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课与审美教育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
  关键词:美术 审美 教育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一、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
  
  三、审美评价的培养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 “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四、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 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以上述四个方面为内容的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是灵活机动的师生互动活动,而不应该搞成简单、机械的习题训练与解答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两种阅读观及具体指导策略有机结合起来,不割裂、不肢解,但也决不浮泛。力求使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能从这两个方面受益。语文阅读教学应渗透两种基本理念,即:大语文观与小语文观。  关键词:大语文观 小语文观    近20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感触颇多,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质量的逐步提高,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水平差异上较智力因素更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分为多个方面,它们对声乐学习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以下将其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加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声乐学习 兴趣 情感 意志 性格    一、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的概念,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客观事物的认识,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活动,促使智力因素充分发挥作用。重视做好对学生的非
期刊
世纪之交,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创造性又是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创造性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结构特征。它强化了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既是衡量个人主体性的尺度,也是表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善于搞小发明、小制
期刊
提 要:21世纪的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而实现的全新的教育,同时我们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资源的不断完善,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进行语文教改的必然趋
期刊
摘 要: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并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网络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 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24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
期刊
摘 要:设疑就是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唤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设疑 开启思维 教学效果    疑问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设疑是农学课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设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教完一篇文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其结构联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复述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的同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十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
期刊
情感教学的核心,便是控制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事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初中生处于年龄小,知识根浅、活动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情感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师中,让情感教育充
期刊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步入初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开始发生巨变,初中历史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境界。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把历史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过程等配以视频、音响和动画效果,“真实”的再现了历史,突破了历史的时空限制,控制了历史的运动变化,契合了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把多媒体资源与初中生的认知过程、与传统手段进行有机的整合,将现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