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几乎每年春拍一收槌,书画折扇的行情都要往上跳一跳。今年在国内楼市调控和国际欧债危机的宏观背景下,国内游资继续疯狂扑向艺术品市场,这一小品种的行情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看得上眼的折扇都要五六万一柄,好几把大名头的、而且开门见山的扇子都拍出上百万的高价了。”阿海说。
意在东山再起的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在今年春拍前精挑细选了96件成扇,比如程十发的《吉祥图》成扇轻松拍到23万元,吴湖帆、吴徵的《翠玉生姿》行书成扇拍到57.5万元,陆俨少的《钵水斋图》成扇,背面为单孝天楷书《洛神赋》,以161万元摘得本场头魁,另有于非闇的《蛱蝶图》,以李淦臣绘八仙图作扇骨,最终以103.5万元为买家斩获。
阿海,上海文化圈内响当当的人物,大名黄沂海,作家兼收藏家,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还是《行家》杂志的副主编和《银行博物》的主编。替国家数钞票之余,喜欢灯下读闲书、写文章,近年来还出版了《笑看金融》、《笑问财缘》、《笑点赢家》等三部大作。近三四年里,他执著于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书画折扇的追访,收集了500把书画折扇(包括扇面),其中有名声显赫的书画大家,也有初出茅庐的丹青后生,还先后推出《扇有善报》和《扇解人意》两本收藏随笔专著,通过自己的收藏经历,在嬉笑讽怨之间,把让人艳羡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这两本书问世后相当好销,是内行从中看出了门道,因为书里有大量的画家史料、艺坛掌故和鉴赏心得;外行从中看到了热闹,因为每一把扇子的背后,都蕴涵了一段趣味横生的性情故事和人生哲理。
最近他在一干热心朋友催促下准备举办个人折扇收藏展,倘若此展一开,又等于为收藏市场“煽风点火”了。
收藏,缘于童年的梦想
中国扇文化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选取植物叶子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最初起源。西汉时期,出现了对称的“合欢扇”,又称纨扇,左右对称似圆月,通常都是用白色的薄丝绢糊成,是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手执一扇可以增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又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我们可以从古代绘画中发现,历代的君王仪仗队里高高举起的两把长柄的扇子,一方面体现了君王的威仪,另一方面也证明扇子已超越了实用而登上大雅之堂。
宋元时期,折扇开始出现,一般人认为是从日本或高丽引入的,南宋时生产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但扇面有画的传世实物连同图像反映,图录记载,两宋总共不到十把,盖因为当时使用折扇的还是以小市民为主。
明清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折扇开始在宫廷和民间流行,文人墨客更是热衷此物,在扇面上绘画写字,以逞其能,以托情志,被称之为“怀袖雅物”。据沈从文《野人献曝》一书称,明代的川蜀及苏州是折扇的主要产地。而且扇骨的取材、雕刻和扇头的造型也十分考究。扇骨材料以竹为主,还有紫檀、乌木、象牙等。扇头造型多样,有方头、圆头、尖头、鱼尾、云头等。扇面用料也十分讲究,除了素纸、绢、绫,还有金笺、高丽发笺扇面等。折扇中的名家字画、扇骨雕刻工艺以及制扇材料、装饰手段、造型方式等,无不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体现出较高的艺术品位,历来受鉴赏家和收藏者的青睐。
事实上,阿海收藏书画折扇只能算刚刚上路,但兴趣却早就萌芽于心了。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电风扇也是稀罕物,露天纳凉只能靠手中的蒲扇。读闲书,读到四大古典名著里有关于扇子的描写特别生心,比如《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红楼梦》里有晴雯撕扇,《水浒传》里蒋门神用蒲扇驱暑赶蝇,《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羽扇纶巾的翩翩风度……当然,扇子还引出人生悲喜剧,悲剧如孔尚任缠绵悱恻的《桃花扇》。由此,他对扇子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长大后,特别是参与创建银行博物馆的经历,使黄沂海对旧物,特别是凝结着文化人审美理想与笔墨情趣的书画扇情有独钟。“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爱扇藏扇,为扇痴狂,就成了阿海的风雅追求。
阿海收藏折扇,非常注重小小折扇内所蕴含、所散发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也更在乎扇子是否有说头,这个“说头”,就是每把扇子的收藏故事。阿海说:“折扇在民间,主要身份是艺术化的日常用品,即使在书画家手里也不当一回事,常画常用,用坏了再画,甚至将它当作同好赠与,酬唱对答的载体。就因为经常使用,损耗很大,故而流传至今相当不易。我收藏这个品种,主要是看重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在乎我的藏扇价值今后能否扶摇直上,即使没有任何回报,这其中的故事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我相信‘扇解人意’、‘扇有善报’,跟着中国艺术市场的惊涛骇浪玩一把冲浪游戏,充分享受将知识转化为收藏成果的愉悦!”
结缘,陪同老画家写生
收藏书画扇,自然会与书画家打交道,那么在寻访名家书画扇的过程中,阿海也与书画家们结下艺缘。而真正让他醉心于扇画而一发不可收的,当数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
这是阿海收藏的第一幅扇面。上海举办扇文化博览会,前三届他都因为公务繁杂而错过了,转眼2008年已是花开四度,他和友人慕名前往观赏。最醒目的便是贺友直的扇画《小二黑结婚》,但见画面人物众多,各有所貌,造型精准,妙趣横生。阿海对贺友直的作品是很佩服的,决心斥资购藏。但是贺老名头大,画作价钱也大,小小一把扇子,差不多可买四五台空调。阿海毕竟是靠工资玩收藏,在溽暑熏蒸的天气,居然三进三出会场。如此这般折腾,大概是感动了主办方,一阵勾手谈判,终于享受到折扣。這次觅宝,令阿海在“赏心之乐”的同时也尝到了“切肤之痛”!
阿海为何对贺友直先生的作品如此钟情呢?原来他小时候看连环画时,就知道贺友直是一个杰出的连环画家,他的《山乡巨变》、《李双双》、《十五贯》、《小二黑结婚》等,构图机巧,布局得当,笔法细腻,人物传神,即使不读文字脚本,也能从画里看出连贯的情节,小小阿海是佩服之极,并由此萌发了学画的念头。长大后他虽然没有当成职业画家,但业余时间挥洒豪情也是一乐,而且画得相当不错,格调不俗。
后来,他与贺友直先生也结下了不浅的情缘。那是在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想出一本宣传连环画《小浦东购房记》,为把错综复杂的业务流程演绎成生动活泼的故事,阿海一气呵成写出了脚本,并登门拜访,恳请贺友直画插图。
贺友直虽为海上名家,创作态度却十分认真,应承下来后,他就拿着傻瓜照相机到银行拍摄场景资料,亲身体验办理住房按揭的业务流程,悉心捕捉每个细节,以求画出原汁原味。因为故事里有个主人公是邮递员,贺老师还特意向出版社开了介绍信,去居家附近的邮电局写生,连邮递员骑的重磅自行车也照实描摹下来,作为画稿的素材。阿海全程陪同贺友直先生写生,老画家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令他深为感动。所以,阿海志在必得地购藏贺老的作品,也是出于敬仰。
韩氏三进士,王门祖孙仨
韩敏、韩伍和韩硕是海上画坛的“一门三进士”,人物花鸟,各领风骚。阿海收藏书画扇,当然也瞄准了韩门三兄弟。韩敏、韩伍的扇面,在书画市场上并不鲜见,而老幺韩硕很少画扇面,市场上也物以稀为贵,阿海寻觅多时仍不得见。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前往位于莘庄的韩硕工作室当面请教,终于圆了韩家兄弟扇画聚首“扇有善报斋”的梦想。屈指算来,这个“哈韩”过程差不多经历了整整一年。
那天拜访韩府,阿海走近时,已见韩硕先生在门口挥手迎候呢。闲谈中阿海得知,韩先生近来正在为赶制巨幅作品而昼夜挥毫,这幅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红色题材画作《南昌起义》,已被国家美术馆列入收藏对象。不过看到阿海真诚企盼的脸,韩硕还是答应下来,并买了一叠扇纸,反复试笔推敲,待到灵光乍现,落手挥就了一幅精美的《祝福图》。此扇面笔墨处理轻松随意,方尺之间营造出恬淡清雅的意境,咀嚼再三,大可回味,令阿海爱不释手。
当代书画家中,除前述几位外,阿海还集藏了吴昌硕、吴湖帆、程十发、何香凝、沈尹默、陈半丁、关良、申石伽、谢稚柳、钱松喦、郑午昌、应野平、陆抑非、陈从周、丁辅之、吴琴木、俞云阶、胡问遂、韩天衡、吴野洲、田桓、赵丹、王宏喜、任政等名家作品,淘宝捡漏的辛苦,非亲历者不能体会二三。
为了集齐王个簃、王公助、王葵祖孙三代的扇面,阿海差不多跑遍了沪上各大画廊,经历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过程。王个簃的成扇《天中丽景》,是阿海在崇源拍卖会上撞见的,暗暗下了决心。果然,这柄扇子甫一亮相,拍卖会上便你追我赶互不相让,阿海豪气勃发,经过与别人十几个回合的较量,最终花落手中。不久后,他在玉屏南路一家画廊里邂逅王个簃长子王公助的成扇《明珠滴露》,一询价,价格只有其父的十分之一,马上不动声色地买下。王公助的扇画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寻求他的儿子、也就是王个簃长孙王葵的扇画,就颇费周折了。阿海先是托苏州的朋友四处打探,无果,后来在网络上众里搜寻,发帖求购,也未能如愿。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帮助下终于收到了王葵的扇画《莲塘秋实图》,实现了祖孙三人跨越时空的“纸上接力”。
得失之间皆平常,抄底也有意外时
探囊取物总是欢欣喜悦的,失之交臂则让人耿耿于怀。阿海也有这样的经历,2009年年底在朵云轩他看到钱行健的一柄书画合璧扇,画面扬笔墨绮丽之清秀,书法得气韵高古之质朴。再看标价:1万元,着实有点压手啊。虽然阿海当时手头有些拮据,不忍下手。等到过年领到领导发下的“红包”,马上奔到朵云轩,但时不我待啊,钱行健的这件扇面几天前刚被人捷足先登。阿海在店堂内直呼胸闷!
不过后来的一个机会被他狠狠地逮着了。博古斋推出老作家庄辛、代藏画拍卖专场,这对伉俪在笔耕之余,雅好丹青,与许多知名画家交往甚密。他们拿出的私家珍藏货真价实,多为精品,令买家垂涎欲滴,摩拳擦掌。翻看拍卖图录时,阿海发现钱行健有一件扇画《梅花香自苦寒来》列入其中,心想此次断不可错失良机,于是到场参拍,心理价位定在1万元。谁料众多参拍者的注意力分散于别的拍品上,起叫后场内动静不大,最后被他以3200元轻松拿下,赛过捡到皮夹子,乐不可支。
有一次阿海在某拍卖会的预展上看到一件沈炳儒的紫藤扇片,从各方面考察,旧气十足,属于“大开门”,但翻遍脑子里的内存,也不知画家是何方神仙,后来一想:会不会跟七君子之首的沈钧儒有什么瓜葛吧?于是马上回家查阅早年买来的《沈钧儒家书》,从一百多封家书中终于发现,沈炳儒原来是沈钧儒的弟弟,曾任北平政府财政部参事,专攻墨梅,擅长花卉,晚年寓居沪上,以绘画自娱。这条短短的注释使他底气满满。到了拍卖那天,他故意问场上虎视眈眈的藏家,但没有一人知道沈炳儒为何人,他心里就有底了。拍卖师一上拍,他就果断举牌,场内一片寂静,一个个像中了邪一样没有反应,拍卖师只得落槌,他便以起拍价斩获。出了拍卖会现场,迎面的春风吹得他心里暖洋洋的。
淘宝前做足功课相当重要,这是阿海的体会,也是他的鉴宝经验。他有一经商致富朋友,也爱好折扇收藏,有一次花高价买了一柄郑午昌的成扇,请他过去看一眼,实际上是显显宝,这也是藏家的普遍心态。阿海如约而至,展开折扇瞄了一眼就心里一咯噔。破绽在落款上,上面写着“庚子孟春”,这个时候郑午昌才六岁,黄口小儿就能将古装仕女画得有形有款,可能吗?如果再往后推一个甲子,有“郑杨柳”之称的郑午昌已不在人世了。据此可断定这柄成扇在做假时,造假者随意填写了一个年份,想不到在内行面前露了马脚。“如果对画家的生卒年月了如指掌,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他说。
拍卖会有机会,但更多的是地雷,是圈套,是“故事”。在场子里跑得多了,阿海就咂摸出一点不大对头的味道来。他说:“时下拍卖会很多,但我总结出来有三‘腔’,一是‘怪腔’,拍卖会上波谲云诡,一柄很平常的折扇,一开拍会遭到众人抬轿子,一下子冲到天价,大大高于市场应有价值,让人看不懂。二是‘花腔’,有的拍卖师很擅长制造噱头,外面一棵松,里面一棵葱,还不时讲些海外回流、失而复得,甚至将八国联军与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弄得云里雾里的,不知深浅者一举牌,就由你接最后一棒。三是‘娘娘腔’,拍卖师掌控节奏,慢慢吞吞,左顾右盼,不到心理价位决不落槌,真叫人肚肠痒煞。”
所以阿海认为,对拍卖师的精彩表演一定要有定力,须观察仔细,不能头脑一发热就跟着他的小榔头走。有时候他还发现场子里遥相呼应频频举牌哄抬价位的,就是刚才还在门口收取藏家保证金的拍卖公司工作人员,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操纵行情吗!
阿海还告诫扇子爱好者:现在有些古董商人,常常将一柄成扇拆开来卖,先卖扇面,过一段时间再卖扇骨,这样他就可以多赚一些钱。但这一唯利是图的做法导致了文物或艺术品的信息失真。
“小件头”书画成扇行情一路看涨
改革开放后,艺术市场初步形成时,书画成扇是一个冷门品种,市场价格是相当低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市场培育与发展,古今书画名家的成扇已经从“黑马”变成“白马”。艺术品收藏爱好者通过投资书画成扇,不仅能以合理的价格收集古今名家的作品,还可了解书画家的艺术流派和个人风格,为进一步投资中国书画作品进行铺垫。
1994年秋中国嘉德拍首推“中国扇画”,傅抱石《人物》与潘天寿《花鸟》合璧的扇画,以38.5万元成交,给收藏界以极大的信心和指向。从此折扇开始登上拍卖舞台,持续创下新高。2004年北京中贸圣佳在春拍上推出王鉴的《云壑松阴图》扇面,成交价达到77万元。在同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黄宾虹的《青山红树》成扇拍到149.07万元。中贸圣佳的同年秋拍中,徐操的《钟馗嫁妹》成扇以82.5万元成交。嘉德秋拍再次推出成扇專场,傅抱石的《瞿塘峡》成扇以80.3万元成交,陆俨少的《江平萧寺图并溪口待渡图》成扇以68.2万元成交。
在赚钱效应诱导下,2006年,各大拍行纷纷开辟成扇、扇品专场。西泠印社、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上海崇源在各自推出的书画成扇专场上,共拍出推出将近一千件成扇,成交率在70%以上,金额突破2600万元。是年西泠拍卖公司春拍上,张大千与其兄弟合作的成扇以116万元的成交。在匡时春拍成扇专场上,齐白石的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经过全球经济危机一波轻微的滑落后,书画成扇马上在2010年出现强劲反弹,是年北京华辰春拍上,一把吴昌硕红梅书法成扇以67万元成交,嘉德成扇专场上的一把傅抱石《前赤壁赋》成扇更高达100万元。今年春拍也是成扇无限风光的一季,单举一例,在西泠拍卖公司成扇专场上,拍品几乎全部成交,其中吴昌硕与沈曾植合作的书画成扇拍到247万元。
与此同时,古代成扇也不断出现好行情,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明代八名家(唐寅、文徵明、陈继儒、陈道复、陈洪绶、邵弥、文嘉、陆士仁)的书画合璧扇面,估价32万至42万元,成交价为101.2万元,成为扇面拍卖中首件超过百万元的拍品。同年在北京瀚海秋拍上,唐寅《看梅图》扇面估价25万至30万元,成交价为40.7万元,其他上拍的明代扇面大多数也高于估价成交。同年上海崇源秋拍上,首次在内地市场露面的刘贯道《人物故实图册》(元代人物团扇扇画六开)以2420万元响亮落槌,创下扇面成交价最高纪录。在2008年几次拍卖会上,书画成扇及扇画的成交价更是惊人,八大山人《双鱼图》扇面以159.5万元拍出,王原祁《仿梅道人笔意山水》扇面以66万元成交。
国内拍卖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995年,书画成扇及扇面拍品的单件平均成交价为3.3万元,到了2010年,平均价格就达到23万元。15年里,扇画平均价格涨了好几倍。
意在东山再起的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在今年春拍前精挑细选了96件成扇,比如程十发的《吉祥图》成扇轻松拍到23万元,吴湖帆、吴徵的《翠玉生姿》行书成扇拍到57.5万元,陆俨少的《钵水斋图》成扇,背面为单孝天楷书《洛神赋》,以161万元摘得本场头魁,另有于非闇的《蛱蝶图》,以李淦臣绘八仙图作扇骨,最终以103.5万元为买家斩获。
阿海,上海文化圈内响当当的人物,大名黄沂海,作家兼收藏家,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还是《行家》杂志的副主编和《银行博物》的主编。替国家数钞票之余,喜欢灯下读闲书、写文章,近年来还出版了《笑看金融》、《笑问财缘》、《笑点赢家》等三部大作。近三四年里,他执著于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书画折扇的追访,收集了500把书画折扇(包括扇面),其中有名声显赫的书画大家,也有初出茅庐的丹青后生,还先后推出《扇有善报》和《扇解人意》两本收藏随笔专著,通过自己的收藏经历,在嬉笑讽怨之间,把让人艳羡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这两本书问世后相当好销,是内行从中看出了门道,因为书里有大量的画家史料、艺坛掌故和鉴赏心得;外行从中看到了热闹,因为每一把扇子的背后,都蕴涵了一段趣味横生的性情故事和人生哲理。
最近他在一干热心朋友催促下准备举办个人折扇收藏展,倘若此展一开,又等于为收藏市场“煽风点火”了。
收藏,缘于童年的梦想
中国扇文化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选取植物叶子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最初起源。西汉时期,出现了对称的“合欢扇”,又称纨扇,左右对称似圆月,通常都是用白色的薄丝绢糊成,是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手执一扇可以增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又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我们可以从古代绘画中发现,历代的君王仪仗队里高高举起的两把长柄的扇子,一方面体现了君王的威仪,另一方面也证明扇子已超越了实用而登上大雅之堂。
宋元时期,折扇开始出现,一般人认为是从日本或高丽引入的,南宋时生产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但扇面有画的传世实物连同图像反映,图录记载,两宋总共不到十把,盖因为当时使用折扇的还是以小市民为主。
明清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折扇开始在宫廷和民间流行,文人墨客更是热衷此物,在扇面上绘画写字,以逞其能,以托情志,被称之为“怀袖雅物”。据沈从文《野人献曝》一书称,明代的川蜀及苏州是折扇的主要产地。而且扇骨的取材、雕刻和扇头的造型也十分考究。扇骨材料以竹为主,还有紫檀、乌木、象牙等。扇头造型多样,有方头、圆头、尖头、鱼尾、云头等。扇面用料也十分讲究,除了素纸、绢、绫,还有金笺、高丽发笺扇面等。折扇中的名家字画、扇骨雕刻工艺以及制扇材料、装饰手段、造型方式等,无不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体现出较高的艺术品位,历来受鉴赏家和收藏者的青睐。
事实上,阿海收藏书画折扇只能算刚刚上路,但兴趣却早就萌芽于心了。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电风扇也是稀罕物,露天纳凉只能靠手中的蒲扇。读闲书,读到四大古典名著里有关于扇子的描写特别生心,比如《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红楼梦》里有晴雯撕扇,《水浒传》里蒋门神用蒲扇驱暑赶蝇,《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羽扇纶巾的翩翩风度……当然,扇子还引出人生悲喜剧,悲剧如孔尚任缠绵悱恻的《桃花扇》。由此,他对扇子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长大后,特别是参与创建银行博物馆的经历,使黄沂海对旧物,特别是凝结着文化人审美理想与笔墨情趣的书画扇情有独钟。“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爱扇藏扇,为扇痴狂,就成了阿海的风雅追求。
阿海收藏折扇,非常注重小小折扇内所蕴含、所散发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也更在乎扇子是否有说头,这个“说头”,就是每把扇子的收藏故事。阿海说:“折扇在民间,主要身份是艺术化的日常用品,即使在书画家手里也不当一回事,常画常用,用坏了再画,甚至将它当作同好赠与,酬唱对答的载体。就因为经常使用,损耗很大,故而流传至今相当不易。我收藏这个品种,主要是看重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在乎我的藏扇价值今后能否扶摇直上,即使没有任何回报,这其中的故事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我相信‘扇解人意’、‘扇有善报’,跟着中国艺术市场的惊涛骇浪玩一把冲浪游戏,充分享受将知识转化为收藏成果的愉悦!”
结缘,陪同老画家写生
收藏书画扇,自然会与书画家打交道,那么在寻访名家书画扇的过程中,阿海也与书画家们结下艺缘。而真正让他醉心于扇画而一发不可收的,当数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
这是阿海收藏的第一幅扇面。上海举办扇文化博览会,前三届他都因为公务繁杂而错过了,转眼2008年已是花开四度,他和友人慕名前往观赏。最醒目的便是贺友直的扇画《小二黑结婚》,但见画面人物众多,各有所貌,造型精准,妙趣横生。阿海对贺友直的作品是很佩服的,决心斥资购藏。但是贺老名头大,画作价钱也大,小小一把扇子,差不多可买四五台空调。阿海毕竟是靠工资玩收藏,在溽暑熏蒸的天气,居然三进三出会场。如此这般折腾,大概是感动了主办方,一阵勾手谈判,终于享受到折扣。這次觅宝,令阿海在“赏心之乐”的同时也尝到了“切肤之痛”!
阿海为何对贺友直先生的作品如此钟情呢?原来他小时候看连环画时,就知道贺友直是一个杰出的连环画家,他的《山乡巨变》、《李双双》、《十五贯》、《小二黑结婚》等,构图机巧,布局得当,笔法细腻,人物传神,即使不读文字脚本,也能从画里看出连贯的情节,小小阿海是佩服之极,并由此萌发了学画的念头。长大后他虽然没有当成职业画家,但业余时间挥洒豪情也是一乐,而且画得相当不错,格调不俗。
后来,他与贺友直先生也结下了不浅的情缘。那是在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想出一本宣传连环画《小浦东购房记》,为把错综复杂的业务流程演绎成生动活泼的故事,阿海一气呵成写出了脚本,并登门拜访,恳请贺友直画插图。
贺友直虽为海上名家,创作态度却十分认真,应承下来后,他就拿着傻瓜照相机到银行拍摄场景资料,亲身体验办理住房按揭的业务流程,悉心捕捉每个细节,以求画出原汁原味。因为故事里有个主人公是邮递员,贺老师还特意向出版社开了介绍信,去居家附近的邮电局写生,连邮递员骑的重磅自行车也照实描摹下来,作为画稿的素材。阿海全程陪同贺友直先生写生,老画家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令他深为感动。所以,阿海志在必得地购藏贺老的作品,也是出于敬仰。
韩氏三进士,王门祖孙仨
韩敏、韩伍和韩硕是海上画坛的“一门三进士”,人物花鸟,各领风骚。阿海收藏书画扇,当然也瞄准了韩门三兄弟。韩敏、韩伍的扇面,在书画市场上并不鲜见,而老幺韩硕很少画扇面,市场上也物以稀为贵,阿海寻觅多时仍不得见。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前往位于莘庄的韩硕工作室当面请教,终于圆了韩家兄弟扇画聚首“扇有善报斋”的梦想。屈指算来,这个“哈韩”过程差不多经历了整整一年。
那天拜访韩府,阿海走近时,已见韩硕先生在门口挥手迎候呢。闲谈中阿海得知,韩先生近来正在为赶制巨幅作品而昼夜挥毫,这幅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红色题材画作《南昌起义》,已被国家美术馆列入收藏对象。不过看到阿海真诚企盼的脸,韩硕还是答应下来,并买了一叠扇纸,反复试笔推敲,待到灵光乍现,落手挥就了一幅精美的《祝福图》。此扇面笔墨处理轻松随意,方尺之间营造出恬淡清雅的意境,咀嚼再三,大可回味,令阿海爱不释手。
当代书画家中,除前述几位外,阿海还集藏了吴昌硕、吴湖帆、程十发、何香凝、沈尹默、陈半丁、关良、申石伽、谢稚柳、钱松喦、郑午昌、应野平、陆抑非、陈从周、丁辅之、吴琴木、俞云阶、胡问遂、韩天衡、吴野洲、田桓、赵丹、王宏喜、任政等名家作品,淘宝捡漏的辛苦,非亲历者不能体会二三。
为了集齐王个簃、王公助、王葵祖孙三代的扇面,阿海差不多跑遍了沪上各大画廊,经历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过程。王个簃的成扇《天中丽景》,是阿海在崇源拍卖会上撞见的,暗暗下了决心。果然,这柄扇子甫一亮相,拍卖会上便你追我赶互不相让,阿海豪气勃发,经过与别人十几个回合的较量,最终花落手中。不久后,他在玉屏南路一家画廊里邂逅王个簃长子王公助的成扇《明珠滴露》,一询价,价格只有其父的十分之一,马上不动声色地买下。王公助的扇画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寻求他的儿子、也就是王个簃长孙王葵的扇画,就颇费周折了。阿海先是托苏州的朋友四处打探,无果,后来在网络上众里搜寻,发帖求购,也未能如愿。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帮助下终于收到了王葵的扇画《莲塘秋实图》,实现了祖孙三人跨越时空的“纸上接力”。
得失之间皆平常,抄底也有意外时
探囊取物总是欢欣喜悦的,失之交臂则让人耿耿于怀。阿海也有这样的经历,2009年年底在朵云轩他看到钱行健的一柄书画合璧扇,画面扬笔墨绮丽之清秀,书法得气韵高古之质朴。再看标价:1万元,着实有点压手啊。虽然阿海当时手头有些拮据,不忍下手。等到过年领到领导发下的“红包”,马上奔到朵云轩,但时不我待啊,钱行健的这件扇面几天前刚被人捷足先登。阿海在店堂内直呼胸闷!
不过后来的一个机会被他狠狠地逮着了。博古斋推出老作家庄辛、代藏画拍卖专场,这对伉俪在笔耕之余,雅好丹青,与许多知名画家交往甚密。他们拿出的私家珍藏货真价实,多为精品,令买家垂涎欲滴,摩拳擦掌。翻看拍卖图录时,阿海发现钱行健有一件扇画《梅花香自苦寒来》列入其中,心想此次断不可错失良机,于是到场参拍,心理价位定在1万元。谁料众多参拍者的注意力分散于别的拍品上,起叫后场内动静不大,最后被他以3200元轻松拿下,赛过捡到皮夹子,乐不可支。
有一次阿海在某拍卖会的预展上看到一件沈炳儒的紫藤扇片,从各方面考察,旧气十足,属于“大开门”,但翻遍脑子里的内存,也不知画家是何方神仙,后来一想:会不会跟七君子之首的沈钧儒有什么瓜葛吧?于是马上回家查阅早年买来的《沈钧儒家书》,从一百多封家书中终于发现,沈炳儒原来是沈钧儒的弟弟,曾任北平政府财政部参事,专攻墨梅,擅长花卉,晚年寓居沪上,以绘画自娱。这条短短的注释使他底气满满。到了拍卖那天,他故意问场上虎视眈眈的藏家,但没有一人知道沈炳儒为何人,他心里就有底了。拍卖师一上拍,他就果断举牌,场内一片寂静,一个个像中了邪一样没有反应,拍卖师只得落槌,他便以起拍价斩获。出了拍卖会现场,迎面的春风吹得他心里暖洋洋的。
淘宝前做足功课相当重要,这是阿海的体会,也是他的鉴宝经验。他有一经商致富朋友,也爱好折扇收藏,有一次花高价买了一柄郑午昌的成扇,请他过去看一眼,实际上是显显宝,这也是藏家的普遍心态。阿海如约而至,展开折扇瞄了一眼就心里一咯噔。破绽在落款上,上面写着“庚子孟春”,这个时候郑午昌才六岁,黄口小儿就能将古装仕女画得有形有款,可能吗?如果再往后推一个甲子,有“郑杨柳”之称的郑午昌已不在人世了。据此可断定这柄成扇在做假时,造假者随意填写了一个年份,想不到在内行面前露了马脚。“如果对画家的生卒年月了如指掌,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他说。
拍卖会有机会,但更多的是地雷,是圈套,是“故事”。在场子里跑得多了,阿海就咂摸出一点不大对头的味道来。他说:“时下拍卖会很多,但我总结出来有三‘腔’,一是‘怪腔’,拍卖会上波谲云诡,一柄很平常的折扇,一开拍会遭到众人抬轿子,一下子冲到天价,大大高于市场应有价值,让人看不懂。二是‘花腔’,有的拍卖师很擅长制造噱头,外面一棵松,里面一棵葱,还不时讲些海外回流、失而复得,甚至将八国联军与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弄得云里雾里的,不知深浅者一举牌,就由你接最后一棒。三是‘娘娘腔’,拍卖师掌控节奏,慢慢吞吞,左顾右盼,不到心理价位决不落槌,真叫人肚肠痒煞。”
所以阿海认为,对拍卖师的精彩表演一定要有定力,须观察仔细,不能头脑一发热就跟着他的小榔头走。有时候他还发现场子里遥相呼应频频举牌哄抬价位的,就是刚才还在门口收取藏家保证金的拍卖公司工作人员,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操纵行情吗!
阿海还告诫扇子爱好者:现在有些古董商人,常常将一柄成扇拆开来卖,先卖扇面,过一段时间再卖扇骨,这样他就可以多赚一些钱。但这一唯利是图的做法导致了文物或艺术品的信息失真。
“小件头”书画成扇行情一路看涨
改革开放后,艺术市场初步形成时,书画成扇是一个冷门品种,市场价格是相当低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市场培育与发展,古今书画名家的成扇已经从“黑马”变成“白马”。艺术品收藏爱好者通过投资书画成扇,不仅能以合理的价格收集古今名家的作品,还可了解书画家的艺术流派和个人风格,为进一步投资中国书画作品进行铺垫。
1994年秋中国嘉德拍首推“中国扇画”,傅抱石《人物》与潘天寿《花鸟》合璧的扇画,以38.5万元成交,给收藏界以极大的信心和指向。从此折扇开始登上拍卖舞台,持续创下新高。2004年北京中贸圣佳在春拍上推出王鉴的《云壑松阴图》扇面,成交价达到77万元。在同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黄宾虹的《青山红树》成扇拍到149.07万元。中贸圣佳的同年秋拍中,徐操的《钟馗嫁妹》成扇以82.5万元成交。嘉德秋拍再次推出成扇專场,傅抱石的《瞿塘峡》成扇以80.3万元成交,陆俨少的《江平萧寺图并溪口待渡图》成扇以68.2万元成交。
在赚钱效应诱导下,2006年,各大拍行纷纷开辟成扇、扇品专场。西泠印社、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上海崇源在各自推出的书画成扇专场上,共拍出推出将近一千件成扇,成交率在70%以上,金额突破2600万元。是年西泠拍卖公司春拍上,张大千与其兄弟合作的成扇以116万元的成交。在匡时春拍成扇专场上,齐白石的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经过全球经济危机一波轻微的滑落后,书画成扇马上在2010年出现强劲反弹,是年北京华辰春拍上,一把吴昌硕红梅书法成扇以67万元成交,嘉德成扇专场上的一把傅抱石《前赤壁赋》成扇更高达100万元。今年春拍也是成扇无限风光的一季,单举一例,在西泠拍卖公司成扇专场上,拍品几乎全部成交,其中吴昌硕与沈曾植合作的书画成扇拍到247万元。
与此同时,古代成扇也不断出现好行情,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明代八名家(唐寅、文徵明、陈继儒、陈道复、陈洪绶、邵弥、文嘉、陆士仁)的书画合璧扇面,估价32万至42万元,成交价为101.2万元,成为扇面拍卖中首件超过百万元的拍品。同年在北京瀚海秋拍上,唐寅《看梅图》扇面估价25万至30万元,成交价为40.7万元,其他上拍的明代扇面大多数也高于估价成交。同年上海崇源秋拍上,首次在内地市场露面的刘贯道《人物故实图册》(元代人物团扇扇画六开)以2420万元响亮落槌,创下扇面成交价最高纪录。在2008年几次拍卖会上,书画成扇及扇画的成交价更是惊人,八大山人《双鱼图》扇面以159.5万元拍出,王原祁《仿梅道人笔意山水》扇面以66万元成交。
国内拍卖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995年,书画成扇及扇面拍品的单件平均成交价为3.3万元,到了2010年,平均价格就达到23万元。15年里,扇画平均价格涨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