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光中等待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又一次登上了天台。已是黄昏,晚霞像血一样铺开,占满天空,太阳在地平线上一点点落下。我刚刚爬上通往天台的楼梯口,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后脑勺。父亲的后脑勺并不像他的同龄人那样过早地显示出狰狞的面目,他遗传了祖母优良的基因。祖母在她74岁时死去。祖母死去时脸上布满岁月侵蚀的褶皱,但她的头发却避过了不断向前推进的时间。因此父亲的后脑勺在我的记忆中保持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年轻。
  父亲与天台的联系产生于两年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长久地坐在天台上。盛夏时节的午后,一向有午睡习惯的父亲早早吃过了饭,便开始他这一天中短暂幸福的午睡。午睡醒来的父亲有些反常——父亲醒来后一言不发,直直地走进卧室,拿起马扎便去往通向天台的楼梯。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诧异,我呆呆地望着父亲,父亲还是一言不发。父亲就这样在天台上坐了四个小时,其间我偷偷爬上楼梯口想一探究竟,现实无疑使我好奇的心又平静下来。父亲就那样呆呆地坐在那里,望着东边市区气派华丽的建筑与滚动不息的车流,他的眼睛几乎没有动过。父亲就这样站在贫与富的界线上,同时被两者抛弃。
  父亲就这样固执而坚强地开始了他在天台的定期久坐。只要是一个太阳当头的晴朗午后,我都会看到午休过后的父亲在那里久坐。父亲的眼神没有被时间吓倒,相反,他的眼神在面对华丽的建筑与街道后发出愈发澄澈明亮的光彩。父亲已经在国企车间度过了几十年,因此他有大把空闲的时间用来挥霍在天台上。这使我感到气愤,因为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算太好,只能说处于满足温饱的状态,但我渴望穿上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名牌运动鞋。我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在兽药厂上班的母亲。母亲整日加班,和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很多。一天下午,我鼓起勇气向母亲控告了父亲最近的奇怪表现,然而却没有引起母亲的重视,她说:“哦,他就是闲出病来了。”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父亲依然每天来到天台。父亲开始随身携带他的茶杯,斑驳的杯壁显示出茶杯的老旧。父亲用茶杯将茶送入口中,同时获得与时间对话的能力。父亲已经与时间相联结,父亲仿佛在奋力留下不断向前推进的时间。
  父亲反常的举动很快引起了邻居们的注意。我在和邻居的孩子冯飞玩耍时,冯飞问我:“为什么你爸爸整天中午都在天台上坐着?他在看些什么?”
  “我也说不清,他有他自己的事。”我迅速挑选了理由来应付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天台的景色很美,你不觉得吗?”
  “可我妈说你爸像个傻子,那么热的天还坐在那里。”
  “我看你他妈才是个傻子。”得到我突如其来的辱骂,冯飞没有再说话。
  父亲是在秋日的一个午后离去的。那时虽然已经立秋,可太阳光芒四射的无情照耀依然使人产生烧灼之感。落日的余晖挂满房子,显示出一片耀眼的金黄。我在和伙伴分手以后,像往常一样高兴地回到家中,却只感到一片空荡荡的凄森,有关父亲的一切东西不翼而飞。我的笑容逐渐凝结,我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了父亲已经出走的事实,紧接着产生了与我年龄不相符的显示出成熟的可怕联想:我们一家人的生计如何维持?我感到一阵战栗。
  我在煎熬中等待母亲的归来。母亲下班后,我把事先谋划好的讲述父亲离家出走的话语平静地讲给了我的母亲。紧接着,一阵可怕的宁静在屋里弥漫开来,声音不再以波的形式穿越空气,而是被短暂禁锢在肉体中,母亲的表情由疑惑转为极度扭曲,我十几年来第一次看到母亲这样的表情。然而这样的表情仅仅出现了两三秒便迅速消失,母亲的一句“嗯,大概过几天就会回来的”把我拉回了现实。我感到一阵轻松。
  翌日,父亲依旧没有传回任何消息,电话也无人接听。父亲的朋友们很快知道了父亲出走的消息,但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他的朋友们表现出同母亲一样的鎮定。于是父亲的出走变成了一件正常的事情。
  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寻找过父亲。我起初想劝说母亲寻找父亲,但我看到母亲一如往常的平静,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想到了祖父——77岁的祖父在知道儿子出走的消息后,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悲伤,反而流露出欣喜之情。
  “你爸爸是去东边更美丽的城市啦,咱们这个小城留不住他啦!”祖父兴奋地对我说。
  祖父的话使我对东边的城市产生了向往,进而对天台的景色产生了好奇。于是,在父亲出走近一年后的一个夏季的傍晚,我和父亲一样爬上了天台。在天台远眺,城市生机勃勃,天空与建筑紧密相连,城市把温柔与狂野一并展示出来。天台上什么都没有,只有孤零零的我,下面是浩荡的车流。父亲就是在这里见证了时间的流逝。
  终于,我也开始迷恋上天台的景色。父亲的天台同我的天台不一样,父亲的天台是把往日打开一个缺口,我的天台则是通往未来的景色。于是,在此后的时间里,内心的躁动使我一次又一次登上了天台。在我的眼中,时间和空间开始与天台纠缠不清,唯有一次次的注目远视才足以使我内心得以慰藉。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的厂里组织职工去东部一座沿海城市旅行,父亲带上了我。我第一次见到了码头,我激动地指着码头对父亲说:“真是太美了,爸爸!”
  “是啊,”父亲拍了拍我的脑袋,“真是太美了!”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吴局长好棋,闲暇之时,总爱喊几个会下象棋的部下,于棋牌室里摆开战场,鏖战厮杀。  文化局会下棋者,都比吴局长年轻。大张小四十岁,文化科科长;小马三十挂零,市场办副主任;小刘最小,二十四五,人事科办事员;还有老徐,四十多岁,艺术科副科长兼创编室主任。四个人中,前三个最听话,吴局长一喊就来,即便有事,也会先放下来,跟局长杀上两盘之后,再回办公室接着忙碌。唯有老徐有些架子,吴局长喊他,他也会爽快地答应,
期刊
如果我们保持对生命的敬畏,那一定离灵魂不远。从本质上说,正是缘于敬畏生命,我们才会关注人的喜怒哀乐,关注人的遭际和命运。而当我们的目光探寻到生命的底部,我们或许就会隐隐看到灵魂的模样。  文学,生命是底色,命运是载体,灵魂是本质。在我的小小说中,我渴望穿过生命的幽深,终而抵达灵魂。  2018年,我年迈的老父身患重病,住进ICU。我在那里经受了十余天昼与夜的煎熬,也感受了众多病患家属的忧伤、烦躁、
期刊
战功赫赫的青格勒图将军的死因一直是个谜。  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青格勒图将军的死因其实还是明确的——他死于一次后来被证实蓄谋已久的行刺。行刺者趁青格勒图将军卸下铠甲毫无防备之际,一刀将其砍杀。用汉人的话来说,行刺者属于青格勒图将军的同乡,也就是说他跟青格勒图将军来自同一个部落,那是科尔沁草原南缘的一个极小的部落,小到连部落名称许多人都说不上来。  我们说青格勒图将军的死因是一个谜的缘由是,行刺者的
期刊
肖新颜一边砸门一边大叫:“出事了,开门!”  透过门上的猫眼儿,我看见肖新颜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像某部动画片里的坏蛋。我给他打开门,扔了双拖鞋过去。  “昨天夜里——”肖新颜脱掉一只鞋,把脚扳到鼻子底下嗅了嗅,接着说:“有人把我家玻璃打碎了。”  “你还是穿上鞋吧。”我捂着鼻子揶揄道。  “真的。我正做梦呢——战战兢兢地走在玻璃栈道上,左边是巉岩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突然,哗啦一声,把我吓得
期刊
人要富,就得有门道。一个农民发家致富能有什么门道?跑城里打小工?一年下来,即便遇到从不拖欠工钱的良心老板,那也只是赚几个小钱。山沟沟里待着,从土里刨食吃?再能干的庄稼汉,到头来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就只能搞副业了。  俺们村就有这么个养猪大户,名叫杨疯子。这可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早让村里人给忘了。干吗叫他杨疯子?因为他总能想出别人没想过的法儿。就比方说养猪这码事儿,本来家家户户都在院墙外砌个猪圈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物资很匮乏,好多东西都是拿钱也买不来,全靠供应。有些生活必需品,像肥皂、洗衣粉、煤油、火柴等,都没得卖的。  老彭和老吴是儿女亲家,都五十多岁了,孩子们都在县城里工作。他们在一个生产队住着,免不了经常在一起抽烟喝酒。恰恰这烟酒也是紧缺物资,很难买到。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  他们除了自己酿酒外,还从自留地里辟出一小块地来,种烟草。烟叶收起来后,晒干切碎,用一小布袋装好,想抽的时候
期刊
春香不是本地人。那年她与东林在一起打工时认识,如今嫁给东林十多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东林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东林继续去外面打工,春香和众多留守妇女一样,在家里照看学生。  不同的是,其他妇女除了照看好孩子外,更多的时间消耗在麻将桌上,而春香还要种庄稼、养猪、养鸡鸭鹅,里里外外忙得团团转。春香还会开车,电动摩托、小车都会开。小车停在院坝里,不常用。电动摩托节能环保,每天接送学生,来去自如。  村
期刊
小小说体量比较小,长一点儿的也就两千多字。它是小容器,如同一个小小玻璃杯。要使它的意义变得无限大,改变它装的东西的质地只是一方面,比如把水换成酒;另一种思路是,我们要让读者看到它具有溢出部分。前者大家都知道,后者大家想得少。一个小杯子只能装那么多酒,如果继续倾注,马上就会流出来。它的溢出部分可以无限多,但难以被人发现。能让读者发现它拥有巨大的溢出部分,这应该是小小说作家的追求。这追求是追求小小说的
期刊
京剧院是一座挺气派的剧院,来看戏的人却不多。  在我们这个城市,不要说那些追求新潮的年轻人,就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喜欢京剧的也很少。  我却是个另类。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一个人出去看戏。  当时除我之外,台下坐的是一帮老头儿,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  有一次,身边一个老头儿轻轻碰了我一下,问我:“你是戏校里学京剧的学生吧?”我说:“不是。我是学法律的。”他很意外也很高兴:“难得有这么年轻的人喜欢京剧
期刊
吴莲城是莲城人。  莲城是个小城,五六万人口。城内有棵千年古槐,树身丈围,年年爆开新枝翠葉。古槐位于一条东西大街上,街市繁华,人流穿梭。往北靠城隍庙一侧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巷子:水泉巷、田巷、凤凰巷、丁字巷、马背巷、仁义巷、悬壶巷,依序排过去,延伸至城东和城西。他家住水泉巷,一巷皆姓吴。吴莲城年轻时虎背熊腰,半生在泥水里挖藕拉纤干杂活儿,上了点儿年纪时,常坐在小巷深处的柳荫里喝茶。  水泉巷有两眼古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