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创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的现实需要,指出了当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存在的诸多缺陷,并提出在班级设立学生安全委员、心理咨询委员,确定专职警务人员负责学生宿舍区警务工作等方法,以形成“人人参与、多元互动、预防为主”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发动群众力量从根本上保障社会及高校自身不受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 突发公共事件 群防机制
[作者简介]刘伦(1953- ),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维护高校安全综合防控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48-02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高校在校生人数进一步增多,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概率必将有所攀升。当前,高校人群的主体为二十多岁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敏感、热情、关注社会事务、易冲动、群体指向高度一致,学生主体的这一特性必将进一步加大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突发安全事故、学生打架斗殴等“小事件”,如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不科学,也易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可以说,高校在预防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始终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诸多不确定因素,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永恒的课题。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突发性、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往往给师生带来恐慌,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导致意外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发动群众的力量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不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这从历史看来是成功之要,从现实看来是当务之急,从长远看来是制胜之策,从整体看来是治本之道。
一、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创新的现实需要
(一)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端不断增多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也有一个不断建设和创新的过程,特别是针对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端不断增多的趋势,高校必须及时、卓有成效地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的建设,用创新机制解决新问题。当前,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网络类事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运用最为广泛的人群。网络因其具有相当的言论自由度和匿名性,而成为社会或学校焦点问题的信息传播中枢。网络舆论热点的形成非常迅速,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导火索。
2.心理问题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2005年卫生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以上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马加爵事件”就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典型代表。
3.安全事故类事件。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发生于校园及周边或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接连不断。与此同时,发生在高校学生群体身上的实验室安全、建筑物安全、火电气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也日趋频繁。
4.择业就业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的择业就业,是学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的体现,备受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关注。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少数学生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心理的失衡及过激言行,容易引发突发公共事件。同时,少数学校存在就业推荐制度不够公开透明、就业管理公正规范性欠缺、学生因违约引发的纠纷问题等,也容易引发突发公共事件。
5.意识形态类事件。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冲击的前沿,成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宗教、邪教、境内外分裂势力等都将高校学生作为意识形态灌输的重点对象,潜在的突发公共事件值得我们警惕。
6.利益失衡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在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等涉及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可能性,相反由于利益分配的日常性、频繁性,更应引起我们对这一诱发因素的高度重视。
另外,对于发生在高校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经济犯罪等突发公共事件也不可忽视,需要加强预防和处置对策的研究。
(二)现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存在诸多缺陷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必定是群体性的事件,因此对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必然应该建立群防群控机制,但从多数高校的现实情况看,在群防机制的建设上比较薄弱,应急处理能力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防管理理念滞后,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理念尚未形成。部分高校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主要看成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尚未完全树立“大校园应急管理”意识,没有认识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依赖于内外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需要借助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尚未从理念上树立全过程管理概念,简单地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干预处理当做应急管理的全部内容。
2.参与力量不足,主体单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通性和开放性,决定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工作需要包含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周边单位、大众传媒、邻近社区等力量的共同参与。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高校尚未走出主體单一性、空间封闭性、时间滞后性的危机应对套路,没有形成政府、高校、社区、用人单位、家长、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各方的信息成孤岛状态,没有联通。
3.应急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现行的高校应急管理组织多为松散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人员构成和工作内容不具有延续性,危机处理后的经验和教训不能有效保留和存储;二是每次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同相关机构协调,往往错失工作良机;三是有效的应急培训和教育机制还没建立;四是缺乏制度规范和法律支持,其合法性地位将影响危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4.心理危机群防支持不足。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缺失,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是高校心理工作者数量少。在国外,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而在国内,每5000名大学生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的水平都未达到。二是高校心理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有些高校的心理工作者甚至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就上岗服务。三是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组织缺乏心理危机管理负责人,无法及时反馈信息。
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
在借鉴国内外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形成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人人参与、多元互动、预防为主”的群防机制。
(一)建立群防信息系统
高校各种信息技术设施齐全,师生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较高,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信息化舆情群防系统。第一,利用校园电话和网络建立舆情调查系统,一旦有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发生,辅导员或者相关舆情收集人员通过电话、网络来调查学生的反应和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行动;第二,在学生班级、学生社团等基层单位设立安全委员,经常性地收集学生思想动态信息,逐级汇总上报学校;第三,建立和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海报、广播等媒体形式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及时发布权威和真实信息,实现与学生群体的良好沟通,引导舆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第四,建立图像监控中心,利用图像监控系统自动监测校园内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灾害易发场所、各类致灾因素,并在人群密集的场、馆、所装备事故监测报警装置。
(二)建立多中心群防体系
近年来,高校的群防工作突破了以保卫部门为中心的简单格局,提出了“大校园、大群防”的理念。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将高校群防的中心进一步扩大,多方面动员社会和市场资源,建立以高校为核心的“大社会、大校園、大群防”多中心群防体系。这一群防体系的中心除了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外,还应包括政府部门、社会专业团体、新闻媒体、家长会等。第一,邀请消防、卫生部门指派专人针对校园消防、饮食卫生开展排查工作,帮助高校规避风险。第二,将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纳入当地公安管理系列,接受学校和当地公安机关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确定专职警务人员负责学生宿舍区警务工作,指导学校保安、校卫队的工作,同时在学生班级、学生社团中设置安全教育委员,负责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收集汇总安全信息等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校园安全保卫体系。第三,引入校外专门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团体,解决目前高校专职心理工作者欠缺、心理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好最基层的人力资源,可在每一个学生班级、学生社团设立心理咨询委员,负责早期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进行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
(三)逐步形成“全员群防”大格局
群防机制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全员群防”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群防网络大体系中的有生力量,这样的群防才最具根本性、彻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高校要将全员群防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对全体师生员工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第一,在学年度之初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突发公共事件普及化教育,举办突发公共事件群防讲座,使大家掌握面对危机的安全防范知识、安全防护技能以及如何通过社会援助和社会支持系统来保护自己等知识。第二,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使全体师生员工在突发公共事件真正发生时能抑制恐慌,检阅全体师生员工安全防范知识、安全防护技能,检查应急管理计划及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和修正。第三,在校园网上建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专题网站,宣传国家、学校有关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向广大师生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和注意事项。同时依托网站建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库,通过案例事实进行宣传教育。
(四)完善相应的群防制度
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群防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第一,实行“学校—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层层负责制,由上而下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中的责任。第二,实行定期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排查制,以“单位自查、学校抽查”的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实行关键场所24小时值班制度,在学生宿舍区、实验室、图书馆等关键场所指派专门人员24小时轮岗值班。第四,实行应急处理手册制度,组织编写“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手册”,师生员工人手一册,以便处在危机中的个体都可以按图索骥,有步骤、有秩序地应对。
[参考文献]
[1]金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两把钥匙[N].中国文化报,2003-05-22.
[2]邓征.危机管理中的五大认识误区[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
[3]干勤,王钊.对我国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
[5]项永丹.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今日浙江,2006(5).
[6]杨佳,陈小林.新时期我国高校危机的特征分析及危机管理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关键词]高校 突发公共事件 群防机制
[作者简介]刘伦(1953- ),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维护高校安全综合防控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48-02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高校在校生人数进一步增多,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概率必将有所攀升。当前,高校人群的主体为二十多岁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敏感、热情、关注社会事务、易冲动、群体指向高度一致,学生主体的这一特性必将进一步加大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突发安全事故、学生打架斗殴等“小事件”,如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不科学,也易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可以说,高校在预防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始终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诸多不确定因素,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永恒的课题。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突发性、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往往给师生带来恐慌,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导致意外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发动群众的力量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不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这从历史看来是成功之要,从现实看来是当务之急,从长远看来是制胜之策,从整体看来是治本之道。
一、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创新的现实需要
(一)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端不断增多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也有一个不断建设和创新的过程,特别是针对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端不断增多的趋势,高校必须及时、卓有成效地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的建设,用创新机制解决新问题。当前,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网络类事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运用最为广泛的人群。网络因其具有相当的言论自由度和匿名性,而成为社会或学校焦点问题的信息传播中枢。网络舆论热点的形成非常迅速,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导火索。
2.心理问题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2005年卫生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以上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马加爵事件”就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典型代表。
3.安全事故类事件。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发生于校园及周边或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接连不断。与此同时,发生在高校学生群体身上的实验室安全、建筑物安全、火电气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也日趋频繁。
4.择业就业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的择业就业,是学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的体现,备受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关注。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少数学生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心理的失衡及过激言行,容易引发突发公共事件。同时,少数学校存在就业推荐制度不够公开透明、就业管理公正规范性欠缺、学生因违约引发的纠纷问题等,也容易引发突发公共事件。
5.意识形态类事件。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冲击的前沿,成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宗教、邪教、境内外分裂势力等都将高校学生作为意识形态灌输的重点对象,潜在的突发公共事件值得我们警惕。
6.利益失衡类事件。高校学生群体在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等涉及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可能性,相反由于利益分配的日常性、频繁性,更应引起我们对这一诱发因素的高度重视。
另外,对于发生在高校的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经济犯罪等突发公共事件也不可忽视,需要加强预防和处置对策的研究。
(二)现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存在诸多缺陷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必定是群体性的事件,因此对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必然应该建立群防群控机制,但从多数高校的现实情况看,在群防机制的建设上比较薄弱,应急处理能力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防管理理念滞后,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理念尚未形成。部分高校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主要看成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尚未完全树立“大校园应急管理”意识,没有认识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依赖于内外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需要借助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尚未从理念上树立全过程管理概念,简单地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干预处理当做应急管理的全部内容。
2.参与力量不足,主体单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通性和开放性,决定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工作需要包含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周边单位、大众传媒、邻近社区等力量的共同参与。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高校尚未走出主體单一性、空间封闭性、时间滞后性的危机应对套路,没有形成政府、高校、社区、用人单位、家长、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各方的信息成孤岛状态,没有联通。
3.应急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现行的高校应急管理组织多为松散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人员构成和工作内容不具有延续性,危机处理后的经验和教训不能有效保留和存储;二是每次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同相关机构协调,往往错失工作良机;三是有效的应急培训和教育机制还没建立;四是缺乏制度规范和法律支持,其合法性地位将影响危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4.心理危机群防支持不足。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缺失,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是高校心理工作者数量少。在国外,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而在国内,每5000名大学生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的水平都未达到。二是高校心理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有些高校的心理工作者甚至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就上岗服务。三是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组织缺乏心理危机管理负责人,无法及时反馈信息。
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群防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
在借鉴国内外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形成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人人参与、多元互动、预防为主”的群防机制。
(一)建立群防信息系统
高校各种信息技术设施齐全,师生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较高,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信息化舆情群防系统。第一,利用校园电话和网络建立舆情调查系统,一旦有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发生,辅导员或者相关舆情收集人员通过电话、网络来调查学生的反应和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行动;第二,在学生班级、学生社团等基层单位设立安全委员,经常性地收集学生思想动态信息,逐级汇总上报学校;第三,建立和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海报、广播等媒体形式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及时发布权威和真实信息,实现与学生群体的良好沟通,引导舆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第四,建立图像监控中心,利用图像监控系统自动监测校园内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灾害易发场所、各类致灾因素,并在人群密集的场、馆、所装备事故监测报警装置。
(二)建立多中心群防体系
近年来,高校的群防工作突破了以保卫部门为中心的简单格局,提出了“大校园、大群防”的理念。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将高校群防的中心进一步扩大,多方面动员社会和市场资源,建立以高校为核心的“大社会、大校園、大群防”多中心群防体系。这一群防体系的中心除了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外,还应包括政府部门、社会专业团体、新闻媒体、家长会等。第一,邀请消防、卫生部门指派专人针对校园消防、饮食卫生开展排查工作,帮助高校规避风险。第二,将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纳入当地公安管理系列,接受学校和当地公安机关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确定专职警务人员负责学生宿舍区警务工作,指导学校保安、校卫队的工作,同时在学生班级、学生社团中设置安全教育委员,负责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收集汇总安全信息等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校园安全保卫体系。第三,引入校外专门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团体,解决目前高校专职心理工作者欠缺、心理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好最基层的人力资源,可在每一个学生班级、学生社团设立心理咨询委员,负责早期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进行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
(三)逐步形成“全员群防”大格局
群防机制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全员群防”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群防网络大体系中的有生力量,这样的群防才最具根本性、彻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高校要将全员群防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对全体师生员工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第一,在学年度之初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突发公共事件普及化教育,举办突发公共事件群防讲座,使大家掌握面对危机的安全防范知识、安全防护技能以及如何通过社会援助和社会支持系统来保护自己等知识。第二,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使全体师生员工在突发公共事件真正发生时能抑制恐慌,检阅全体师生员工安全防范知识、安全防护技能,检查应急管理计划及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和修正。第三,在校园网上建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专题网站,宣传国家、学校有关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向广大师生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和注意事项。同时依托网站建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库,通过案例事实进行宣传教育。
(四)完善相应的群防制度
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群防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第一,实行“学校—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层层负责制,由上而下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中的责任。第二,实行定期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排查制,以“单位自查、学校抽查”的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实行关键场所24小时值班制度,在学生宿舍区、实验室、图书馆等关键场所指派专门人员24小时轮岗值班。第四,实行应急处理手册制度,组织编写“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手册”,师生员工人手一册,以便处在危机中的个体都可以按图索骥,有步骤、有秩序地应对。
[参考文献]
[1]金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两把钥匙[N].中国文化报,2003-05-22.
[2]邓征.危机管理中的五大认识误区[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
[3]干勤,王钊.对我国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
[5]项永丹.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今日浙江,2006(5).
[6]杨佳,陈小林.新时期我国高校危机的特征分析及危机管理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