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缓解患者病情并加快患者病情恢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相关的健康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
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5-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滑膜炎症是其最突出的症状,通常会引发关节受损,并且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疼痛等症状,进而引发关节功能性障碍[1]。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除了有药物治疗的方法之外,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为进一步探讨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对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其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9±7.6)岁。患者病程最短的为5个月,最长的为9年,平均病程为5.7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要有起病缓慢、乏力、手足发冷、食欲降低、全身不适等表现,严重的患者出现肿胀、晨僵、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由于对医院并不了解,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再加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患者就会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状况,产生疾病可能致残等担忧。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一定心理安慰,并为患者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此外,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使病患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并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1.2.2饮食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对患者的消化道起到不良刺激,导致患者食欲降低,进而造成消化道类疾病,影响人体吸收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最后引发营养不良。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多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不吃生冷、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女性在经期过后应当及时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防止疾病发作[2]。
1.2.3功能恢复训练。功能恢复训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缓解期和慢性期。在急性期,临床护理主要是关节制动,医护人员应当尽量让患者关节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防止过度活动或是负重,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患者在修养期间的不良姿势或不当体位,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接着是缓解期,缓解期的临床护理主要是活动关节,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加强肌肉训练,尽量让伸屈肌力保持平衡。最后是慢性期,慢性期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是防止和纠正畸形,强化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引导患者拥有良好坐姿、站姿等,防止因负重再次引发关节疼痛[3]。
1.2.4出院指导。良好的出院指导能够防止患者在出院后病情复发。首先,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指导工作,耐心的给患者讲解治疗的整个过程,并强调保健知识,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相关的康复治疗。其次,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强调用药剂量等相关事项,要求患者严格按照配方用药,保证用药及时且药量准确,一定不能随便换药或停药[4]。最后,医护人员应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药物的副作用,一旦在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要求患者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防止出现并发症。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护理措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现象,且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的关节功能都得到有效恢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存治疗,而这不仅要依靠药物治疗,还需要一定的临床护理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通过临床护理提高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并调整治疗态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将累及多个关节,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造成畸形甚至丧失功能。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还无法完全治愈,患者必须进行终身治疗,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还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消极情绪[5]。因此,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时,应适时增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氛围。
本次选取的100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由此可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成辉,曹颖瑜,陶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71-72
[2]周婕.康复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0.20(8):1-2
[3]王鳳梅.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0.11(5):78-79
[4]孙萍,李炳华,于明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8):218
[5]吕军影,黄李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1(9):38-39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相关的健康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
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5-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滑膜炎症是其最突出的症状,通常会引发关节受损,并且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疼痛等症状,进而引发关节功能性障碍[1]。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除了有药物治疗的方法之外,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为进一步探讨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对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其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9±7.6)岁。患者病程最短的为5个月,最长的为9年,平均病程为5.7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要有起病缓慢、乏力、手足发冷、食欲降低、全身不适等表现,严重的患者出现肿胀、晨僵、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由于对医院并不了解,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再加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患者就会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状况,产生疾病可能致残等担忧。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一定心理安慰,并为患者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此外,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使病患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并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1.2.2饮食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对患者的消化道起到不良刺激,导致患者食欲降低,进而造成消化道类疾病,影响人体吸收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最后引发营养不良。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多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不吃生冷、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女性在经期过后应当及时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防止疾病发作[2]。
1.2.3功能恢复训练。功能恢复训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缓解期和慢性期。在急性期,临床护理主要是关节制动,医护人员应当尽量让患者关节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防止过度活动或是负重,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患者在修养期间的不良姿势或不当体位,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接着是缓解期,缓解期的临床护理主要是活动关节,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加强肌肉训练,尽量让伸屈肌力保持平衡。最后是慢性期,慢性期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是防止和纠正畸形,强化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引导患者拥有良好坐姿、站姿等,防止因负重再次引发关节疼痛[3]。
1.2.4出院指导。良好的出院指导能够防止患者在出院后病情复发。首先,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指导工作,耐心的给患者讲解治疗的整个过程,并强调保健知识,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相关的康复治疗。其次,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强调用药剂量等相关事项,要求患者严格按照配方用药,保证用药及时且药量准确,一定不能随便换药或停药[4]。最后,医护人员应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药物的副作用,一旦在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要求患者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防止出现并发症。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护理措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现象,且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的关节功能都得到有效恢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存治疗,而这不仅要依靠药物治疗,还需要一定的临床护理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通过临床护理提高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并调整治疗态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将累及多个关节,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造成畸形甚至丧失功能。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还无法完全治愈,患者必须进行终身治疗,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还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消极情绪[5]。因此,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时,应适时增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氛围。
本次选取的100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由此可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成辉,曹颖瑜,陶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71-72
[2]周婕.康复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0.20(8):1-2
[3]王鳳梅.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0.11(5):78-79
[4]孙萍,李炳华,于明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8):218
[5]吕军影,黄李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