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笔者认为身为一线思想政治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大胆应用新课改。
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以期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一生写过大量的小说、剧本。电视台有一期有奖征答节目是这样的: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在其收藏的众多世界名画中,你将抢救哪一幅?要知道,卢浮宫是世界最有名的艺术博物馆,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不可计数。题目本身是刁钻的,但贝尔纳的答案却极为简单:我将救出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贝尔纳的答案被评为最佳答案并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目标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个目标。但在教育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所谓“急功近利”的“功”,就是一种过高的期望和目标。要知道,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能出现“跨越式”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更新观念,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
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个信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我们也许很难达到教育家的境界,但却能够力戒“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习惯思维。既然把学生当着“朽木”,自然就不去“雕”了。就是说,教师不能对学生充满信心,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就被自己扼杀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不被老师信任,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远比考试成绩不理想更难于忍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兴趣、潜能、积极性、良好心态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大声的说:你能行,你会做得很棒!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大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兴趣。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要简洁、大方、得体,上课要亲切自然,面带笑容,像拉家常似地进行交流,切勿有居高临下之势;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注意力分散、不遵守纪律等现象,应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或意见尽可能解答,不能不理不睬。其次,要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兴趣来源于需要。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对政治课知识有需求感。除了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明学科知识在中学阶段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用政治课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通过用政治课知识分析学生非常关心的典型事例来实现。再次,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轻松感。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必须是积极的,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积极且充满乐趣的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学到知识。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积极改进中小学的思品课和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这说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为国家所关注,所以,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承担起我们政治课教师所要担当的历史责任。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显著特征,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四、改变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
目前,考试还是以试卷为主(无论高考、中考还是平时的测试)。而我们平时多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首先要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考试可采取书面测验(开卷、闭卷)与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改变目前我们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尺度的做法。考试内容应与我们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相联系,而不应以记忆性的考试为主(如中考题中的多选、单选很难考查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所以也是比较片面的),要将考试与学生履行中学生守则和规范情况相结合,评价可采取等级和评语相结合,淡化知识注重思想道德认识和行为表现。我们还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政治学科的学习评价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通过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学习评价一般通过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过程)和终结性评价(侧重于结果),以前我们大多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新课程要求要关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评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的教学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切实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走出应试的误区,以饱满的热情和全新的理念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以期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一生写过大量的小说、剧本。电视台有一期有奖征答节目是这样的: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在其收藏的众多世界名画中,你将抢救哪一幅?要知道,卢浮宫是世界最有名的艺术博物馆,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不可计数。题目本身是刁钻的,但贝尔纳的答案却极为简单:我将救出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贝尔纳的答案被评为最佳答案并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目标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个目标。但在教育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所谓“急功近利”的“功”,就是一种过高的期望和目标。要知道,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能出现“跨越式”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更新观念,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
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个信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我们也许很难达到教育家的境界,但却能够力戒“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习惯思维。既然把学生当着“朽木”,自然就不去“雕”了。就是说,教师不能对学生充满信心,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就被自己扼杀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不被老师信任,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远比考试成绩不理想更难于忍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兴趣、潜能、积极性、良好心态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大声的说:你能行,你会做得很棒!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大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兴趣。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要简洁、大方、得体,上课要亲切自然,面带笑容,像拉家常似地进行交流,切勿有居高临下之势;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注意力分散、不遵守纪律等现象,应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或意见尽可能解答,不能不理不睬。其次,要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兴趣来源于需要。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对政治课知识有需求感。除了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明学科知识在中学阶段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用政治课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通过用政治课知识分析学生非常关心的典型事例来实现。再次,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轻松感。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必须是积极的,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积极且充满乐趣的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学到知识。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积极改进中小学的思品课和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这说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为国家所关注,所以,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承担起我们政治课教师所要担当的历史责任。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显著特征,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四、改变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
目前,考试还是以试卷为主(无论高考、中考还是平时的测试)。而我们平时多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首先要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考试可采取书面测验(开卷、闭卷)与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改变目前我们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尺度的做法。考试内容应与我们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相联系,而不应以记忆性的考试为主(如中考题中的多选、单选很难考查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所以也是比较片面的),要将考试与学生履行中学生守则和规范情况相结合,评价可采取等级和评语相结合,淡化知识注重思想道德认识和行为表现。我们还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政治学科的学习评价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通过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学习评价一般通过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过程)和终结性评价(侧重于结果),以前我们大多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新课程要求要关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评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的教学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切实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走出应试的误区,以饱满的热情和全新的理念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