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中,笔者参与了《刘智远》与《王十朋》两部梨园戏传统剧目的抢救复排工作。这两部剧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场口与情节上都残缺不全,按学术上的定义就是“残本”。
《刘智远》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的传统剧目,是宋元“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中的《白兔记》在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解放后,由“七子班”名师蔡尤本口述,仅存“智远头出”、“三娘夺槌”、“战瓜精”、“井边会”、“逼父归家”、“磨房会”六出。剧情的前半部与后半部保留基本完整,但从“战瓜精”到“井边会”长达十六年的中间部分剧情却全部缺失,只在前后两部分保留场口的人物语言中有提及到“磨房生子”、“托窦老”、“邠州投军”、“哥嫂逼嫁”等已缺失的情节。
《王十朋》是梨园戏上路流派传统剧目,是宋元“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中的《荆钗记》在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解放后,由上路名角何淑敏口述,仅存“介绍”、“说亲”、“打后母”、“抢亲”(“狗屎公替嫁”)、“承局走书”、“玉莲投江”、“拾水”、“十朋猜”、“打承局”、“认钗”等十出,“孙汝权篡改书信”、“逼嫁”等重要关目全部缺失。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在现存的残本中男女主人公竟然直到最后一出的大团圆时才相见,前面的出目中竟没有任何的对手戏,这是该残本中最大的特色。王十朋如何聘娶钱玉莲?婚后的夫妻生活如何?这些很重要的剧情内容都是残缺的。
要抢救恢复这两部传统戏,如何处理传统本的残缺问题,从一开始剧团内部的各种声音就此起彼伏。有的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原汁原味地保留残本的风貌。有的从现代戏剧的审美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对残本进行改编修复。然而,在二十个世纪九十年代,剧团曾经借鉴了昆曲《荆钗记》的样式,整理改编了《王十朋》,但并未获得好评。这场关于“残本”与“修本”的争论,最后还是以王仁杰老师的意见为定案。王老师认为:“梨园戏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许多宋元南戏的古剧目与艺术风貌。后代的梨园戏子弟,也应该从文物保护的意识出发,尽可能地原汁原味地抢救、传承这些古剧目的艺术风貌。如此,才是梨园戏真正的文化价值的体现。如果盲目地吸收外剧种的同题材剧目的精华,对残本进行修复改编,按考古的行话来说,那就是用现代的铝合金去修补商周的青铜器,其结果不是保护文物,而是破坏了文物。梨园戏是比昆曲更加古老的剧种,用昆曲《荆钗记》的东西来修补梨园戏的《王十朋》,那么梨园戏的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文化价值便不复存在了。当然,传统本中也存在一些不合当下时宜的糟粕,我们就用‘只删不改’的做法去对待它。古代人用几百年积淀下来的艺术文物,绝对不是现代人一朝一夕可以去修改得了的”。
王仁杰老师的言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残本恢复之路。然而,到了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还是遇到了许多的难题。《刘智远》的残本恢复工作,相对于《王十朋》来说较为容易些。因为,六个残缺出目中,除了头出的“生坐场”以外,其他五个出目的表演都有老师傅传授下来。特别是最后一出的《磨房会》,2002年的时候,当时的黄少强、郑志欣两位56级的老艺术家们,刚把这出戏回忆、整理、录像后不久,便相继离世了。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件珍贵的文物就将永远的湮灭了。所以,在复排《刘智远》的时候,我们对这出戏也就格外地珍惜与慎重。首先,笔者和艺华把这出戏依样画葫芦地排练下来,结果发现戏的节奏很拖沓,要一个多小时,这显然与现代观众的舞台审美习惯是不相符合的。而且,戏中有些重复的部分,比如刘智远踢门进去与李三娘相见的关目,居然与《高文举》中的“冷房会”如出一辙,这显然是不行的。因此,第二遍排练时,我们大胆地对戏进行删减,把一些拖沓的、糟粕的内容删掉,使整出戏的节奏趋于完善,该快的地方则快,该慢的地方则慢慢地去做戏,表演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至于那个“踢门相见”的关目,我们苦思了很久,最后决定把踢门改为由李三娘开门,然后出门月下相见,在传统谱【万年欢】的渲染下,缓慢地、深情地去相见,将十六年的夫妻离别,都浓缩在那几分钟的舒缓表演当中,让观众充分地去感受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发扬了梨园戏小梨园流派文雅缠绵、缓歌曼舞的艺术传统。
《王十朋》的恢复之路便没有《刘智远》那么顺畅了,而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过程。首先,剧目的篇幅很长,如果原汁原味地排演下来,需要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残存的十个出目中,除了“玉莲投江”与“十朋猜”以外,其他八个出目全部都是只保留剧本与唱腔,表演上面则一无所知,这是该剧恢复的最大困难所在。其次,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的意外之事,有好几个老演员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剧组。我们努力模仿着上路老戏的传统风格,经过了两个月的艰难摸索与排练,2011年7月份第一次彩排,看后觉得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连本来预定的公演日期都不得不忍痛推迟,剧团还贴出告示向观众道歉。剧组就此搁浅下来,演员们也都有点士气低落了。
12月份,剧组进行了比较大的改进,于是又重整旗鼓,第二次对《王十朋》进行恢复排练。首先,面对剧目篇幅长的问题,我们采取了“折子戏专场”的形式,先将“说亲”、“打后母”、“抢亲”、“玉莲投江”、“十朋猜”这五个比较有把握的场口拿下来,凭着“只删不改”的原则,将演出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其次,在许天相、吴幼清两位老艺术家的指导下,通过对老戏的回忆与模仿,再加上一些返古出新的大胆创造,在表演失传的艰难处境下,以传统剧本与唱腔为依托,总算将《王十朋》的这五个场口恢复了起来。2012年元旦进行对外公演之后,得到了观众们的不错评价。虽然是交差了,但是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五个场口的恢复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八百年的岁月沉淀,成就了梨园戏的厚重与珍贵,但同时在历史的治乱之中,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失传与残缺。然而,并非所有的完整都是美的。梨园戏的宋元南戏价值,就在于她的残缺之美。作为八百年后的梨园戏子弟,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去把梨园戏传承好,如何去恢复梨园戏的残缺之美,努力让现代的观众去窥见宋元古南戏风貌之一斑。《刘智远》与《王十朋》只是一个渺小的开始,还有《王魁》、《刘文龙》、《蔡伯喈》、《孙荣》……许许多多的梨园戏珍贵的传统剧目,等着我们去恢复她们的残缺之美。
《刘智远》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的传统剧目,是宋元“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中的《白兔记》在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解放后,由“七子班”名师蔡尤本口述,仅存“智远头出”、“三娘夺槌”、“战瓜精”、“井边会”、“逼父归家”、“磨房会”六出。剧情的前半部与后半部保留基本完整,但从“战瓜精”到“井边会”长达十六年的中间部分剧情却全部缺失,只在前后两部分保留场口的人物语言中有提及到“磨房生子”、“托窦老”、“邠州投军”、“哥嫂逼嫁”等已缺失的情节。
《王十朋》是梨园戏上路流派传统剧目,是宋元“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中的《荆钗记》在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解放后,由上路名角何淑敏口述,仅存“介绍”、“说亲”、“打后母”、“抢亲”(“狗屎公替嫁”)、“承局走书”、“玉莲投江”、“拾水”、“十朋猜”、“打承局”、“认钗”等十出,“孙汝权篡改书信”、“逼嫁”等重要关目全部缺失。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在现存的残本中男女主人公竟然直到最后一出的大团圆时才相见,前面的出目中竟没有任何的对手戏,这是该残本中最大的特色。王十朋如何聘娶钱玉莲?婚后的夫妻生活如何?这些很重要的剧情内容都是残缺的。
要抢救恢复这两部传统戏,如何处理传统本的残缺问题,从一开始剧团内部的各种声音就此起彼伏。有的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原汁原味地保留残本的风貌。有的从现代戏剧的审美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对残本进行改编修复。然而,在二十个世纪九十年代,剧团曾经借鉴了昆曲《荆钗记》的样式,整理改编了《王十朋》,但并未获得好评。这场关于“残本”与“修本”的争论,最后还是以王仁杰老师的意见为定案。王老师认为:“梨园戏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许多宋元南戏的古剧目与艺术风貌。后代的梨园戏子弟,也应该从文物保护的意识出发,尽可能地原汁原味地抢救、传承这些古剧目的艺术风貌。如此,才是梨园戏真正的文化价值的体现。如果盲目地吸收外剧种的同题材剧目的精华,对残本进行修复改编,按考古的行话来说,那就是用现代的铝合金去修补商周的青铜器,其结果不是保护文物,而是破坏了文物。梨园戏是比昆曲更加古老的剧种,用昆曲《荆钗记》的东西来修补梨园戏的《王十朋》,那么梨园戏的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文化价值便不复存在了。当然,传统本中也存在一些不合当下时宜的糟粕,我们就用‘只删不改’的做法去对待它。古代人用几百年积淀下来的艺术文物,绝对不是现代人一朝一夕可以去修改得了的”。
王仁杰老师的言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残本恢复之路。然而,到了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还是遇到了许多的难题。《刘智远》的残本恢复工作,相对于《王十朋》来说较为容易些。因为,六个残缺出目中,除了头出的“生坐场”以外,其他五个出目的表演都有老师傅传授下来。特别是最后一出的《磨房会》,2002年的时候,当时的黄少强、郑志欣两位56级的老艺术家们,刚把这出戏回忆、整理、录像后不久,便相继离世了。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件珍贵的文物就将永远的湮灭了。所以,在复排《刘智远》的时候,我们对这出戏也就格外地珍惜与慎重。首先,笔者和艺华把这出戏依样画葫芦地排练下来,结果发现戏的节奏很拖沓,要一个多小时,这显然与现代观众的舞台审美习惯是不相符合的。而且,戏中有些重复的部分,比如刘智远踢门进去与李三娘相见的关目,居然与《高文举》中的“冷房会”如出一辙,这显然是不行的。因此,第二遍排练时,我们大胆地对戏进行删减,把一些拖沓的、糟粕的内容删掉,使整出戏的节奏趋于完善,该快的地方则快,该慢的地方则慢慢地去做戏,表演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至于那个“踢门相见”的关目,我们苦思了很久,最后决定把踢门改为由李三娘开门,然后出门月下相见,在传统谱【万年欢】的渲染下,缓慢地、深情地去相见,将十六年的夫妻离别,都浓缩在那几分钟的舒缓表演当中,让观众充分地去感受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发扬了梨园戏小梨园流派文雅缠绵、缓歌曼舞的艺术传统。
《王十朋》的恢复之路便没有《刘智远》那么顺畅了,而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过程。首先,剧目的篇幅很长,如果原汁原味地排演下来,需要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残存的十个出目中,除了“玉莲投江”与“十朋猜”以外,其他八个出目全部都是只保留剧本与唱腔,表演上面则一无所知,这是该剧恢复的最大困难所在。其次,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的意外之事,有好几个老演员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剧组。我们努力模仿着上路老戏的传统风格,经过了两个月的艰难摸索与排练,2011年7月份第一次彩排,看后觉得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连本来预定的公演日期都不得不忍痛推迟,剧团还贴出告示向观众道歉。剧组就此搁浅下来,演员们也都有点士气低落了。
12月份,剧组进行了比较大的改进,于是又重整旗鼓,第二次对《王十朋》进行恢复排练。首先,面对剧目篇幅长的问题,我们采取了“折子戏专场”的形式,先将“说亲”、“打后母”、“抢亲”、“玉莲投江”、“十朋猜”这五个比较有把握的场口拿下来,凭着“只删不改”的原则,将演出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其次,在许天相、吴幼清两位老艺术家的指导下,通过对老戏的回忆与模仿,再加上一些返古出新的大胆创造,在表演失传的艰难处境下,以传统剧本与唱腔为依托,总算将《王十朋》的这五个场口恢复了起来。2012年元旦进行对外公演之后,得到了观众们的不错评价。虽然是交差了,但是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五个场口的恢复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八百年的岁月沉淀,成就了梨园戏的厚重与珍贵,但同时在历史的治乱之中,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失传与残缺。然而,并非所有的完整都是美的。梨园戏的宋元南戏价值,就在于她的残缺之美。作为八百年后的梨园戏子弟,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去把梨园戏传承好,如何去恢复梨园戏的残缺之美,努力让现代的观众去窥见宋元古南戏风貌之一斑。《刘智远》与《王十朋》只是一个渺小的开始,还有《王魁》、《刘文龙》、《蔡伯喈》、《孙荣》……许许多多的梨园戏珍贵的传统剧目,等着我们去恢复她们的残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