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一片阑珊的灯火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真是由于那段历史的不新不旧、不今不古和不洋不土,民国题材成为近年来一种独特的写作资源。陆续在此安营扎寨、攻城掠地者恐怕远不止“三十六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从这里,牛人奇人猛人达人鱼贯而出,土匪妓女政客文士粉墨登场。眼看读者头昏眼花就要审美疲劳之时,湘中好汉游宇明斜刺里杀出,只见他抬头看球门,低头思对策,轻扭熊腰,舒展猿臂,一脚怒射,皮球应声入网——《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最近由浙江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素心》是一部追求好看的书。波诡云谲的民国时代,徜徉着一个汪洋恣肆的文人学者群体。作者力图通过一篇篇精心构撰、妙见迭出的文字,吸引并说服尽可能多的读者走向这段仪态万方的历史及俯仰其间的个性人物。
  游宇明早年是从诗歌写作入行的,他的爱情诗温婉多情,曾培养“游粉”无数。后来杂文家、散文家游宇明的作品又在全国热销,成就也有公论。坚信“言而无文,其行不远”的游宇明先生在各类文体创作中都追求良好的文学“口感”,当他把部分创作重心转移到历史随笔写作以后,我们仍然感受得到他一以贯之的写作姿态。这里,作者对史书传记不屑一顾的边角余料情有独钟,耐心翻检,仔细清理,并别具匠心地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大人物与小细节、大风范与小雅趣、大气节与小性情、大历史与小插曲的对比或反衬。如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教育家蔡元培清末时却一度是个热衷暗杀活动的人,而未来的中共领袖之一陈独秀也曾加入他的暗杀团队,跟他一起研制炸药,积极开展对清廷官员的“定点清除”活动,后来他们才先后转型成为教育家、革命家。再如,长期以来,一册《傅雷家书》几乎将傅雷的家教艺术神化了,其实傅雷早年的家教很不“艺术”,对儿子傅聪的过失,傅雷动辄责骂体罚,有时甚至到了虐待的程度。一向乐善好施的胡适竟然拒绝为族叔的茶叶广告“友情出演”,首要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这有欺骗消费者之嫌。为了资助亲友学生有时不惜向邻居借钱的国学大师吴宓,却因为一位同事未能在承诺的一周内归还借款五元,特地上门催讨,他解释说这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朱自清日记多次记载自己因“贪吃”而致胃痛,因为他的家庭负担重,生活艰难,所以一旦有机会他就忍不住暴饮暴食,但为了反对美国的扶日政策和抗议美国官员对中国人民的侮辱,他毅然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字……这些细节性或掌故式的叙述具有戏剧性的效果,洋溢着生动至真的人性人情,颠覆了我们的某些阅读常识和历史记忆,让我们读后或惊奇错愕,或哑然失笑,或油然而生敬意。
  《素心》还是一部用心经营的书。作者聚焦的文人学者正是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精英群体。《素心》通过对他们生活细节的细致追踪,展示出在战乱、杀伐之外,还有优雅、宁静;除了倒行逆施,还有道德操守;暴力与野蛮可能使某些地段的精神防线失守,但也激励了更多的勇气斗志生长……
  书中的多数篇什,在近几年的全国各种报章上陆续发表过。但结集出版的《素心》却显示出一种成建制的厚度和力量,表明作者的回望民国,既不是无意间的惊鸿一瞥,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式的短线投资,体现的是作者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潜心打磨的虔诚。作者把神态各异但无不光彩照人的大师们请到台前,以细致的描述告诉读者,是大师们的风采把灰暗的民国历史天空照亮,是他们的脊梁撑起了民国孱弱多病的身躯。作者还用相当的笔墨专门为自己最倾心的、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大师们画像,犹如漫画只突出形象最有个性的特征一样,作者也特别注意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体现大师们对民族精神的勉力建构、对民族前途的执著守望、对民族文化火种的细心呵护。当然,作者对大师们的“不完美”甚至“不光彩”之处也并不讳莫如深:陶行知有认知上的偏见,黄侃损人不利己的狂傲令人反感,周立波曾是个抛弃结发之妻的“负心汉”……但作者的高明引导让读者认识到,毕竟瑕不掩瑜,除开个别人政治上的失足和气节上的堕落,那些大师不愧是那时文化上的代表人物。
  可以相信,对这个时期以大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制和以学人为主体的文化大师们的浓厚兴趣,是游宇明能够驻守这段历史精耕细作数年,至今仍不离不弃的主要原因。老清华王文显、叶公超、陈寅恪等人教学方式不仅风格鲜明,实际上也不无缺点,学校对他们却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宽容,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暨南大学钟作猷、洪深、顾仲彝等人奇奇怪怪的英文课上。在西南联大的破屋烂瓦之下,跑警报、躲轰炸、喝稀饭、嚼干菜的学人们活出了绝代风采、教出了英杰才俊、写出了名篇佳作,成就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西南联大现象”。赵元任为了“好玩儿”,精通英、德、法三种语言,粗通日本、古希腊、拉丁和俄罗斯文,还会说三十三种汉语方言,一不小心“玩”成了“中国语言学之父”!鉴此,游宇明感叹,只有以“好玩儿”的心态,学问才能做得真、做得深,学术才会走上正途。
  《素心》通过打捞失落民间的大师趣事、钩沉不见诸教科书的历史轶闻、爬梳官方新闻通稿式叙事中所缺失或者被遮蔽的保险系数不够高的野狐禅,让这一段历史呈现出更丰腴感性的面貌,使大师们的形象更加风姿绰约。更重要的是,我们分明能感觉到一个虔敬的写作者如何趴在当下的肩头仰望历史星空、追慕前辈大师的神态。
  回望当年,繁华已被雨打风吹去。乱世民国日渐走进历史深处,灯火已阑珊。但它传递过来的文化上的暖意和光亮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吸收,不过,要开拓更广阔的前程,还得我们自己给力。希望,毕竟是在前头。
  
  (《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游宇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5.00元)
其他文献
贴标签,是商业营销中的有效招数。由于它的简明、醒目,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所以极富感召力,能极大地有助于推销。但若移植用在学术议程上,那就会适得其反,令人心生嫌弃,大大地贬低了论者的形象。因为学术论述要求详尽地罗列事实,提出充分的论据,展开缜密的推绎,能卓有成效地解决所呈现的矛盾,这样所作出的结论才能令人信服,予以接受。若是既没有提出足够的论据,又全然回避争议中的矛盾,只简单地就“靶子”醒目的标签,
2011年8月,伦敦遭遇骚乱,事后的报道很耐人寻味:“人们发现,残破的大街小巷里,惟有书店普遍安然无恙。它们平静地立在原地,仿佛不曾经历过这场现实中的劫难,似乎置身世外,又好像被人遗忘。”因为在欧洲历史上几次大骚乱中,书店向来是暴徒袭击的重要目标,而这次书店境遇,在许多人看来意味深长:是书店的震慑力量使暴徒远离,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屑于理睬这个时代的书店?  答案众说纷纭,然而,却透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参加深圳的一个文学沙龙,期间,南翔送我一本书,就是所谓“深圳当代短小说八大家”之一的作品集《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说实话,我对“八大家”并不感冒,尤其是把王十月、盛可以等调离的作家列入其中,更让我感到汗颜,仿佛深圳文坛是个势利的父母,早年嫌儿子女儿生得不漂亮或身体虚弱,狠心地抛弃掉,等其中的两位成名了,又大张旗鼓对外宣布他们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只是因为我自己不在“八大家”之中,所以不便
(接第十期)  七、自然地理与城市。城市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演变的,虽然城市是由人类建造的,但某种意义上讲,城市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互动的产物。自然条件影响着城市规模的大小、特色优势、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城市自始至终享受着自然的赐予,承受着自然的制约,城市始终不变的目标和追求应该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然的影响大致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三个方面。城市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极大,城市本
作为现代哲学的重要大家之一,卡西尔(Cassirer, Ernst, 1874—1945)在希特勒上台后曾有名言:“这是德国的末日。”随即弃汉堡大学校长之冠冕如敝屐,流亡去也。事实当然证明了卡氏的预见性和洞察力,但问题在于,希特勒以其暴行将极端的不名誉加予德国及其民众,这样的后果极为严重。至少,在二战后相当的长时段内,德意志民族必须承受“恶名”,这一点,从联邦总理勃兰特的“下跪”之举中我们多少当可
一    1898年戊戌政变时梁启超流亡国外,主要是在日本,其次是在澳大利亚、檀香山、加拿大、欧美等地生活了十四年。我们这位凤毛麟角式的先贤只活了五十六岁,在国外生活占去了他一生四分之一的时光(二十六岁至四十岁岁)。从《梁启超年谱长编》中得知,1903年他曾访问美国十个月,这年的5月16日,美国的外交部长约翰海会见了梁启超,5月17日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也会见了他。从这些经历上看,梁启超在美国并非走马
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见到林贤治的名字已是2010年了。那年回国,逛书店,见到他的书就买,不论题目,不论价钱,虽没买齐,但心情很爽,很鼓舞。《漂泊者萧红》是和我所购的其他书一起从上海出发,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半月后才轻轻叩响我的门铃。  林贤治说他写萧红的起因是看到一篇杂志文章,说萧红身边两位最亲近的男士——萧军和端木蕻良嘲笑她的作品,萧红倍感失望,深受打击。林贤治“颇受触动,于是萌生作传意图”,路见不
李义山诗《安定城楼》中有句云:“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就其字面意思,是说自以为腐败的死鼠也是美味,生怕鹓鶵抢吃而猜忌不已。这其实是用了《庄子·秋水》的中一个寓言故事。那寓言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时光回溯到1999年6月18日。  中午时分,李维东随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武装科考队在保护区西部木孜塔格峰一带执行科研与反偷猎任务。路上,忽然发现前方有大群秃鹫盘旋起落。有情况!李维东开着头车和队友们急速赶过去,发现遍地都是被剥了皮的藏羚羊尸体,在被秃鹫啄食得血肉模糊的尸身上,李维东等人发现了枪眼。盗猎疑犯还没有走远!李维东和队友们驱车追赶,路上,武装科考队领导考虑李维东枪法好,将全
我读到《诗囚》一书的时候,距离许永璋先生鹤归道山已是五年多时间了,距离许永璋先生给我们这一届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开“杜诗赏析”课程已是二十多个年头了。  二十多年的时间不算短,而先生当年在课堂上那浓重的桐城口音,那激情澎湃的诵讲杜诗的情形,仍宛在眼前。犹记得先生讲课讲到兴处,当场给我们表演“吟诗”,他闭着双目,摇头晃脑的吟诵着杜诗,那一种陶醉,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同学。  我曾将这一幕描述给许结老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