因,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仅为50%左右,实际灌溉面积远低于设计灌溉面积。在近几年的抗旱灾中就出现有水浇不上地的现象。
2.投入严重不足。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调整,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锐减,现在农民投放入的主要形式投劳投工只相当以前的1/4左右。近年中央财政恢复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2009年增加到近五十亿元,但与水利专家测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每年需要千亿元以上资金相比,相差甚远。加之地方财力有限,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多数落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3.管理薄弱,运行困难。尽管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但一种农民自己的组织的建立并要形成有效用水、管水的机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普遍存在“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管理单位征收水费困难,工程正常营运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4.农村水资源污染依旧严重。在社会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药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同时,由于植被遭破坏,致使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退化、土质松软,使农产品产量下降。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来治理污染,但成果甚微,急需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水资源使用。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想与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旱田灌溉采用管道式喷灌,发挥管式喷灌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微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强化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当前,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在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中型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的加固工作等方面。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各地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经济和财产损失,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节水灌溉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粮食收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管理步伐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加快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已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意义
1.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水具有不可替代性、有限性,但可以循环使用,如果利用不当,势必会阻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水资源又极易受到污染,近年来污染事件比比皆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生态环境所必需的,是维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而且要为未来着想,满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關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历来重视对农田水利的发展,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确保农业增收,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保证,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有力的增长,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3.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够有利促进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使农业效益不断增加,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严重,难以为继。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起来的,工程建成时就存在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再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大部分都到了工程设计年限,进入更新、改造时期,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难以为继。据相关部门调查资料,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等原因,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仅为50%左右,实际灌溉面积远低于设计灌溉面积。在近几年的抗旱灾中就出现有水浇不上地的现象。
2.投入严重不足。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调整,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锐减,现在农民投放入的主要形式投劳投工只相当以前的1/4左右。近年中央财政恢复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2009年增加到近五十亿元,但与水利专家测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每年需要千亿元以上资金相比,相差甚远。加之地方财力有限,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多数落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3.管理薄弱,运行困难。尽管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但一种农民自己的组织的建立并要形成有效用水、管水的机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普遍存在“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管理单位征收水费困难,工程正常营运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4.农村水资源污染依旧严重。在社会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药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同时,由于植被遭破坏,致使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退化、土质松软,使农产品产量下降。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来治理污染,但成果甚微,急需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水资源使用。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想与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旱田灌溉采用管道式喷灌,发挥管式喷灌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微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强化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