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坚守“德育为首,发展体育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坚持书香育人”的办学思路,以“享受体育、体验快乐、奠基幸福”为体育培养目标,在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打造快乐体育品牌、开放公共资源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系列活动,走出了一条“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的学校体育特色之路。
关键词:快乐体育;阳光;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1-0022-03
一所学校的开启,不仅是校门的开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开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哲学为这所新生的学校点燃了一片文化之光,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确立“合一”教育理念,坚守“德育为首,发展体育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坚持书香育人”的办学思路,以“敏学勤思 自尊尊人”为校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的特色精品学校。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享受体育、体验快乐、奠基幸福”为体育培养目标,开展了校园体育系列活动,从丰富多彩的“阳光新运动”到精彩纷呈的“阳光小竞赛”以及独树一帜的“阳光小特长”,构成了“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的学校体育特色之路。
一、建章立制,完善体育工作管理体系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阳光体育领导小组。学校认真落实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北京市(京发[2008]6号)文件、四部委(国发办[2007]53号)等体育卫生工作文件精神和要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体育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体育组与班主任、各社团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体育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管理机制。
(二)顶层设计,科学管理
一是贯彻“五项原则”。即“普及性、有效性、持久性、身心双健性、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
二是完善体育工作总体规划。学校聘请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与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和海淀教委体卫中心的专家领导来学校进行指导,明确了全员运动会、课课练1260例、体育家庭作业、卫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化特色发展方向。
三是健全体育工作制度,制订分层管理目标。建立并完善了《快乐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体育教学成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制订分层管理目标:一级目标是学校总体的体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意见,二级目标是体育组详细的学期体育工作计划,三级目标是体育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展板、广播、校园网等载体,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强健体魄”“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每一位师生、家长的心中。
(四)加大投入,提升硬件
为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学校多方筹资,把体育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予以保障,不断充实和增加体育器材和设施。学校原有200米田径场地、两个标准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足球场、8套休息座椅。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2013年添置了攀岩墙、儿童篮球架、攀爬网、新体能训练器材等学生喜爱的体育设施。2014年添置了助跑摸高器、吊环架、爬绳、爬杆、云梯、滑下绳缆、手扶荡桥等快乐体育园地设施。学校还定期添置羽毛球网、短网、篮球和乒乓球、网球等易耗体育用品,为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012~2014年期间,学校体育经费累计投入111.2万元。
二、创新驱动,打造快乐体育品牌特色
(一)阳光新运动,三道风景线是立足的根本
第一道风景线:特色课堂教学
学校把“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十二字方针作为学校体育特色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开设了花样跳绳、定向越野、校园网球、横向攀岩等新兴体育项目,使学生初步了解各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激发其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特色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例如:定向越野、攀岩课程与国防教育相融合,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人才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7月28日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强调“突出重点项目,推动校园足球发展,让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推动校园足球发展,9月25日我校举行了足球进校园启动仪式,这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足球运动在学校的普及,把“足球进校园”“足球进课堂”活动做实做好,做到让学生每人一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聘请北京女足一队总教练刘英为足球运动项目专家,在刘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认真训练,学有所乐。
另外,学校把“青少年第一人”生存教育培训作为课程引进课堂,向学生传递户外生存、紧急救护、灾害应急等知识,每周三下午上课,单周1~3年级,双周2~6年级。
第二道风景线:大课间活动
学校科学合理的安排“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将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毽球、跳绳、广播操、跆拳道、定向越野、攀岩、健美操、啦啦操、街舞13项体育社团融入到大课间中,还有快乐体育乐园设施也一并进入大课间,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壮大社团活动运动氛围,并设有全员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游戏。大课间活动与社团、体育课中的游戏项目和全员运动会项目三者有机融合,体现我校的合一教育理念。35分钟的课间活动有统一、有自主,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师生同乐,不仅锻炼了体能,放松了身心,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还有效地增进了师生感情,一举多得,深受师生欢迎。 第三道风景线: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孩子们自由运动的世界。学校配备了攀爬网、投篮架、攀岩壁、抱石等学生喜爱的体育设施,运动健身犹如阳光和空气处处滋养着孩子的身心。
(二)阳光小竞赛,传统项目是促进的保证
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健身活动的基础上,构建了传统的“阳光小竞赛”体系。
一是多彩运动会“全员”展风采。学校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指导下,积极探索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和发展,以全员运动会(全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运动会)的理念进行改革创新,设置精彩有趣的竞赛项目,保证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3~5个体育项目,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此外,运动会的项目设置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突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强调青少年体育锻炼精神与学校发展体育特色相结合,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充分体现了学校“合一教育”的办学理念,真正使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更使体育教学内容的落实具体化。
在2014年9月28日的全员运动会上,来自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各实验区、实验学校、研究团队及有关副理事长、理事以及海淀区主管体育的领导等前来观摩,学习我校“全员运动会”“快乐体育园地”活动开展的经验。同时教育部体卫艺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彦祥等领导受邀参加全员运动会并对活动进行了观摩指导。笔者在北师大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中国青年报、现代教育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大幅报道这次全员运动会,成为学校运动会改革的方向,同时在2014年7月的《体育教学》期刊中,专门介绍了此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创新点。
2014年12月19日下午,作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首批示范校,我校举行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全员运动会和快乐体育园地的培训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以及各实验校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会上笔者重点就学校全员运动会的组织、筹备、召开和快乐体育园地的建设一一进行了讲解、说明。会后,与会人员走进操场亲身体验了全员运动会和快乐体育园地的各个运动项目,反复与我校体育教师探讨关于全员运动会的组织、筹备、举办等问题。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校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也促使我校在体育改革中继续不懈努力和探索,今后也必将在体育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是在单项运动会方面,我校积极在学校开展定向越野、攀岩、广播操、跳绳等单项体育赛事,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每次组织比赛,我们都注重赛前策划,放大过程价值。以比赛为导向,号召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严格规范操作,达到“竞赛反哺教学”的效果。在激烈的竞争中,让孩子体验到胜败感受,同时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三)阳光小特长,社团建设是发展的途径
建校伊始学校就开设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红领巾社团,如:花样跳绳社团、街舞社团、攀岩社团、篮球社团、网球社团等。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本学期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及安全预案,并且按照每周3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的要求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社团数量由原来的25个增加到如今包括跆拳道社团、蜘蛛人攀岩社团、网球宝贝社团、北舞中国舞团在内的51个特色社团,形成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快乐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弘扬传统文化,创新自编操
我校根据阳光体育活动精神,不断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将健体与育智、育德、育美有效结合,使大课间活动不仅能健壮学生的体魄,更能锤炼学生的品德和意志,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加油站。
一是我校的《弟子规》自编操,就是充分结合弟子规与广播体操的韵律和规律进行创编的,凭借经典诵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学生道德品质,深受学生的喜爱,适合1~6年级全体学生,成果已固化,光盘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二是绳操。为增加学生跳绳锻炼的乐趣,学校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优势,编了一套难度适中的绳操,手中有物,再配上音乐,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绳操不仅具有同徒手操一样的价值,而且在培养灵敏度、准确性和平衡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已经将绳操在全校进行推广,并录制了一套花样跳绳的教学影像,将于年底发行。
三、规范管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体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一是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精神,成立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中层干部担任副组长,全体体育教师和正副班主任为检测的训练和测试人员,负责卫生工作的孙老师担任医务人员,班主任为数据管理员。
二是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测试工作程序及数据报送工作的计划和实施办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规定检测,确保上报数据准确。经检测我校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2014年我校学生上传率达到了100%,达标率97.28%,优秀率20.74%,比去年同期成绩的达标率提升了4%,优秀率提升了12%。
三是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注重测试结果的分析,力求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四、开放公共资源,服务公众回馈社会
依据《全民健身纲要》《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评估标准》《海淀区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评估标准》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设施的效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文化教育服务社区化,促进教育社会化,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学校从2011年开始,在课余和节假日期间已将体育设施向学生、社区居民及友邻会员单位开放。
学校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中具体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开放时间对学校各类体育社团开放,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如“体育嘉年华”、攀岩比赛、定向越野比赛等活动,全校师生、家长齐参与;二是与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相结合。结合学校花样跳绳、网球、定向越野、攀岩、新体能等体育特色,对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培训指导,如东升学区教师攀岩培训活动等;三是与国防教育相结合。主要活动包括空军指挥学院李国强教授结合攀岩活动,普及陆军侦察兵的相关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四是与社区体育发展相结合。积极与街道社区联合举办篮球等比赛,为全民健身提供设施保障。
五、阳光体育结硕果,谱写发展新华章
三年来,在努力打造优质学校的目标激励下,学校先后成立田径、花样跳绳、毽球、健美操、街舞、跳皮筋、攀岩、网球、排球、足球、棒球等高水平代表队,积极参加市、区级比赛,学校体育工作屡屡取得不菲的成绩。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一等奖。2012年荣获海淀区中小学大众健美操比赛自选组第一名,2013年荣获海淀区花样跳绳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花样跳绳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跳绳比赛中,取得了跳绳比赛两个单项第一名,男子丙组单人花样预决赛第一名,大众等级套路花样通级赛7人获六级(最高级别证书)。海淀区中小学大众健美操、啦啦队、街舞比赛,花球舞蹈啦啦操第一名、自由舞蹈啦啦操第一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第一届攀岩比赛中,获小学甲组第一名、男子乙组第二名、女子乙组第一名、女子丙组第三名。
如今的学校,处处洋溢着体育文化的馨香,处处闪耀着体育运动的光芒。今后,我们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以“全员参与、享受体育、体验快乐、奠基幸福”为指南,继续深化体育特色,提升内涵发展。一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强化体育教学研训,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娱乐化、健身性、兴趣性与文化性;二是积极拓展体育场地设施。通过挖潜与新建并举的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的功能;三是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优秀运动员进校从事体育工作或课余训练工作,进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快乐体育;阳光;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1-0022-03
一所学校的开启,不仅是校门的开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开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哲学为这所新生的学校点燃了一片文化之光,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确立“合一”教育理念,坚守“德育为首,发展体育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坚持书香育人”的办学思路,以“敏学勤思 自尊尊人”为校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的特色精品学校。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享受体育、体验快乐、奠基幸福”为体育培养目标,开展了校园体育系列活动,从丰富多彩的“阳光新运动”到精彩纷呈的“阳光小竞赛”以及独树一帜的“阳光小特长”,构成了“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的学校体育特色之路。
一、建章立制,完善体育工作管理体系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阳光体育领导小组。学校认真落实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北京市(京发[2008]6号)文件、四部委(国发办[2007]53号)等体育卫生工作文件精神和要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体育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体育组与班主任、各社团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体育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管理机制。
(二)顶层设计,科学管理
一是贯彻“五项原则”。即“普及性、有效性、持久性、身心双健性、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
二是完善体育工作总体规划。学校聘请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与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和海淀教委体卫中心的专家领导来学校进行指导,明确了全员运动会、课课练1260例、体育家庭作业、卫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化特色发展方向。
三是健全体育工作制度,制订分层管理目标。建立并完善了《快乐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体育教学成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制订分层管理目标:一级目标是学校总体的体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意见,二级目标是体育组详细的学期体育工作计划,三级目标是体育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展板、广播、校园网等载体,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强健体魄”“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每一位师生、家长的心中。
(四)加大投入,提升硬件
为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学校多方筹资,把体育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予以保障,不断充实和增加体育器材和设施。学校原有200米田径场地、两个标准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足球场、8套休息座椅。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2013年添置了攀岩墙、儿童篮球架、攀爬网、新体能训练器材等学生喜爱的体育设施。2014年添置了助跑摸高器、吊环架、爬绳、爬杆、云梯、滑下绳缆、手扶荡桥等快乐体育园地设施。学校还定期添置羽毛球网、短网、篮球和乒乓球、网球等易耗体育用品,为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012~2014年期间,学校体育经费累计投入111.2万元。
二、创新驱动,打造快乐体育品牌特色
(一)阳光新运动,三道风景线是立足的根本
第一道风景线:特色课堂教学
学校把“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十二字方针作为学校体育特色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开设了花样跳绳、定向越野、校园网球、横向攀岩等新兴体育项目,使学生初步了解各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激发其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特色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例如:定向越野、攀岩课程与国防教育相融合,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人才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7月28日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强调“突出重点项目,推动校园足球发展,让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推动校园足球发展,9月25日我校举行了足球进校园启动仪式,这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足球运动在学校的普及,把“足球进校园”“足球进课堂”活动做实做好,做到让学生每人一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聘请北京女足一队总教练刘英为足球运动项目专家,在刘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认真训练,学有所乐。
另外,学校把“青少年第一人”生存教育培训作为课程引进课堂,向学生传递户外生存、紧急救护、灾害应急等知识,每周三下午上课,单周1~3年级,双周2~6年级。
第二道风景线:大课间活动
学校科学合理的安排“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将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毽球、跳绳、广播操、跆拳道、定向越野、攀岩、健美操、啦啦操、街舞13项体育社团融入到大课间中,还有快乐体育乐园设施也一并进入大课间,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壮大社团活动运动氛围,并设有全员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游戏。大课间活动与社团、体育课中的游戏项目和全员运动会项目三者有机融合,体现我校的合一教育理念。35分钟的课间活动有统一、有自主,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师生同乐,不仅锻炼了体能,放松了身心,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还有效地增进了师生感情,一举多得,深受师生欢迎。 第三道风景线: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孩子们自由运动的世界。学校配备了攀爬网、投篮架、攀岩壁、抱石等学生喜爱的体育设施,运动健身犹如阳光和空气处处滋养着孩子的身心。
(二)阳光小竞赛,传统项目是促进的保证
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健身活动的基础上,构建了传统的“阳光小竞赛”体系。
一是多彩运动会“全员”展风采。学校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指导下,积极探索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和发展,以全员运动会(全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运动会)的理念进行改革创新,设置精彩有趣的竞赛项目,保证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3~5个体育项目,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此外,运动会的项目设置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突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强调青少年体育锻炼精神与学校发展体育特色相结合,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充分体现了学校“合一教育”的办学理念,真正使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更使体育教学内容的落实具体化。
在2014年9月28日的全员运动会上,来自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各实验区、实验学校、研究团队及有关副理事长、理事以及海淀区主管体育的领导等前来观摩,学习我校“全员运动会”“快乐体育园地”活动开展的经验。同时教育部体卫艺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彦祥等领导受邀参加全员运动会并对活动进行了观摩指导。笔者在北师大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中国青年报、现代教育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大幅报道这次全员运动会,成为学校运动会改革的方向,同时在2014年7月的《体育教学》期刊中,专门介绍了此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创新点。
2014年12月19日下午,作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首批示范校,我校举行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全员运动会和快乐体育园地的培训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以及各实验校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会上笔者重点就学校全员运动会的组织、筹备、召开和快乐体育园地的建设一一进行了讲解、说明。会后,与会人员走进操场亲身体验了全员运动会和快乐体育园地的各个运动项目,反复与我校体育教师探讨关于全员运动会的组织、筹备、举办等问题。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校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也促使我校在体育改革中继续不懈努力和探索,今后也必将在体育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是在单项运动会方面,我校积极在学校开展定向越野、攀岩、广播操、跳绳等单项体育赛事,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每次组织比赛,我们都注重赛前策划,放大过程价值。以比赛为导向,号召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严格规范操作,达到“竞赛反哺教学”的效果。在激烈的竞争中,让孩子体验到胜败感受,同时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三)阳光小特长,社团建设是发展的途径
建校伊始学校就开设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红领巾社团,如:花样跳绳社团、街舞社团、攀岩社团、篮球社团、网球社团等。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本学期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及安全预案,并且按照每周3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的要求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社团数量由原来的25个增加到如今包括跆拳道社团、蜘蛛人攀岩社团、网球宝贝社团、北舞中国舞团在内的51个特色社团,形成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快乐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弘扬传统文化,创新自编操
我校根据阳光体育活动精神,不断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将健体与育智、育德、育美有效结合,使大课间活动不仅能健壮学生的体魄,更能锤炼学生的品德和意志,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加油站。
一是我校的《弟子规》自编操,就是充分结合弟子规与广播体操的韵律和规律进行创编的,凭借经典诵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学生道德品质,深受学生的喜爱,适合1~6年级全体学生,成果已固化,光盘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二是绳操。为增加学生跳绳锻炼的乐趣,学校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优势,编了一套难度适中的绳操,手中有物,再配上音乐,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绳操不仅具有同徒手操一样的价值,而且在培养灵敏度、准确性和平衡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已经将绳操在全校进行推广,并录制了一套花样跳绳的教学影像,将于年底发行。
三、规范管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体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一是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精神,成立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中层干部担任副组长,全体体育教师和正副班主任为检测的训练和测试人员,负责卫生工作的孙老师担任医务人员,班主任为数据管理员。
二是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测试工作程序及数据报送工作的计划和实施办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规定检测,确保上报数据准确。经检测我校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2014年我校学生上传率达到了100%,达标率97.28%,优秀率20.74%,比去年同期成绩的达标率提升了4%,优秀率提升了12%。
三是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注重测试结果的分析,力求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四、开放公共资源,服务公众回馈社会
依据《全民健身纲要》《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评估标准》《海淀区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评估标准》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设施的效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文化教育服务社区化,促进教育社会化,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学校从2011年开始,在课余和节假日期间已将体育设施向学生、社区居民及友邻会员单位开放。
学校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中具体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开放时间对学校各类体育社团开放,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如“体育嘉年华”、攀岩比赛、定向越野比赛等活动,全校师生、家长齐参与;二是与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相结合。结合学校花样跳绳、网球、定向越野、攀岩、新体能等体育特色,对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培训指导,如东升学区教师攀岩培训活动等;三是与国防教育相结合。主要活动包括空军指挥学院李国强教授结合攀岩活动,普及陆军侦察兵的相关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四是与社区体育发展相结合。积极与街道社区联合举办篮球等比赛,为全民健身提供设施保障。
五、阳光体育结硕果,谱写发展新华章
三年来,在努力打造优质学校的目标激励下,学校先后成立田径、花样跳绳、毽球、健美操、街舞、跳皮筋、攀岩、网球、排球、足球、棒球等高水平代表队,积极参加市、区级比赛,学校体育工作屡屡取得不菲的成绩。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一等奖。2012年荣获海淀区中小学大众健美操比赛自选组第一名,2013年荣获海淀区花样跳绳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花样跳绳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跳绳比赛中,取得了跳绳比赛两个单项第一名,男子丙组单人花样预决赛第一名,大众等级套路花样通级赛7人获六级(最高级别证书)。海淀区中小学大众健美操、啦啦队、街舞比赛,花球舞蹈啦啦操第一名、自由舞蹈啦啦操第一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第一届攀岩比赛中,获小学甲组第一名、男子乙组第二名、女子乙组第一名、女子丙组第三名。
如今的学校,处处洋溢着体育文化的馨香,处处闪耀着体育运动的光芒。今后,我们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以“全员参与、享受体育、体验快乐、奠基幸福”为指南,继续深化体育特色,提升内涵发展。一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强化体育教学研训,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娱乐化、健身性、兴趣性与文化性;二是积极拓展体育场地设施。通过挖潜与新建并举的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的功能;三是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优秀运动员进校从事体育工作或课余训练工作,进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