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预设的普遍存在却得不到填补,文化误读在跨文化交际中频繁发生,加之潜在的观念选择的文化预设的影响,甚至导致文化传播的失败。而在中国文化课程中,文化预设与文化误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文化预设,文化误读与中国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语学习的道路崎岖难行。本文旨在研究文化预设,文化误读与中国文化课程的影响,重点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预设,文化误读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
关键词:文化预设;文化误读;文化课程开设
一、文化预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文化预设的含义
1892年德国哲学家Frege最早提出“预设”这一概念。他指出语言中所发出的声音必然有所指;1950年英国语言学家Strawson则将“预设”作为自然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从这以后,“预设”这一概念正式进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文化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它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2.文化预设具有词汇性,合适性,共知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文化预设是由词汇修辞手段的隐喻含义诱发的命题,是说话人传播信息的首要条件。如,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之色,具有“尊严”,“权威和“万人之上征意义。而英语中的Yellow除了表示黄色外还表示“胆怯”,“懦弱”,“多疑”,“胆小”等多种意义;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预设,对于词汇的隐含意义了解不够而导致意义理解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文化预设的合适性,即对话中指称对象被双方知晓并与语境紧密相连。语言学家keenan曾经指出:“有许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约的条件或语境得到满足后方能使这些句子的话语为人们所理解,这些条件自然应该被称为这些句子的预设,一个话语的预设是该句子的语境合适性。”这段论述说明两种语言中既有意义相互对应。
第三,文化预设还具有共知性。Jackdoff把它看作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识”。各种词汇的代表意思或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中具有着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现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以此来说明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
3.文化预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应了解语言是同意社区人们的现实写照,它不仅反映人的态度,信仰,人生观,世界观等。所以,我们在研习外语语言的同时,不仅要注重表面词汇语法方面的区别、记忆,更要深入研究其内涵意义。
二、文化误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文化误读的解析
文化误读是指外语交际中的语言转换者主观上因缺乏对目的语或源语言的文化积淀,或者缺乏对它们的区别融合而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我们通常会按照自己民族的文化、思维模式去理解英语母语人们的文化。“人在理解他文化时,首先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分割,然后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乐黛云(1995)
2.本民族文化误读(母语文化误读)
从初中到大学,我们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英语文化熏陶,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量的英语知识,但是由于我们通常都对目的语的模糊理解造成误读。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积累过少,也归咎于文化课程的开设比例有所偏差。进入大学以来,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或是几乎没有接触过系统的母语文化积累培训。如此以来,教学方面,学生方面都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积淀。没有足够的母语文化做靠山,也是文化误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中“兽头”大多数同学不经考虑会直接译为“animal—heads”,这就是由于缺乏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而造成的“中国文化失语”(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我们直译中的“animal”含义更宽泛一些,还包括鸟兽禽鱼各方面的相对植物来讲的动物。杨宪益将“兽头”译为“beast—head”更符合本民族文化的真正含义,能够传达出精确地意思。“
3.目的语文化误读(英语文化误读)
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母语文化知识和英语能力,但是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和外语学习的水平限制也会导致文化误读。相信大多数人都对《红楼梦》有所了解,但是无法将“autumn wind”与《红楼梦》中“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中的“西风”联系起来,有此产生误读。众所周知,“西风”在古汉语中表示凄凉悲苦,多用于丧亲等;而在英语中西风“west wind”正相反表示温暖的、暖洋的,革命的进步的。
三、中国文化课程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开设的现状
尽管《教学大纲》已将文化课程列为必修科目,但是现在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开设却面临着中西方文化课程比例失调的状况。以我校英语专业课程开设为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过于重视目的语文化培养,而忽视了母语文化。开设大量的英语文化这一目的语文化课程,而母语文化培养的课程仅只有《新编大学语文教程》一门。第二,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为了追求英语的所谓地道,英语专业教才中目的语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文化课程的比例偏差也造成了学生在课外自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忽略了母语文化的继续积累。
2.根据课程开设的漏洞进行弥补
中国文化课程中,文化预设与文化误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文化预设文化误读与中国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语学习的道路崎岖难行。我们应当对两种文化的双重认识特别是中国文化被教育模式几乎忽视的状态下,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重视文化预设,纠正文化误读,从而提高语言理解交际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银新.跨文化交际中言语的文化预设正确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9):204—206.
[2]戴伟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乔春华.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0,32期
长沙医学院科研课题论文
关键词:文化预设;文化误读;文化课程开设
一、文化预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文化预设的含义
1892年德国哲学家Frege最早提出“预设”这一概念。他指出语言中所发出的声音必然有所指;1950年英国语言学家Strawson则将“预设”作为自然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从这以后,“预设”这一概念正式进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文化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它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2.文化预设具有词汇性,合适性,共知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文化预设是由词汇修辞手段的隐喻含义诱发的命题,是说话人传播信息的首要条件。如,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之色,具有“尊严”,“权威和“万人之上征意义。而英语中的Yellow除了表示黄色外还表示“胆怯”,“懦弱”,“多疑”,“胆小”等多种意义;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预设,对于词汇的隐含意义了解不够而导致意义理解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文化预设的合适性,即对话中指称对象被双方知晓并与语境紧密相连。语言学家keenan曾经指出:“有许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约的条件或语境得到满足后方能使这些句子的话语为人们所理解,这些条件自然应该被称为这些句子的预设,一个话语的预设是该句子的语境合适性。”这段论述说明两种语言中既有意义相互对应。
第三,文化预设还具有共知性。Jackdoff把它看作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识”。各种词汇的代表意思或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中具有着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现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以此来说明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
3.文化预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应了解语言是同意社区人们的现实写照,它不仅反映人的态度,信仰,人生观,世界观等。所以,我们在研习外语语言的同时,不仅要注重表面词汇语法方面的区别、记忆,更要深入研究其内涵意义。
二、文化误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文化误读的解析
文化误读是指外语交际中的语言转换者主观上因缺乏对目的语或源语言的文化积淀,或者缺乏对它们的区别融合而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我们通常会按照自己民族的文化、思维模式去理解英语母语人们的文化。“人在理解他文化时,首先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分割,然后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乐黛云(1995)
2.本民族文化误读(母语文化误读)
从初中到大学,我们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英语文化熏陶,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量的英语知识,但是由于我们通常都对目的语的模糊理解造成误读。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积累过少,也归咎于文化课程的开设比例有所偏差。进入大学以来,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或是几乎没有接触过系统的母语文化积累培训。如此以来,教学方面,学生方面都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积淀。没有足够的母语文化做靠山,也是文化误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中“兽头”大多数同学不经考虑会直接译为“animal—heads”,这就是由于缺乏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而造成的“中国文化失语”(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我们直译中的“animal”含义更宽泛一些,还包括鸟兽禽鱼各方面的相对植物来讲的动物。杨宪益将“兽头”译为“beast—head”更符合本民族文化的真正含义,能够传达出精确地意思。“
3.目的语文化误读(英语文化误读)
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母语文化知识和英语能力,但是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和外语学习的水平限制也会导致文化误读。相信大多数人都对《红楼梦》有所了解,但是无法将“autumn wind”与《红楼梦》中“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中的“西风”联系起来,有此产生误读。众所周知,“西风”在古汉语中表示凄凉悲苦,多用于丧亲等;而在英语中西风“west wind”正相反表示温暖的、暖洋的,革命的进步的。
三、中国文化课程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开设的现状
尽管《教学大纲》已将文化课程列为必修科目,但是现在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开设却面临着中西方文化课程比例失调的状况。以我校英语专业课程开设为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过于重视目的语文化培养,而忽视了母语文化。开设大量的英语文化这一目的语文化课程,而母语文化培养的课程仅只有《新编大学语文教程》一门。第二,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为了追求英语的所谓地道,英语专业教才中目的语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文化课程的比例偏差也造成了学生在课外自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忽略了母语文化的继续积累。
2.根据课程开设的漏洞进行弥补
中国文化课程中,文化预设与文化误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文化预设文化误读与中国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语学习的道路崎岖难行。我们应当对两种文化的双重认识特别是中国文化被教育模式几乎忽视的状态下,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重视文化预设,纠正文化误读,从而提高语言理解交际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银新.跨文化交际中言语的文化预设正确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9):204—206.
[2]戴伟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乔春华.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0,32期
长沙医学院科研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