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备考,你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中考安排陆续提上日程,同学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准备,在为数不多的备考日子里,你需要强化三种考场作文意识。
  一、换位思考意识
  这是一个逆向思维训练,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事例,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事半功倍。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在清楚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前提下,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如果我是出题人,我出这个作文题目想考察什么?在哪里设置难度?设身处地去感受阅卷者的阅卷体验:如果我是阅卷者,我想看到怎样赏心悦目的作文?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这种逆向思维能力,换位思考以保证不偏题,有的放矢。
  二、素材积累转化意识
  1.同类素材积累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写什么”远比“怎么写”要难得多。平常老师会强调素材来自于日常生活,要勤于积累。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对同类素材的累积,如同一个人物的不同解读,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达,同一种场景的不同呈现,同一种情感的不同流露……
  比如,我们关注“新冠肺炎”相关信息,想写关于钟南山先生的相关作文,那我们就要搜集关于他的相关素材,熟悉他,并整理出关于“钟南山”的素材库,根据题目选择一个巧妙的切入口,把累积的素材调用,例如,有同学选择钟南山的眼泪为切入点,将钟南山先生的个人情感与爱国情怀进行展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然,同类素材的累积不是为了抄袭或套作,是为了熟悉,并由此生出你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
  2.艺术化构思转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我们的作文写作本身就是一项艺术。我们可以依据生活中真实的场景进行艺术化的创作。考场作文好比是一出舞台剧,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里整合资源做最美的呈现。比如一同学在《悄然改变》的考场作文中,根据真实事例写父亲为自己扎头发的场景。原本生活中的父亲是会扎头发的,她却设置了一个不会扎头发的父亲,并且是一个要求苛刻的严父形象,这样艺术化的构思转化显然更具有表现力。
  艺术化构思转化一定要合情合理,符合人物的特点与事件的逻辑,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
  三、创设亮点意识
  文章亮点的创设点有很多,如在选材、立意、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可以出新。
  1.立意求新
  立意的创新是指针对写作对象能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想、情感,即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并能由浅入深,透过生活现象挖掘独特的、新颖的思想主题。
  立意的创新,最大的思维障碍是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式,必须深入挖掘题目的内涵,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从常规思维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例如:在当下的疫情居家生活中,网上曾流传一段视频: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被志愿者打砸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议论。对于这样的素材我们可以反向立意,对执法者的野蛮执法行为进行批判,这是一种教条主义,是滥用权力的体现,我们需要对执法进行监督,呼吁更加人性的执法。
  2.选材求新
  (1)要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中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东西,才是真切的,才能够感染并打动读者。
  比如同样是写母爱,史铁生写了两次“看花”,还写到母亲的去世,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及悔恨、愧疚之情;冰心则借荷叶比喻母亲,赞颂母爱的伟大。作者选取的材料虽然不同,但均有独特的感受,真切动人。
  (2)要选取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特别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能让人感受到清新的时代气息。如从不同视角选材赞美抗疫一线的人员,一同学在题为《门外的餐桌》的作文中选择写身为城管的爸爸为了避免接触传染,在楼梯口搭了个临时餐桌。“我”目睹爸爸的一日三餐,内心感受自然很真切,很独特。
  3.语言求新
  使语言新颖的表现方法有很多,涉及词语使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如同样是表达“春风来了”的意思,下面的几种表达是不是更形象!
  春风拂面,撩人心扉/春风唱着歌,欢快地朝我们走来/春风的脚步很轻盈,悄悄来到我们身边。
  考场作文需要一些点睛的句子。可以积累些名家富有蕴涵的句子,这些句子的使用一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要相信一句“那一刻,我的世界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胜过万千空洞的心理直白。
  也可以自己酝酿出一些耐人寻味、余味悠长的句子。如上文中提到的《门外的餐桌》的结尾:父亲的餐桌拉开了与我们吃饭的距离,却拉近了爱的距离。
  这样的句子不要太多,点睛足矣。
  4.形式求新
  文章的形式好比建筑物的外觀,有新颖之处才会引人注目。考场作文如果能够根据内容需要,恰当采用寓言、童话、小说、书信、日记等形式,也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新鲜的阅读感受。
  如写疫情,网络上一篇题为《寻找春天》的学生习作中,小作者将自己化身为一只蝙蝠,通过一只蝙蝠的所见所闻所感,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形式上采用了书信体,很吸引人的眼球,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并且蕴含丰富,耐人寻味。如开篇:“春天到了吗?好像……到了吧。”结尾:“现在是几月?二月。春天来了吗?来了。但为什么……我看不见呢……”既首尾呼应,很好地点题,又韵味悠长。
其他文献
少年不识③愁滋味,爱上层楼④。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⑤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②博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③不识:不明白。④层楼:高楼。⑤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
期刊
万里投荒,63岁的苏东坡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从天上掉到地上,又从地上被扔到地狱,心情很糟糕。还好,昌化军使张冲是他的文学“粉丝”,接他到衙门暂住,请他喝茶饮酒,请教诗文。不久,上边又探听到消息,立马下令将老苏赶出衙门,将张冲革职回老家。流落荒郊野外的大文豪,一脸无助:“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如何是好?老乡们来了,七手八脚搭了几间草屋。东坡一看,还不赖;环视周围的桄榔树,取了个“桄榔庵”的雅
期刊
我来自农村,心,也在农村的土地扎了根,但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我们一家只好搬迁到了城市里头。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是不懂得什么叫家乡的。起初有人问我什么是家乡,我说:“家乡——家乡——因为有我的祖祖辈辈,安息在那儿。”如今,我可以自豪地说:“家乡是我坚强的后盾;家能给予我温暖;家能给予我光明;家能给予我舒适感。”  我离家已经六个月了,总想起家乡的山水,想起那挺立在我家门前高大威武的古
期刊
辛弃疾的《丑奴兒·书博山道中壁》通篇言愁,写尽了人生的无奈——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功业的志愿和动力,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多
期刊
很多次到绍兴,我总固执地认为,看轩亭口,当在秋风秋雨的季节。倒不是因为秋瑾临刑前写下的那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遗言,而是感觉秋风秋雨中洗却了尘世喧嚣和浮躁的轩亭口,在一片乌檐粉墙之间,更能凸显一种悲壮和凄美的特质,况如秋瑾短暂而不乏悲壮、凄美的一生。  对于绍兴,甚而对于中国,秋瑾都是一个典型的叛逆代表。“碧玉闺秀,书画琴棋;相夫教子,良母贤妻。”在几千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里,凡女子,本
期刊
那个少年,青涩的脸庞,被执着磨得棱角分明。细长的眼睛不算惊艳,眼角的光芒是他对音乐的热恋,无论怎样,总是闪烁着不可泯灭的坚定。黑白键的钢琴,独自忧伤的大提琴,陪着他一步步成长,让这个安静、羞涩的男孩一次次走出挫折。让我热泪盈眶的不只是他的歌曲,更是他不顾一切追寻梦想的勇气。  15岁的我很平凡,渺小,甚至自卑。每天扎进作业堆里,呼吸都有点困难。也有点滴朦胧的情感,会和父母争吵。那年那天,忘记是什么
期刊
多少烽煙在历史之外消失  多少战马的嘶鸣响彻心底  多少的过往我们仍然在诵读  诵读人生的起起落落  多少次登高凭栏远眺  望不见梦里的风景  是哪盏孤灯照见忧思  是哪片青瓦压着晴和的时光  是谁的指纹  在窗棂上按下多难命运  挥不去万里愁云  是否采集所有鲜花  就可以捂住土地伤口  将愁苦流放千里之外  让这份土地回归当初的祥和  让所有的秋色芬芳着丰收
期刊
2020年高考,很多媒体的标语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这届考生,注定不凡!  的确,2020是值得记忆的年份,尤其安徽歙县高考当天,众多考生因洪水被迫推迟考试;贵州安顺一公交司机因对拆迁不满,载着包括多名高考生的公交车投江;高考当天,云南发生地震……更给今年的高考增添了一丝悲情色彩。  如何應对灾难?我有两点想法:  1.灾难的不可控。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前半句说,“世界上许多重要的
期刊
作家是怎么夸人好看的?  张爱玲:这张脸好像写得很好的第一章,使人想看下去。  毛姆:她的这种体型可能对雕塑家比对服装商更有吸引力。  川端康成: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村上春树:的确长得漂亮,细细看去,竟觉得好像有颗小石子怦然抛入心田尽头。心的表面沟壑纵横,且是纵深之处,一般很难接近,然而她却能将石子精准地抛入其间——她的美便属于这种类型。  余光中: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简
期刊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如果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人类思想史上的宗师巨匠,透过繁复芜杂、光怪陆离的社会表象,直抵事物本质。他们如炬的哲思洞照历史,引导着人类前行的脚步。而历史留下的智慧终将扎根在我们平凡的生命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