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岗位设置对高校人力资源工资成本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江苏省高校系统的岗位设置工作于2009年全面展开,岗位设置工作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高校在实行岗位设置后对学校的工资成本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管理者要准确把握其影响程度,以便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高校人力资源 岗位设置 工资成本
  
  一、岗位设置的背景
  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2003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两个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2006年7月,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与之相伴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也一直在稳慎地向前推进。同月人事部印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试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8月,人事部又印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此,全国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操作程序。2008年9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4月,江苏省人事厅印发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4月28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省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制订
  1.制订原则。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岗位结构比例、岗位设置核准、岗位设置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高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是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框架内划分的,能有效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台阶过少、平台过大的问题。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依次对应现行的部级正职到办事员10个级别。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国家对高校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高校可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自主设置学校内部的具体工作岗位,自主聘用人员。高校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应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一是学校当前改革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二是数量、结构和质量的关系;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其他几支队伍建设的关系;四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五是政府宏观指导和高校自主发展的关系。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科学设岗,宏观调控;二是优化结构,精干高效;三是按岗聘用,规范管理;四是分类指导,协调发展。
  2.案例分析。选取苏北一所地方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岗位设置作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政策,对高等学校的岗位类别比例作了一些指导性的规定,即高等学校应根据其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学校岗位总量的70%,其中教师岗位一般不低于学校岗位总量的55%,管理岗位一般不超过学校岗位总量的20%。按照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要逐步减少工勤技能岗位的比例。在专业技术岗位方面,一般普通高校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的控制标准为1∶3∶5∶1。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中,二级、三级、四级之间的比例为1∶3∶6;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之间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管理岗位一般不超过学校岗位总量的20%,“双肩挑”人数一般应控制在管理人员总数的15%以内。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
  该校参与岗位设置人员共1434人,经统计,聘教师岗778人,专职辅导员90人,其他专业技术岗137人,双肩挑32人,管理岗225人,工勤岗172人。1434人当中,专业技术岗位(含教师岗、专职辅导员、其他专业技术岗、双肩挑)1037人,管理岗位225人,工勤岗位172人。专业技术岗位占学校岗位总量的72.3%,其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62.8%,管理岗位占岗位总量的15.7%,均符合规定的要求。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10∶24.5∶47.7∶18,与规定的比例相比,初级职称的比例超出较多。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中,二级、三级、四级之间的比例为1∶7∶17,三、四级岗位比规定的比例高出许多;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之间的比例为2∶4.4∶11.8,七级岗位高出规定2倍多;中级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5.3∶11.3,十级岗位超出规定3倍。初级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6.4∶5,十一级岗位略超规定。
  以上人员构成比例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对比例超出部分只有依靠以后的自然减少来达到平衡。
  三、岗位设置后工资成本变动分析
  岗位设置完成后,对岗位变动人员的岗位工资要作相应调整,因岗位设置前正高职称对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是专业技术四级岗,副高职称是七级岗,中级职称是十级岗,初级职称是十二级岗,所以岗位设置后调高岗级人员的岗位工资也应相应调高。经过分析可知,参加本轮岗位设置的所有教职工中,涉及岗位工资调整的有如下人员,正高级职称调高至二级、三级的人员,副高级职称调高至五级、六级的人员,中级职称调高至八级、九级的人员,初级职称调高至十一级的人员。据统计,该四类人员涉及调整岗位工资的人员总数为38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7%。
  正高级职称调整岗位工资29人,其中从四级岗调整到三级岗26人,岗位工资从1420元调整到1630元,月增资5460元;从四级岗调整到二级岗3人,岗位工资从1420元调整到1900元,月增资1440元。正高级职称岗位工资年增资82800元。
  副高级职称调整岗位工资80人,其中从七级岗调整到六级岗58人,岗位工资从930元调整到1040元,月增资6380元;从七级岗调整到五级岗22人,岗位工资从930元调整到1180元,月增资5500元。副高级职称岗位工资年增资142560元。
  中级职称调整岗位工资184人,其中从十级岗调整到九级岗121人,岗位工资从680元调整到730元,月增资6050元;从十级岗调整到八级岗63人,岗位工资从680元调整到780元,月增资6300元。中级职称岗位工资年增资148200元。
  初级职称调整岗位工资90人,其中从十二级岗调整到十一级岗90人,岗位工资从590元调整到620元,月增资2700元。初级职称岗位工资年增资32400元。
  四、结语
  根据上述统计与分析,岗位设置后岗位工资年增资额约40万元,该数额在整个人员经费投入中比例很小,所以对基本工资的影响因素可以忽略不计。但地方高校的校内岗位津贴一般情况下均会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在岗位设置过程中调高岗级的人员大多数都是学校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因此,校内岗位津贴在岗级调整中较能反映出收入差距,其增长幅度可能较大,这方面在经费投入上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高校决策者在对人员经费这块大蛋糕进行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岗位设置后岗位调整带来的影响。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630011)。
其他文献
在实际教学中,每一届高一新生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在初中英语学得还可以,到高中后英语成绩却远不如从前,这就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甚至失去了自信,导致成绩一落再落,最终放弃英语学习。原因在于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些巨大的变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思考,我分析总结出了过渡期学生必然面临的一系列变化,并就如何让学生尽快地适应这些变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过渡
摘 要: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如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核心。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平时教学中的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化学 教学策略    教材改革,新课标的实施,其宗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就目前实施教学的方式来看,其基本形式还是课堂教学。课堂教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根据他们生理、心理特点,结合三维目标要求,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运用多元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促使同学们生动、活泼地自主探究学习。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有效挖掘材料,创设开放情境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认真挖掘教材,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熟悉的材料,创设开放情境,引导同学们进行有效学习,这样才
摘 要: 当前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已成为很重要的内容。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趣味性、探究性、高效性、开放性等方面提出了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课堂提问 策略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曾经深刻地指出:“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反思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
摘 要: 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赫钦斯的通识教育思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赫钦斯所处之时代的状况和大学存在的问题与当下我国外语院校面临的问题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外语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探讨赫钦斯的通识教育思想对我国外语院校发展的启示问题。  关键词: 赫钦斯 通识教育思想 我国外语院校发展 启示    赫钦斯是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以通识教育
摘 要: 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人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结
梅特勒—托利多过程检测推出InPro6860i,它是应用于生物制造行业的一系列溶氧传感器。InPro6860i传感器拥有光学测量技术的漂移自动补偿功能,测量结果精度高可靠性强,并且安
把社会实践引入整个教育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良好效果。本文透过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案例教学,阐述了:把社会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的实际工作;把走出学校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面前,理科教学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纵观八十年代以来生物教学的改革,尽管提法不同,名称各异,但其指导思想就是“探究教学”。  一、探究教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1.社会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科技在20世纪中期的快速发展,世界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世界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加速度式的变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