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效整合,是提高阅读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中,教师透彻把握教材,并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向课外延伸,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内阅读;课外延伸;有效整合;课堂效益;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54-02
阅读教学中,老师必须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开放式的思维与创造力发展,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蕴,深层领悟文本主题,内化吸收文本精髓,更要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以教材为范例,向课外延伸、拓展,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将课内习得的方法加以运用。“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现课内外的融合贯通,全面提高课堂阅读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一、预习先行——未成曲调先有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选入教材的课文应“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跨越时空,具有永久的魅力。可是,也正因为这些作品离当今社会太远,小学生很难领悟,阅读这类“时差”较大的优秀作品,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为本文阅读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志向。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深刻体会主人翁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他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而这恰恰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上课前,笔者布置孩子们阅读有关近代中国历史的书籍,了解并收集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背景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少年周恩来的故事。教学时,先让孩子们把了解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对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外国对我们的侮辱、轻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低下有了初步的印象。当课文上到“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时”,再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帮助孩子感悟到当时我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原因是“中华不振”,租界里的一幕让周恩来深切感受到落后就要被人欺侮,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有把周恩来的立志和当时的背景联系起来,把周恩来的少年时代和长大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主人翁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嫁与文本——一枝一叶总关情
阅读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充满联想与想象,进而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在这个过程中,紧扣文本主题,适时地增补课外知识,使教材更丰盈,更厚实,辅助学生品析揣摩教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咀嚼出文本的真滋味,这样学生获得的印象会更深刻,文章的思想感情会领悟得更透彻,从中受到的感染也会更强烈。与此同时,学生把精读篇目中习得的方法在主题阅读中加以实践、运用,在阅读运用的同时接触、储存大量的信息,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完课文《尊严》后,大多学生对“尊严”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这样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狭义的理解上,如何引导孩子对这样一个抽象、又含义深刻的名词有确切而完整的理解呢?课前,笔者布置学生查字典,要求学生初步理解词义,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进行阅读。课文上完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故事,讲身边自强自立的事例:有的学生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有的学生讲《苏武牧羊》《晏子使楚》等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还有的学生讲赵一曼、杨靖宇等抗日英雄不畏强敌,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屈服的故事……。当学生讲完了这些故事,笔者深知已经水到渠成,于是再次围绕课题,追问学生:现在你对尊严又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就叫尊严;尊严就是在金钱面前不受诱惑……这些不正是作者想告诉孩子们的吗?通过课外故事的阅读补充,学生对“尊严”的内涵体会得准确又深刻,这样的处理可谓“润物细无声”。
三、拓展延续——课终谙情情未了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样看来,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简洁的八个字精辟又深邃。教育家叶圣陶就是用这八个字提醒教师们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的“例子”价值。叶老还说:“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因为课内主要注重的是方法的习得,课外才是方法的应用。所以根据教材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加积淀。
因此,在教完课本的某一篇目时,就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内容。例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笔者让孩子找有关叶圣陶写的《稻草人》《叶圣陶全集》等文章来阅读,了解体会叶老的人格魅力和写作风格。学习了《小英雄雨来》,要求学生看《王二小》《鸡毛信》《小兵张嘎》等小英雄的故事以及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故事《杨靖宇》《赵一曼》,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献身的《方志敏》《董存瑞》,在阅读中让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圆明园的毁灭》等距学生生活远的内容,则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学生在不断的配套主题拓展阅读中,不但提升了语文素养,还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美德思想的博大精深,逐渐养成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轴心向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领域拓展,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借助文本主题,架设一座沟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课前阅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准备和铺垫;课中阅读,能动地激活学生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有利于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运用;课后拓展阅读,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产生课外阅读的冲动,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有深度有厚度的人。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课前阅读应注重一个“导”字,有方向性地引导,避免汪洋大海不知去向何方;结合文本阅读应注重一个“巧”字,化难为易,旁征博引,大珠小珠落玉盘;延伸阅读应注重一个“实”字,以真正落实阅读课所习得方法的运用和知识的积累。笔者相信,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围绕教材主题,坚持不懈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徜徉在阅读的海洋中,驶向的必定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课内阅读;课外延伸;有效整合;课堂效益;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54-02
阅读教学中,老师必须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开放式的思维与创造力发展,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蕴,深层领悟文本主题,内化吸收文本精髓,更要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以教材为范例,向课外延伸、拓展,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将课内习得的方法加以运用。“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现课内外的融合贯通,全面提高课堂阅读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一、预习先行——未成曲调先有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选入教材的课文应“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跨越时空,具有永久的魅力。可是,也正因为这些作品离当今社会太远,小学生很难领悟,阅读这类“时差”较大的优秀作品,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为本文阅读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志向。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深刻体会主人翁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他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而这恰恰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上课前,笔者布置孩子们阅读有关近代中国历史的书籍,了解并收集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背景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少年周恩来的故事。教学时,先让孩子们把了解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对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外国对我们的侮辱、轻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低下有了初步的印象。当课文上到“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时”,再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帮助孩子感悟到当时我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原因是“中华不振”,租界里的一幕让周恩来深切感受到落后就要被人欺侮,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有把周恩来的立志和当时的背景联系起来,把周恩来的少年时代和长大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主人翁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嫁与文本——一枝一叶总关情
阅读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充满联想与想象,进而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在这个过程中,紧扣文本主题,适时地增补课外知识,使教材更丰盈,更厚实,辅助学生品析揣摩教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咀嚼出文本的真滋味,这样学生获得的印象会更深刻,文章的思想感情会领悟得更透彻,从中受到的感染也会更强烈。与此同时,学生把精读篇目中习得的方法在主题阅读中加以实践、运用,在阅读运用的同时接触、储存大量的信息,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完课文《尊严》后,大多学生对“尊严”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这样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狭义的理解上,如何引导孩子对这样一个抽象、又含义深刻的名词有确切而完整的理解呢?课前,笔者布置学生查字典,要求学生初步理解词义,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进行阅读。课文上完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故事,讲身边自强自立的事例:有的学生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有的学生讲《苏武牧羊》《晏子使楚》等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还有的学生讲赵一曼、杨靖宇等抗日英雄不畏强敌,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屈服的故事……。当学生讲完了这些故事,笔者深知已经水到渠成,于是再次围绕课题,追问学生:现在你对尊严又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就叫尊严;尊严就是在金钱面前不受诱惑……这些不正是作者想告诉孩子们的吗?通过课外故事的阅读补充,学生对“尊严”的内涵体会得准确又深刻,这样的处理可谓“润物细无声”。
三、拓展延续——课终谙情情未了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样看来,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简洁的八个字精辟又深邃。教育家叶圣陶就是用这八个字提醒教师们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的“例子”价值。叶老还说:“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因为课内主要注重的是方法的习得,课外才是方法的应用。所以根据教材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加积淀。
因此,在教完课本的某一篇目时,就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内容。例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笔者让孩子找有关叶圣陶写的《稻草人》《叶圣陶全集》等文章来阅读,了解体会叶老的人格魅力和写作风格。学习了《小英雄雨来》,要求学生看《王二小》《鸡毛信》《小兵张嘎》等小英雄的故事以及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故事《杨靖宇》《赵一曼》,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献身的《方志敏》《董存瑞》,在阅读中让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圆明园的毁灭》等距学生生活远的内容,则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学生在不断的配套主题拓展阅读中,不但提升了语文素养,还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美德思想的博大精深,逐渐养成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轴心向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领域拓展,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借助文本主题,架设一座沟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课前阅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准备和铺垫;课中阅读,能动地激活学生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有利于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运用;课后拓展阅读,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产生课外阅读的冲动,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有深度有厚度的人。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课前阅读应注重一个“导”字,有方向性地引导,避免汪洋大海不知去向何方;结合文本阅读应注重一个“巧”字,化难为易,旁征博引,大珠小珠落玉盘;延伸阅读应注重一个“实”字,以真正落实阅读课所习得方法的运用和知识的积累。笔者相信,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围绕教材主题,坚持不懈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徜徉在阅读的海洋中,驶向的必定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