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独白(上)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品尝了西方的禁果,又不愿被逐出自家东方的伊甸园,确有这样的现代亚当和夏娃吧,我属于他们的后裔。
  乌恋故枝,即便是候鸟,也爱寻找自己熟悉的旧栖。30年江南40年江北,大江南北孕育了多少瓜——苦瓜或甜瓜,但缺不了滋养:雨雪风霜。
  朝暮所见,所思,人物山川牛羊,都属家乡,都属东方。“外师造化”,虽有祖传,但毕竟不如西方手法多;西方作家岂不知“内得心源”,但“心源”之源涌于如来佛的手心——母亲。生活经历与思想意识我都曾属于浪子,被排斥、批判,然而我却应验了我们民间的俗语,“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打满天飞。”幸乎?不幸乎?
  我苦恋于家园,沁人画面的总是东方情思。
  
  二
  
  画之余写文,情思无法用形象表达时也写文,文章是自流而出的,“写不出的时候不写”,我遵循鲁迅先生的教导。
  作为专业画家,逆水行舟,画不出的时候也往往硬画。每当背着沉重的油画箱在深山老林或穷乡僻壤作完一批画,将作品包扎装了箱,收拾好画具,在等船候车的归途中,便是我写文的时候了。写见闻、写情思,虽然也煞费心血,但比之在风里雨里搏斗着作画,安宁舒适得多了。其后,每在家里连续作画一时期,画兴尽,不得不停笔整休,于是文思又袭来,便又写起散文来。写文章是我作画生涯的调剂,约稿难免拘束,故我总是自己先有文章后投。
  
  三
  
  白桦树上长着眼睛,那眼,只有弯弯的上眼睑,没有下眼睑,是秋波,悄悄窥人。悄悄窥人的岂止白桦,年年走江湖,我经常碰见顽石点头,倒影蹁跹,雪山出浴…·画意与文思相缠绵。绘画,以其独立的视觉美感人,不依赖诗文的辅助,更非文学的注释或图解。然而,形象的意境,或有意味的形式中确凿存在着画意,这画意往往不易被分离出来。作完画,我偶或勉力剖析潜伏其间的意蕴……
  有时,多次画想表现的意境,总画不好,原来那美感并不显示在单一的具象中。日益明悟:画意与文思若即若离,却并非一回事。于是改用文字来捕获文思,抒画笔所难抒之情……
  画意与文思都源于自然与人间的启示。自然太阔大了,与宇宙太空没有界限;人间是现实的,现实有局限,于是人们创造了桥,通向天的桥,鹊桥。我也常常试造通向太空的桥,从具象通向抽象的桥。于是,画意与文思经常在桥上邂逅。
  
  四
  
  因为学中国画,便读了一些古典诗词,偏爱李清照、李煜、李商隐等~批杰出的作家。但自己主要精力都掷在绘画中。毕竟只是个手艺人,读书的时间太少,知识面窄,营养不良,文学功底不够深厚。抗战时期在国立重庆大学任助教时,旁听了中央大学中国文学课程。后来又主攻法文,读莫泊桑、福楼拜、巴尔扎克、雨果等1 9世纪法国作家的作品,啃他们的原著,逐字逐句咀嚼,翻破了几本法文字典,品尝他们各人的性灵,欣赏其深厚、娴熟的文字功力。因为想到法国留学,就这样专攻下四年法国文学,暂时搁下绘画。以上就是我在文学方面的全部家底了。
  
  五
  
  形式美感来源于生活。
  我年年走江湖,众里寻她千百度,寻找的就是形式美感。正同我的感情是乡村山野培育,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情思,挖掘出来的形式美感的意境便往往是带泥土气息的。
  
  六
  
  梵高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深深同情劳苦人民,而且将自己的命运同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穷困的梵高被视为流浪者,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资本主义社会里找不到他对号入座的职业,他为矿工们传教,想拯救他们,终于失败了。他狂热的感情找不到依附,像溺海的挣扎者最后摸着了救生圈——绘画,在他自己独创的绘画的强烈的形和色的视觉世界中倾泻他热爱人间的泪和血。他用前所未有的色彩表达惊人的感情。他画的《向日葵》是一群欲呼喊的人像。他画的草椅上的 只烟斗使你感到要为生活而哭泣。他在《夜咖啡店》中用白热化了的骇人的明亮调子表现黑暗的力量,邪恶的力量,表现黑夜!
  可怜的梵高只活了37岁,终于神经失常而自杀了,他只画了10年画。他的画不是手的产品,是用灵魂画的,谁也无法模仿。
  
  七
  
  根不着泥土的水仙也开花,那是依靠去年储备的营养,并且翌年也就萎谢了。山桃、野杏离不开土壤,它们因根着土壤而年年成长,年年开花,随着岁月的推移,躯干枝条逐年苍劲多姿。画家、作家都愿获得桃杏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吧,我是这样向往着的!
  
  八
  
  土土洋洋,落叶归根,还是落实到土,落实到人民的感情上。无论用油彩,用水墨,工具虽异,追求却一以贯之,我数十年来在孤独中探索的只是人民的情意与情操。不管我有没有探索到矿藏,但毕竟留下了脚印!如我步入了迷途,也愿我的脚印给有力的拓路者们提供前车之鉴。
  
  九
  
  活跃的思路决不等于艺术的成熟。
  艺术是果,成熟得慢。转石不生苔,作者需要宁静。踏踏实实,不受名利诱惑,忠于自我感受而甘于寂寞耕耘,才能修成人间正果。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伸淹于皇祜元年(1049)到杭州做知州,任职时间一年多。此前,他曾先后两度在与杭州比邻的睦州、越州当过地方官,因而对西湖风物有所闻,有所慕。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睛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和僧长吉湖居五题》)范仲淹任职杭州期间已是60老人,政闲之余,总爱泛舟湖上,或去灵竺山中徘徊,表现更多的是一番山水胸襟。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期刊
白堤,所以叫白堤,是白居易人格化身,是杭州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白居易永远的敬慕。  唐代杭州为上州。当时的西湖水域远比现在广阔,湖西一线抵涉西山坡峦脚下,东北延伸到武林门附近。山水世俗总是相亲相近,西湖的主要功能在水利灌溉上,兼及种植养殖,事关民生。  唐中期西湖逐渐葑草芜蔓,淤泥壅塞,遇雨湖水盈潦,逢旱湖水缩涸,发展下去不堪设想。于是,历史上组织大规模整治西湖工程的第一人出现——诗人白居易。  
期刊
自唐诗人白居易以来两百多年,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继起治理西湖的最大功臣和歌唱西湖的最热烈者。  苏轼来杭州做官,第一次在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第二次在元祜四年(1089)七月,两次都同时遇到水灾旱灾,深感水利失修的后果。他第一次做通判,限于权力,只能协助长官疏浚了城内六井及其他泉池:第二次他做知州,除采取多种赈济措施,帮助百姓度过灾荒外,便下决心整治水利。  先治城内之河,再治城外之湖,是
期刊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良渚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市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各种形状与制式。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
期刊
1    中国有不少西湖。西湖大抵都以人居住的城镇为原点定位——在城之西,东湖、南湖等亦然。中国有好多西湖,都与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任职或放逐有关。如广东惠州的西湖、雷州半岛的西湖等等。当然最著名的要数杭州西湖了。    2    杭州的西湖历史悠久。在地质年代——大约在1,2万年前,它是杭州湾畔一个浅浅的泻湖。那时第四纪冰期刚刚结束,大地转暖,雨量丰沛,鲜花遍地开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
期刊
“西湖用图画对我说话,  我的灵魂用笔墨作答。  你留下母亲般的回忆,  燃在我远游的孤灯里”。  今年春末,从印度考察归来,累病了,便躲回老家。住在苏堤旁的杭州疗养院,紧紧挨着西湖,息养了一阵子。  漂泊异乡多年,而寂恐无助的孤独感,是在故乡的父母仙逝去后,这种感觉格外强烈起来,身心忽空临万丈深渊,仿佛内心的魂魄,随他们的远离拔根而去。此后,每当在外身心受些苦痛委屈,便需飞回老家,依着西湖来治抚
期刊
古往今来,西湖,容涵了多少谪官隐士、文人墨客的抒怀笔墨:容涵了多少人世间的沉浮荣辱、进退悲欢和闲情逸致;容涵下他们车载斗量、琳琅满目的诗歌辞赋,盛满了西湖,成就了今天的一“湖”文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早春三月,虽移居海滨城市深圳多年,而白居易《忆江南》的这组千古名词,又撩拨起我深埋在心底对江南的思念。一时间,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倾跑出来,像西湖
期刊
春天,最是徜徉的季节,处处花开的影像,热烈得一派端庄。  依偎看锦簇绣团,我和我自己在一起。  如果没和自己在一起,我便和你在一起。  栖居春天的宁谧,我随心所欲地思念你。  从你发端,裹实我,再回到你闭环。  太阳的心灵,通过万物的思想被认识。  广延空间里,无限多属性聚合为世界的同一性,阳光下生发新鲜着的无限样态。  在春天里形而上学地徜徉,我思辨着的一元论中,扩容与你的因果关系。  因为你在
期刊
时值深秋,在欧亚之交土耳其的西南部海滨城市——安塔利亚市,这里正在举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10中期会议,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先生。    《焦点》:黄先生,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能为我们读者介绍一下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吗?  黄秘书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的最具影响的世界性组织,已有100多年历史,其目标是加强世界
期刊
西湖,从一个大海湾——武林湾,到一个泻湖,最后到一个风景湖泊,我们的祖先临湖而居,生生不息。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没有水的孕润,苏杭还能否与天堂媲美?或灵动,或清澈,或微澜,或浩淼,水总是恰到好处地浸饰着天堂之美,引发人类追寻梦想的内心渴望。水流涌动,云烟辉映,赏碧波而观鱼戏,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