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教育是一种健康投资,是学校卫生工作的根本措施。目前,健康教育已被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全国各省市都已开展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儿童、青少年是学校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对象。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在校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体质,加强防范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因为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生活在学校这样特殊的环境中,各种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预防意识
  我国传统医学的观念是治病重于防病。预防意识的淡薄一直以来困扰着一代代人。随着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治病重于防病”的错误观念,意识到防病更有利于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减轻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这种科学观念在青少年人群中依然淡薄。
  我在学校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工作中了解到青少年学生中大多数的学生防病意识观念相当淡薄,在授课过程中,当谈到预防接种的内容时,发现一部分学生不清楚预防接种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有利于防病、有利健康的疫苗接种都被他们拒之门外。面对这方面知识空白的青少年,学校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课堂,向学生传授预防、健康保健常识,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降低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疾病或亚健康所引起的疾病负担,使得广大青少年健康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加强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各种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疾病负担”理论框架较全面地反映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负担,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学生中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和条件。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有相关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出我国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人群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几个明显的趋势和特点。①学生的爆发力、耐力素质指标总体上处于停滞和下降状态。②学生中传染病、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③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一些疾病患病率在提高,如近视、龋齿、脊柱侧弯等。④青少年人群中肥胖人数增多,成年人特有的“富贵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有增无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社会人群,并且他们对传染病、多发病、常见病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极易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困扰,易患各种传染病、多发病、常见病,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各种传染病、多发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同时还懂得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预防,避免青少年在其许多器官和组织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受到干扰。对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日趋加速,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焦急、自闭、退缩、品行障碍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个别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对未来就业失去信心。出现逃学、自杀、暴力、离家出走等倾向。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对青少年产生各种伤害,而且势必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双重负担。
  学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正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如何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面对社会发展中带来的相关问题。教育学生如何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有利空间,从而减轻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能够使学生以一颗平常心态面对社会,减少青少年人群心理疾患。
  4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对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任何职业,都有特定的工作环境,有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危害。而学生对这方面的常识一知半解,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了解何谓职业危害。针对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学校开设《公共卫生常识》课程,详细向学生讲授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职业危害。如粉尘、振动、噪音,化工污染,现代办公条件等对人体的危害,应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防止或减少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受到职业伤害。
  5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健康教育是一种健康投资。学校是专门生产人力资本的机构,学校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关系到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倡导“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社会行动”。健康促进学校是实施学校教育和干预的良好平台,不仅有助于防治各种学生中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病,而且对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发展,预防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其自身保健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保证学校向社会输送合格健康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高校图书馆在现阶段应具有目标创新、服务创新和角色创新。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优势,立足于满意服务向知识服务方面转化,给读者更好、更高水平知识服务的同时,加强个性化服务及数字化服务。  〔关键词〕 目标服务创新个性化数字化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与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实现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社会的科技实
期刊
〔摘要〕 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有创新性、研究性,并且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这就要求不断推进数学课程改革,并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 教师能力语言互动    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正使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不仅要推进现行的课程改革,而且还要提升教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积极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它们是新时期语文课改的精髓和准绳。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以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如何开展和组织好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性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卫生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不断得到提高,卫生预防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种传染性疾病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得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逐年在下降。但是,有些传染病、流行病仍然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出现小流行,并且流行特征及其临床症状极为不典型。  多年来,我一直在学校从事学生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在我校学生中春季麻疹病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上升趋势,并且临床症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新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高要求。他不但要管理好学生,更重要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健全孩子人格  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家长明确处理好教育教学的本质问题,明白育人的真正目的是培养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青年,
期刊
〔摘要〕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源所在。《电机及电力拖动》这门课的理论性很强,如果仅是书本教育,显然很难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及平时在学生中的调查情况,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该课程教学效率的见解。  〔关键词〕 《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电机及电力基础》这rj课程是电气及自动化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好坏将直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
期刊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我在数年的工作中发现:我们原有的优势体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解题能力较强。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难发现在相当多的高分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薄弱、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缺失、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明确等等。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所带来的挑战更严峻。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振兴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些只会解题的机器。因此研究性
期刊
初中政治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而且不少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我们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它,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  1克服嫉妒,培养宽容大度的健康心理  宽容就是气量大,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涵养的外在表现。具有宽容心理的人,一般不为名利所困,活得洒脱,常常受人敬重。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心胸狭窄,见人胜过自己就眼红,往往在背后使手腕,或
期刊
初中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场改革使一潭死水变得波澜起伏。但因为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美丽的错误——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的同时,一味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教学引入“说说笑笑”,教学过程“唱唱跳跳”,双基训练“难度不高”,课堂评价“你好、他好”。形式化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令人质疑。我们不能忽略热闹背后的肤浅。在语文教改的实践中,许多教师陷入了迷惘,困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