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细数特朗普抗疫“七宗罪”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常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与媒体互怼。

  “别问我,你应该去问中国。”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一次与美国媒体互怼的名场面。5月11日,特朗普时隔两周在白宫玫瑰园举行疫情新闻发布会。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华裔女记者蒋维佳(音)向特朗普提问并质疑其抗疫表现。
  一番争论后,特朗普突然中断记者提问环节转身离开,发布会也不欢而散。随后,特朗普“甩锅中国”“歧视华裔女记者”的行为遭到评论人士猛烈批评,“去问中国”成为热搜话题。
  事实上,回顾美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特朗普始终在四处“甩锅”推诿责任,包括指责中国、威胁世界卫生组织,甚至放言要炒了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
  随着美国疫情不断恶化,美国媒体早就看不下去了,纷纷发声对特朗普在抗“疫”问题上“雷声大雨点小”、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以及一味只顾四处“甩锅”推诿责任,予以揭露和谴责。有美媒称,新冠危机要求有迅速、理性和集体的应对,而美国却表现得像一个基础设施落后、政府运转失灵的国家, 媒体总结美国政府抗疫“七宗罪”——贻误时机、刻意隐瞒、撒谎成性、协调不力、草菅人命、自私自利、甩锅推责。
  特朗普与美媒的公开交锋变得越发频繁。
  《纽约时报》曾发文揭露特朗普的抗“疫”生活,称白宫的每日疫情发布会是一天中特朗普最期待的时刻。而每天结束后,特朗普便会回到电视旁,从一个台换到另一个台,回顾自己一天的表现。
  文章还写道,从入主白宫以来,特朗普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待在白宫主卧,看各家电视台的新闻,但现在有些不同,因为不管总统调到哪个台,都看不到帮他说话的人,包括一向支持他的福克斯电视台。
  早前,特朗普宣布疫情为一场战争,自己则是战时总统。但从目前来看,正是特朗普把国家拖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或许,在这场战争中,特朗普唯一“获胜”的就是让美国在死亡人数和确诊病例名列第一。

消极“抗疫”


  这不是蒋维佳与特朗普的第一次正面“硬刚”。
  今年4月19日,当蒋维佳就政府在疫情初期行动迟缓,向特朗普提问“早在2月份,你就该提醒民众新冠病毒的传播就像野火一样迅速,而不是举行上千人参与的集会。你为什么等了这么久才采取措施”时,特朗普不但没有给予正面回答,还反复问她是哪家媒体的人。
5月11日白宫新闻发布会。左:CBS记者蒋维佳,右:美国总统特朗普。

  但显然,有备而来的蒋维佳指出,特朗普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民众病毒传播过快,而且当特朗普下达外出禁令时,病毒已在美国蔓延,并有多人确诊。最终,特朗普无力招架她的连连发问,对她大喊“小声点,别那么大声”,并匆匆结束了对话。
  除了CBS,记者注意到,从3月16日以来,《纽约时报》就接连发表长篇报道,复盘特朗普自1月下旬以來痛失三个重要的抗“疫”节点,使美国沦为世界疫情的新震中;列举特朗普的种种表态,从对中国的应对大加赞赏到变成指责中国“非常善于隐藏”,以及从说了几周的“冠状病毒”却突然变成了“中国病毒”等,呼吁“别让特朗普跑了”;并援引最新基因研究指出,主要是来自欧洲的旅行者给美国带来了这种病毒,而不是来自亚洲。
  4月10日,《纽约时报》发表了《特朗普还有人性吗?》的文章称,在成千的美国人正在死去的时候,特朗普却在洋洋得意地吹嘘自己有多么全神贯注的电视观众。在美国人面临着财务崩溃,不知道继续买食物、付房租的钱从哪里来时,他却斥责州长们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奉承。文章称,“这不仅仅是同理心的缺失……这是基本人性的缺失”。
  之后,《纽约时报》更是发表了重磅长文——《复盘美国新冠疫情:特朗普为何忽视警告、一错再错》(He Could Have Seen What Was Coming: Behind Trump’s Failure on the Virus)。该报道集结了6位重量级记者,其中有5位普利策奖获得者、3位资深白宫记者。他们对现任和前任官员进行了数十次采访,并查阅了大量电子邮件和其他记录。
  文章一开始就为读者梳理了一个时间线,清楚地揭露了在病毒蔓延的过程中,各级幕僚如何次次报警,而又次次遭到特朗普忽视的。
  早在1月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已经收到情报,预测病毒将蔓延至美国。数周之内,他们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比如让美国人居家工作、封闭芝加哥等。但直到3月,特朗普都在回避这些措施。
  而1月29日,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在撰写的备忘录里详细列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潜在风险,称“新冠肺炎可能会有多达50万人死亡,并造成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数周之后,特朗普称并不知道这件事。
  在1月30日的一次通话中,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尔直接警告特朗普有可能暴发疫情,这是他在两周内第二次向总统发出警告。可特朗普认为阿扎尔“危言耸听”。
  一直到两月底,特朗普才勉强接受专家们推荐的应对方案,其中包括敦促美国人采取保持社交距离、居家办公等措施等。但真正采取社交隔离措施,却是在三周之后的3月13日。
  究其原因,原来2月25日,国家免疫和呼吸道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索尼耶博士抢在特朗普之前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拉响了警报。此举导致美国股市暴跌,标普500指数下跌逾3%。   结果可想而知,特朗普很生气——原定的提交保持社交距离建议的会议被取消,副总统迈克·彭斯被宣布负责白宫的抗“疫”工作。
  而《华盛顿邮报》在4月4日发表的一篇长篇报道中就已经批评特朗普浪费了70天的宝贵时间。文章说,1月3日,特朗普政府就收到了冠状病毒的第一个正式通知,然而,直到70天后,特朗普才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纽约时报》评论道,特朗普迟迟不采取社交距离,白白浪费了防疫的宝贵的时间,这比任何时候都能证明这位总统应对疫情的无能。

“甩锅中国”


  《纽约时报》还无情揭露特朗普推卸责任、甩锅行为,先后发表《特朗普如何应对新冠危机:都怪中国和欧洲》《特朗普对世卫组织的指责合理吗?》,一针见血指出:“总统在用欺骗的方式寻找替罪羊。”
  据《纽约时报》披露,关于要不要“甩锅中国”,白宫内部也曾激烈争论。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对华鹰派人士”一直在推动特朗普政府将抗疫不力的责任转嫁给中国,而白宫经济团队则反对这种强硬态度,担心会破坏与中国达成的初步贸易协议,更怕中国政府拒绝出口美国抗疫亟需的医疗物资。
  不过,特朗普最终站在了鹰派的一边。后来,他反复提及的、自认“英明”的一个举措——在1月底宣布对中国的旅行禁令,就是在鹰派人士的大力推动下实施的。而对华鹰派人士,包括国家安全事务副主任马修·波廷格,以及国务卿蓬佩奥的助手等人甚至坚持在政府声明中使用“武汉病毒”的说法。
  特朗普在3月中旬采取了和解的做法,并在推特上赞扬了中国的抗疫工作。
  但随着新冠肺炎源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特朗普一怒之下又改变策略,开始直接将新冠病毒说成是“中国病毒”。
  《纽约时报》评论道,特朗普升级口水战的决定,破坏了两国政府在应对这场全球威胁上进行广泛合作的任何尚存的可能,并毫不客气地指出:“从认识到病毒的威胁那一刻起,特朗普身边人的那些常见的敌对和派系斗争,就一直困扰着政府的应对工作,再加上总统的冲动性情,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决策和政策制定。”
  此外,4月12日,CNN在题为《为什么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的报道中称,与这些亚洲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甚至在警报响起后也没有对疾病大流行做好准备。白宫忽视了预警信号,继续对高风险轻描淡写,反复说“一切都在控制之下”。
  就连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喉舌”的福克斯电视台,也对特朗普应对疫情的做法提出了批评。福克斯新闻主播克里斯·华莱士4月13日在一档节目中谈到,如果特朗普采取更果断的行动,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早在一个月前,福克斯新闻频道记者兼政治分析师胡安·威廉姆斯就在《国会山报》上撰文称,特朗普必须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暴发负责。
  至于特朗普,他在4月11日、12日接连发表多条推文,回击《纽约时报》和其他媒体,并指责这些媒体是“腐败的媒体”。 对于福克斯,特朗普更是予以猛烈抨击,甚至断言这是该新闻网“结束的开始”。

一个失败的国家


  “在繁荣的城市里,与全球联系紧密的白领阶层依赖于不安定的、不受关注的服务人员阶层;在农村,不断衰落的社区反感现代世界;在社交媒体上,不同阵营间充满互相仇视和无休止的辱骂;在华盛顿,一个骗子及其智力枯竭的政党领导着空洞的政府;在全国各地,弥漫着一种看不到共同身份或前途的愤世嫉俗的疲惫情绪。”近日,美国《大西洋月刊》提前出版的6月刊文章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失败的国家》为题,向读者描绘了对新冠病毒敞开怀抱的美国的场景,“在漫长3月的每一个早上,美国人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失败国家的公民”。
  在美国舆论对本国新冠疫情应对的反思中,《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文章格外醒目。文章不仅揭露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美国种种政治和社会深层次问题,更直言“新冠病毒并未让美国解体,而只是揭露了已经解体的美国”——腐败的政治阶层、僵化的官僚机构、残酷的经济、分裂和错乱的公众等这些“慢性基础病”多年来非但没有得到治疗,反而美国学会了在不安中忍受。于是,新冠病毒正是无情地利用了这一点,让美国及其公民处在高风险中。
  《大西洋月刊》写道,这个国家没有国家计划,也没有前后一致的指令,政府任由家庭、学校和办公场所自行决定是否关闭和寻求避难。当发现检测试剂盒、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极度短缺时,州长们向白宫求助,而白宫却推诿搪塞,之后又要求私营企业提供帮助。各州和城市被迫卷入“竞标大战”,沦为价格欺诈和企业牟取暴利的牺牲品。普通民众用缝紉机缝制防护装备,试图让装备简陋的医院工作人员保持健康,让患者活下来。
  文章作者、《大西洋月刊》记者乔治·帕克在接受美国沃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说,此次疫情需要联邦政府做决断,“只有他们可以组织抗疫,弄清楚供应链、分销网络,找到抗疫物资,与私营部门协作,生产美国需要的紧急物资。但是,他们并未这么做,所以失败了”。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劳工部月度报告显示,失业率上升至14.7%,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高记录,为90年来最严重的情况。

  《大西洋月刊》称,新冠疫情是本世纪短短20多年来美国的第三次重大危机。前两次分别为2011年发生的“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前者,因为党派政治和糟糕的政策,抹杀了悲剧发生后整个国家的团结意识;后者则在美国人中插入了深刻的裂痕,萧条的持久影响是加剧各个层面的两极分化,并败坏权威、尤其是政府的权威。
  “攻克疫情的战斗还必须是一场恢复我们国家健康并加以重建的战斗,否则,我们现在所承受的苦难和悲痛将永远得不到补偿。在我们目前领导层的统治下,不会有任何改变。”文章称。
  截至5月18日,美国累计新冠疫情患者已超过152万例,死亡人数超过了9万人。但吊诡的是,就在几天前,一项新的Hill-HarrisX民调显示,特朗普总统的支持率又爬升到51%,比两周前上升了1个百分点。美国国会山报称,在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内,他的支持率只有轻微的波动。
  Hill-HarrisX的民调数据显示,他在2019年1月的调查中支持率最低,为44%。但在美国疫情集中暴发的3-5月份,感染疫情人数一直占据全球1/3,死亡人数每天超过数千人的情况下,特朗普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
  有分析认为,美媒与特朗普在美国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激烈互撕,形象并清晰地将美国政治生态的冷酷真相展现在世人面前。但美国媒体的这种“自毁形象”,不仅反而可能会推高特朗普的支持率,也使特朗普的信口开河和“另类事实”大行其道,甚至丝毫不用掩饰其直白的谎言。
  5月17日,世界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社论,明确表态美国人应该把特朗普总统赶出白宫,选出一位支持抗击2019新型病毒的国家领导人,而不是选特朗普这位削弱抗击疫情努力的领导人。
  《柳叶刀》如此强烈的表达出政治观点实属罕见,但无疑证实了西方世界广大医学专家对特朗普的看法:“他在破坏抗击疫情的努力,在给美国乃至全球的人们带来危险!”
  的确,“做秀”也许能挽救选票,但无助于战胜病毒,拯救生命。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更像是一次赌博,一旦失败,必定输光所有底牌。正像CNN所说的那样,特朗普等于是一定程度上把宝压在了一个极具传染性,而且目前既没有疫苗也没有有效疗法应对的病毒身上。不论特朗普的策略能否成功,他2016年和如今的竞选策略,都是建立在分化美国和反权威的基础上——当年他反的是建制派政治权威,如今他反的是科学权威。
其他文献
胡展奋  今天要说的是松江有位“桂花王”,原名谢京白,人称“大白”,早年从事房产开发,后在松江叶榭镇据说是“董其昌的外婆家”盘下沃土80余亩,冠名“叶家花园”(董其昌母家姓叶),一不搞珍稀养殖,二不搞有机蔬果,却大事收集桂花树,历年来植桂千余株,其地坐落在张星公路188号,时近中秋,香溢四乡,邑人相告:虽沪上“桂林公园”亦不能及也!  笔者入秋后与大白一晤。夸张点说,花期盛时,路人得小心熏得“跌跟
“百BU穿YANG”——明明是一个人们熟悉的成语,偏偏要换个写法,它意味着什么?  “百”是百万人口,百栋以上的优秀建筑,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大学这“三个百年”。这里可以用脚“步”来丈量,可以骑上一“部”自行车来漫游,也可以用一“部”手机上的App来发现、戴上一“部”耳机来聆听,这是“BU”。  领略在历史、现代和未来之间的交融穿越,即是“穿”的含义。“YANG”是杨浦的“杨”,同时也是英语“
莫干山路涂鸦墙  普陀区莫干山路的成名,和街头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莫干山路涂鸦墙自2005 年渐成气候之后,已然成为上海街头文化的地标。  短短600余米的老旧墙面,被称为上海最大最完整的“涂鸦天地”,也是上海涂鸦的大本营,吸引着全世界的涂鸦人到此“发愤涂墙”。旁边的M50有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的工业建筑50多幢,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艺术家工作。  不过,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如今的
輝瑞普强率全世界跨国药企之先,第一个把全球总部设在中国、设在上海,这个“先机”的抢占可谓应了天时地利人和。  自2015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已几乎融入中国政府所有政策中,去年推进这一战略被纳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如期公布,这些好消息都可谓天时,普强的到来,恰逢其时。  正在努力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每一天都充满着魅力
高更作品:《弹吉他的中年男人》。这位艺术家是毛姆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的原型。  人到中年不得已,威士忌里加枸杞。  书法家朱敬一的一幅怪咖书法作品曾经引发广泛共鸣,在朋友圈疯传。  是啊,人到中年不得已,连“黑豹”乐队的老炮赵明义,都要在保温杯里放枸杞,普通人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也就可想而知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夹心饼干的滋味可不怎么美好。  在小说中,池莉在写武汉中年人的冷与热;毛姆《月
中国的水电工程,是人们普遍受惠的国之重器。三峡并网发电以后,一举解决了一些地区电力不足的矛盾。如今,烏东德、溪洛渡,包括新丰满水电站等,更将为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电力。  从青藏高原到华北、华东等平原,中国幅员广阔,海拔落差亦大,加之有大江大河奔流其间,水力资源极其丰富。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水电站水平,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和高铁、北斗卫星定位系统、5G网络一样,中国水电,是中国骄傲,够劲
人类与细菌的对抗历史悠久,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人就意识到“霉”能帮助伤口顺利愈合,但这只是一种民间土法。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都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往往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就能夺去一个人的生命。1928年9月,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偶然中发现了青霉素,为日后这种抗菌素的广泛应用打开了一扇门,青霉素也成为了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一次偶然的
“东方歌舞一枝花,决心学好亚非拉。一心要听党的话,誓把一生献给她。”1962年1月13日成立的东方歌舞团,作为被周总理钦点的中国第一“国民天团”,在50后、60后心中,几乎成为了优质歌舞的代名词。王昆、李谷一、朱明瑛、郑绪岚、成方圆,一个个响当当的“名角儿”扎根在几代人的心中,被情怀浇灌得枝繁叶茂、蓬勃向上,不受风雨滋扰,不随世界熙熙攘攘而动,成为了时代的“金字招牌”。總理拍板:“娃娃们不要散了”
进入21世纪后,为把上海建设成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上海禁毒工作总目标为“两个绝不能”,即绝不使上海成为毒品交易集散地,绝不使毒品问题成为影响上海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基本任务是实现“三个遏制”,即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  从一年来上海海关查获的毒品案件来看,上海口岸的毒品形势总体稳定可控,但也呈现一些新特点。五大新特点01走私渠道转为邮递渠道为主  随着互联网技
一张圆桌,几柄折扇,数支檀香,恍惚之中,还以为是穿越到了魏晋,麈尾拂秽,鸿儒谈笑。  定睛再一望,这哪里是魏晋清谈,分明是公元2019年的KOL(意见领袖)。  魏晋“清谈”之风,原本来自东汉“清议”——士大夫议政,辩论社会议题,针砭臧否。及至魏晋,名士选择遁出五行之外,不问世事,在桃花源中推杯换盏,谈论的话题也从政事变作“三玄”,在周易和老庄之间尽情释放自己的思辨能力,颇有些“忍看朋辈成新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