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来源 :重庆行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置身重庆市渝北区,抬头是蓝天白云,远眺是青山苍翠,环顾是鸟语花香,俯首是地绿水清。在这里,从城区到乡村,从街头到巷尾,从公园到广场,从小区到院坝,从河流到湖泊,处处给人以神清气爽之感,一幅“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绿色低碳、人文宜居”的生态文明画卷就这样徐徐展开,见证着当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果。
  让生态建设、保护环境产生巨大的“绿色效应”,这就是渝北人的追求。今天,渝北区正沿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努力实现低碳、生态、绿色发展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使渝北散发出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品质之城的光芒。
  一、设计实施“生态立区”战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越是发展经济,越要改善生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渝北建设临空都市区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期盼的必然要求。”渝北区委第十三届第七次全体会议作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渝北区生态文明水平。
  清晰的思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渝北区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实施“环境优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加快美丽渝北建设;坚持“五个决不能”的总体要求,建立多样性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生态制度、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渝北临空都市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同时,渝北区给自己设定了明确目标:坚持以生态区建设为主线,以建设舒适宜人的城镇生态人居为基础,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支撑,大力发展临空都市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培育生态文化,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2020年前,努力将渝北建成“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绿色低碳、人文宜居”的临空都市和生态文明城区。
  据了解,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渝北区致力优化生态功能分区,科学定位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根据渝北生态环境特点,将全区划分为4个重要生态功能分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东部槽谷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区、中部槽谷山地城市生态调控区、西部滨水城市拓展生态重建区。在此基础上,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优化土地利用格局,保护生态屏障,为宜居环境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安全保障。
  “既要促进发展,又要保护生态,二者的结合点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生态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基于这一认识,渝北区围绕临空经济发展主题,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渝北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建成服务两江新区、辐射北部的现代农业科技样板、城乡统筹示范区和生态田园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高端工业,促进工业向临空制造、智能终端、航空制造、航空维修与培训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仙桃大数据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依托中央公园、石盘河、嘉州、两路等商务区,大力发展高端商务产业;依托重庆国博中心,推动会展业和其他产业联动发展;依托航空物流园、打造国际快件集散中心,规划建设城市配送中心,打造主城最大的城市配送基地。
  二、上下合力共谋生态文明建设
  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寸步难行。渝北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区级各部门自觉担负起本地区、本单位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工作格局。
  渝北区成立了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区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人大、政协加强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加强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
  同时,按照“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结果倒逼”的要求,建立问题“三色”分类、“三级”清单管理,“三清三进”结果倒逼的推进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管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位的总要求,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和考评“四位一体”机制,形成上下互助、左右联动、考核严格、奖励问责的工作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渝北区还致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例如,加大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重点用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重点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采用特许经营、公私合营等方式,建立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创新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机制,目前已出台《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污水、废气、垃圾)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应该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合唱’。”渝北区着力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努力使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扎根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贯穿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
  在宣传内容上,渝北区重点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面貌,并突出宣传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新《环保法》、国务院“大气十条”、“水十条”的实施成效;在宣传培训形式上,主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进学校、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在宣传的时间节点上,充分利用环境日、土地日、值树节等时节进行宣传,形成全民支持环保、爱护环境、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防污防治推进环保“五大行动”
  近年来,渝北区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坚决夯实生态基础,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生态保护与建设,逐步构建起使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为创建国家生态区奠定基础的生态环境体系。渝北区环保工作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载体,以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强环境准入、强化源头控制,着力削减大气、水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2014年为例,渝北区环保部门努力克服重点工程多、施工区域广等因素造成的全区扬尘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反弹等诸多问题和困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空气质量得以迅速回升。自2014年6月份起,渝北区空气质量一直保持主城区第一,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55天,同比增加了33天,为历年最好水平。同时,渝北区的饮用水源达标,御临河、后河流域水质保持在二、三类标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3.5分贝、66.6分贝以内,低于国家规定的指标。
  2014年渝北区新建成市级生态镇4个、市级生态村11个、区级生态村42个。全年投入2818万元在42个行政村开展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量超市下达的目标任务40%,是全市整治覆盖面最多的区。渝北区此项工作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在北戴河举办的全国基层环保工作培训班上介绍了经验,受到参会者的高度评价,全国有18个兄弟县市到渝北区考察交流。渝北区还大力推进污染减排项目,2014年先后实施重庆机场污水处理站除磷深度处理项目,8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和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项目,全面完成市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2015年以来,区环保局继续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逐步建立“全防全控、多元共治”的污染防治体系,主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四、严管严控深化“四清四治”行动
  “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是渝北的一大竞争力,必须加倍呵护。”渝北区委、区政府不但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们坚持严查整治各类污染源,并严格控制新污染企业落地。
  针对近些年的环保现象,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14年渝北区通过认真开展“四清四治”专项行动,共清理各类污染源3147家;经过认真核查,纳入“四治”范围共1127家,其中纳入2014年整治的重点工业企业237家,通过努力已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得到了市环保局的充分肯定。2015年以来,区环保局继续真刀真枪地推进“四清四治”行动,主动与有关镇街衔接,要求各镇街切实把“四清四治”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主动配合,形成强大合力,抓出成效。
  其实,清查整治属于“后补”行为,是为了偿还“欠账”。要真正保护好生态,关键是要守好环保“第一道门”。即严格环评审批,守住新的污染源。确切地讲,就是要坚持底线,按照“五个决不能”理念,按照法规办事,不能批的坚决不批,出现问题要严格追责。
  保护生态,加快生态区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环保部门无疑是主力军。渝北区环保局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强化排污许可证的排污权属凭证作用,加大对无证、超证排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区建设专项督查工作制度,推动将督查结果纳入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积极推进建立体现生态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突出工作成效、环保质量、环保安全,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有关部门、各镇(街)的工作实绩。
  五、夯基础强能力保证环境安全
  加强生态环保能力建设,确保环境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渝北区着力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全力做到万无一失。2014年,认真实施环境应急二级升级达标建设工作,新增应急预案15个,成功处置G50绕城高速路减水剂罐车翻覆、红石路加油加气站汽油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出动执法人员2560人次,开展各类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专项行动21个;加强环境舆情监控与处置,全年共查处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案件4995件,投诉回复满意率达98.6%,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舆情炒作。
  立足夯实基层基础,渝北区大力推进基层环保机构标准化建设。2014年争取到市环保专项资金378万元,在全市率先为21个镇街环保办公室购置执法车辆和其他重要的执法装备。同时,各镇街明确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52名,统一组织参加市、区级业务培训和执法资格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和执法证书。通过标准化建设,壮大基层力量,推动渝北区基层环保监督、环保执法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为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渝北区认真实施“区—镇街—村(居委会)—企业”的网格化全覆盖管理,致力于促进环境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在42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装置,53家企业的161个重点点位上安装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渝北区污染源适时监控系统与市环保局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并网运行。并根据环境监察、监测达标建设要求,添制了一批先进的设备设施。2014年,渝北区环保部门共出具监测报告1254份,获得监测数据15.6万个,在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污染源监测报告评比和监测技能大比武中荣获多个一等奖。
  此外,渝北区坚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环保违法犯罪行为。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加大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排污拒不作为的企业依法严格实行按日计罚,对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放设施、设备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对有关责任人实施严厉惩处。坚决打击未批先建、未经许可排污、拒不改正、通过偷排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污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4年,实施环保行政处罚42件,有效遏制了环保违法行为。
  碧水青山映蓝天,生态文明看渝北。眼下,渝北区正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建设国家生态区为主线,坚持以“五大行动”为抓手,严守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绝不能”底线,加快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的环境管理转型,优化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优化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让蓝天更蓝,青山常在,绿水更美。
  本刊记者:马 健
  责任编辑:胡 越
其他文献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效率目标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重庆市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安排,取得了明显绩效,证明其对转变服务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机会均等具有积极作用,且有利于政府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上向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人群倾斜,提升了相应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效促进了均等化。本文依据充分的实地考察,介绍重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模式、分析它们的特点以及存在的
期刊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过:“一枚信息炸弹正在我们中间爆炸,急剧改变我们每个人内心据以感觉和行动的方式,以信息为载体的知识将成为资源和运输的替代品” 。探索信息网络技术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活动方式的内在影响和机理,揭示信息网络技术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顺应基层党建工作与新技术“融合共生”的趋势,对于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
期刊
本文将对登革热在广州市的历史状况和疫情应对形势进行描述,从而对2014年的登革热疫情作出性质界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阐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针对登革热在广州长期存在的形势,阐述政府建立协同治理模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同时,引入协同治理理论,并对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进行概念和理论范畴界定,运用该理论,结合实际的登革热危机应对案例,分析当前广州市政府协同治理的现状和运行机制,对政府协同治理的模式和
期刊
化解社会矛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固有职责。如何把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保证社会持续稳定,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落实依法治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性工作。  一、社会矛盾纠纷的特征及诱因分析  当前,长寿区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2011年至2014年,长寿区发生各类矛
期刊
质量与安全是建设工程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严格把好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环节,不仅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参建各方按照规范标准高质量建设;更需要建设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强化监管、科学监管。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建立了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与安全保证、治理、监督三大体系,并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积极探索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新模式,多层次、全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为特征的协同治理之路。本文以江北区为案例,探讨基层政府推进社会协同治理的做法、价值与经验。  一、公众参与促进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  治理理论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政府、公民或其
期刊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  (一)中央关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精神  中央将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5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期刊
社区治理是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为目的,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它是基层自治的表现形式之一。民族地区社区自治受到其生产水平不高的制约,受到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其具有了一些特色。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得民族地区进行基层自治时就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特性进行。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社区治理现状的概括,找出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对民族地区进行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段历史,在我一生的经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段。它留在我记忆里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摘自《聂荣臻元帅回忆录》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段留在聂帅记忆中十分深刻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最光辉的篇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重读聂帅抗战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三幅手迹,以虔诚之心、敬仰之情再次走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屹立五台誓死保国彰显英雄气
期刊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同志在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强调:新时期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瞄准贫困户,找准“穷”根。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武隆县有部分农民由于身患重大疾病、特殊慢性疾病及遭遇意外伤害等原因,背负沉重医疗费用负担,而导致更加贫困或者返回贫困状态。按照市委要求,武隆县在2016年要摆脱贫困,为此“破解因病残致贫返贫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武隆县因病残致贫返贫的现状  疾病已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