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考证过,人为什么喝酒。曾经在世纪之初,去过俄罗斯的远东,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夜晚的街市,男男女女,几乎每人都拿着酒瓶,那种对酒的缠绵,对酒的陶醉,对酒的痴迷,非局外人所能感受,所能体会。看哈巴罗夫斯克,树木当然高大蓊郁,街道却破败不堪,房舍似乎也少有人气,白天的博物馆、超市,闲人很少,但到了晚上,为何喝酒的人,一醉方休的人,会这样汹涌澎湃?有人说,是为了御寒,也许有点道理。戈尔巴乔夫曾经信誓旦旦要禁止酗酒,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据说,叶利钦就是一个好酒的总统。
在乡下,乡邻们忙过之后,到了冬闲,所谓冬月腊月,闹腾着过年了。有点讲究的人家,会买点酒来,招待客人,慰劳自己。看他们难得偷闲地捧着或粗瓷大碗,或茶缸,或叫不上名字的器皿,就痛痛快快地喝将起来,那种酣畅淋漓,那种大江东去,那种将一切烦恼抛置脑后的毫无牵挂,简直进入了一种炉火纯青物我两忘的境界了。他们喝着廉价的酒,在天高地阔的旷野,在鸡鸣狗叫的茅舍,享受着人生的快意。
喝酒固然不是文人的专利,诗酒风流,酒,却往往与文人有缘。当年的小镇上,破败,荒芜,唯一招眼的去处,是一个酒馆,在十字街的东南角,经常聚集一些闲散的人,漫无边际地聊天,扯山海经。我的语文老师,颇有点魏晋名士的派头,隔三差五地会让我给他去沽酒。走在小街的石板路上,或是春和景明时节,或是落叶纷纷的晚秋,就会很自然的想起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想起孔乙己、范爱农。酒买回来,老师就着花生豆,一点萝卜丝,就摇头晃脑地喝将起来,话语也会多起来,哼唱的戏词却气壮山河,很有点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太白的味道,不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吗?鲁迅好像还有一个短篇,《在酒楼上》,文字虽短,但天气阴郁,气氛压抑,小说中人物的形象,令人难忘。
到南京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不知不觉间,也喝酒,也与朋友谈论酒。前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经热心朋友张罗,和叶兆言老师仆仆风尘,到城南接近三桥的地方,喝酒小聚,喝的是绵柔苏酒•绿苏,之前听介绍说,绵柔苏酒系列形成了江苏白酒特有的柔、香、雅的独特风格,再现江苏白酒“绵柔”精华,喝前还有些半信半疑,几杯酒下肚,再听着兆言老师娓娓道来的喝酒趣闻,酒意就慢慢荡漾开来,那柔中有刚,丰满挺拔,回味悠长,细腻轻如又自成一脉的独特感觉,恍惚间让我也有了飘飘欲仙的兴奋。喝着绵柔,听叶老师讲述老南京的风土人情,陈旧人物,时间不知不觉地飞逝……
酒,喝一点,只要不过量,当然是好的,进入那种微醺的状态,尤其是三两知己在一起,品着绵柔苏酒之类的顶级好酒,追怀往事,共话沧桑,当是一种浮生偷得半日闲的难得闲情了。
何时,才能与二三知己,在夕阳西下暮色四合时分,躲在六百年名城墙的一隅茶楼,再来一樽绵柔苏酒呢?
(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尹伏仓
在乡下,乡邻们忙过之后,到了冬闲,所谓冬月腊月,闹腾着过年了。有点讲究的人家,会买点酒来,招待客人,慰劳自己。看他们难得偷闲地捧着或粗瓷大碗,或茶缸,或叫不上名字的器皿,就痛痛快快地喝将起来,那种酣畅淋漓,那种大江东去,那种将一切烦恼抛置脑后的毫无牵挂,简直进入了一种炉火纯青物我两忘的境界了。他们喝着廉价的酒,在天高地阔的旷野,在鸡鸣狗叫的茅舍,享受着人生的快意。
喝酒固然不是文人的专利,诗酒风流,酒,却往往与文人有缘。当年的小镇上,破败,荒芜,唯一招眼的去处,是一个酒馆,在十字街的东南角,经常聚集一些闲散的人,漫无边际地聊天,扯山海经。我的语文老师,颇有点魏晋名士的派头,隔三差五地会让我给他去沽酒。走在小街的石板路上,或是春和景明时节,或是落叶纷纷的晚秋,就会很自然的想起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想起孔乙己、范爱农。酒买回来,老师就着花生豆,一点萝卜丝,就摇头晃脑地喝将起来,话语也会多起来,哼唱的戏词却气壮山河,很有点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太白的味道,不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吗?鲁迅好像还有一个短篇,《在酒楼上》,文字虽短,但天气阴郁,气氛压抑,小说中人物的形象,令人难忘。
到南京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不知不觉间,也喝酒,也与朋友谈论酒。前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经热心朋友张罗,和叶兆言老师仆仆风尘,到城南接近三桥的地方,喝酒小聚,喝的是绵柔苏酒•绿苏,之前听介绍说,绵柔苏酒系列形成了江苏白酒特有的柔、香、雅的独特风格,再现江苏白酒“绵柔”精华,喝前还有些半信半疑,几杯酒下肚,再听着兆言老师娓娓道来的喝酒趣闻,酒意就慢慢荡漾开来,那柔中有刚,丰满挺拔,回味悠长,细腻轻如又自成一脉的独特感觉,恍惚间让我也有了飘飘欲仙的兴奋。喝着绵柔,听叶老师讲述老南京的风土人情,陈旧人物,时间不知不觉地飞逝……
酒,喝一点,只要不过量,当然是好的,进入那种微醺的状态,尤其是三两知己在一起,品着绵柔苏酒之类的顶级好酒,追怀往事,共话沧桑,当是一种浮生偷得半日闲的难得闲情了。
何时,才能与二三知己,在夕阳西下暮色四合时分,躲在六百年名城墙的一隅茶楼,再来一樽绵柔苏酒呢?
(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尹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