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问的教育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就是课堂提问,随着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课堂提问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及功能,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并不断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19-02
  课堂有效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好的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知识,激励他们积极学习、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提问获得学生反馈的教育信息,逐步了解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定型的关键阶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提问目的,并通过认真听讲,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点。所以,提高数学提问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1提问形式较为单一
  小学数学教师通常是边讲边问,课堂提问的次数较多且形式过于单一,但是很少有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提出质疑;数学课堂提问之后,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师只针对学科内容进行提问,很少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创造及延伸到课外知识。
  1.2提问问题过于随意且较琐碎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看似在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是多数不是经过精确理解教材后提出的,这些问题通常信口开河、不具有代表性;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内容通常容易回答且没有什么难度,另外,有些问题过难,学生很难回答出来,因而這样会占用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变得比较发散。
  1.3老师等待学生回答时间过短
  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时,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假如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阻止学生继续思考而忙于自己说出答案,会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思考问题,这就表明该次提问没有较大的价值,也会是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4所提问题未面向全体学生
  部分教师担心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答不准、回答不出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进度,通常喜欢提问程度好些的优等生,避开提问后进生,因此,后进生将不再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提问,而处于消极等待状态,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学科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引发思维力衰退。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教师应给予他们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提高小学数学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2.1 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小学课堂中进行提问时,要紧抓教学主题,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的数学提问可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让学生理解课堂,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锻炼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2 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孔子曾提出了有名的教育观点: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该观点强调了启发性在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中的重要作用,也表明启发性是直接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没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们只能处于被动状态来接收课堂信息,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问题,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进行相应的引导。
  2.3 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课堂提问的最终的目的借助有效交流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发现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教师还要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时效性及针对性。因而数学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能否独立回答、可否培养起发散思维,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每个问题至少给学生留出3-5min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真正做到有答必精、有问必答。
  2.4 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学生在对教师提问作答后,教师要及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使用赞美性话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学生回答出错,教师不要训斥学生,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明白题目的正确答案及答错题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鼓励,不断增强其自信心。
  3.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时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数学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途径,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慧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上),2011,02:22-23.
  [2]陈国钰. 小议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 中国农村教育,2010,09:58-5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大学英语的教改对教师的个人教学的效能感以及一般教学的效能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如果教师有机会参加到将改变教师效能信念为目的、且对转变信念给予支持的时间集体,能够有效促进大学中教改的实施。  【关键词】教师效能感 大学英语教改 教学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05-01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
前期研究发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感染EPC细胞可以诱导氧化应激,下调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1,HO-1)的表达,扰乱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00-02  一、有效课堂活动的教学意义  第一,有效的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的语言,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很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既然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对其教学就应该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采取与汉语学习相类似的方法,
【摘要】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规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将需求分析理论引入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意将教学策略调整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分级教学效果。  【关键词】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06-02  由于不同班級学生的习得水平及学
【摘要】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但当今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如何在枯燥的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克服困难,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是众多英语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英语教育实践研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方法,将富有乐趣的教学方法引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以达到解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 问题 趣
【摘要】高职英语要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岗位对人才英语的需求,建立区别于大学英语,有自己特色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本文分析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和英语教学现状,探索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设置建设 改革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10-01  一、课程建设中教学理念的转变  1.对“人才培养目
【摘要】合作学习是现阶段最新的教学模式,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引用此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帮助性学习。本文介绍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09-02  合作学习是指:
为了探讨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确定植酸酶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大口黑鲈人工配合饲料开发提供
黑视蛋白作为非视觉系统中由opn4编码的一种维生素A类感光受体,是外围生物钟光传导通路上游关键作用因子,参与了生物体多种生化生理反应。为了揭示红鳍笛鲷黒视蛋白基因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