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情感的绿洲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校德育中的诸多反德育现象令人担忧:集体荣誉光环下对学生过高的道德要求;学校或教师为树立形象而要求学生作出虚假的、预先安排好的、程序化的道德表演;华而不实、声势浩大的形式主义德育活动;已经成为学生精神枷锁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则……
  情感是生命的绿洲,任何德育活动离开了情感的参与,都不可能滋润生命,涵养德性。德育活动的实施者只有持有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对德育规律的敬重感和对学生生命主体的敬畏感,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共享精神成长的喜悦。正是由于教育造就的情感荒漠,才导致种种反德育现象的产生。
  
  一、任务驱动,貌合神离:削弱德育情感
  
  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指向人,任何德育活动都必须唤醒人的情感认同,激发人的情感参与,点燃人的情感火花。要深入剖析学校德育中的种种反德育现象,我们就必须把视角投向德育活动中人的存在状态。
  
  1.应景——视德育为工作需要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但是。实践中德育往往是一项“软”任务而成为行政领导的应景需要。比如,上级领导发文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这本应该是实施德育的有效活动。但是文件在临近暑假时下发,要求几所学校各出一个节目。以参赛的形式来开展。为迎接这项比赛,学校只好在酷热天气中组织部分师生集中操练。正式比赛场地选在一所中学的多功能厅。天气十分炎热,多功能厅没有空调和电扇,舞台上还打着几千瓦的灯光,场上场下的师生个个汗流浃背。让师生在如此受罪的环境中开展活动,缺乏了对生命的尊重,而且由于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受教育面狭窄,怎能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热爱之情?如此应景式的德育活动由于缺乏了德育的情感——对学生德性素质发展的情感,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应付——视德育为例行公事
  “三月学雷锋,四月去扫墓,”这是孩子口中的一句流行语。仔细想想,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每年重复着这些事,每年都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缺乏对德育工作应有的激情,只是例行公事地完成任务,使得德育活动成为学校应付上级检查不能缺少的点缀,如此,对孩子能有什么教育效果?比如,“八荣八耻”深入校园活动,学校发出了通知,要求各班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学唱“八荣八耻”歌,然后参加“八荣八耻”合唱比赛。看起来,学校是在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记住“八荣八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道德习惯的第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能反映出对劳动。对自己的亲人。对集体成员的态度的行为,作出情感评价并进行亲身体验。”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能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如何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道德良知和道德意志,从而成为做出向善行为的主要动力呢?恐怕活动的组织者并没有真正予以关注。缺乏对德育的情感,采用缺乏智慧的、僵化的德育手段。必然会导致反德育现象的出现。
  
  3.应对——视德育为无奈之举
  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可是,现实中有许多学生不喜欢德育。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情感的流失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可以从这样的例子中探寻到一些缘由: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上,学校常常会组织演讲比赛。孩子们的稿子都“充满”了对老师的赞美,
  “蜡烛” “园丁”等词汇比比皆是。但细细一看。却没有具体、细微的事例,而只有大段大段的抒情。孩子们变换着熟练的手势,拿腔拿调地赞美着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的老师,甚至于有时感觉这些内容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都是从网上下载的,重复也就在所难免。再看看作为听众的学生吧——一个个交头接耳、谈笑风生,有的干脆把作业带进了会场。听到演讲者音调变高了,他们就很聪明地预感到演讲快结束了,于是赶紧做好鼓掌的准备。带着这样的情感参加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他们能喜欢上德育吗?
  
  二、舍本逐末,偏离旨趣:失却德育情感
  
  我们还应该把视角投向德育活动本身。不难看出。儿童常常被当作成“教育”的素材,老师根据自己和社会的愿望对其加以塑造,以“赏罚”来诱惑儿童“归顺”,以手中的“令牌”来让儿童俯首帖耳、溜须拍马。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专制,它偏离了德育促进人发展的本质,偏离了以情怡情的旨趣,造成了教育的不平等、不公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奴性人格的学生。
  
  1.功利化——蒙上世俗的面纱
  我们的德育评价体系实质上首先假定人性是恶的,然后通过各种荣誉称号来塑造,通过成功的典范去激励所有德育对象。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荣誉和典范世界里的学生来说,遵循道德要求成了一种工具性行为,善良和崇高失去了现实意义,道德的应有之义被生生地从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剥离出来,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不再具有道德价值,而成为获得荣誉。得到恩宠的工具。这种分离导致了学生对崇高精神和真正道德信仰追求的缺失,从而越来越多地被世俗化和个人主义所侵蚀。试想。如果做好事不是出于崇高的动机,那么,这样的“好事”还有什么价值呢?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少年时代没有懂得什么是在良心的召唤下做好事,那么,他们的道德人格还算是健全的吗?为此,我们要让他们在心中确立起一种高尚的愿望,并让这种愿望激励他们的行为,产生出激情和行动,在行动中明确这种愿望是神圣的。
  
  2.数字化——步入尴尬的境地
  某校开展了“文明标兵”评选活动。活动规定:学生凡捡起一张废纸、一个垃圾袋或者拾到东西主动交还失主等行为都可以获得加分,根据积分高低,即评出“文明标兵”。按照这样的规定,是不是学生每捡到一张废纸,就要拿着去找人登记呢?碰巧,笔者有一天到这所学校办事,看见地上有一个纸团,便随手捡起并问前面的一个同学:“你为什么不检呢?”他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我不想当文明标兵。”终于,看见一个女生捡起了一个食品包装袋,但是在众人的目光下,她的表情像是比小偷被发现了还尴尬、难堪。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想做“文明标兵”就可以不做好事,做了好事就是想当“文明标兵”。杜威说:学校教育和纪律的一个普遍目的就是性格的树立。试问这样的学校教育和纪律,将会给孩子树立起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呢?
  当学生被动地接受外在的纪律时,原有的道德基础都将发生分裂和异化;当他们的动机和愿望不是发自内心深处,而是来自外在力量的驱使时,他们的道德行为就不是自觉的、真诚的,而是机械的、敷衍的,道德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自我实现和身我超越的杠杆。道德行为应该是内心高尚动机的呼唤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行为是个性化的,并且是高贵的。别林斯基说:教育者点燃的火花,应该做到即使在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也不会熄灭。这样他们的道德行为就会是身体的一部分,他们会为自己的不作为和过失而难受。陀斯妥也夫斯基也指出:良心的呼唤,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数字化、标准化的德育,其实是学生向善道路上沉重的脚镣。
  
  3.圣人化——远离生活的情境
  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规。”这给了我们的学校德育很好的启示。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就是一种想当然的“圣人”教育,忽略的恰恰是最基本的“为人的常规”。有学生真诚地说出了自己对德育的感受:
  “每次说德育。就感觉是我们在那儿乖乖听着。好像我们道德都不好,老抬出一些特别伟大的人来,我感觉特自卑。”
  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先在一所小学任教师、校长。后又应聘到西北民族学院当大学教师。学校为他定的工资标准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别人说,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一再坚持要减少一些。学校没法,只好将他的工资降为950元。崔永元让丁大卫向大家展示他的全部家当,只见帆布包中有一顶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一本相册、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而亲昵的合影、两套换洗的衣服、一双未洗的运动鞋、饭盆及剃须刀等日常生活小件。最后,丁大卫向大家展示的是一面中国国旗,偌大的演播厅里鸦雀无声,现场乐队深情地演奏出《我的祖国》的旋律。丁大卫随身携带中国国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当崔永元幽默地说他像中国的一个人——雷锋时,丁大卫想了想,说:“还真有点像。”他又补充说:“只是,雷锋挺平常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朴实的故事引发了我的联想,学校德育就应该关注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些“小事”,这些基本的“为人的常规”对人的一生成长都有用。
  但是现实中,我们常常会把那种圣人化的要求高悬于基本道德情感教育之上,使基本的情感教育、道义教育、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日常道德行为的评判则被抑制甚或被忽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学校德育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推行的。个体的生命没有受到尊重。人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4.权威化——丢失民主的基石
  在学校,我们最容易看到的情形是教师训学生,越是低年级越是如此,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就在走廊上,教师怒气冲天,学生低头立正诚惶诚恐。走进任何一所学校我们都不难发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文被张贴在学校的各种场所,有的班级还张贴着班规。在这些条文和规矩中。我们看到的一律是学生“应该”如何,“不准”如何,却很少发现学生“能够”如何。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基本权利普遍被剥夺或者被忽略不计了。
  这是一个重大的德育缺陷。在德育过程中,没有民主思想的启蒙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反道德行为。德育的根本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对人正常需求的尊重。学校德育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对其个体生命尊重后的快乐。让民主与平等的观念深入内心,让“人心”成为道德底线的基石,而不是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学会听话和顺从。如果我们的德育中抽走了民主思想的启蒙这一脊梁。那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健康、健全的道德主体来。
  德育应该是一门充盈着情感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浓缩。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创设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德育情境,实现德育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良知去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告诉他们世界是很美好的。他们有能力创造并享受这种美。相信随着学校德育中情感的回归,学生的生命绿洲必然会变得更加郁郁葱葱,更有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素养被看作核心素养的高阶发展阶段,它以展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中心,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发展储备优秀人才。目前,创新素养教育备受关注,而初中英语教师也要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多体验、自觉参与,使其积极参加合作探究活动,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从而落实创新素养教育目标。本文将客观分析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教学策
【摘要】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中英文版作为外宣文本代表,从生态翻译学补偿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外宣文本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外宣文本;语言补偿;文化补偿;交际补偿  【作者简介】崔莹(1992-),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天津大学,教务员,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吕晖(1990.09-),女,漢族,河北承德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为此,浙江省诸暨市大侣小学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构筑起一方快乐家园。    一、有心栽花香满园    1 有心抓制度建设  学校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相继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侣小学教师礼仪规范》等规章制度,并在教师中大力开展教师礼仪活动。2007年,学校制
胡娇:教师批评权的伦理审视    胡娇在《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撰文《教师批评权的伦理审视》。作者认为,奖励与惩罚同为教师的专业权力,这是教育者的专业常识。但为何奖励被大力提倡,而批评却遭遇失权之殇,赋权之尴尬。严格批评是规训文化传统下的现代复演,是现代性教育制度的倫理要求,不当批评是严格批评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不批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处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伦理直觉,其原因主要有家长
同学们:  有这么一个故事,叫《店主与无赖》,说的是有一天,一位衣着得体的先生在酒店吃完饭后,发现没有带钱,就对店主说:“店家,我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主说:“没关系”,还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出门外。这一幕正巧被一个无赖看见了,他也点了酒菜吃完,说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主马上变了脸色,非剥了他的衣服不可。无赖不服气。愤愤地说:“刚才那个人行,我为什么就不行?”店主说:“人家斯斯文文的,喝酒一盅一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下,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俨然成了教学根本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缩小了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之于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良好保证。本文将探讨和研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重大价值和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快速习得英语知识,从而促进学
摘 要:本文析解了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强调心性在人性改良和德性形成,以及调和二者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学生道德培养上的种种弊端,提出只有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性、品性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局。  关键词:人性;德性;心性    讨论人性、德性与心性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理论前提:  一是对人性本质之争论。人们对人性本质之争的焦点是“人性善—人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坐中学”,而是“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化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作为新课程实施者与探索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实践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刻意追求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现象。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实质意义上的偏
下午,H老师在办公室批评几个学生,他们因为在学校养蚕,扰乱班级秩序,被命令把蚕带回家去,否则一律没收。几个学生虽垂着头不做声,却是很不服气。我想到自己班上也有不少学生在养蚕,用塑料杯、纸盒等装着,下课时他们就聚到一起互相观赏。有的学生上课时还忍不住把蚕放在桌上拨弄,有的学生因偷偷地把别的同学的蚕弄死而导致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蚕宝宝,养蚕给他们的课外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但同时
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8日,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给会议的信中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觉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  刘延东指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坚持育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