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的渗透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提高到和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如何通过情感教育和情感熏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呢?
  
  一、精设导语,引入情景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情感的丰富性和外显性。教师的情感是一种“催化剂”,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对学生进行情感渲染,拨动其心灵之弦,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达到师生共鸣。如讲解《沁园春·雪》,设计这样的导语:“人类历史上群星璀璨。有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如秦始皇、毛泽东等;有改造世界的思想家,如马克思、孔子等;有塑造灵魂的文学家,如鲁迅、曹雪芹;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有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如贝多芬、米开朗琪罗等。”该导语一开始便能激起学生对英雄领袖的仰慕之情。
  
  二、真情诵读,诱发情感
  
  好的作品都具有优美的艺术境界。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带着情感体验进入角色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节奏,声情并茂,富有魅力;时而澎湃激越,直抒胸臆;时而低沉抑郁,蕴意悠长;时而明丽舒畅,惬意入情……这样的朗读,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如教《木兰诗》,应发挥朗读的作用,教师先示范一遍,让学生在有表情的朗读中体会思想情感,再把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与诵读巧妙结合起来。通过一次次的朗读尝试,学生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忙碌织布,勤劳能干的木兰;扶机叹息,善解人意的木兰;行军匆匆,坚毅勇敢的木兰;辞官回乡,女儿本色的木兰。教师引导学生从诗的情感色彩到具体形象,也就是从符号到旨趣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从感悟到产生情感的过程。那时,谁不被诗的艺术所折服,谁不为之动情?这种效果是任何刻意分析、讲解所不能比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现代教学设施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其声像并茂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让画面逼真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如在教学鲁彦的《听潮》时,教者演示了海上景物的三幅图画--海睡图、海星图、海怒图,展示了三种美景--静溢美、轻快美和雄壮美。播放文中写到的“波浪轻轻地吻着岩石”,那声音“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然后让学生设想:在万蔌俱寂的夜晚,一方空地上放着一张古琴,这时微风轻过,那轻风轻轻地拨动琴弦。在波澜不惊的潮面上,朵朵娇巧的小花飘落在水面上,那种声音是怎样的美。让学生静静地去想、去体会、去听、去品位,他们定能领略到波浪轻吻岩石的美妙、神奇、温馨和柔美的韵味来,激发美之情感。
  
  四、披文入情,引起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并引起共鸣。
  如在教学《小溪流的歌》时,为了让小溪流形象初步浮现在学生眼前,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一开始可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教学方法。先把小溪流的成长阶段分为“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要求学生按照表格的具体要求阅读课文,逐项解答。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字词一一写在黑板上。这使小溪流的形象丰满起来,让学生形成了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
  
  五、联系实际,加深体会
  
  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的感受,作品线索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不多,可能一时还不能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是教师可适当介绍时代背景,联系一下当时实际,这对于加深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共鸣有很大作用。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的意思很容易明白,但要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就不容易了。不过,如果联系到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信息极不灵通、分别往往就是永别等情形,学生的思想就豁然开朗了,再读这首诗就会“砰然心动”了。又如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学生很难理解词中那肝肠寸断、生不如死的悲痛之情,如果联系到生活中从拥有到失去的体验,再设身处地地站在李煜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那种亡国之痛了。介绍背景,是为了从认识方面增进学生对诗中情感的理解;联系现实,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从情感方面由此及彼地领会诗中的感情。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去引领学生情感进发,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学才能取得累累的硕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下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制定符合学情的教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在课堂教学中,选用适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教法,积极采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课堂 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话题。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使我们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尝试着新的教
期刊
创造性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评价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是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评价时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合理评
期刊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随着农村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挑战。怎样才能做好留守生的教育工作,当好班主任呢?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于留守学生,他们很少得到父母的爱,在心理上往往是有缺陷的,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多和他们沟通,努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在课堂上多给留守学生一点关爱    爱是一种
期刊
本学期来,我校语文学科组围绕”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这一总体目标,进行了“课堂读写结合”的主题研究。该研究主要针对教学中重分析、轻训练,重人文、轻能力的现象,以加强读写训练为抓手,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基本能力,使教学扎实、有效、并回归本真,体现语文特色。通过几个月的实践研究,我们提高了对读写结合重要性的认识,提炼了一些寻找教材中读写结合点的方法,并对如何进行读写训练,提高教学实效性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的呼唤,是历史赋予学校的重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结合个
期刊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呼声越喊越响,要求学生加大阅读量,加强语言积累的同时,语文教师们有必要先静下心来与文本亲近,去深入地细细品味。在阅读教学中重视以文为本,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建构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展开亲密对话。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要落实到每次的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以帮助学生理解,在不断品味中理解语言的准确性,
期刊
一、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是为讲解文化创新服务的,同时,本课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1、
期刊
毋庸讳言,现在许多的高中生很少有责任心,也不知道自己应负什么责任,尽什么义务(小学生、初中生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但从高中生的责任表现就可窥一斑,因为人的行为品质有一定的延续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到这个学校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你就成为了这个学校的一员。走进了这个教室你就成为了在这个教室里共同学习的一员,成为了这个集体的一分子,你就有责任和义务保持这所学校和这个教室生活和学习环境清洁、干净的责任
期刊
通过使用新课标我们发现,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A、B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带着这个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