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法则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师生互动不协调。导致学生的疑惑老师没能抓住,老师的提问学生无法理解。最终使得教学目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样学生们对数学课上的知识点吸收也不全面。为了避免这种被动的局面发生,老师可以试着采用开放性预习、学生互相提问、最后老师总结讲评的授课方式让课堂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课堂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领悟。积极进取、渴望知识、思维不受牵绊是他们最大的特征。但是很多老师发现自己在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提问却没能调动起学生太大热情。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开展进度,使得学生和老师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不知如何进退。这时,就是体现老师知识储备量和对课堂操控性以及气氛调动力的最佳体现时机。一旦和学生的思维对接成功达成共鸣,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积极程度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所以,老师要习惯运用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师生关系、调动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课前開放性预习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重,而且思维不受禁锢,每个人对书本上知识的认知度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因此他们每个人所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这时是需要老师想方设法来深挖每个学生问题的时候。为了避免课堂上分析问题出现冷场,把问题放在课前处理可以有效避免这类情况。课前留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预习书本内容,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无法确定的内容做出标注记录下来,每人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在学习本内容的课堂上可以由老师带头指定学生发问,让学生提交自己的问题,老师作为记录者把问题归类整合,接下来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们所关注的方向串联讲解,而不是传统的强塞硬灌式的教育让学生不去思考,全盘接受。因为学生希望老师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自己去思考。老师只要作为一个观察者要认真分析判断学生们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提问完毕之后,老师根据学生所感兴趣的方向作出系统性的讲解,会带来课堂上的又一个沸点,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中。
  二、课上学生互动提问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老师直接给出解决步骤和标准答案,过程和结果都比较趋向于格式化。对于小学生,特别是数学课程来讲,平常的题目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对应用题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他们的理解其实并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放慢“一锤定音”的节奏,先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思考交流,最终汇总上来的结果再由老师去统一讲解,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对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如何构思的,老师从中方便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利用5-7分钟的时间互相提问对答,这时老师可以观察整个过程,认真分析学生对课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方式。这段时间是属于留给学生的“感悟时间”,在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的扩散和延伸,很有可能一个想法经过交换之后变成了两个甚至三个想法。这样能帮助学生脱离老师保姆式教学的惰性,冲破思维的围墙,让学生更具有开发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信心,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的思考、表达能力。
  三、肯定学生的提问并解答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探索,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为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学生们提出问题相互解答的同时,老师要认真记录学生所提问以及回答的思路并总结学生对课题的疑惑之处,按照学生的思路串联讲解,可以适当的加入学生的名字,让双方对自己的成果更加重视,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对“课堂明星”这一角色更加期待,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课题的接受度,又给他们营造了一个“交流沟通,成果共享”的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解答问题时,老师要做的是先肯定学生,夸赞学生的问题和回答富有新意,给学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没有独立思考就无法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充分利用“互动”这个载体的同时,老师要参与到其中扮演一个引导者来指引学生如何去交流去交换意见。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并且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和互相协助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作为老师,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方式燃起学生的课堂热情,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放飞自我。在新时代的教育体系下,针对学生喜好设定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孙青青.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J].学周刊,2019(02):47-48.
  [2]张洪彬.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2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教学目光投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上,想要通过挖掘学生的自主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紧跟时代,成为优秀的人才。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也是基于以上目的实施的。通过立足生活案例、教学问题、实践活动,对高中生的自主性進行了培养,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人翁位置。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学习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道德和法治;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新思品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融入思品教学过程.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问题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  一.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中存
期刊
摘 要: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担任着重要的文化传承角色,本篇文章著重在小学书法教育的研究实践中探索现代书法传承的方法。从目前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书法传承的意义、教学实践大方向四个方面来完成对于小学书法实践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传承的意义;实践大方向  很久以来,汉字书写在学生教育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汉字书写作为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环,整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语文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摘 要:受新课改的影响,思维导图在教学中作为管理与学习的工具广受关注,它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应用效果显著。然而英语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导向的学科,失去环境的独特优势,良好的学习方法显得更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通过架构知识网,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介绍  1.思维导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研究,运用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区域的兴趣;重视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重视对比,突出区域特色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实践;地图;对比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育转变为更加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
期刊
摘 要:创造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在幼儿阶段,一个人的想象力是人生中最巅峰的阶段。幼儿园教师的任务并不是遏制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失去好动的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是应当通过利用学生这些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在幼儿阶段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应当利用他们的特点,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幼儿阶段为他们的各项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做好准备。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识字教学了。识字教学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新课改所带来的教学体系的改革,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型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多种选择。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首先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兴趣方向和接受能力,并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优化,确保识字教学的质量,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学习中,草稿本是重要的演算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习中,草稿本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引导学生使用草稿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可以顺利过渡到高年级学习中来。  关键词:农村小学;草稿本;高年级  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草稿本的应用中,存在这部分问题,比如不重视草稿、打草稿较为随意、用途单一、无法反思等等,影响了高年级学生
期刊
幼儿环境既是儿童的生活空间,也是儿童的游戏空间与学习空间。空间向儿童传递了什么,儿童便会成为什么。若要把儿童培养成为未来社会的公民,现在便要将儿童看作是小小公民,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有立足儿童立场、捍卫儿童权利、关注儿童生活的儿童情怀,支持他们具备基本的公民素养和责任担当。而且,这样的公民养成过程面向的不是抽象的儿童,而是一群鲜活的、个性鲜明的儿童。  一、参与环境决策是儿童的公民权利  从幼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