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缓解患者病情并加快患者病情恢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相关的健康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
  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5-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滑膜炎症是其最突出的症状,通常会引发关节受损,并且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疼痛等症状,进而引发关节功能性障碍[1]。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除了有药物治疗的方法之外,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为进一步探讨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对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其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9±7.6)岁。患者病程最短的为5个月,最长的为9年,平均病程为5.7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要有起病缓慢、乏力、手足发冷、食欲降低、全身不适等表现,严重的患者出现肿胀、晨僵、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由于对医院并不了解,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再加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患者就会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状况,产生疾病可能致残等担忧。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一定心理安慰,并为患者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此外,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使病患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并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1.2.2饮食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对患者的消化道起到不良刺激,导致患者食欲降低,进而造成消化道类疾病,影响人体吸收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最后引发营养不良。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多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不吃生冷、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女性在经期过后应当及时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防止疾病发作[2]
  1.2.3功能恢复训练。功能恢复训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缓解期和慢性期。在急性期,临床护理主要是关节制动,医护人员应当尽量让患者关节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防止过度活动或是负重,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患者在修养期间的不良姿势或不当体位,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接着是缓解期,缓解期的临床护理主要是活动关节,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加强肌肉训练,尽量让伸屈肌力保持平衡。最后是慢性期,慢性期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是防止和纠正畸形,强化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引导患者拥有良好坐姿、站姿等,防止因负重再次引发关节疼痛[3]
  1.2.4出院指导。良好的出院指导能够防止患者在出院后病情复发。首先,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指导工作,耐心的给患者讲解治疗的整个过程,并强调保健知识,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相关的康复治疗。其次,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强调用药剂量等相关事项,要求患者严格按照配方用药,保证用药及时且药量准确,一定不能随便换药或停药[4]。最后,医护人员应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药物的副作用,一旦在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要求患者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防止出现并发症。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护理措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现象,且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的关节功能都得到有效恢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存治疗,而这不仅要依靠药物治疗,还需要一定的临床护理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通过临床护理提高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并调整治疗态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将累及多个关节,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造成畸形甚至丧失功能。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还无法完全治愈,患者必须进行终身治疗,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还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消极情绪[5]。因此,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时,应适时增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氛围。
  本次选取的100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由此可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成辉,曹颖瑜,陶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71-72
  [2]周婕.康复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0.20(8):1-2
  [3]王鳳梅.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0.11(5):78-79
  [4]孙萍,李炳华,于明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8):218
  [5]吕军影,黄李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1(9):38-3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护理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名妇产科护士,不仅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为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综合的整体护理,达到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妇产综合护理有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2-02 
期刊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当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健康追求的期望值存在偏差时,将会诱发一些医疗纠纷,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  方法:妇产科是医疗风险的高危科室,更是医疗纠纷的好发科室,通过制定管理标准,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规范妇产科护理行为。  关键词: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妇产科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期刊
摘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能有效地缓解或解除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脏瓣膜成形术的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技巧要求高、心肌缺血时间长,因而手术风险大、手术病死率可达5%~11%[1]。我院于2013年6月行冠状动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护理。  方法:对189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5-02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
期刊
摘要:产褥期是产妇的心理转换时期,为了能顺利而科学的渡过产褥期,更好的完成产后的恢复,产妇要在产褥期这段时间里,注意生理和心理的调整和适应,科学调养以促进产后恢复健康。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89-0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是产妇的心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办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每组69例患者,一组作为观察组在入院之前接受急诊护理,一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入院之前没有接受急诊护理。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之后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的基础上,在入院之前接受急诊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的比率以及进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进路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对3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术后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各种护理措施。  结果:咽部疼痛、局部出血等是影响茎突截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常见的不适症状,其发生与精神因素、手术部位、术后进食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健康指导,可缓解患者术后痛苦,促进其康复。  结论:对于口咽进路手术行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患者给予相应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卫生院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西医护理干预而在糖尿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与有效性。  方法:对我院2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将14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余下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采用回访调查方法。  结果: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入院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西医护理的方法,给予恰当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合理的护理,而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中,对本次PICC的满意度达到92%,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中,对本次PICC的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静脉留置针的无痛穿刺技术及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过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住院治疗进行登记的先后次序的方法,把前2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后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實验组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无痛穿刺技术,后2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然后对穿刺过程中的无痛技术以及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50例病患的静脉针在体内留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