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口才如同“楼盘”一样高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石屹,人称老潘,他是SOHO中国董事长、联席主席;他开发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和万通发展大厦等项目,被誉为京城房地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他的博客,点击逾千万,并集结出版;他拍照片,并出过个人摄影集;他演过电影;他的名字和笑脸频繁出现于媒体;他还把自己作为形象代言人。印在户外广告牌上——他的名气与他的“秀”总是紧密相关。
  
  口才之一:话炒房炒地,耐人寻味
  
   1963年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的潘石屹,从甘肃天水一路走来,成为京城地产界的大腕,潘石屹无疑是另类的;把概念一次次玩活,把坏事变为好事,潘石屹无疑是最会吸引众人的眼球。他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一次次地破坏游戏规则,也让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有记者问潘石屹:“社会上有那么多的热门行业,你当初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房地产这个行业呢?”潘石屹笑着对记者说——
  “房地产主要是跟土地打交道,我觉得,只要跟土地打交道,无论是当农民种庄稼,还是盖房子,心里面都觉得踏实。”
   [点评]在这里,潘石屹之所以要两次重复强调“跟土地打交道”这句话,意在强调,选择房地产行业也好,当农民种庄稼也好,“土地”是基础、是根本、是最重要的。做房地产要“跟土地打交道”,离开土地,开发商就没有办法搞开发搞建设;当农民也是要“跟土地打交道”,离开土地,农民就没有办法搞生产种庄稼。从这直白的语句中,使人感到做房地产和当农民种庄稼同等重要、同样不易,二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言者看来,“只要跟土地打交道”,心里面才觉得踏实,一句温馨的话,却巧妙地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房地产这个行业,同时,还把自己对“土地”、对房地产的喜爱情愫溢于言表。这番大白话,蕴含哲理,充满智慧,耐人寻味,启人心智,堪称金玉良言。
  
  口才之二:言行业比较,观点独到
  
   记者采访名人时,总要问一些敏感问题,对这些问题,名人若回答,势必会得罪一些人或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不回答,记者则会穷追不舍。每次遇到记者的“刁难”,潘石屹都能做到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有记者这样问潘石屹:“中国很好的房地产代表的企业是哪一个呢?”潘石屹不慌不忙地回答——
  “要排老大吗?我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如果是一个个性化的,每个企业可能创造出来的产品不一样,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这是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而我,就是不太愿意在一个会议上,很多公司,争谁是这个行业的老大,这种观念是工业文明的观念,跟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是不吻合的,信息时代强调的是个性。”
   [点评]潘石屹答记者的这番话,其妙处在于:在拒绝的同时和盘托出拒绝的理由。说到企业的比较与竞争,人们常规的思路总是:势不两立、相互取代,而潘石屹在这里却给我们指出了另一条思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用事物之间的特殊性原理,表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他还告诉我们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果是一个个性化的,每个企业可能创造出来的产品不一样,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这是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的论断,通俗、有力、独到,令人爱听,易懂。这充分显示了潘石屹不一般的思辨力,也让我们深入理解了言者的见解,十分到位,值得我们揣摩学习。
  
  口才之三:聊夫妻配合,心暖肠热
  
   潘石屹和他的夫人张欣是一对名人夫妻,两人一起创办SOHO,一起在商场打拼,一起在时尚圈内出双入对。潘、张反差是如此之大。祖籍甘肃天水的潘石屹自嘲是个“土鳖”。而张欣则是个“海龟”,随母赴港,14岁就做了纺织女工,后来读了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曾供职于巴林银行、旅行者集团、高盛投资集团等机构。如此强烈的反差能和谐相处,在地产界一直是一个传奇。于是,有记者问到潘石屹,你是如何与自己的夫人张欣进行很好的分工的?潘石屹亮出了自己的一番高见——
  “好多人问我们怎么分工,她管什么、我管什么,其实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农村里有两个人,一个是敲锣,一个是耍猴的,耍完猴以后就收钱。我觉得这个跟我和老婆的分工特别相像,耍猴的时候,我先敲锣,我老婆耍猴,耍完猴后她就坐在那里,我出去收钱。这个就好比是我们的分工,规划、设计、工程都归我老婆管,她特别爱管这些事情,她本来是剑桥大学的硕士,还在华尔街做过银行家,不过现在只要看到钱和合同就头疼。我管推广、管市场、管钱。”
  [点评]从潘石屹口中,难得听到如此动情、如此温馨的话,一个形象而巧妙的比喻,把一个思辨色彩很浓的夫妻“分工”问题说得何等透彻明了,让人一听就懂。“我觉得这个跟我和老婆的分工特别相像,耍猴的时候,我先敲锣,我老婆耍猴,耍完猴后她就坐在那里,我出去收钱。”特别是听了这句话,那种夫妻间的亲切感、默契感被形象地描述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到心暖肠热。此外,潘石屹的这番话还在告诉我们“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这样一段快人快语听之令人爽心悦耳的话,我们何不奇言共赏呢?
  
  口才之四:谈个人生活,体会深刻
  
   生活中的潘石屹,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炉火纯青地扮演着一个又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角色:出书,办报,写博客,演电影,做代言。包袱是一抖一个,风头一个比一个强。潘石屹的名字,早已经超出了房地产的界限,对于潘石屹,人们曾经用“四化”来概括:地产的潘石屹、文化的潘石屹、娱乐的潘石屹、自由的潘石屹。无论是做地产,玩建筑,还是拍电影,他都做的那样游刃有余,做得那样丰富多彩。于是,人们不禁会问,作为房地产开发商,你一天到晚去写文章,去爬山,去吹,去拍电影,你怎么是企业家呢?你到底是地产商人还是娱乐明星?老是做些不务正业的事情,你还有没有时间来管理企业内部问题吗?对此,潘石屹觉得没必要去把人分门别类,于是,他这样回应道——
  “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专业特征太明显,就会阻碍他体验生活中原本丰富的东西。如果他除了做商人赚钱外对别的所有事情都没有了兴趣,他就不能体会到很多别的乐趣,生命内涵也会因此大大缩水。”
   [点评]一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既巧妙地表明了自己到底是地产商人还是娱乐明星,也一语道破了一个人身上的专业特征太明显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这番举重若轻的逻辑推理,显露了潘石屹洞明世事的一面,也展示了他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此外,他在这里还暗暗地在强调:人应该多才多艺,应该有多种兴趣和爱好,那样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不应该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小的领域或者方面。潘石屹上网、博客、演出、代言、出书,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的人。
  
  口才之五:说媒体做秀,高人一等
  
   说到在媒体上“做秀”,潘石屹还十分懂得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他深谙此道,认为媒体铺天盖地连篇累牍的报道比单纯的广告更能吸引广大购房者的注意。因此,谈起媒体,潘石屹就有说个不完的话儿,当记者问及为何这么重视媒体的宣传效应时,他说——
  “我对媒体一直深怀敬畏,再小的报纸,也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所以,只要可能,我都会尽量满足媒体的采访要求,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创业史、人生观、世界观、财富观、地产观、艺术观、热门话题等等。企业发展哪能离得开媒体,为了企业牺牲我一个好了,苦点儿、累点儿,不算什么,何况还可以苦中寻乐。北京楼盘旋产推广费用占楼盘销售的百分之二三,而我花在推广宣传方面的费用只是相当小的数字,可是效果却很好。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卖不出去了。”
   [点评]其实,名人经常在媒体上露脸总难免有种种的嫌疑。那么潘石屹是不是也在“做秀”呢?如果是“做秀”,那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记者在此有意一探,不过潘石屹的表现没令人们感到失望,他以一向的坦诚,毫不掩饰自己“做秀”的初衷,就是为了卖自己的房子,率性的言辞,令人信服,还显出几分敬业精神。此外,从他的这段言谈中,我们还可以看得出潘石屹也是个公关高手,懂得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遍又一遍讲述自己的人生悲剧历程一样讲述自己的地产观。听了这段生动形象的话,相信没有人会怀疑潘石屹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这个相貌平平的甘肃人,早已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明星人物”,并巧妙地将媒体对其个人的注意力转化为对SOHO中国公司房地产项目的关注上了,真是高人一等。
   这就是地产界大腕级人物潘石屹,无论做事、行文还是说话,他都是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羁绊,敢说敢干敢负责任,喜欢创新,没有权威意识,为人谦和,笑容常在,所言所行常出人所料。正如他博客里写的这一句话:“说自己想说的话,穿自己想穿的衣,走自己想走的路,盖自己想盖的房子。”潘石屹这种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和幽默风趣的言谈风格,不愧是我们地产界的楷模和偶像,我们由衷地祝愿他的口才如同他的“楼盘”一樣,层层高升。
其他文献
彼此心心相印,这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其激励作用、创造力和破坏力都是巨大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离群而独居,人总是要过群体生活的。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像葡萄藤上的一根杈枝,其生命完全依赖在主藤上。杈枝什么时候脱离它的主枝,什么时候就要萎缩枯干。一簇葡萄之所以味美色香,完全是因为依在葡萄的主枝上,仅靠分枝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要把分枝从主枝上剪断下来,那么分枝上的葡萄就要枯萎。  社会交往能增强
期刊
父亲虽然在医院工作,却是个打杂工,而且他一直干了将近30年。  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全家人面前吹嘘,他和县里的某某书记交情有多深,和某县长的关系有多硬,说得神乎其神,把全家人听得神魂颠倒。我们避过父亲私下议论:你不就是医院一个打杂工,有那么大的神通吗?因此,我们送了父亲一个绰号:“吹牛大王”。  妹妹要考高中了,按她平常的分数,要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妹妹却想上,她在考试前问父亲:
期刊
李亚鹏是个传奇人物,戏演得怎么样人言言殊,但做人是没得说的。作为一个演员,他不是最帅的,也不是戏演得最好的——但他是最有味道的。  他的为人处事,就像郭靖所使的那一套“降龙十八掌”,至刚至阳,刚猛无双,比之独孤九剑的轻灵飘逸,黯然销魂掌的辗转缠绵,无疑是豪迈洒脱,更具侠之大气!  龙跃于渊:中戏毕业的李亚鹏在1998年曾凭借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塑造了一个青春阳光的杨峥的形象,有点小红。之后
期刊
刚入学那阵曾听师哥师姐说,中文系教授中有位奇人,穿衣不修边幅,上课从不点名,而每次他讲课却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外系的人慕名而来。  大二第一学期,传说中的刘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了,果然,他的首次亮相就让我们“惊艳”了,他的发型用“首如飞篷”来形容毫不为过,好像经过了专业“陶瓷烫”一般,一丛丛头发以奇妙的规则向头顶竖起,远看像扣了顶帽子,近看则像个标准鸟窝,估计小鸟可以在上面孵几个蛋也不用担心掉下来。
期刊
上大学以后,周末总是接到爷爷奶奶打来的电话,问我:过得好不好?这时候,不管我受了什么样的委屈,甚至刚还在卫生间里无声地哭泣,我也会用沙哑的笑声回答:怎么会不好呢,你们不要担心我。  每每这时候,室友们总是很羡慕我,她们说你的爷爷奶奶真是关心你啊。我知道她们还有一个没问出口的问题,你的父母怎么从没给你打过电话呢?  父母?高考前两个月的一场车祸,将这两个字变成了我心口上的两个窟窿,任我如何弥补,仍是
期刊
位于上海西南的漕河泾技术开发区就像一座幽静的城市后花园,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商务楼,没有喧嚣的商业网点,只有大片覆盖率极高的绿化带,掩映着一座座现代化厂房,然而,这里却是众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孕育之地,从生物工程、软件、新材料、智能设备到通信、机电,几乎无所不包,Frank所在的精密机械加工公司也坐落在此。在公司附近一家幽静的餐厅门口,戴着眼镜,一身休闲西服的他向我微笑招手,离约定的时间竟然丝毫不
期刊
冬天的早晨,常常是我还在三床棉被底下,蜷缩着做梦的时候,便听到爷爷叫我起床的吼声了。迷糊中还会听到菜刀在砧板上急风暴雨般“嚓嚓嚓”作响,油锅里油条“滋啦啦”转着圈长胖变粗,录音喇叭里有尖嗓子女人热切地嚷着:“豆汁、粽子、油饼这边走!”还有锅碗瓢盆“砰砰砰”地你拥我挤,互不相让。  我会隔着油布墙壁,侧耳仔细地倾听,直到听见有公交车在不耐烦地按喇叭,一个温柔的女声略带焦急地问爷爷:“小童起床了没?”
期刊
我毕业已经四年了,在事业上还算有点起色,常有朋友问我求职有什么秘诀。我说求职无秘诀,非要说出点经验的话,那就是找到真正喜欢的工作之前,先热热身是很有必要的。  我学的是财会,毕业时也和别人一样,只盯着薪水高、工作环境好的工作,但碰了几次壁之后,我及时调整了求职方向及思路,决定先找个工作把生存问题解决了再说。恰巧,市内一家大型超市开业,我很轻松地应聘到了收银员的职位。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我上岗了。
期刊
大学上到第三年,忽然意识到快毕业的人了还在混混噩噩,于是决定考研。又想到大学四年了没有一次打工经历实在遗憾,于是考研之前,决定先走出去历练历练。    一、“入行”不容易    这年头大学生课余打工成风,供过于求,招聘者挑三拣四。因为工作大多是服务推销类的,所以要求要么有相貌,要么有经验;于是既无相貌又无经验的我很自然地遭遇了一次次碰壁。我有点郁闷,如果招聘方都这样想,那诸如我辈相貌平平者怎样才能
期刊
我家对面的一个商店歇业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她似乎并不在意地回答:“啊!是那个家具店吧?我曾去过两三次,可能是辞职人员改行经营的。听说也有什么领导来店审查,店面还算干净;可遗憾的是,他们从来不对顾客露出笑容,尤其在我们这些家庭主妇眼里,他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都觉得带有傲劲,我早就料到他们会关门大吉的!”  我也经常前往许多商店购买物品或用餐,有些店铺的待客之道确实不能恭维,真叫人怀疑店方是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