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具体的辩证法》的主旨是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本文试从科西克的理论旨趣和他对其它哲学思想的审视中考察“人与世界关系”研究在其理论中的优先地位。
关键词:人与世界关系 理论旨趣 审视
一、科西克哲学的理论旨趣
《具體的辩证法》的副标题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研究”,这就表明了科西克在本书所提出和要解决的问题。的确,科西克的理论都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论述的。
(一)从科西克的理论出发点看
科西克在开篇就指出:“辩证法探求‘物自体’。但是,‘物自体’并不直接地呈现在人面前。把握‘物自体’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还要走迂回的道路。”①科西克对“物自体”作出的解释则是:“哲学研究的‘物自体’就是人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它是人在历史中发现的世界总体和存在于世界总体中的人”②由此可见,科西克的理论旨趣就是探求人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规律虽并未向人直接呈现,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关于人与世界的认识。
(二)从哲学的研究对象看
科西克认为,“从古代开始,哲学一直在努力揭露物的结构和‘物自体’。各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不过是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这个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多种变体。”③在科西克看来,哲学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追问世界的本源,到近代哲学追问人的认识何以可能,再到现当代实践哲学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思索,都没有离开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形态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三)从对现实社会的分析看
在科西克看来,资本主义把人与物之间的直接联系打破了,劳动失去了创造性地维度,劳动把创造者与创造物分开,劳动活动只剩下了简单的重复,劳动变成了苦役。人也沦为了创造物和客体的水平。“尽管它带有真实世界的‘坚实性’和‘功效性’。它是一个‘形相世界’(马克思语)”④现代文明世界被装具所统治,操持成了人的普遍在世方式。人在各种装具系统中习惯性的生活,被物所控制却毫不自知。人们对手边之物熟悉,却把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淹没在对物的使用中。人们连平日的熟识世界中存在的异化和残忍也不认识了,他丧失了基本的反思和批判。他更不会对平日的功利主义世界的虚伪性产生怀疑,人们在世界的生存状态成了动物性的消极适应。现实社会的这一切不尽人意之处,都是科西克要批判和进行改造的,所以,他要探究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
(四)从人的实践、认识能力看
人是通过实践达到对世界和实在的总体认识的,人通过实践建立起与世界的关联。世界总体既包括世界对人的显现又包括人通过实践活动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人才有了世界的存在,人经验着、感受着世界,世界是为我而在的。人通过构造实在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科西克认为,人的本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也有超越的维度。人可以走出自己的创造物,去探寻创造物的意义。但人属于他所在的世界的一部分,他的世界决定他的意识和他对世界的解释。人类主体要达到对世界的认识,揭示出真实的世界就需要借助辩证法,即辩证思维。可见,科西克通过分析人的实践、认识能力,使人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可能。
在科西克看来,每个时代的哲学思维中都包含那个时代要解决的难题。哲学首先就是要提出问题。科西克提出的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任何一种哲学的出发点都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人的活动都是在延续人在世界中的某种存在方式,都是在确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科西克的理论依据和对其他哲学思想的审视
(一)科西克的理论依据
科西克认为,“具体总体”范畴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实在,这一范畴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从认识论上看,具体总体包含以下要素:第一,认识实在的真实的客观性;第二,对现象的历史性的认识;第三,对现象的客观内容和意义的认识,认识它的客观作用和它在社会整体中的历史地位。
科西克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意识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投射’。它记录着,同时也建构着和谋划着”⑤科西克坚持现代唯物主义,因为它是关于物自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科西克理解的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精神的、理智地再现社会的方法。它是在历史的人的客观活动基础上,展开和阐释社会现象的方法”⑥科西克认为马克思采用了总体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把总体概念纳入唯物辩证法并使其成为中心概念的。
人的功利主义实践造成了伪具体的世界,“伪具体恰好是人的产品的自主实存,是人向功利主义实践的降格。”⑦对伪具体的摧毁就要构造具体实在和具体的观察实在。科西克主张的唯物主义就是要解放主体和客体。
(二)科西克对其他哲学的审视
科西克认为哲学是否定性的,他固然也要审视现存的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科西克对实证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需要反对实证主义,需要透过客观人的造物窥视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关系,需要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进行批判。他还批评实证主义把世界的多元性作了单一的物理处理。在科西克看来,现代实证主义眼中只有物理主义的世界,它认为的人只是抽象的存在物,只是不完整的存在。科西克则认为,除了物理世界,还存在着别的世界,世界是不可穷尽的,客观世界不只有知识,还有其他方式。人的不同活动方式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世界的各种占有,不同的活动方式也获得了对世界的相应认识。
科西克还批评了还原论对实在的理解,认为它把世界的丰富内容抽象化了。所以,还原论只能分析外部现象,对本质却无可奈何。虽然唯理主义的理性成就了现代文明,但科西克批评那种理性把人看做原子化的个体和对世界作的物理主义理解导致了人的非理性。而唯理主义理性只坚持自己所谓的理性,忘记了人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科西克批评直接的机械思维对实在的理解,认为它不想努力通过后退与前进的复杂过程去获得本质,却以期认识本质并认识达到它的途径,最后只能在纯粹抽象或鸡毛蒜皮中周旋,无法触动实在的本质。科西克认为唯社会学主义取消了社会实在的丰富内容,它是以环境代替社会存在的。普列汉诺夫对主体的忽视,直接把人的主观性归于经济因素,这就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科西克认为经验主义的观点忽视对现象的研究也就无法达到对实在的发展的理解。唯理论和经验论对实在的认识,也只是基于一些可靠的前提对事实做的增补而已。
三、总结
在《具体的辩证法》中,科西克把二十世纪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的异化生存状态与哲学史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探求结合起来。科西克把实践看作是人的存在方式,他也看到了实践造成了人的伪具体存在。他正是要通过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来揭示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以达到具体总体,最终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1.
[2]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191.
[3]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5.
[4]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6.
[5]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15.
[6]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21.
[7]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9.
关键词:人与世界关系 理论旨趣 审视
一、科西克哲学的理论旨趣
《具體的辩证法》的副标题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研究”,这就表明了科西克在本书所提出和要解决的问题。的确,科西克的理论都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论述的。
(一)从科西克的理论出发点看
科西克在开篇就指出:“辩证法探求‘物自体’。但是,‘物自体’并不直接地呈现在人面前。把握‘物自体’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还要走迂回的道路。”①科西克对“物自体”作出的解释则是:“哲学研究的‘物自体’就是人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它是人在历史中发现的世界总体和存在于世界总体中的人”②由此可见,科西克的理论旨趣就是探求人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的规律虽并未向人直接呈现,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关于人与世界的认识。
(二)从哲学的研究对象看
科西克认为,“从古代开始,哲学一直在努力揭露物的结构和‘物自体’。各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不过是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这个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多种变体。”③在科西克看来,哲学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追问世界的本源,到近代哲学追问人的认识何以可能,再到现当代实践哲学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思索,都没有离开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形态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三)从对现实社会的分析看
在科西克看来,资本主义把人与物之间的直接联系打破了,劳动失去了创造性地维度,劳动把创造者与创造物分开,劳动活动只剩下了简单的重复,劳动变成了苦役。人也沦为了创造物和客体的水平。“尽管它带有真实世界的‘坚实性’和‘功效性’。它是一个‘形相世界’(马克思语)”④现代文明世界被装具所统治,操持成了人的普遍在世方式。人在各种装具系统中习惯性的生活,被物所控制却毫不自知。人们对手边之物熟悉,却把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淹没在对物的使用中。人们连平日的熟识世界中存在的异化和残忍也不认识了,他丧失了基本的反思和批判。他更不会对平日的功利主义世界的虚伪性产生怀疑,人们在世界的生存状态成了动物性的消极适应。现实社会的这一切不尽人意之处,都是科西克要批判和进行改造的,所以,他要探究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
(四)从人的实践、认识能力看
人是通过实践达到对世界和实在的总体认识的,人通过实践建立起与世界的关联。世界总体既包括世界对人的显现又包括人通过实践活动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人才有了世界的存在,人经验着、感受着世界,世界是为我而在的。人通过构造实在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科西克认为,人的本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也有超越的维度。人可以走出自己的创造物,去探寻创造物的意义。但人属于他所在的世界的一部分,他的世界决定他的意识和他对世界的解释。人类主体要达到对世界的认识,揭示出真实的世界就需要借助辩证法,即辩证思维。可见,科西克通过分析人的实践、认识能力,使人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可能。
在科西克看来,每个时代的哲学思维中都包含那个时代要解决的难题。哲学首先就是要提出问题。科西克提出的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任何一种哲学的出发点都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人的活动都是在延续人在世界中的某种存在方式,都是在确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科西克的理论依据和对其他哲学思想的审视
(一)科西克的理论依据
科西克认为,“具体总体”范畴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实在,这一范畴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从认识论上看,具体总体包含以下要素:第一,认识实在的真实的客观性;第二,对现象的历史性的认识;第三,对现象的客观内容和意义的认识,认识它的客观作用和它在社会整体中的历史地位。
科西克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意识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投射’。它记录着,同时也建构着和谋划着”⑤科西克坚持现代唯物主义,因为它是关于物自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科西克理解的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精神的、理智地再现社会的方法。它是在历史的人的客观活动基础上,展开和阐释社会现象的方法”⑥科西克认为马克思采用了总体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把总体概念纳入唯物辩证法并使其成为中心概念的。
人的功利主义实践造成了伪具体的世界,“伪具体恰好是人的产品的自主实存,是人向功利主义实践的降格。”⑦对伪具体的摧毁就要构造具体实在和具体的观察实在。科西克主张的唯物主义就是要解放主体和客体。
(二)科西克对其他哲学的审视
科西克认为哲学是否定性的,他固然也要审视现存的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科西克对实证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需要反对实证主义,需要透过客观人的造物窥视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关系,需要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进行批判。他还批评实证主义把世界的多元性作了单一的物理处理。在科西克看来,现代实证主义眼中只有物理主义的世界,它认为的人只是抽象的存在物,只是不完整的存在。科西克则认为,除了物理世界,还存在着别的世界,世界是不可穷尽的,客观世界不只有知识,还有其他方式。人的不同活动方式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世界的各种占有,不同的活动方式也获得了对世界的相应认识。
科西克还批评了还原论对实在的理解,认为它把世界的丰富内容抽象化了。所以,还原论只能分析外部现象,对本质却无可奈何。虽然唯理主义的理性成就了现代文明,但科西克批评那种理性把人看做原子化的个体和对世界作的物理主义理解导致了人的非理性。而唯理主义理性只坚持自己所谓的理性,忘记了人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科西克批评直接的机械思维对实在的理解,认为它不想努力通过后退与前进的复杂过程去获得本质,却以期认识本质并认识达到它的途径,最后只能在纯粹抽象或鸡毛蒜皮中周旋,无法触动实在的本质。科西克认为唯社会学主义取消了社会实在的丰富内容,它是以环境代替社会存在的。普列汉诺夫对主体的忽视,直接把人的主观性归于经济因素,这就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科西克认为经验主义的观点忽视对现象的研究也就无法达到对实在的发展的理解。唯理论和经验论对实在的认识,也只是基于一些可靠的前提对事实做的增补而已。
三、总结
在《具体的辩证法》中,科西克把二十世纪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的异化生存状态与哲学史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探求结合起来。科西克把实践看作是人的存在方式,他也看到了实践造成了人的伪具体存在。他正是要通过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来揭示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以达到具体总体,最终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1.
[2]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191.
[3]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5.
[4]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6.
[5]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15.
[6]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21.
[7]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