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规范连贯的表达,正确无误的书写,别具匠心的构思,是写作要修炼的基本功,而这些功夫的练就离不开阅读教学。
关键词:语言习惯;写作方法;阅读教学
在小学阶段,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畏惧写作;高年级学生渐渐熟悉习作,不会写作;很多学生小学毕业了,还写不出文从字顺、中心明确、栩栩如生的文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源头做起,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扎实说话、识字、写作训练。
一、规范语言,以说促改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语言习惯正确了,写出来的文章必然错不到哪儿去;语言习惯不良,就凭那样的习惯来写文章,文章必然好不了。”不难看出,语言习惯对于习作的重要性。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孩子回答问题时是只言片语,不能将答案说完整,这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训练从点滴开始。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当众说话,不能当众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这就要求教师多给学生创造练习说话的机会,从文本中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重视每个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练习,在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老师担心学生说话雷同,担心学生说不好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将说话改成了写话。这样做固然避免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但学生言语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及时得以纠正,相同的语病可能大量存在,而学生却全然不知。学生的语言没有得到规范,口语表达能力也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口语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话说顺畅了,作文自然就通顺了。
二、借助课文,学习写作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翻开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习作范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学习习作。
1.跟课文学习选材
一次,我对学生进行写景训练,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选材,写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花草、游人,而有代表性的景物却没有出现。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启发学生:本文围绕“九寨沟”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其中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知道了课文围绕“九寨沟”先写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和地理位置,接着又详细介绍了九寨沟的湖泊、瀑布和异兽珍禽,最后总结全文。作者抓住九寨沟有特点的景物生动刻画,突出了九寨沟的神奇美丽,读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随后,学生将课文与自己的作文对比,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以后,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表达中心思想的,学会和作者一起构思。相信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终能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写作。
2.跟课文学习表达
王晓虹校长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文章的第4~9节和第13节。教学课文第4~9节时,王校长让学生通过品读、做批注、小组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学习方式,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祖父对萧红的慈爱,感受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而教学第13节时,王校长则先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模仿“( ),就像( )似的”和“( )愿意( )就( )”兩个句式练习写话,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生在读读、议议、说说、写写中习得了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3.跟课文学习过渡
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中句与句、节与节之间不够连贯的问题,在教学《泉城》一文时,我启发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下面作者要写什么吗?你是从哪句话中了解到的?”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给出了答案:“我从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中知道,下面作者要介绍济南的四大名泉。”此时,我相机总结:这最后一句话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了前后文,这就叫过渡,有了过渡,文章读起来才更顺畅。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在教学《田园诗情》时,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节中的“也是牧场之国”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经过多次这样的提醒,学生渐渐明白了写作时过渡要自然,内容要连贯。
三、识用结合,减少错字
著名儿童教育家斯霞老师说:“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反思自己平日的写字教学,过多地注重音形义的强化训练,忽略了生字的运用,总以为学生会读会写,理解了,字词就已经掌握了。一直困惑于为何学生生字会默写,每到写作时就错字连篇,原来问题出在这里。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真正掌握了,也就不会出错了。
四、正确朗读,学用标点
开学初,在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时,我发现很多学生无视标点符号的存在,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课文被读得支离破碎。于是,每每学生读课文时,我都特别关注他们是否读出标点符号。发现问题,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在多次的听读和练读后,学生逐渐掌握了标点的读法,对标点的功用也有所认识。读与写是相通的,学生读文时关注标点,对写作时正确使用标点是有帮助的。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将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做扎实了,学生不会习作、不会修改习作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06).
编辑 薛直艳
关键词:语言习惯;写作方法;阅读教学
在小学阶段,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畏惧写作;高年级学生渐渐熟悉习作,不会写作;很多学生小学毕业了,还写不出文从字顺、中心明确、栩栩如生的文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源头做起,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扎实说话、识字、写作训练。
一、规范语言,以说促改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语言习惯正确了,写出来的文章必然错不到哪儿去;语言习惯不良,就凭那样的习惯来写文章,文章必然好不了。”不难看出,语言习惯对于习作的重要性。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孩子回答问题时是只言片语,不能将答案说完整,这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训练从点滴开始。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当众说话,不能当众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这就要求教师多给学生创造练习说话的机会,从文本中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重视每个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练习,在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老师担心学生说话雷同,担心学生说不好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将说话改成了写话。这样做固然避免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但学生言语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及时得以纠正,相同的语病可能大量存在,而学生却全然不知。学生的语言没有得到规范,口语表达能力也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口语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话说顺畅了,作文自然就通顺了。
二、借助课文,学习写作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翻开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习作范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学习习作。
1.跟课文学习选材
一次,我对学生进行写景训练,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选材,写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花草、游人,而有代表性的景物却没有出现。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启发学生:本文围绕“九寨沟”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其中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知道了课文围绕“九寨沟”先写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和地理位置,接着又详细介绍了九寨沟的湖泊、瀑布和异兽珍禽,最后总结全文。作者抓住九寨沟有特点的景物生动刻画,突出了九寨沟的神奇美丽,读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随后,学生将课文与自己的作文对比,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以后,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表达中心思想的,学会和作者一起构思。相信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终能学会围绕中心选材、写作。
2.跟课文学习表达
王晓虹校长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文章的第4~9节和第13节。教学课文第4~9节时,王校长让学生通过品读、做批注、小组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学习方式,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祖父对萧红的慈爱,感受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而教学第13节时,王校长则先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模仿“( ),就像( )似的”和“( )愿意( )就( )”兩个句式练习写话,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生在读读、议议、说说、写写中习得了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3.跟课文学习过渡
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中句与句、节与节之间不够连贯的问题,在教学《泉城》一文时,我启发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下面作者要写什么吗?你是从哪句话中了解到的?”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给出了答案:“我从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中知道,下面作者要介绍济南的四大名泉。”此时,我相机总结:这最后一句话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了前后文,这就叫过渡,有了过渡,文章读起来才更顺畅。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在教学《田园诗情》时,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节中的“也是牧场之国”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经过多次这样的提醒,学生渐渐明白了写作时过渡要自然,内容要连贯。
三、识用结合,减少错字
著名儿童教育家斯霞老师说:“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反思自己平日的写字教学,过多地注重音形义的强化训练,忽略了生字的运用,总以为学生会读会写,理解了,字词就已经掌握了。一直困惑于为何学生生字会默写,每到写作时就错字连篇,原来问题出在这里。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真正掌握了,也就不会出错了。
四、正确朗读,学用标点
开学初,在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时,我发现很多学生无视标点符号的存在,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课文被读得支离破碎。于是,每每学生读课文时,我都特别关注他们是否读出标点符号。发现问题,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在多次的听读和练读后,学生逐渐掌握了标点的读法,对标点的功用也有所认识。读与写是相通的,学生读文时关注标点,对写作时正确使用标点是有帮助的。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将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做扎实了,学生不会习作、不会修改习作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06).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