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国历代文化大师都是学贯古今之人,通晓王朝更迭,见惯家族兴衰,无不将“静”“俭”二字奉为圭臬,并融入自己的家风家教当中。
孔子:见不善如探汤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终于民国时期(1935年),承袭了32代,近900年。历代衍圣公都在孔府里办公和生活,孔府的一景一品、一石一树,均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泽被,以及为政以德的孔氏家风熏陶。
在孔府西学门内,有一口大铁锅,每天孔家的烧水户都会自带薪材烧水,水沸即回,开水无人使用。虽然人们觉得怪异,但这是多年沿袭的祖传之举,不得随意更改,因此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其实,这水并非白烧,当中蕴涵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深意。这句话出自《论语》,意为“见到完美的,自我比对还有什么差距,看见丑陋、邪恶的事应不为,为则如同把手伸向开水,必须赶快缩回”。衍圣公作为朝廷要员,经常与官员、宾客接触,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善”的人与事。祖辈于西学出口处设一锅开水,就是要提醒子孙后代“见不善如探汤”,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情操,保持敬畏,而非心存侥幸。
通过“探汤”示警的特殊家规,能够体会孔子后裔要求子孙修身齐家、德高行洁的良苦用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个人和家庭的品德,终将汇聚成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之源、治世经国之法。
司马光:君子寡欲,不役于物
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十分俭朴,还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有一次,他的儿子司马康与其他子弟身着葱绿色的长袍在家走动,显得格外潇洒。司马光看到之后,感到不安,便写诗告诫:“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意思是你们切不可骄傲,要牢记兴家的辛劳,修身立业只能依靠自己。
过了一段时间,司马光又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写了一篇《训俭示康》的文章。他说自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而《训俭示康》也成了传统家教家训中的千古名篇。
朱熹:以箪食瓢饮为乐
南宋朱熹乃理学之集大成者,乃当世大儒。
有一次,他去看望女儿与女婿,未料女婿出门不在家,女儿留他吃饭。但因家中贫寒,女儿只煮了麦饭,又摘了几根香葱做成清汤。女儿看着粗茶淡饭,觉得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很香甜地与女儿共同进餐,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自以为乐。吃完饭后,他又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儿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有葱汤麦饭已然很不错了,要知道,前村或许还有揭不开锅的挨饿人家,与百姓的疾苦比起来,自己吃得好不好实在不足挂齿。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悬挂于书房,垂训后人。
郑板桥: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弟弟郑墨家。小宝6岁上学,为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他的“道”是什么呢?郑板桥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嘱咐弟弟:“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殘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后来,郑板桥把儿子接到身边,经常教育他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人,要“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郑板桥还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从古至今,没有谁能将物质财富传之无穷,而凡是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家族,无一不有良好的家风传承,所以说,比起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才对子孙后代更有益。
范仲淹:自奉俭,不营私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与楷模。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清代大学士纪昀评价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嫁朱氏,仲淹一度改姓过朱。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得名)的佛寺读书。每天晚上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凝成胶状,早起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醋,撒点盐,加热后就着十来根小根蒜吃,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这样的生活他维持了整整三年。
尽管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范仲淹仍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他曾谆谆告诫诸子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逝,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范仲淹对子女的告诫,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中。他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每天睡觉前,他都要算算一天饮食等种种花费与当天所做之事。如果花费与所做之事相称,便心安理得,鼾息熟寐。如果不相称,就终夕辗转反侧,不能安眠,第二天一定要作出弥补。
范仲淹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子女也同样严格要求。次子范纯仁娶的是官宦世家王质之女,王质的伯父是北宋真宗时期长期担任宰相的王旦。范王两家结亲并非范仲淹贪图富贵,攀附高门。王质与范仲淹的交情源自景祐三年,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被贬官,当时在朝的士大夫大多害怕得罪吕夷简,被指为朋党,不敢为范仲淹送行,只有耿直的王质毅然“载酒往饯”。患难见真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了儿女亲家。纯仁之妻由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生长于锦绣堆中,据说在娘家曾用罗绮做帷幔,罗绮是一种质地轻软而又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价格非常昂贵,平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看到的。在媳妇未过门前,范仲淹听说了此事,尽管与王质是好友,仍不留情面地当众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当火于庭!”范仲淹给亲家及未过门的儿媳妇“上了一堂俭朴课”,维护了范家一向清苦节俭的家风。
孔子:见不善如探汤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终于民国时期(1935年),承袭了32代,近900年。历代衍圣公都在孔府里办公和生活,孔府的一景一品、一石一树,均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泽被,以及为政以德的孔氏家风熏陶。
在孔府西学门内,有一口大铁锅,每天孔家的烧水户都会自带薪材烧水,水沸即回,开水无人使用。虽然人们觉得怪异,但这是多年沿袭的祖传之举,不得随意更改,因此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其实,这水并非白烧,当中蕴涵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深意。这句话出自《论语》,意为“见到完美的,自我比对还有什么差距,看见丑陋、邪恶的事应不为,为则如同把手伸向开水,必须赶快缩回”。衍圣公作为朝廷要员,经常与官员、宾客接触,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善”的人与事。祖辈于西学出口处设一锅开水,就是要提醒子孙后代“见不善如探汤”,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情操,保持敬畏,而非心存侥幸。
通过“探汤”示警的特殊家规,能够体会孔子后裔要求子孙修身齐家、德高行洁的良苦用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个人和家庭的品德,终将汇聚成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之源、治世经国之法。
司马光:君子寡欲,不役于物
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十分俭朴,还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有一次,他的儿子司马康与其他子弟身着葱绿色的长袍在家走动,显得格外潇洒。司马光看到之后,感到不安,便写诗告诫:“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意思是你们切不可骄傲,要牢记兴家的辛劳,修身立业只能依靠自己。
过了一段时间,司马光又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写了一篇《训俭示康》的文章。他说自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而《训俭示康》也成了传统家教家训中的千古名篇。
朱熹:以箪食瓢饮为乐
南宋朱熹乃理学之集大成者,乃当世大儒。
有一次,他去看望女儿与女婿,未料女婿出门不在家,女儿留他吃饭。但因家中贫寒,女儿只煮了麦饭,又摘了几根香葱做成清汤。女儿看着粗茶淡饭,觉得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很香甜地与女儿共同进餐,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自以为乐。吃完饭后,他又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儿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有葱汤麦饭已然很不错了,要知道,前村或许还有揭不开锅的挨饿人家,与百姓的疾苦比起来,自己吃得好不好实在不足挂齿。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悬挂于书房,垂训后人。
郑板桥: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弟弟郑墨家。小宝6岁上学,为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他的“道”是什么呢?郑板桥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嘱咐弟弟:“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殘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后来,郑板桥把儿子接到身边,经常教育他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人,要“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郑板桥还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从古至今,没有谁能将物质财富传之无穷,而凡是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家族,无一不有良好的家风传承,所以说,比起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才对子孙后代更有益。
范仲淹:自奉俭,不营私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传统士大夫的典范与楷模。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清代大学士纪昀评价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改嫁朱氏,仲淹一度改姓过朱。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得名)的佛寺读书。每天晚上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凝成胶状,早起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醋,撒点盐,加热后就着十来根小根蒜吃,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这样的生活他维持了整整三年。
尽管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范仲淹仍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他曾谆谆告诫诸子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逝,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范仲淹对子女的告诫,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中。他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每天睡觉前,他都要算算一天饮食等种种花费与当天所做之事。如果花费与所做之事相称,便心安理得,鼾息熟寐。如果不相称,就终夕辗转反侧,不能安眠,第二天一定要作出弥补。
范仲淹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子女也同样严格要求。次子范纯仁娶的是官宦世家王质之女,王质的伯父是北宋真宗时期长期担任宰相的王旦。范王两家结亲并非范仲淹贪图富贵,攀附高门。王质与范仲淹的交情源自景祐三年,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被贬官,当时在朝的士大夫大多害怕得罪吕夷简,被指为朋党,不敢为范仲淹送行,只有耿直的王质毅然“载酒往饯”。患难见真情,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了儿女亲家。纯仁之妻由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生长于锦绣堆中,据说在娘家曾用罗绮做帷幔,罗绮是一种质地轻软而又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价格非常昂贵,平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看到的。在媳妇未过门前,范仲淹听说了此事,尽管与王质是好友,仍不留情面地当众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当火于庭!”范仲淹给亲家及未过门的儿媳妇“上了一堂俭朴课”,维护了范家一向清苦节俭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