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由于我对她们(妻子和孩子)的爱让我觉得我在UL的事业十分有价值,因为这项事业能让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的家庭更有安全感,这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不光是我,UL的每一位员工,都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无比骄傲——因为我们以建立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为己任。”UL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说。
第一次见到周威方,他正在UL内部沟通会上向台下全体员工做演讲。他那无比自信的笑容,坚定不移的眼神以及极富感染力的演讲立刻吸引了我,让我很有兴趣采访这个激情四射的经理人。作为UL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在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管理方面20多年的经验。在进入UL之前,周威方在GE多个业务部门任职13年,并担任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职。此前,他还在从属于水利部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了11年。
临危授命,
变“颓势”为“胜机”
选择在2009年这样的关键年份加入UL,从一个侧面应正了周威方的胆识。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大量国际公司减少预算和在华采购额,整个中国制造业哀鸿遍野。大量的订单被取消,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破产,而作为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UL也同样面临着客户急遽减少的窘境。在这个时候挑起UL大中华区的重担,周威方可谓临危授命。然而,他看到了残破景象背后的生机:如果说2009年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寒冷的冬季,那么这一年也同样蕴含着在新一轮市场优胜劣汰胜出的巨大契机——面临全球制造业大面积的重新洗牌,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会成为更大的胜利者。这是中国制造的新机会,也是UL的契机。
在迅速熟悉了UL的业务状况并调查研究了UL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他积极调整思路,摒弃了UL原有的“提交产品——检验测试——颁发证书”这一简单工作流程,将UL定位为企业产品安全、质量控制、其他检测业务等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并积极鼓励UL的“工程师精神”充分介入到客户的产品研发、测试、生产和上市各个环节中,同时提供各种关于前沿技术和最新市场趋势的培训,扮演出口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角色。这样做,使UL可以面对整个产业链从零部件、半成品到成品提供全线定制服务,真正实现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全线贯通”,帮助客户走出绝境。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周威方带领的UL不断帮助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并让产品在设计初期就将安全因素考虑其中,大大降低了产品后期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另一方面UL响当当的国际信誉更是为本土企业铺平了通往世界舞台的道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UL的支持让很多本土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摆脱原有代工的模式,转型成为拥有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品牌。
此外,在UL的帮助下,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依靠单一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导向,一旦遇到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将使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多领域的市场贸易和内销双管齐下将会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虽然亚洲市场已经开始复苏,但出口总体形势仍不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企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周威方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不能仅着眼于单一市场。就好比说,一家企业一直只做欧洲市场,可是一旦遇到金融危机或者是欧元贬值这样的问题,企业轻则损失惨重,重则破产倒闭,而那些业务多元化的厂家在面对这样的危机时就灵活得多,既可以继续原有业务等待机会,也可以转战其他市场。通俗说来,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基于这样的理念,UL也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项目以帮助客户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实惠的价格拿到各地市场的市场准入。“一站式多国认证”即GMA,就是UL全球认证服务中最具经济效益的国际营销方案,认证机构能够为出口企业汇集分析各国规范不一的法令,通过一次产品送检获得全球多达30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在避免各国认证项目的重复工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企业营销全球市场所需的时间和货币成本。出口企业享有了整合的产品测试流程及工厂跟踪检验服务,能够加速取得不同目标出口国的认证,为产品及早在各国市场流通赢得先机。
拓宽思路
促“制造”为“创造”
UL进入中国迄今已逾30年,这期间,中国民族制造业不断发展。UL参与并见证了一些中国企业从作坊型的贴标代工,发展成为自主品牌的全球竞争参与者的历史。告别数年前“埋下头”仅做来料加工的时代,我们的出口企业已经“抬起头”开始建设自己的品牌,从原来单纯依靠低价优势参与竞争,到现在加大力度投入研发、进行技术创新,培育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升级。从联想、格兰仕到生益科技等,越来越多企业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建设研发测试中心,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创造”的可能。
在周威方看来,中国制造业进军海外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有很多企业走了不少弯路,交了学费。 UL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UL的标志,不仅仅是这些企业进入海外的“敲门砖”——很多海外采购商会强制性要求制造商必须通过UL的测试标准后才能出货,另一方面,UL的标志更可以成为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有力工具,因为UL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拥有UL标志的产品代表着更高的安全标准,也意味着高质量和良好的品牌信誉。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对待国际标准意识上不断进步,认识到小小的认证标识对于推动产品和品牌建设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进步,对UL来说是契机,更是鞭策。他也坦言,来到UL后,自己不断跟UL的工程师和服务团队们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如何能更好,更快速,更主动,更全面地服务这些正在上升期的中国企业,是我想得最多的问题。”
这一点,从近两年UL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上可窥一斑。2009年,位于苏州新技术产业园、大中华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实验室——UL“光伏卓越技术中心”正式成立。面对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2010年7月UL对这一实验室再次进行了扩充与完善。
2010年10月30日,UL宣布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耗资3180万美元建立一座世界级的UL中国新实验室。至2018年,UL中国新实验室投资计划的第一期将全面竣工,最终建成后可容纳员工800〜1000名。2010年10月,位于中国广州南沙的UL检测服务中心揭幕并投入试运行。该中心将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对其合作的供应链厂商进行第三方的公正检测,并提供测试报告,以协助客户管理其全球的供应链,确认从供应链采购的产品和零部件符合买家、OEM厂商和零售商的要求。“亚洲市场是现今最活跃并且重要的市场,而中国市场更是重中之重。”周威方说。
除了在本土市场的投入,UL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深化也给了周威方更大的信心。虽然UL已经有117年的历史,它的品牌仍旧富有活力,并历久弥新。在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中,平均有125个左右的产品带有UL标志,可见UL涉足领域之广,检验产品种类之多。也正是由于UL在各行各业都不遗余力地推动产品安全,让UL这个品牌在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安全专家,并且极受人们尊敬。可以说,如果缺少UL标识,将很难在北美市场站住脚。也正是对各类产品安全性的不懈追求,让UL不断发展,涉足更多新兴的行业和领域,从传统优势项目的电子电器、防火到现如今热门的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大电池,UL在各个领域都直拔头筹。
在过去的百余年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原始单一的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UL推动社会产业健康发展,守护公共安全的使命。 在不断的策略调整后,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安全需求,并进一步履行UL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安全使命,UL革新了企业组织结构,并将业务扩展至5个运营单元,分别是产品安全、绿色环保验证、生命及医疗健康科学、检测服务(VS)以及 UL University。UL认为完善的企业构架会为业务的全球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使客户进入全球市场的道路更加通畅。
安全使命,不解之缘
采访接近尾声,我们注意到威方办公桌上他与妻子和女儿的全家福,照片中一家人笑得非常灿烂。这让我们对这个硬汉生活中柔情的一面产生好奇。周威方坦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可爱,妻子贴心。夫人为支持我的工作付出了很多,为照顾女儿和整个家不辞辛苦。而我由于工作缘故没办法常常陪伴她们,作为父亲和丈夫觉得十分歉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由于我对她们的爱让我觉得我在UL的事业十分有价值,因为这项事业能让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的家庭更有安全感,这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不光是我,UL的每一位员工,都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无比骄傲——因为我们以建立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为己任。”
据悉,UL除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培训,还致力于消费者安全教育。“安全智多星”(Safety Smart)就是UL在全球开展的针对青少年安全的教育计划,通过为老师提供各种教学材料,教给孩子们基础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UL与迪斯尼合作推出多张DVD系列影片,是此项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其中题为《我为安全狂:丁满和彭彭的家居安全秀》和《与科学怪人比尔·耐探索科学安全:电流》的DVD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的重要性。自2008年UL把安全智多星课程引进中国,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与多家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开创了企业传播安全教育国内之先河。
链接:
UL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公司,享誉100多年历史。服务机构遍布全球逾9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800多名专业员工。 UL通过其5大独特的业务单元——产品安全、绿色环保验证、生命及医疗健康科学、检测服务及 UL University, 致力推动安全领域的未来发展,积极满足客户和全球公众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
第一次见到周威方,他正在UL内部沟通会上向台下全体员工做演讲。他那无比自信的笑容,坚定不移的眼神以及极富感染力的演讲立刻吸引了我,让我很有兴趣采访这个激情四射的经理人。作为UL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周威方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在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管理方面20多年的经验。在进入UL之前,周威方在GE多个业务部门任职13年,并担任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职。此前,他还在从属于水利部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了11年。
临危授命,
变“颓势”为“胜机”
选择在2009年这样的关键年份加入UL,从一个侧面应正了周威方的胆识。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大量国际公司减少预算和在华采购额,整个中国制造业哀鸿遍野。大量的订单被取消,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破产,而作为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UL也同样面临着客户急遽减少的窘境。在这个时候挑起UL大中华区的重担,周威方可谓临危授命。然而,他看到了残破景象背后的生机:如果说2009年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寒冷的冬季,那么这一年也同样蕴含着在新一轮市场优胜劣汰胜出的巨大契机——面临全球制造业大面积的重新洗牌,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会成为更大的胜利者。这是中国制造的新机会,也是UL的契机。
在迅速熟悉了UL的业务状况并调查研究了UL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他积极调整思路,摒弃了UL原有的“提交产品——检验测试——颁发证书”这一简单工作流程,将UL定位为企业产品安全、质量控制、其他检测业务等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并积极鼓励UL的“工程师精神”充分介入到客户的产品研发、测试、生产和上市各个环节中,同时提供各种关于前沿技术和最新市场趋势的培训,扮演出口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角色。这样做,使UL可以面对整个产业链从零部件、半成品到成品提供全线定制服务,真正实现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全线贯通”,帮助客户走出绝境。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周威方带领的UL不断帮助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并让产品在设计初期就将安全因素考虑其中,大大降低了产品后期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另一方面UL响当当的国际信誉更是为本土企业铺平了通往世界舞台的道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UL的支持让很多本土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摆脱原有代工的模式,转型成为拥有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品牌。
此外,在UL的帮助下,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依靠单一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导向,一旦遇到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将使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多领域的市场贸易和内销双管齐下将会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虽然亚洲市场已经开始复苏,但出口总体形势仍不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企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周威方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不能仅着眼于单一市场。就好比说,一家企业一直只做欧洲市场,可是一旦遇到金融危机或者是欧元贬值这样的问题,企业轻则损失惨重,重则破产倒闭,而那些业务多元化的厂家在面对这样的危机时就灵活得多,既可以继续原有业务等待机会,也可以转战其他市场。通俗说来,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基于这样的理念,UL也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项目以帮助客户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实惠的价格拿到各地市场的市场准入。“一站式多国认证”即GMA,就是UL全球认证服务中最具经济效益的国际营销方案,认证机构能够为出口企业汇集分析各国规范不一的法令,通过一次产品送检获得全球多达30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在避免各国认证项目的重复工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企业营销全球市场所需的时间和货币成本。出口企业享有了整合的产品测试流程及工厂跟踪检验服务,能够加速取得不同目标出口国的认证,为产品及早在各国市场流通赢得先机。
拓宽思路
促“制造”为“创造”
UL进入中国迄今已逾30年,这期间,中国民族制造业不断发展。UL参与并见证了一些中国企业从作坊型的贴标代工,发展成为自主品牌的全球竞争参与者的历史。告别数年前“埋下头”仅做来料加工的时代,我们的出口企业已经“抬起头”开始建设自己的品牌,从原来单纯依靠低价优势参与竞争,到现在加大力度投入研发、进行技术创新,培育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升级。从联想、格兰仕到生益科技等,越来越多企业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建设研发测试中心,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创造”的可能。
在周威方看来,中国制造业进军海外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有很多企业走了不少弯路,交了学费。 UL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UL的标志,不仅仅是这些企业进入海外的“敲门砖”——很多海外采购商会强制性要求制造商必须通过UL的测试标准后才能出货,另一方面,UL的标志更可以成为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有力工具,因为UL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拥有UL标志的产品代表着更高的安全标准,也意味着高质量和良好的品牌信誉。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对待国际标准意识上不断进步,认识到小小的认证标识对于推动产品和品牌建设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进步,对UL来说是契机,更是鞭策。他也坦言,来到UL后,自己不断跟UL的工程师和服务团队们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如何能更好,更快速,更主动,更全面地服务这些正在上升期的中国企业,是我想得最多的问题。”
这一点,从近两年UL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上可窥一斑。2009年,位于苏州新技术产业园、大中华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实验室——UL“光伏卓越技术中心”正式成立。面对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2010年7月UL对这一实验室再次进行了扩充与完善。
2010年10月30日,UL宣布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耗资3180万美元建立一座世界级的UL中国新实验室。至2018年,UL中国新实验室投资计划的第一期将全面竣工,最终建成后可容纳员工800〜1000名。2010年10月,位于中国广州南沙的UL检测服务中心揭幕并投入试运行。该中心将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对其合作的供应链厂商进行第三方的公正检测,并提供测试报告,以协助客户管理其全球的供应链,确认从供应链采购的产品和零部件符合买家、OEM厂商和零售商的要求。“亚洲市场是现今最活跃并且重要的市场,而中国市场更是重中之重。”周威方说。
除了在本土市场的投入,UL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深化也给了周威方更大的信心。虽然UL已经有117年的历史,它的品牌仍旧富有活力,并历久弥新。在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中,平均有125个左右的产品带有UL标志,可见UL涉足领域之广,检验产品种类之多。也正是由于UL在各行各业都不遗余力地推动产品安全,让UL这个品牌在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安全专家,并且极受人们尊敬。可以说,如果缺少UL标识,将很难在北美市场站住脚。也正是对各类产品安全性的不懈追求,让UL不断发展,涉足更多新兴的行业和领域,从传统优势项目的电子电器、防火到现如今热门的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大电池,UL在各个领域都直拔头筹。
在过去的百余年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原始单一的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UL推动社会产业健康发展,守护公共安全的使命。 在不断的策略调整后,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安全需求,并进一步履行UL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安全使命,UL革新了企业组织结构,并将业务扩展至5个运营单元,分别是产品安全、绿色环保验证、生命及医疗健康科学、检测服务(VS)以及 UL University。UL认为完善的企业构架会为业务的全球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使客户进入全球市场的道路更加通畅。
安全使命,不解之缘
采访接近尾声,我们注意到威方办公桌上他与妻子和女儿的全家福,照片中一家人笑得非常灿烂。这让我们对这个硬汉生活中柔情的一面产生好奇。周威方坦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可爱,妻子贴心。夫人为支持我的工作付出了很多,为照顾女儿和整个家不辞辛苦。而我由于工作缘故没办法常常陪伴她们,作为父亲和丈夫觉得十分歉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由于我对她们的爱让我觉得我在UL的事业十分有价值,因为这项事业能让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的家庭更有安全感,这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不光是我,UL的每一位员工,都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无比骄傲——因为我们以建立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为己任。”
据悉,UL除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培训,还致力于消费者安全教育。“安全智多星”(Safety Smart)就是UL在全球开展的针对青少年安全的教育计划,通过为老师提供各种教学材料,教给孩子们基础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UL与迪斯尼合作推出多张DVD系列影片,是此项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其中题为《我为安全狂:丁满和彭彭的家居安全秀》和《与科学怪人比尔·耐探索科学安全:电流》的DVD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的重要性。自2008年UL把安全智多星课程引进中国,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与多家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开创了企业传播安全教育国内之先河。
链接:
UL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公司,享誉100多年历史。服务机构遍布全球逾9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800多名专业员工。 UL通过其5大独特的业务单元——产品安全、绿色环保验证、生命及医疗健康科学、检测服务及 UL University, 致力推动安全领域的未来发展,积极满足客户和全球公众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