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白细胞抗原单倍体相合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259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相合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

报道1例7岁CML患儿,给予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联合兔抗人免疫球蛋白(ATG)预处理方案,环孢素(CsA)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行HLA单倍体相合脐血移植。

结果

患儿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为移植后10 d,血小板植活时间为移植后30 d,无急、慢性GVHD发生。

结论

HLA单倍体相合脐血移植可以作为儿童CML的一种选择。

其他文献
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独立病理类型。PMB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好发于年轻人及女性,多数患者就诊时处于Ⅰ~Ⅱ期,大纵隔、大肿块多见。PMBCL缺乏相应随机临床试验,多数PMBCL患者接受化疗后加巩固性累及野放疗(IF-RT)的治疗方式,认为巩固放疗能提高PMBC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用化放疗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不同
目的探讨shRNA干扰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基因对急性白血病(A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介导LSD1干扰的AL稳定细胞株HL-60和SHI-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细胞株LSD1抑制效果,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LSD1干扰后,HL-60和SHI-1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高风险。由于转化为AML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且预后差,目前唯一治愈的方法是通过骨髓移植,但是仅有少部分患者适合移植。因此对MDS转化为AML机制的研究对临床开发有效药物尤为重要。现就MDS转化为AML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1世纪以来,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FLT3-ITD和IDH等突变基因的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文章就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的靶向特异性基因突变和(或)表观遗传学异常的临床试验中的几种药物进行介绍。
目的探讨单中心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采用ALL-R-2003方案的疗效和预后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51例诊断为复发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例患儿中位初诊年龄5.5岁(0.8~13.4岁),中位复发时间为初诊后25个月(3~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3~116个月)。复发患儿初发时标危、中危及高危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7.5%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在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受到了极大关注。CAR-T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已经取得显著的疗效,该次大会上的最新研究结果也令人鼓舞。CAR-T疗法如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免疫靶点阻断剂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联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效,也是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就CAR-T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探索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株NALM-6的作用以及对细胞中微RNA(mi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NALM-6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Aza-CdR处理后细胞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mRN
目的探讨亚砷酸(ATO)(APL)患者心率校正后QT(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ATO治疗的35例APL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8、15、22和29天的心电图QTc间期,观察药物使用对QTc间期的影响。结果应用ATO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接受静脉滴注ATO患者第8天的QTc间期较用药前延长(P<0.01),但随治疗的延续,第15天较第8天QTc间期虽仍有延长,但变化差异无统
目的分析含地西他滨化疗方案对80岁以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含地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80岁以上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4例,分析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共接受8个疗程治疗,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1个疗程完全缓解(CR)2例,2个疗程CR 1例,未缓解(NR) 1例,生存时间33~225 d。主要不良反应为3~4级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发热和肺炎。结论地西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