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归纳和总结了企业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组织文化建设、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企业决策,缺乏正确的管理决策机制、内部权责界定不够清晰 中层管理问题严重、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产品价值取向不定。
关键词:质量缺陷 质量缺陷管理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中,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企业的作用。随着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市场规范发展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纷纷进行“经济转型”。然而“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时期的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使得我国原有的管理水平依旧不能适应企业新的发展的需要,成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企业的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发展,企业质量有缺陷,从而导致管理失效,最终使企业走向灭亡。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因此,有必要从提高企业自身管理能力角度研究来分析制约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能力,使得我国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质量缺陷管理影响因素
1.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制度反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制度。中国许多优秀企业非常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无力和财力去策划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而忽视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重视策划人员的创意,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可;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只关注文字的工整、华丽,而忽视了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仍旧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些都是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2.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中国推行ISO9000标准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许多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如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导致政企不分、产权主体虚置、产权边界模糊等现象。特别是产权制度不合理,由于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这严重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国家与企业间不对称的责权利结合、封闭性产权制度,给职工进入或退出企业的行为造成障碍,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经营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系列问题,但是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大多数是管理制度之间随意性强、不规范或者系统性不强。
3.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许多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在创业中一边闯市场一边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中层管理者大多数是亲属和旧部,并且存在非专业化管理,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大大的削弱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另外很多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这是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最大的障碍,导致大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强调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
4.企业决策,缺乏正确的管理决策机制。由于大部分企业内部缺乏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不做市场调研,更没有做战略规划、编写可行性报告,制定的代理商销售目标也不过是根据自己期望的公司利润倒推出来的。这样的决策机制,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在這种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来制定,这显然是不可取的。纵观企业决策存在问题。近年来曝光的“政商勾结”各类事件,政治色彩浓厚,不讲规则,企业管理决策采取领导“拍板式”的权威决策,这样常常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使整个企业面临绝境。这样一方面使有能力的决策者由于责任意识淡薄而忽视管理,另一方面,造成“个人决策、集体负责”这种扭曲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5.内部权责界定不够清晰,中层管理问题严重。企业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行为中不履行管理职责,推诿扯皮,不与企业保持一致,使得企业普遍存在现有的内部管理人员不够成熟稳重,管理技能差,管理知识短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甚至为了局部或本单位利益,在某些方面我行我素,抵毁企业管理效能,影响企业整体利益的症状。企业管理出现上下两层皮,政令难通,其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更难收到实效。致使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忽视了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增值潜力。
6.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幸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
7.产品价值取向不定。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市场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安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也无法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三、企业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1.对企业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程度,不仅可以反映出企业自身的整体实力,威胁企业的发展进程也会随之体现出来。要相信,一个好的产品会因为其质量过硬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进而推动产品的销量,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增强企业的实力。这不会因为其他外来因素而受到干扰,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的畅销。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一开始就不注重其产品的质量而致使其产生质量缺陷,这不仅仅会使其产品销量爆冷,更甚影响企业的信誉形象,企业从此一蹶不振,如三鹿奶粉事件。另外,质量好也可以降低机会成本,而机会成本的降低即相当于企业利益的增多。所以可以相信产品品质是判断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空间与生产规模扩大及持续经营的必备条件。
2.对市场的影响。正如所知道的一样,高质量的产品,缺陷越少,打开市场也就相对更加容易。质量缺陷管理可以更准确的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使市场更加规范化,大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开市场的前提条件有很多,但质量缺陷管理毋庸置疑是重中之重。
3.对消费者及社会的效应分析。产品最终的面向群体是消费者。而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其感官判断。商场是逐利的,不乏一部分的企业在产品缺陷管理上放任不管,在产品的生产上以次充好。假设这时将“鲶鱼效应”运用其中,在许多企业的产品存在质量缺陷的情况下,一企业将其高质量产品投入市场,而迫使这些企业不得不改变对其质量缺陷的管理方针政策,提高产品质量,博得消费者的青睐,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视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制定企业管理策略,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正式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生命线,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决策者应不断地、精心地培育人才。
2.进行适当的权责分配。正确用人,大胆授权,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用人不疑。让每位员工,每位管理者都清晰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做到人尽其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条件。
3.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宣传推广,培养员工意识;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把公司当做家,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尤其是各部門的管理者需加强沟通,形成从上到下的良好氛围。减少各部门间的隔阂和分歧,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努力。
4.培育高素质的管理者,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改善管理者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者素质是工作中的重要层面。每一个正确的管理行为都来源于管理者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素质,做出精确的判断,科学的进行经营决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的面对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企业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泊.管理哲学视野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5.
[2]郑立伟,徐仁冬.质量文化发展趋势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2007,(04):52-55.
[3]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11.5.
[4]李生峰.民营企业人才观念探析[J].企业经济,2005,(04):8-11.
[5]龚丹;李永.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J].经营与管理,2014,(08):64-65.
[6]王菲.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D].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
[7]李宝山.管理经济学[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8]岳玉山,曹学良,李保田,巩玉梅. 推行“零缺陷”管理 创建企业质量文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10): 66-68.
[9]张波,陈标鹏.关于我国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12,(11):312-313.
[10]宋卫东.质量文化建设贵在管理[J].中国石油石化,2012,(05):27-28.
作者简介:陈晨(1993—)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质量管理。林鑫(1993—),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质量经济学。杨威(1971—),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质量管理。田琨(1986—),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质量经济学。浦佳(1984—),辽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质量经济学。
关键词:质量缺陷 质量缺陷管理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中,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企业的作用。随着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市场规范发展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纷纷进行“经济转型”。然而“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时期的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使得我国原有的管理水平依旧不能适应企业新的发展的需要,成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企业的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发展,企业质量有缺陷,从而导致管理失效,最终使企业走向灭亡。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因此,有必要从提高企业自身管理能力角度研究来分析制约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能力,使得我国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质量缺陷管理影响因素
1.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制度反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制度。中国许多优秀企业非常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无力和财力去策划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而忽视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重视策划人员的创意,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可;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只关注文字的工整、华丽,而忽视了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仍旧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些都是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2.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中国推行ISO9000标准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许多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如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导致政企不分、产权主体虚置、产权边界模糊等现象。特别是产权制度不合理,由于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这严重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国家与企业间不对称的责权利结合、封闭性产权制度,给职工进入或退出企业的行为造成障碍,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经营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系列问题,但是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大多数是管理制度之间随意性强、不规范或者系统性不强。
3.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许多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在创业中一边闯市场一边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中层管理者大多数是亲属和旧部,并且存在非专业化管理,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大大的削弱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另外很多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这是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最大的障碍,导致大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强调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
4.企业决策,缺乏正确的管理决策机制。由于大部分企业内部缺乏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不做市场调研,更没有做战略规划、编写可行性报告,制定的代理商销售目标也不过是根据自己期望的公司利润倒推出来的。这样的决策机制,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在這种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来制定,这显然是不可取的。纵观企业决策存在问题。近年来曝光的“政商勾结”各类事件,政治色彩浓厚,不讲规则,企业管理决策采取领导“拍板式”的权威决策,这样常常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使整个企业面临绝境。这样一方面使有能力的决策者由于责任意识淡薄而忽视管理,另一方面,造成“个人决策、集体负责”这种扭曲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5.内部权责界定不够清晰,中层管理问题严重。企业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行为中不履行管理职责,推诿扯皮,不与企业保持一致,使得企业普遍存在现有的内部管理人员不够成熟稳重,管理技能差,管理知识短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甚至为了局部或本单位利益,在某些方面我行我素,抵毁企业管理效能,影响企业整体利益的症状。企业管理出现上下两层皮,政令难通,其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更难收到实效。致使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忽视了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增值潜力。
6.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幸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
7.产品价值取向不定。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市场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安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也无法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三、企业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1.对企业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程度,不仅可以反映出企业自身的整体实力,威胁企业的发展进程也会随之体现出来。要相信,一个好的产品会因为其质量过硬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进而推动产品的销量,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增强企业的实力。这不会因为其他外来因素而受到干扰,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的畅销。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一开始就不注重其产品的质量而致使其产生质量缺陷,这不仅仅会使其产品销量爆冷,更甚影响企业的信誉形象,企业从此一蹶不振,如三鹿奶粉事件。另外,质量好也可以降低机会成本,而机会成本的降低即相当于企业利益的增多。所以可以相信产品品质是判断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空间与生产规模扩大及持续经营的必备条件。
2.对市场的影响。正如所知道的一样,高质量的产品,缺陷越少,打开市场也就相对更加容易。质量缺陷管理可以更准确的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使市场更加规范化,大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开市场的前提条件有很多,但质量缺陷管理毋庸置疑是重中之重。
3.对消费者及社会的效应分析。产品最终的面向群体是消费者。而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其感官判断。商场是逐利的,不乏一部分的企业在产品缺陷管理上放任不管,在产品的生产上以次充好。假设这时将“鲶鱼效应”运用其中,在许多企业的产品存在质量缺陷的情况下,一企业将其高质量产品投入市场,而迫使这些企业不得不改变对其质量缺陷的管理方针政策,提高产品质量,博得消费者的青睐,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视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制定企业管理策略,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正式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生命线,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决策者应不断地、精心地培育人才。
2.进行适当的权责分配。正确用人,大胆授权,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用人不疑。让每位员工,每位管理者都清晰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做到人尽其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条件。
3.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宣传推广,培养员工意识;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把公司当做家,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尤其是各部門的管理者需加强沟通,形成从上到下的良好氛围。减少各部门间的隔阂和分歧,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努力。
4.培育高素质的管理者,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改善管理者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者素质是工作中的重要层面。每一个正确的管理行为都来源于管理者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素质,做出精确的判断,科学的进行经营决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的面对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企业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泊.管理哲学视野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5.
[2]郑立伟,徐仁冬.质量文化发展趋势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2007,(04):52-55.
[3]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11.5.
[4]李生峰.民营企业人才观念探析[J].企业经济,2005,(04):8-11.
[5]龚丹;李永.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J].经营与管理,2014,(08):64-65.
[6]王菲.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D].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
[7]李宝山.管理经济学[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8]岳玉山,曹学良,李保田,巩玉梅. 推行“零缺陷”管理 创建企业质量文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10): 66-68.
[9]张波,陈标鹏.关于我国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12,(11):312-313.
[10]宋卫东.质量文化建设贵在管理[J].中国石油石化,2012,(05):27-28.
作者简介:陈晨(1993—)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质量管理。林鑫(1993—),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质量经济学。杨威(1971—),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质量管理。田琨(1986—),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质量经济学。浦佳(1984—),辽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质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