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 先国
本刊特约专栏作家,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云南没水,山西透水,玉树震区纷飞泪水。
汶川伤痕历历在目,又一个国难日突如其来。钢铁、水泥、医药等关联救灾股在哭声中飘红,残忍的股市不动声色地启动融资功能,经济机器在庞大的噪音中抵抗大自然的暴戾无常。
依然是学校,依然是无邪的视野猝然破裂,那些挣扎的呼号的无助的手,那些拥挤的恐慌的浑沌的亡灵,从遥远的青藏高原,从巴颜喀拉山麓,越过高山大海,越过阴霾雾霭,越过绿树鲜花,越过茶或者咖啡的热气,徘徊在我们周遭。
更多的是沉默,谴责与谩骂只能使自己更像斗鸡或者孔雀,不必忝列其中。4万亿投资的有效性自此受到普遍质疑,中国式投融资体制的切肤之痛,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民生!民生!民生!一年多以来,这个可以刺穿耳膜的词汇如今看来是如此苍白虚弱,地震带上的课堂竟然还是风雨飘摇。
还有什么灾难比汶川地震更惨?还有什么项目比一间抗震的教室更为急迫?市场的逐利本性,让我们这些活在内地的人显得如此自私,即使是捐款也无法赎尽所有的罪愆。足足两年的时间,我们可以“保8”,可以当“地王”,可以玩V字游戏,可以修一条条堂皇的高铁,但为什么不可以把学校建得牢靠些呢?
我相信青海的抗震房项目在各级政府的规划书中早已存在,我相信现在有很多人会后悔不迭,我更相信投融资体制不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类似的悲剧会不断重复上演。像抗震校舍这样的“保命项目”,属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供给,不应靠市场融资机制来解决。
现行的财政投资体制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配套”。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基本建设项目就采取层层配套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亲富厌穷”。财力雄厚的地方,因配套资金充裕,可以很快完成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落实。财力不足的地方则因配套资金不足,即使项目获批,也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进行应付性的建设。
“给配套解套”,这是十几年来我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听到基层干部最迫切的呼声。我也多次向专家学者求解“解套方略”,但是税制不变,财政投资体制基本上没有变革的可能。而改革税制,首先牵涉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牵涉到统筹区域发展这个大局,非超级雄才大略不可。
改革需要动力,但目前有话语权的东部发达地区,不仅对税制及投资体制改革的期许并不强烈,而且对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颇有微词。若没有持之以恒的反腐、强有力的干部任免制度,以及间歇性的对口支援制度,诸候经济、地方割据的乱象早就昭然天下。
中国的公共建筑似乎像地方干部一样实行任期制。有人说英国的房子寿命是300年,美国的房子寿命是100年,而中国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拆拆建建固然推动GDP快速增长,但对环境与资源的浪费损耗不可逆转,尤其是质量监控制度的缺失,往往造就伤天害理的豆腐渣工程。
“我和你,同住地球村”,青海是个容易让人遗忘的省份,也是个不可或缺的省份。没有三江水源,就不会有长江黄河滋养的中华文明。没有储量丰富的可燃冰,中国能源安全就会失去最后一丝底气。
即使青海变成一块碎玉,我们也应用黄金镶嵌,贴在共和国的胸口。
*责编电邮:[email protected]
本刊特约专栏作家,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云南没水,山西透水,玉树震区纷飞泪水。
汶川伤痕历历在目,又一个国难日突如其来。钢铁、水泥、医药等关联救灾股在哭声中飘红,残忍的股市不动声色地启动融资功能,经济机器在庞大的噪音中抵抗大自然的暴戾无常。
依然是学校,依然是无邪的视野猝然破裂,那些挣扎的呼号的无助的手,那些拥挤的恐慌的浑沌的亡灵,从遥远的青藏高原,从巴颜喀拉山麓,越过高山大海,越过阴霾雾霭,越过绿树鲜花,越过茶或者咖啡的热气,徘徊在我们周遭。
更多的是沉默,谴责与谩骂只能使自己更像斗鸡或者孔雀,不必忝列其中。4万亿投资的有效性自此受到普遍质疑,中国式投融资体制的切肤之痛,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民生!民生!民生!一年多以来,这个可以刺穿耳膜的词汇如今看来是如此苍白虚弱,地震带上的课堂竟然还是风雨飘摇。
还有什么灾难比汶川地震更惨?还有什么项目比一间抗震的教室更为急迫?市场的逐利本性,让我们这些活在内地的人显得如此自私,即使是捐款也无法赎尽所有的罪愆。足足两年的时间,我们可以“保8”,可以当“地王”,可以玩V字游戏,可以修一条条堂皇的高铁,但为什么不可以把学校建得牢靠些呢?
我相信青海的抗震房项目在各级政府的规划书中早已存在,我相信现在有很多人会后悔不迭,我更相信投融资体制不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类似的悲剧会不断重复上演。像抗震校舍这样的“保命项目”,属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供给,不应靠市场融资机制来解决。
现行的财政投资体制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配套”。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基本建设项目就采取层层配套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亲富厌穷”。财力雄厚的地方,因配套资金充裕,可以很快完成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落实。财力不足的地方则因配套资金不足,即使项目获批,也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进行应付性的建设。
“给配套解套”,这是十几年来我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听到基层干部最迫切的呼声。我也多次向专家学者求解“解套方略”,但是税制不变,财政投资体制基本上没有变革的可能。而改革税制,首先牵涉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牵涉到统筹区域发展这个大局,非超级雄才大略不可。
改革需要动力,但目前有话语权的东部发达地区,不仅对税制及投资体制改革的期许并不强烈,而且对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颇有微词。若没有持之以恒的反腐、强有力的干部任免制度,以及间歇性的对口支援制度,诸候经济、地方割据的乱象早就昭然天下。
中国的公共建筑似乎像地方干部一样实行任期制。有人说英国的房子寿命是300年,美国的房子寿命是100年,而中国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拆拆建建固然推动GDP快速增长,但对环境与资源的浪费损耗不可逆转,尤其是质量监控制度的缺失,往往造就伤天害理的豆腐渣工程。
“我和你,同住地球村”,青海是个容易让人遗忘的省份,也是个不可或缺的省份。没有三江水源,就不会有长江黄河滋养的中华文明。没有储量丰富的可燃冰,中国能源安全就会失去最后一丝底气。
即使青海变成一块碎玉,我们也应用黄金镶嵌,贴在共和国的胸口。
*责编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