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责任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思维锻炼好,特长培养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回归教育的本源,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的责任 回归教育本源 学生成长 促进全面发展
一、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责任是什么呢?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思维锻炼好,特长培养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回归教育本源,关注学生成长
现实中的教育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僵化的运作环节,教育内容由知识拥有者和国家制定,教育理想被搁置,教育成了手段和工具,教育成了一种束缚。要想摆脱这种束缚,我们必须回归教育本源,关注学生成长。
(一)回归教育本源
由于考试制度没有改变,使得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学生的目标也只是能考上大学就行,都忽视了情感教育,从而导致出现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因此,我们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回归教育本源就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思维锻炼好,特长培养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认识教育的问题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二)关注学生成人成长
关注学生成人成长,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是教育的第一要义。而实际生活中,校园生活活力不足,课堂教学生机不够,题海战术、成堆作业、各级各类辅导班兴趣班、频繁考试考级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的精神、情趣、人格这些生命本质的东西被冷落和忽视了,他们的理想、志趣、爱好、个性发展、审美情趣等都被剥夺了。对生活失去热爱的人,也就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魂”的人,是教育的第二要义。我们学校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思想、智慧、情感。即让学生在经历知识获得过程中,体验文化给人带来的生命尊严。人生绝对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或为了获得知识所代表的符号,相反,获取知识是为了获得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智慧和文化,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经历了几番教育理论变化之后,我们也都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当我们对学生成长理性思考时,我们的教育追求也许才有了真正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感。
三、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促进全面发展
当教育者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人”作为己任时,学校的办学就“眼中有人”了。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高质量的人生,就需要具有高效的课堂、创新的课程、自主式的评价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驿站。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生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情绪。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课堂,重塑行为,同课异构,采用多教多评的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基本实现“课堂革命”。
创新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七彩摇篮。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来有多聪明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变聪明,在某些方面更聪明。因为学生的自信、规则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和意志品质,都是在课程的学习中练就的。因此,学校只有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才能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实现生命个体的成长。
自主式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因为自主、自立是人实现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是我们开展自主式评价的重要教育活动。而学生的自主式评价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和父母的帮助,通过记录成长的评价体系,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比如,在“家有孝儿女”活动中,学校和家庭共同评价学生,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再如,通过“我是交通协管员”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责任,使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发展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教师可以组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电视台、走进博物馆馆等场所,在学生参与、调查、了解社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成长打下了精神的底子。
关注了学生成长这个话题,我们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源。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找到了根本和核心。关注了学生成长,就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要聚焦人的发展,我们不能再成为寓言中的“农夫”,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
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学校,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乃至于家庭教育。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学生的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科学的发展和成长。让我们回归教育本源,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教育的责任 回归教育本源 学生成长 促进全面发展
一、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责任是什么呢?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思维锻炼好,特长培养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回归教育本源,关注学生成长
现实中的教育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僵化的运作环节,教育内容由知识拥有者和国家制定,教育理想被搁置,教育成了手段和工具,教育成了一种束缚。要想摆脱这种束缚,我们必须回归教育本源,关注学生成长。
(一)回归教育本源
由于考试制度没有改变,使得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学生的目标也只是能考上大学就行,都忽视了情感教育,从而导致出现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因此,我们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回归教育本源就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思维锻炼好,特长培养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认识教育的问题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二)关注学生成人成长
关注学生成人成长,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是教育的第一要义。而实际生活中,校园生活活力不足,课堂教学生机不够,题海战术、成堆作业、各级各类辅导班兴趣班、频繁考试考级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的精神、情趣、人格这些生命本质的东西被冷落和忽视了,他们的理想、志趣、爱好、个性发展、审美情趣等都被剥夺了。对生活失去热爱的人,也就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魂”的人,是教育的第二要义。我们学校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思想、智慧、情感。即让学生在经历知识获得过程中,体验文化给人带来的生命尊严。人生绝对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或为了获得知识所代表的符号,相反,获取知识是为了获得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智慧和文化,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经历了几番教育理论变化之后,我们也都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当我们对学生成长理性思考时,我们的教育追求也许才有了真正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感。
三、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促进全面发展
当教育者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人”作为己任时,学校的办学就“眼中有人”了。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高质量的人生,就需要具有高效的课堂、创新的课程、自主式的评价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驿站。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生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情绪。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课堂,重塑行为,同课异构,采用多教多评的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基本实现“课堂革命”。
创新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七彩摇篮。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来有多聪明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变聪明,在某些方面更聪明。因为学生的自信、规则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和意志品质,都是在课程的学习中练就的。因此,学校只有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才能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实现生命个体的成长。
自主式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因为自主、自立是人实现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是我们开展自主式评价的重要教育活动。而学生的自主式评价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和父母的帮助,通过记录成长的评价体系,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比如,在“家有孝儿女”活动中,学校和家庭共同评价学生,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再如,通过“我是交通协管员”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责任,使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发展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教师可以组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电视台、走进博物馆馆等场所,在学生参与、调查、了解社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成长打下了精神的底子。
关注了学生成长这个话题,我们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源。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找到了根本和核心。关注了学生成长,就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要聚焦人的发展,我们不能再成为寓言中的“农夫”,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
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学校,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乃至于家庭教育。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学生的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科学的发展和成长。让我们回归教育本源,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