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因此而改变,在课程和学习被改变的同时.教育在无形中就发生了变化。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CETA7)于10月13日至14日在辽宁大连举行,大会以“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为主题,围绕视频公开课建设、资源共享课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新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等主题展开.与会者进行了较为深入地交流与探索。
[关键词]CETA7;技术;课程;云计算;移动学习;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6—0024—07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技术领域也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变化.为教育行业带来了福音.正无形中改善着课程教学.改变着师生的学习方式。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CETA7)于2011年10月13-14日在辽宁大连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由大会特邀报告(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会、论文交流以及成果展示等环节组成。共有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20多所高校,近300人参会学者/专家与会。《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多家学术期刊,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二、技术带来教育的新变革:大会主题演讲
大会的六个主题报告紧密结合“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这一主题展开.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当今教育行业的变革.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学习生活方式的巨变.并对未来教育提出了思考。
(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作了《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的主题报告.他从机遇与挑战、十年发展规划、未来发展展望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机遇与挑战方面.报告指出.ICT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当年《地平线报告》(THE HORIZON REPORT,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很多预估都已经成为现实,移动设备、云计算、电子书等都已逐步普及。对教育来讲.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发布了相应战略规划和报告,例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rr技术对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ICT正改变着当今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学工具,也改变着办学模式。大学开放课程的建设、电子课本的普及、移动学习终端的快速发展、电子白板等在国际上的广泛渗透与应用.都为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他认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处于基本应用阶段.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发展较快,意识、机制、经费、队伍等问题,仍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十年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障碍。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应该努力走出教材电子化、课程网页化、应用模式化的尴尬局面,而应该实现模式创新、方法变革、内容优化、工具更新四大目标,力争用十年时间努力实现从初步应用整合到融合创新的过程。他介绍了即将出台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主要分为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四大框架,并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应该实现的具体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教育信息基础环境的全面覆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全面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应用:到2020年,实现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化教学应用重点突破、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化优质资源广泛共享、网络化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总之,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对于未来信息化的发展。报告主要从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报告指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在云服务环境下的云端学校、云端教室、电子书包、电子课桌、电子课本、电子白板等物联网化的学习环境.未来的教师也将是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与教育能力的教师,未来的学生将是具备创新、协作、科研能力和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二)台湾大学课堂的信息化
台湾大学的岳修平教授以台湾大学为案例.作了《媒体科技传播策略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的报告。岳教授带领团队在台湾大学开展了很多项实验.做了不少相关探索.包括课程平台的建设、演讲网的开展、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农业方面咨询系统的构建等。她指出,纵观ICT在教学里面的应用。从开始的电脑辅助教学到咨询融人.到数位学习.教师的主动性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将这些科技自觉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应该把科技的特色进行整合和传递.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教师从完全不会用,到自己探索,应用到教学中.到最后实现精致化课程.需要时间和心力的投入以及经验的不断累积.台湾大学在此方面做了较多地努力。
台湾大学作为台湾地区领跑者.充分发挥了领头羊效应。从1997年开始推动非同步教学.鼓励师生互动交流.到2001年建立Educational Technology Group.进行专业教学辅助,再把“台电在线”推动起来,进行精致化课程设计。2003年.她带领团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师们从开始的拒绝使用到如今的七成教师加入到媒体科技应用行列.台湾大学信息化教学进展显著。在试验中.台大非常注重各部门的协作,共同建设课堂,电子讲桌、手写板、电子白板、click、数位讲座等媒体科技载体的硬件技术广泛被开展.教师本身素质.使用方法等软技术.成为推动媒体科技运用的重要因素。同时.台湾大学还做了跨国开课的探索.与日本京都大学合作,开设《教育传播科技》课程,通过“台大课程平台”进行远距连线与线上考核。根据实际需求.台大还开发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电子书、单元教材、演讲资源、线上图书馆等,以供在校学生应用.
(三)e-Research:信息化时代的研究方式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的顾小清教授就《e-Research:信息化时代的研究方式变革》为题作了报告.她主要从我们是否有好的研究、我们的领域里该做哪些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做研究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报告指出.在亚洲地区中.中国关于社会/行为科学的研究是最少的.好的教与学研究始终应该是指向有关人的行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干预、产品与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两种研究方式。她特别指出,未来基于设计的研究更关注于在现实的、复杂的设计和教学环境中开展设计和进行研究.而不再是在可控的情境中.也不是源于对这种方法的呼吁.而是来自真实工作情境中的问题的呼声。
归纳国内的研究.出现了各学科领域的数据的激增、团队/共同体越发重要、开放思想延伸到科研领域、丰富的工具为科研增能、新的研究范式五大变化趋势。通过e-Research国际扫描可见,英国JISC的e-Infrastructure、美国NSF的Cv. berinfrastructure纷纷提供了研究架构、平台以及数据服务等项目.中国科研计算机网为国内科研提供了技术支撑。教育技术的e-Research实践关注点将向研究架构、研究工具、协作研究、开放研究四个角度发展.通过虚拟的研究环境可以得到跨学科的支持。她以“Horizon报告”为例.阐述了信息化时代研究步骤.集合国内领域的专家组成虚拟团队.选取合适的研究工具.通过咨询委员会开展协作.并向国际开放研究成果。
(四)以技术标准化提升教学环境建设实践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主任陈基和教授就《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的研制过程,向大会阐述了整个项目标准的研制背景、设计实施过程以及未来展望。他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演示型的电化教室。整个项目标准的研制遵从先进性与实用性、可靠性与高性能、完备性与可拓展性、产品选型与标准化的总体原则,将整个标准划分为《建筑物理、信息网络、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音频系统设计规范》、《视频系统设计规范》、《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规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共六大规范(规范具体内容见图1).为国内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规范标准。
报告提出.当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中.统筹规划少.系统集成差.智能程度低.运行能耗高。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的缺失。开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的制定工作.对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低碳、节能、环保),又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五)台湾电子书发展
来自台湾大学的林维真教授作了《台湾电子书发展》的报告。报告从当前电子书载体状况开始,介绍了美国、韩国、日本及中国大陆的电子书概况.继而谈到台湾的电子书发展历史.进一步阐述了电子书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阐述了电子书的技术原理.电子书的建设遵循W3C(World Wide WebConsortium)标准规范,电子书载体要同时满足内容、结构、外观三方面的需求。
她用大量调查数据说明.在美国随着电子书载具的不断推出.正在影响民众的阅读方式.民众对于电子书的接受度较高.使用率近乎25%.已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图书形式。韩国为推动电子书发展.投入了635亿韩元扩大电子书市场。而日本专门成立了电子书配送企业公司.建构电子书流通平台。台湾地区电子书从2002年被定位“数位元年”开始.2008年针对不同族群推出的电子书.2009年“中华电信”等部门专门成立电子书城.到2010年提升为“电子书元年”.清晰地展示了台湾电子书近10年的飞速发展。目前.台湾民众对于电子书的认知度较高.63.6%的民众清楚知道电子书及如何使用.只有2.7%的民众完全不知道电子书。电子书的发展.也使得台湾民众传统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有67%的民众一周阅读5.1小时并经常购书.有45%的民众几乎不购书.民众阅读方式呈现极端现象.但人们纸质阅读习惯并未因数位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她认为.电子书应用领域可延伸到教育应用上.将所学知识全部放入一个载具中.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可借助载具自行寻找到更多资讯.如今.电子书已经逐渐改变大学师生对于书籍的使用模式.也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六)云计算——IT决定未来
成都云计算中心的王建波主任作了题为《云计算——IT决定未来》的报告,报告从云计算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云计算。
报告指出.2011年是云计算应用落地元年.在发展过程中.将体现信息产业的“三国定律”.进入了技术发展平台期后,信息化建设已经由以设备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20年后.信息网络将会有一次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到那时将会强调资源的分布性和用户对网络的贡献.云计算服务将由专业的组织和人员提供更为高效的原理.规模化采购减低采购成本.规模化运营降低人力成本和规模化提高峰值复用水平,能从相当小的粒度上做到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费。
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将会集中虚拟化、海量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自动管理监控、分布式资源管理、云计算管理平台、绿色节能、云安全等八大技术,将实现数据集中存储、事件快速反应、日志长期记录、提升安全软件的性能、可靠性构造、安全性测试等功能。基于互联网的需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商机.云计算产业将会形成传统的软硬件制造商、帮助用户搭建云计算软硬件平台的系统集成商、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服务提供商、面向行业应用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开发商等四大集群.将会向用户按需提供服务。
三、学术研讨与思辨:各分会场报告
(一)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交流
在未来5年.教育部计划按每门15万元至20万元的投入.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内高校将推出本校最“叫座”的教师和课程来竞争。可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将作为国内教育行业的重点项目建设之一.
北京大学的汪琼教授作了题为《2叭1年视频公开课推荐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报告,主要从课程整体设计、授课内容、Ptrr、拍摄制作、唱词、技术指标、版权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广作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理念嬗变与策略构建》的报告.报告主要从教育电视到精品课程的发展历程、视频公开课建设理念嬗变、视频公开课建设与推广策略几方面做了介绍。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首批视频公开课启动院校,以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发动名师申报,已有6门课程通过。报告提出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五大核心理念:从优秀的知识分子到优秀的传播者、从象牙塔到大众与分众兼具的受众、从系统知识到智慧启迪和前沿指引的传播内容、从教育网到多渠道的泛在网络的传播渠道、从形式交互到思想交互的传播反馈。他还提出了视频公开课建设与推广策略,通过解决关键问题.构建相应激励机制:以课程高质量建设为根本,以课程有效推广与使用为核心:组建专业建设团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方法来建设视频公开课。
辽宁师范大学的吕金鹤对哈佛大学网上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的制作技术和课堂行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优秀的视频公开课需具备多台高清摄像机同步拍摄、多只专业话筒现场拾音、现场集中分区布设灯光、后期重新加工编排制作、资金有保障的专业制作团队f见图21。同时,在对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视频公开课采取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师生积极互动的传统教学方式效果较好,教师平均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持续的时间占6%.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比重不大。此报告为公开课的建设带来三点启示:选择国内一流有人格魅力的名师上课:依靠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专业化制作: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
超星集团的王永涛则根据学术视频制作的实际经验.给 出了公开课建设的可操作意见.视频公开课建设首选名师名课.进行高清拍摄.多媒体后期制作.同时整合更多教学视频,进行视频相关学习资源深度链接,采用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流程管理、学分平台等进行统筹管理,并可考虑开通助教平台.创造合适的网络学习环境.采用移动学习终端等设备进行学习.
(二)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
截止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然而.资源在共享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障碍.具体的解决方案又有哪些.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者就此议题展开了较深入地探讨。
西南大学的刘革平教授提出.当前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有两点: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课程支持服务。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都不一样.大家认可的SCORM标准可以从形式上对资源共享提供标准.但是具体到每门学科内容.就比较缺乏相关内容标准了。如今的精品课程.缺乏师生互动.也没有类似研讨之类的活动.这使得课程缺乏灵活性.吸引力就相对降低了。北京大学的赵国栋教授对资源共享有着不同见解.他指出.学校共享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够是阻碍资源共享的主要原因.当前资源的界定尚不明确.所谓的精品课程其实是不完善的.在选择开放、共享资源的时候是否可以选择提供科研资源这条路.就是将所发现的科研问题公开、共享,让来自各地的学校,相关教师来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资源不一定要局限于课程.可以扩大资源的类别。徐州师范大学的陈琳教授提出.建立学科网站,有专门的部门、团队来建设资源,对资源质量会有所保证,尤其是针对医学、工科院校,他们只对自己学科较为熟悉.对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开发工具等无法及时精通与掌握.所以专门的人力机构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还有不少学者从法律、心理层面对资源共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法律上.要对相关资源的版权规定.对资源创建与使用者的权利义务说明.以及资源共享协议制定等问题都应该有所强调:在心理层面上,观念问题可能同样是资源共享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无法保证所有建设课程的教师都愿意共享,是否会毫无保留,是否是真正的精品资源?
国家已经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改进,提高其综合效益尤为重要。暨南大学的王亚希提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应该止于申报成功的那一刻.而应该建立更新周期.可考虑与教师建立合约.这样既保证了课程的持续性.又给教师更新课程提供了动力。来自医科大学的部分学者针对医学课程的特殊性.还提出课程建设不一定是名师名校.只要能够体现出特色.发挥优势的院校.都应该有机会参与公平参选、加入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欧阳卫平则提出.为了加强资源的利用率.可考虑学生的需求.将网络平台纳人学分制范畴。
陈禹教授总结了众多学者的发言.提出了几点思考。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下资源共享是什么?资源该如何界定?除了课程以外还包括什么7并考虑申请国家立项来支撑资源共享建设。目前,国内资源共享做到了什么程度,存在哪些问题,障碍在什么地方等.需要通过严谨的研究数据并统计来说明。他认为。现有的精品课程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做得不尽如人意的精品课程该如何改进.也值得深入探讨。此外,还要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三)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的宋文红教授介绍了美国大学对教师能力培养的一些概况.并就中国海洋大学实际开展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汇报。教师发展(Faculty Devd-opment.FD)是指通过不断为教师提供各种教育与发展机会.帮助教师在教学研究、服务、教育发展、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术竞争力。核心是促进与教和学相关的发展.以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在美国.FD建设是人力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中75%的大学都有这样一个促进中心.用来为教师提供服务.各大学经常以午餐会等形式开展人性化交流活动.并且上层领导对教师发展均给予很大支持。而且从技术层面来看.高校为每个教师提供便利的邮件服务.可将教学问题随时反映给相关部门。反思国内FD的现状,目前比较缺乏直接能服务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发展.能够让教师融入组织,终身发展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他还特别提出,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将作为FD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来开展.在吸收国外好的经验的同时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教师需求出发.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就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做了深入解读。董教授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ICT教学应用等能力进行了充分调研,认为在态度上,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可度最低.角色认知能力最高.教学能力自评中对课程规划与设计最低.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最高。对测试成绩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评价成绩最低,课程规划与设计成绩最高。他还发现,学生意识缺失、课程意识淡薄、教学能力不足、评价方式单一、技术应用层次偏低.未来高校教师的发展应注重从以上诸方面着手。最后,董教授就教育技术与高校教师发展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应该给予足够地重视。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一春教授就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教育技术中心、教学发展部门应该做到主动服务.要根据岗位需求来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入到学科发展.与各部门相合作.努力为教师提供教育超市.根据教师的需求选择所需的教育产品。北京大学的冯菲就本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做了阐述.给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带来很多启示.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或者教学促进中心可以从相关资源、学生支持、教师支持三方面下手,为教师提供培训、研讨、咨询、教改、助教学校之类的服务。
(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专业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的陈庚教授就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政策等做了相关报告。报告提出了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阶段模型。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应用的不断开展.教育部领导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到2015年.将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不同学者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做了不同的探索。
河北工程大学的张晓娟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教育技术培训策略作了报告。她认为.在培训中.教师们应该摆正姿态.消除戒备性思维.平等对待每人.努力提升职业道德.以“德”树威.尽量采用情感化教学.发现培训中更深层的问题.可以考虑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建立成长阶段表.从教学媒体的选择到教学信息的有效加工.从新手逐渐到专家.做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档案。
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移芝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就本校 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王移芝提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从掌握操作计算机能力、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网络上的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与交流能力四方面着手.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马宁则以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教学技能实训》为例,讲述了活动导向的课程案例,提出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来学习.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和结构化.形成学习活动序列.以促进更有效的学习:若对“学习活动设计”进行记录.以供学习者共享和重用.将会大有裨益.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从学校中就得到了锻炼。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平台被应用到高校教学当中.据相关统计资料.现在有近400所高校在应用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平台.个别高校根据不同的办学形式采用不同的平台。来自高校的众多学者就此专题展开了讨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年开始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探索.就网络资源的建设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意见。至今为止,该校建设了600多门网络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段推进,突出重点;统一认证,集中管理;多方协作,共推发展;与时俱进,持续发展。通过总体规划,统一管理,持续发展;建设强壮的软硬件环境,确保系统效率;制订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确保质量;制定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技术协助,服务到位;引导师生,各式体验,触发兴趣,提升积极性:有效管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重视技术支持团队建设;提升培训与服务水准;优化平台,促进深度应用:宣传促进.树立榜样十大方法发展建设网络课程。同时该项研究还给出了网络课程发展的脉络与方向.将经过六代发展最终实现超强个性化学习.定制学习.虚拟导师等。
华南理工大学的石娟就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评价模式的设计方法.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方法,以能力为导向,以活动为纽带:建立基于情境的具体评价标准:将评价活动有机整合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评价工具.这给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评价带来了启示。广州美术学院的李春娜、何炽萍对《美术心理学》课程进行了融合创生模式的教改探索,开展了为期近6年的研究。课程探索以融合创生的理念为指导.采用生态式艺术教育方法.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关系,并应用多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的生态关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进行融合创生,使用了先进的教育技术、开创性的教学模式、独特的作业形式与综合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对课程进行反思.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融合创生能力、初步心理诊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有所提高.此种教学模式逐渐被推广和应用。
胡婕与大家分享了Blackboard Learn在国外高校应用的案例。在肯塔基大学中.44%的教师在深度使用Blackboard.90%的学生至少上了一门使用Blackboard的课程.按照预估以及技术的改进.2014年将达到70%的教师接受并深度使用Blackboard。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BNS学校纷纷就Blackboard课程模板设计、课程建设做了探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则利用Blackboard关注处于“危险期”的学生.通过成绩数据、参与情况来分析学生是否处于危险期。加拿大的圣内加学院利用Blackboard做该学院的门户网站,进行教学、学习、生活和交流等。纵观国内外的应用.Blackboard不仅局限于课程工具这单一类别.而更多被作为一种综合性网络平台被应用。
来自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谭金生就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构建项目进行了介绍.提出虚拟实验室是一个从“实”到“虚”的过程,需要将传统环境下的学习伙伴、资源、方法建设成网络环境下的伙伴、资源和方法,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Interner互联网技术建构远距离的学习情境.使每一位学习者“沉浸”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之中.强调学习者与虚拟现实系统的充分交互和主导作用.促进学习者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育新技术交流
针对教育新技术,与会者主要围绕博客圈应用、物联网发展、移动学习展开。目前,博客研究已成为关注热点,并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对“红土地——东行记”博客圈子的应用分析.发现网络空间闲置现象严重.博客高效应用有待加强。在物联网资源建设中.指出要形成“个人微型网”.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实时了解实验设备情况.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物联网.便于对实验结果的提取与分析.实现远程操控。实现物联网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这和云计算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将是未来技术方向的主要关注方向之一。
对于移动学习.最为主要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情境性、真实性、自主性以及非正式的学习的方式,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采用相应的设备进行一种泛在学习。通过PDA、智能手机、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下载或关注相关学习或课程内容.异或加入3G技术.均可作为移动学习的应用策略。
余胜泉教授对移动学习做了较深入地剖析。他指出.电子化的文本.电子化的程序以及无线网络.被开发到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中.使移动学习有了可能。移动学习的内涵不单限制在移动二字,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是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的变革。移动技术的价值在于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它提升了我们驾驭复杂事物的能力。他认为.移动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特性:(1)泛在性。移动学习无处不在,我们生存在被技术改造的空间中。(2)它是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是生活中的技术。(3)社会性。移动学习不再是个性化学习.它是内部认知网络和外部认知网络产生联系和联结的过程。(4)情境性,在现实情境下,移动设备能感知到使用者的需要.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等把需求传过去.根据需要把最合适的服务提供给使用者.解决当前的问题。通过移动技术,人的世界、物的世界、信息世界三者虚实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情境化的世界。
(七)“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交流
“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自从立项以后,得到了全国高校的支持。与会者从不同区域、不同视角等方面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这一项目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大学的赵国栋教授介绍了该项目成立的背景、研究内容以及各相关子课题任务分工等.并就目前所主持的“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理论研究”子课题进行了简单介绍.暨南大学的周红春通过对本校内招生(从中国内地招收的学生) 与外招生(境外的包括港澳台和外国学生)的对比分析发现.内招生与外招生在网络学习与社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学生的生源地、先前教育背景等均影响其在网络学习与社交方面的表现。西南石油大学的蒲和平就石油院校学生的网络角色定位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他从不同区域不同专业布局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进行异同.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与行业要求及教育管理比较.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与正确的角色定位.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环境对其价值追求、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影响程度的个案,石油高校学生网络角色定位与国家及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学校正激励和负向变化及规避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研究.通过文献调研、访谈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对不同教育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近5000名学生进行调研.对项目进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辽宁师范大学田建林则从学生网络学习角度.采用实证研究.阐述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因素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核心因素.涉及网络环境、师生支持、优质资源等,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北京大学的陈霏.通过对北大学生社交方式进行调研.发现学生主要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网络社交.这与其他高校存在明显差异。重庆邮电大学的王睿.介绍了学生网络方式现状调查情况.提出了网络对学生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提出了三点对策,从理论上深入去认识和了解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问题、症结.全面的回顾过去的实践经验.从历史维度上客观地分析总结一些不足.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结论与启示
在大会主题报告和分论坛研讨中.各大高校纷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者们集思广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会者深深地感受到:在技术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教育信息化正逐渐改变改善着课程和学习。纵览本次大会研讨,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新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各种教育技术的深层应用亟待加强
云计算、电子书包、BlackBoard、移动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者来说都已不再陌生。但我们不能唯技术追求而追求.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必须努力强化对已有教育技术的深层应用.充分提高并发挥其作用。做出十年规划也好.制定教室使用标准也好.能够给教育、教学以及学习者带来实质性的促进或改变。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技术应该深入到课堂和学习过程中.不应只停留观赏、介绍、展示等层面。这其中,教师因素是十分关键的,利用技术来开展教学.既是对教师学习的一种促进.学生也同时也在采用各种技术工具来学习.这不仅是教育形式上的改变.而且也是通过使用技术.逐渐改善教育的传播方式.更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需求导向教师能力发展,教师的主动性成为推动信息化课程和学习的前提
信息化教育离不开信息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离不开高信息化素质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应用信息化资源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将新媒体科技策略应用在教学中.信息化课堂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应将教师能力发展(FD)建设列入日程。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定期做需求分析.针对性的做教师能力培训,通过部门支持、为教师建立电子档案、优化服务等方式来开展,以培养教师思维、教学、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通过技术来促进教师学习与发展.将成为今后几年的重要课题。
(三)区域教育信息化各具特色,高校职能部门应明确分工.各尽其责
从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学者在课程建设、信息化发展中的实例交流中可发现.不同地域的高校.在信息化发展中体现出了学校特色.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模式。而且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对推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建设优质资源具有实际作用.比如教务部门提出课程规划.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教学部门亲身实践.一站式的服务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更成为建设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保障。在未来信息化发展中,部门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依然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资源共建共享,高校联合协作将是未来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向
国家已经开始推进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汲取之前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优质资源能做到共建、共享,还需要高校之间的联合协作。特别需要以重点高校发展.来带动普通高校的发展。对于学科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开展校际合作.求同存异。即明确资源共建共享的深层理念,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信息技术广泛采用.公开课建设广泛吸纳意见.这样才能实现用技术改造课程、改善学习的目标。
(五)技术可否持续改造课程、改善学习,完全在于人
人是社会的主宰.人的行为、智慧造就了今天很多的技术,可技术是否会继续融入教育。是否发挥其优势。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帮助.完全取决人自身.取决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程度。目前,各高校从事教学资源开发、教师能力培养和教育信息化推广,应不断跟踪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社会、教育、学生、教师的需求为根本,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区域需求.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挖掘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开放多元的机制。不做同质竞争,而做差异化服务:不追求大而全,而做少而精:形成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部门协作、师生共建的多赢格局,构建学生真正喜欢、具有实用价值的个性化教育资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结合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在实现网络视频教育资源立体化建设、专业化制作、多元化发展、社会化共享和商业化运营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以共创教育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CETA7;技术;课程;云计算;移动学习;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6—0024—07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技术领域也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变化.为教育行业带来了福音.正无形中改善着课程教学.改变着师生的学习方式。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CETA7)于2011年10月13-14日在辽宁大连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由大会特邀报告(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会、论文交流以及成果展示等环节组成。共有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20多所高校,近300人参会学者/专家与会。《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多家学术期刊,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二、技术带来教育的新变革:大会主题演讲
大会的六个主题报告紧密结合“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这一主题展开.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当今教育行业的变革.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学习生活方式的巨变.并对未来教育提出了思考。
(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作了《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的主题报告.他从机遇与挑战、十年发展规划、未来发展展望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机遇与挑战方面.报告指出.ICT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当年《地平线报告》(THE HORIZON REPORT,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很多预估都已经成为现实,移动设备、云计算、电子书等都已逐步普及。对教育来讲.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发布了相应战略规划和报告,例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rr技术对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ICT正改变着当今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学工具,也改变着办学模式。大学开放课程的建设、电子课本的普及、移动学习终端的快速发展、电子白板等在国际上的广泛渗透与应用.都为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他认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处于基本应用阶段.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发展较快,意识、机制、经费、队伍等问题,仍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十年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障碍。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应该努力走出教材电子化、课程网页化、应用模式化的尴尬局面,而应该实现模式创新、方法变革、内容优化、工具更新四大目标,力争用十年时间努力实现从初步应用整合到融合创新的过程。他介绍了即将出台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主要分为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四大框架,并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应该实现的具体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教育信息基础环境的全面覆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全面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应用:到2020年,实现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化教学应用重点突破、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化优质资源广泛共享、网络化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总之,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对于未来信息化的发展。报告主要从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报告指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在云服务环境下的云端学校、云端教室、电子书包、电子课桌、电子课本、电子白板等物联网化的学习环境.未来的教师也将是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与教育能力的教师,未来的学生将是具备创新、协作、科研能力和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二)台湾大学课堂的信息化
台湾大学的岳修平教授以台湾大学为案例.作了《媒体科技传播策略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的报告。岳教授带领团队在台湾大学开展了很多项实验.做了不少相关探索.包括课程平台的建设、演讲网的开展、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农业方面咨询系统的构建等。她指出,纵观ICT在教学里面的应用。从开始的电脑辅助教学到咨询融人.到数位学习.教师的主动性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将这些科技自觉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应该把科技的特色进行整合和传递.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教师从完全不会用,到自己探索,应用到教学中.到最后实现精致化课程.需要时间和心力的投入以及经验的不断累积.台湾大学在此方面做了较多地努力。
台湾大学作为台湾地区领跑者.充分发挥了领头羊效应。从1997年开始推动非同步教学.鼓励师生互动交流.到2001年建立Educational Technology Group.进行专业教学辅助,再把“台电在线”推动起来,进行精致化课程设计。2003年.她带领团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师们从开始的拒绝使用到如今的七成教师加入到媒体科技应用行列.台湾大学信息化教学进展显著。在试验中.台大非常注重各部门的协作,共同建设课堂,电子讲桌、手写板、电子白板、click、数位讲座等媒体科技载体的硬件技术广泛被开展.教师本身素质.使用方法等软技术.成为推动媒体科技运用的重要因素。同时.台湾大学还做了跨国开课的探索.与日本京都大学合作,开设《教育传播科技》课程,通过“台大课程平台”进行远距连线与线上考核。根据实际需求.台大还开发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电子书、单元教材、演讲资源、线上图书馆等,以供在校学生应用.
(三)e-Research:信息化时代的研究方式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的顾小清教授就《e-Research:信息化时代的研究方式变革》为题作了报告.她主要从我们是否有好的研究、我们的领域里该做哪些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做研究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报告指出.在亚洲地区中.中国关于社会/行为科学的研究是最少的.好的教与学研究始终应该是指向有关人的行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干预、产品与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两种研究方式。她特别指出,未来基于设计的研究更关注于在现实的、复杂的设计和教学环境中开展设计和进行研究.而不再是在可控的情境中.也不是源于对这种方法的呼吁.而是来自真实工作情境中的问题的呼声。
归纳国内的研究.出现了各学科领域的数据的激增、团队/共同体越发重要、开放思想延伸到科研领域、丰富的工具为科研增能、新的研究范式五大变化趋势。通过e-Research国际扫描可见,英国JISC的e-Infrastructure、美国NSF的Cv. berinfrastructure纷纷提供了研究架构、平台以及数据服务等项目.中国科研计算机网为国内科研提供了技术支撑。教育技术的e-Research实践关注点将向研究架构、研究工具、协作研究、开放研究四个角度发展.通过虚拟的研究环境可以得到跨学科的支持。她以“Horizon报告”为例.阐述了信息化时代研究步骤.集合国内领域的专家组成虚拟团队.选取合适的研究工具.通过咨询委员会开展协作.并向国际开放研究成果。
(四)以技术标准化提升教学环境建设实践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主任陈基和教授就《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的研制过程,向大会阐述了整个项目标准的研制背景、设计实施过程以及未来展望。他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演示型的电化教室。整个项目标准的研制遵从先进性与实用性、可靠性与高性能、完备性与可拓展性、产品选型与标准化的总体原则,将整个标准划分为《建筑物理、信息网络、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音频系统设计规范》、《视频系统设计规范》、《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规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共六大规范(规范具体内容见图1).为国内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规范标准。
报告提出.当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中.统筹规划少.系统集成差.智能程度低.运行能耗高。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的缺失。开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的制定工作.对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低碳、节能、环保),又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五)台湾电子书发展
来自台湾大学的林维真教授作了《台湾电子书发展》的报告。报告从当前电子书载体状况开始,介绍了美国、韩国、日本及中国大陆的电子书概况.继而谈到台湾的电子书发展历史.进一步阐述了电子书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阐述了电子书的技术原理.电子书的建设遵循W3C(World Wide WebConsortium)标准规范,电子书载体要同时满足内容、结构、外观三方面的需求。
她用大量调查数据说明.在美国随着电子书载具的不断推出.正在影响民众的阅读方式.民众对于电子书的接受度较高.使用率近乎25%.已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图书形式。韩国为推动电子书发展.投入了635亿韩元扩大电子书市场。而日本专门成立了电子书配送企业公司.建构电子书流通平台。台湾地区电子书从2002年被定位“数位元年”开始.2008年针对不同族群推出的电子书.2009年“中华电信”等部门专门成立电子书城.到2010年提升为“电子书元年”.清晰地展示了台湾电子书近10年的飞速发展。目前.台湾民众对于电子书的认知度较高.63.6%的民众清楚知道电子书及如何使用.只有2.7%的民众完全不知道电子书。电子书的发展.也使得台湾民众传统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有67%的民众一周阅读5.1小时并经常购书.有45%的民众几乎不购书.民众阅读方式呈现极端现象.但人们纸质阅读习惯并未因数位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她认为.电子书应用领域可延伸到教育应用上.将所学知识全部放入一个载具中.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可借助载具自行寻找到更多资讯.如今.电子书已经逐渐改变大学师生对于书籍的使用模式.也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六)云计算——IT决定未来
成都云计算中心的王建波主任作了题为《云计算——IT决定未来》的报告,报告从云计算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云计算。
报告指出.2011年是云计算应用落地元年.在发展过程中.将体现信息产业的“三国定律”.进入了技术发展平台期后,信息化建设已经由以设备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20年后.信息网络将会有一次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到那时将会强调资源的分布性和用户对网络的贡献.云计算服务将由专业的组织和人员提供更为高效的原理.规模化采购减低采购成本.规模化运营降低人力成本和规模化提高峰值复用水平,能从相当小的粒度上做到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费。
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将会集中虚拟化、海量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自动管理监控、分布式资源管理、云计算管理平台、绿色节能、云安全等八大技术,将实现数据集中存储、事件快速反应、日志长期记录、提升安全软件的性能、可靠性构造、安全性测试等功能。基于互联网的需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商机.云计算产业将会形成传统的软硬件制造商、帮助用户搭建云计算软硬件平台的系统集成商、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服务提供商、面向行业应用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开发商等四大集群.将会向用户按需提供服务。
三、学术研讨与思辨:各分会场报告
(一)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交流
在未来5年.教育部计划按每门15万元至20万元的投入.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内高校将推出本校最“叫座”的教师和课程来竞争。可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将作为国内教育行业的重点项目建设之一.
北京大学的汪琼教授作了题为《2叭1年视频公开课推荐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报告,主要从课程整体设计、授课内容、Ptrr、拍摄制作、唱词、技术指标、版权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广作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理念嬗变与策略构建》的报告.报告主要从教育电视到精品课程的发展历程、视频公开课建设理念嬗变、视频公开课建设与推广策略几方面做了介绍。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首批视频公开课启动院校,以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发动名师申报,已有6门课程通过。报告提出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五大核心理念:从优秀的知识分子到优秀的传播者、从象牙塔到大众与分众兼具的受众、从系统知识到智慧启迪和前沿指引的传播内容、从教育网到多渠道的泛在网络的传播渠道、从形式交互到思想交互的传播反馈。他还提出了视频公开课建设与推广策略,通过解决关键问题.构建相应激励机制:以课程高质量建设为根本,以课程有效推广与使用为核心:组建专业建设团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方法来建设视频公开课。
辽宁师范大学的吕金鹤对哈佛大学网上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的制作技术和课堂行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优秀的视频公开课需具备多台高清摄像机同步拍摄、多只专业话筒现场拾音、现场集中分区布设灯光、后期重新加工编排制作、资金有保障的专业制作团队f见图21。同时,在对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视频公开课采取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师生积极互动的传统教学方式效果较好,教师平均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持续的时间占6%.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比重不大。此报告为公开课的建设带来三点启示:选择国内一流有人格魅力的名师上课:依靠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专业化制作: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
超星集团的王永涛则根据学术视频制作的实际经验.给 出了公开课建设的可操作意见.视频公开课建设首选名师名课.进行高清拍摄.多媒体后期制作.同时整合更多教学视频,进行视频相关学习资源深度链接,采用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流程管理、学分平台等进行统筹管理,并可考虑开通助教平台.创造合适的网络学习环境.采用移动学习终端等设备进行学习.
(二)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
截止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然而.资源在共享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障碍.具体的解决方案又有哪些.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者就此议题展开了较深入地探讨。
西南大学的刘革平教授提出.当前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有两点: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课程支持服务。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都不一样.大家认可的SCORM标准可以从形式上对资源共享提供标准.但是具体到每门学科内容.就比较缺乏相关内容标准了。如今的精品课程.缺乏师生互动.也没有类似研讨之类的活动.这使得课程缺乏灵活性.吸引力就相对降低了。北京大学的赵国栋教授对资源共享有着不同见解.他指出.学校共享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够是阻碍资源共享的主要原因.当前资源的界定尚不明确.所谓的精品课程其实是不完善的.在选择开放、共享资源的时候是否可以选择提供科研资源这条路.就是将所发现的科研问题公开、共享,让来自各地的学校,相关教师来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资源不一定要局限于课程.可以扩大资源的类别。徐州师范大学的陈琳教授提出.建立学科网站,有专门的部门、团队来建设资源,对资源质量会有所保证,尤其是针对医学、工科院校,他们只对自己学科较为熟悉.对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开发工具等无法及时精通与掌握.所以专门的人力机构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还有不少学者从法律、心理层面对资源共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法律上.要对相关资源的版权规定.对资源创建与使用者的权利义务说明.以及资源共享协议制定等问题都应该有所强调:在心理层面上,观念问题可能同样是资源共享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无法保证所有建设课程的教师都愿意共享,是否会毫无保留,是否是真正的精品资源?
国家已经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改进,提高其综合效益尤为重要。暨南大学的王亚希提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应该止于申报成功的那一刻.而应该建立更新周期.可考虑与教师建立合约.这样既保证了课程的持续性.又给教师更新课程提供了动力。来自医科大学的部分学者针对医学课程的特殊性.还提出课程建设不一定是名师名校.只要能够体现出特色.发挥优势的院校.都应该有机会参与公平参选、加入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欧阳卫平则提出.为了加强资源的利用率.可考虑学生的需求.将网络平台纳人学分制范畴。
陈禹教授总结了众多学者的发言.提出了几点思考。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下资源共享是什么?资源该如何界定?除了课程以外还包括什么7并考虑申请国家立项来支撑资源共享建设。目前,国内资源共享做到了什么程度,存在哪些问题,障碍在什么地方等.需要通过严谨的研究数据并统计来说明。他认为。现有的精品课程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做得不尽如人意的精品课程该如何改进.也值得深入探讨。此外,还要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三)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的宋文红教授介绍了美国大学对教师能力培养的一些概况.并就中国海洋大学实际开展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汇报。教师发展(Faculty Devd-opment.FD)是指通过不断为教师提供各种教育与发展机会.帮助教师在教学研究、服务、教育发展、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术竞争力。核心是促进与教和学相关的发展.以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在美国.FD建设是人力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中75%的大学都有这样一个促进中心.用来为教师提供服务.各大学经常以午餐会等形式开展人性化交流活动.并且上层领导对教师发展均给予很大支持。而且从技术层面来看.高校为每个教师提供便利的邮件服务.可将教学问题随时反映给相关部门。反思国内FD的现状,目前比较缺乏直接能服务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发展.能够让教师融入组织,终身发展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他还特别提出,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将作为FD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来开展.在吸收国外好的经验的同时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教师需求出发.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就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做了深入解读。董教授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ICT教学应用等能力进行了充分调研,认为在态度上,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可度最低.角色认知能力最高.教学能力自评中对课程规划与设计最低.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最高。对测试成绩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评价成绩最低,课程规划与设计成绩最高。他还发现,学生意识缺失、课程意识淡薄、教学能力不足、评价方式单一、技术应用层次偏低.未来高校教师的发展应注重从以上诸方面着手。最后,董教授就教育技术与高校教师发展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应该给予足够地重视。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一春教授就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教育技术中心、教学发展部门应该做到主动服务.要根据岗位需求来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入到学科发展.与各部门相合作.努力为教师提供教育超市.根据教师的需求选择所需的教育产品。北京大学的冯菲就本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做了阐述.给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带来很多启示.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或者教学促进中心可以从相关资源、学生支持、教师支持三方面下手,为教师提供培训、研讨、咨询、教改、助教学校之类的服务。
(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专业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的陈庚教授就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政策等做了相关报告。报告提出了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阶段模型。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应用的不断开展.教育部领导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到2015年.将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不同学者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做了不同的探索。
河北工程大学的张晓娟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教育技术培训策略作了报告。她认为.在培训中.教师们应该摆正姿态.消除戒备性思维.平等对待每人.努力提升职业道德.以“德”树威.尽量采用情感化教学.发现培训中更深层的问题.可以考虑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建立成长阶段表.从教学媒体的选择到教学信息的有效加工.从新手逐渐到专家.做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档案。
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移芝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就本校 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王移芝提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从掌握操作计算机能力、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网络上的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与交流能力四方面着手.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马宁则以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教学技能实训》为例,讲述了活动导向的课程案例,提出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来学习.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和结构化.形成学习活动序列.以促进更有效的学习:若对“学习活动设计”进行记录.以供学习者共享和重用.将会大有裨益.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从学校中就得到了锻炼。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平台被应用到高校教学当中.据相关统计资料.现在有近400所高校在应用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平台.个别高校根据不同的办学形式采用不同的平台。来自高校的众多学者就此专题展开了讨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年开始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探索.就网络资源的建设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意见。至今为止,该校建设了600多门网络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段推进,突出重点;统一认证,集中管理;多方协作,共推发展;与时俱进,持续发展。通过总体规划,统一管理,持续发展;建设强壮的软硬件环境,确保系统效率;制订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确保质量;制定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技术协助,服务到位;引导师生,各式体验,触发兴趣,提升积极性:有效管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重视技术支持团队建设;提升培训与服务水准;优化平台,促进深度应用:宣传促进.树立榜样十大方法发展建设网络课程。同时该项研究还给出了网络课程发展的脉络与方向.将经过六代发展最终实现超强个性化学习.定制学习.虚拟导师等。
华南理工大学的石娟就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评价模式的设计方法.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方法,以能力为导向,以活动为纽带:建立基于情境的具体评价标准:将评价活动有机整合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评价工具.这给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评价带来了启示。广州美术学院的李春娜、何炽萍对《美术心理学》课程进行了融合创生模式的教改探索,开展了为期近6年的研究。课程探索以融合创生的理念为指导.采用生态式艺术教育方法.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关系,并应用多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的生态关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进行融合创生,使用了先进的教育技术、开创性的教学模式、独特的作业形式与综合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对课程进行反思.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融合创生能力、初步心理诊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有所提高.此种教学模式逐渐被推广和应用。
胡婕与大家分享了Blackboard Learn在国外高校应用的案例。在肯塔基大学中.44%的教师在深度使用Blackboard.90%的学生至少上了一门使用Blackboard的课程.按照预估以及技术的改进.2014年将达到70%的教师接受并深度使用Blackboard。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BNS学校纷纷就Blackboard课程模板设计、课程建设做了探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则利用Blackboard关注处于“危险期”的学生.通过成绩数据、参与情况来分析学生是否处于危险期。加拿大的圣内加学院利用Blackboard做该学院的门户网站,进行教学、学习、生活和交流等。纵观国内外的应用.Blackboard不仅局限于课程工具这单一类别.而更多被作为一种综合性网络平台被应用。
来自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谭金生就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构建项目进行了介绍.提出虚拟实验室是一个从“实”到“虚”的过程,需要将传统环境下的学习伙伴、资源、方法建设成网络环境下的伙伴、资源和方法,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Interner互联网技术建构远距离的学习情境.使每一位学习者“沉浸”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之中.强调学习者与虚拟现实系统的充分交互和主导作用.促进学习者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育新技术交流
针对教育新技术,与会者主要围绕博客圈应用、物联网发展、移动学习展开。目前,博客研究已成为关注热点,并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对“红土地——东行记”博客圈子的应用分析.发现网络空间闲置现象严重.博客高效应用有待加强。在物联网资源建设中.指出要形成“个人微型网”.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实时了解实验设备情况.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物联网.便于对实验结果的提取与分析.实现远程操控。实现物联网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这和云计算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将是未来技术方向的主要关注方向之一。
对于移动学习.最为主要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情境性、真实性、自主性以及非正式的学习的方式,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采用相应的设备进行一种泛在学习。通过PDA、智能手机、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下载或关注相关学习或课程内容.异或加入3G技术.均可作为移动学习的应用策略。
余胜泉教授对移动学习做了较深入地剖析。他指出.电子化的文本.电子化的程序以及无线网络.被开发到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中.使移动学习有了可能。移动学习的内涵不单限制在移动二字,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是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的变革。移动技术的价值在于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它提升了我们驾驭复杂事物的能力。他认为.移动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特性:(1)泛在性。移动学习无处不在,我们生存在被技术改造的空间中。(2)它是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是生活中的技术。(3)社会性。移动学习不再是个性化学习.它是内部认知网络和外部认知网络产生联系和联结的过程。(4)情境性,在现实情境下,移动设备能感知到使用者的需要.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等把需求传过去.根据需要把最合适的服务提供给使用者.解决当前的问题。通过移动技术,人的世界、物的世界、信息世界三者虚实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情境化的世界。
(七)“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交流
“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自从立项以后,得到了全国高校的支持。与会者从不同区域、不同视角等方面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这一项目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大学的赵国栋教授介绍了该项目成立的背景、研究内容以及各相关子课题任务分工等.并就目前所主持的“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理论研究”子课题进行了简单介绍.暨南大学的周红春通过对本校内招生(从中国内地招收的学生) 与外招生(境外的包括港澳台和外国学生)的对比分析发现.内招生与外招生在网络学习与社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学生的生源地、先前教育背景等均影响其在网络学习与社交方面的表现。西南石油大学的蒲和平就石油院校学生的网络角色定位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他从不同区域不同专业布局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进行异同.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与行业要求及教育管理比较.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与正确的角色定位.石油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环境对其价值追求、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影响程度的个案,石油高校学生网络角色定位与国家及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学校正激励和负向变化及规避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研究.通过文献调研、访谈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对不同教育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近5000名学生进行调研.对项目进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辽宁师范大学田建林则从学生网络学习角度.采用实证研究.阐述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因素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核心因素.涉及网络环境、师生支持、优质资源等,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北京大学的陈霏.通过对北大学生社交方式进行调研.发现学生主要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网络社交.这与其他高校存在明显差异。重庆邮电大学的王睿.介绍了学生网络方式现状调查情况.提出了网络对学生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提出了三点对策,从理论上深入去认识和了解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问题、症结.全面的回顾过去的实践经验.从历史维度上客观地分析总结一些不足.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结论与启示
在大会主题报告和分论坛研讨中.各大高校纷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者们集思广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会者深深地感受到:在技术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教育信息化正逐渐改变改善着课程和学习。纵览本次大会研讨,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新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各种教育技术的深层应用亟待加强
云计算、电子书包、BlackBoard、移动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者来说都已不再陌生。但我们不能唯技术追求而追求.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必须努力强化对已有教育技术的深层应用.充分提高并发挥其作用。做出十年规划也好.制定教室使用标准也好.能够给教育、教学以及学习者带来实质性的促进或改变。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技术应该深入到课堂和学习过程中.不应只停留观赏、介绍、展示等层面。这其中,教师因素是十分关键的,利用技术来开展教学.既是对教师学习的一种促进.学生也同时也在采用各种技术工具来学习.这不仅是教育形式上的改变.而且也是通过使用技术.逐渐改善教育的传播方式.更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需求导向教师能力发展,教师的主动性成为推动信息化课程和学习的前提
信息化教育离不开信息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离不开高信息化素质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应用信息化资源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将新媒体科技策略应用在教学中.信息化课堂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应将教师能力发展(FD)建设列入日程。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定期做需求分析.针对性的做教师能力培训,通过部门支持、为教师建立电子档案、优化服务等方式来开展,以培养教师思维、教学、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通过技术来促进教师学习与发展.将成为今后几年的重要课题。
(三)区域教育信息化各具特色,高校职能部门应明确分工.各尽其责
从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学者在课程建设、信息化发展中的实例交流中可发现.不同地域的高校.在信息化发展中体现出了学校特色.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模式。而且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对推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建设优质资源具有实际作用.比如教务部门提出课程规划.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教学部门亲身实践.一站式的服务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更成为建设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保障。在未来信息化发展中,部门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依然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资源共建共享,高校联合协作将是未来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向
国家已经开始推进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汲取之前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优质资源能做到共建、共享,还需要高校之间的联合协作。特别需要以重点高校发展.来带动普通高校的发展。对于学科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开展校际合作.求同存异。即明确资源共建共享的深层理念,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信息技术广泛采用.公开课建设广泛吸纳意见.这样才能实现用技术改造课程、改善学习的目标。
(五)技术可否持续改造课程、改善学习,完全在于人
人是社会的主宰.人的行为、智慧造就了今天很多的技术,可技术是否会继续融入教育。是否发挥其优势。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帮助.完全取决人自身.取决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程度。目前,各高校从事教学资源开发、教师能力培养和教育信息化推广,应不断跟踪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社会、教育、学生、教师的需求为根本,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区域需求.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挖掘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开放多元的机制。不做同质竞争,而做差异化服务:不追求大而全,而做少而精:形成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部门协作、师生共建的多赢格局,构建学生真正喜欢、具有实用价值的个性化教育资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结合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在实现网络视频教育资源立体化建设、专业化制作、多元化发展、社会化共享和商业化运营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以共创教育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