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姓名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产物,是人类为区分个体而产生的一个符号。通过浅析韩国人的姓名及其内涵,从一个侧面了解大韩民族的个性,进而有益于进行和韩国的跨文化交流,同时也希望能够增加韩语学习者对韩语和韩国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 韩国 姓名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47-02
1 绪论
姓名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产物,是人类为区分个体而产生的一个符号标记,也是进行社会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家庭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这足以使人了解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的特点。本文通过浅析韩国人的姓名及其内涵,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大韩民族的个性,有益于进行和韩国的跨文化交流,同时也希望能够增加韩语学习者对韩语和韩国文化的兴趣。
2 韩国人的姓氏
2.1 韩国人姓氏的起源与发展
据韩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韩国的姓氏有286个。其中金、李、朴、崔、郑、赵、尹、张、林等前10大姓氏占全国人口的64.1%。金氏最多,占全国人口的21.6%;其次是李氏和朴氏,各占全国人口的14.8%和8.5%。
韩国的姓氏始于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时代。《北史·高丽传》记载:“朱蒙至纥升,遂居焉。号曰高句丽,因以高为氏。”新罗王室朴氏、昔氏、金氏的来源各有一段神话传说。新罗开国王朴赫居世由白马从天上带来的形似葫芦瓢的大卵中出生,故取朴姓(瓢和朴的韩语发音相同);第三代王昔脱鲜是从海上漂来的喜鹊护送来的匣中诞生,‘鹊’字去掉‘鸟’字成‘昔’字,因此取昔姓;金氏始祖首露王是从黄金卵中出生,因此取姓为金。百济开国皇帝温祚,继承扶余的血统,因此取姓氏扶余。但三国初期并没有使用姓氏,依据中国的《宋书》、《晋书》、《南齐书》、《北齐书》等文献记载判断韩国三国时期出现汉字姓氏的确切时间分别是高句丽在长寿王(419-491)时期,百济近肖古王时期(346—376),新罗真兴王时期(540—576)。
三国时期虽然出现了汉字姓氏,但并非人人都使用姓氏。韩国著名地理学家李重焕在《择裏志》记载:“自新罗末通中国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则皆无有也。”韩国人的姓氏同其它民族姓氏一样,始于贵族,由贵族(国王)开始,自上至下,由少到多地发展,逐渐普及的。
936年太祖王建建立高丽王朝后确立了韩国姓氏体系。但姓氏更多地被使用是从高丽中期的文宗皇帝开始。因为文宗9年(1055年)颁发命令,对无姓氏者取消报考科举资格,以此强化姓氏的使用。
到了李氏朝鲜王朝,1909年实行新的户籍法,规定每个人必须有姓氏和本,全国百姓才取得了姓氏。
2.2 韩国人姓氏的来源
纵观韩国人姓氏的历史演变,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
1)来自神话传说故事的姓氏。如新罗始祖赫居世因生于瓠而命为朴姓,金氏始祖因生于金卵而命为金氏。
2)以国名为姓氏。如朱蒙建国,国号定为高句丽,取高姓。
3)国王赐给的姓氏。如32年新罗国儒理王赐给了新罗六村李、郑、崔、孙、裴、薛等姓。
4)从中国传入韩国的姓氏。如安、卞、边、蔡、曹、陈、池、丁、范、方、房、洪、蒋、吉、康、孔等。
5)来源不详的古代姓氏。如百济的沙、燕、解、国、真、苗等。
2.3 姓氏的本贯
韩国姓氏和中国姓氏最大的区别是所有韩国人的姓氏都有其籍贯。籍贯在韩国语里有好几种叫法, 如本贯、乡贯、氏贯、族本、本等,法律用词为“本”。“本”的含义是指一个宗族的始祖或中始祖的出生地。韩国人有些姓氏只有一个“本”,即一个籍贯,这叫“同姓同本”,但有的姓氏是一姓多“本”。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为基准韩国有286个姓氏,有4179个本。其中金海金氏最多,占9.0%;密阳朴氏占6.6%,全州李氏占5.7%。韩国人的“本”所在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韩半岛境内,但也有极少数的“本”是在中国境内。如瑞山郑氏、平山邵氏、安城李氏、江阴段氏、太原李氏等等。
3 韩国人的名字
3.1 韩国人的名字起源与发展
在韩国名字的使用比姓氏早。三国时期新罗第24代国王真兴王时期建立的庆尚南道昌宁碑(真兴王22年,561年),首尔北汉山碑(真兴王29年),摩雲嶺碑 (真兴王29),咸兴黄草岭碑(真兴王29年)和真智王3年(578年)在大邱建立的戊戌坞作碑上刻录的人名没有一个人使用姓氏。据韩国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金石文和现存于中国的《汉书》,《后汉书》以及日本的各种文献关于三国时期人名的记载看,记载高句丽的人名有(朱蒙)、(沙勿)、(盖苏文)、(温达)、(乙巴素)等;百济的人名有(集斯)、(积德)、(常之)等;新罗的人名有(赫巨世)、(毛麻利叱智)、蘇伐都利)、(居次頓)等。因此可以推断三国初期的人只有名字,根本没有姓氏。而且当时韩国人所使用的名字是没有汉化的固有名,只是借用汉字发音来书写,每个汉字不一定有具体含义。
到了新罗后期随着很多的留学生到唐朝留学,逐渐出现了中国式的官名、地名、人名。中国式的人名就是一个字的姓氏加上两个字的名字为基本形式。但这些汉字名仅限于少部分的统治阶级使用,大部分人仍然使用了固有名。当时使用汉字名的名人有金春秋,金庾信,金仁門,崔致遠,崔承祐等,和现代的人名相比较没有什么区别。
进入朝鲜王朝,随着统治阶级实行抑佛崇儒政策,加上从中国引进了政治制度,有不少人用了汉字名。朝鲜王朝时期《训民正音》颁布以后,最初记载人名的资料是1449年金守温编撰的《舍利灵应记》。金守温在此书中用《训民正音》记载了47位正7品和8品官吏的姓名。从记载的内容看朝鲜王朝中期并不是所有官员使用了汉字名。直到进入朝鲜王朝末期汉字名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目前在韩国使用汉字名的人比使用固有名的人多。朝鲜大学的姜姬淑教授对1990年以后出生的136名韩国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汉字名占83%,固有名占11.8%,汉字名占绝对的优势。但最近有所变化,使用固有名的趋势有所增加。比如出现了、、、等给予人们新颖,美好印象的名字。甚至还有些人随着与外国人交流的不断增加,为适应世界化的发展进程,直接以西方人的名字当作名字。
3.2 韩国人的起名原理
1)相当多的男子名字使用传统的表示宗族世代的行列字,这样只看名字也知道当事人在同族间的排行和世代数。这种起名方式出现的较早,新罗时期就有金仁门,金大门兄弟名字的记载。
2)避开祖先的名字,特别是圣贤或国王的名字。
3)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原理起名。
4)韩语存在音变现象,起名时要考虑发音的柔和、清楚,要做到姓氏和名字发音的和谐,并要注意音素的象征意义。
4 姓名的内涵
4.1 姓名与思维模式
韩国人的姓名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原则,代表家族的姓氏永远置于代表个体符号的名字之前,并且女子出嫁不改变自己的姓氏。姓氏不变是韩国民法最突出的特色。姓氏在传统文化中是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父系家族的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属于共性;而名字是每个成员个人的符号,属于个性。从姓氏和名字的排列顺序来分析,不难发现,韩国人具有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根深蒂固的姓氏意识。也折射出韩国人个人只能隶属于家族,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群体本位价值观。
4.2 姓名与家庭观念
在韩国传统的男性名字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姓”和“本贯”,代表的是家族;其次是辈份,表示血脉的传承;最后才是寄托着长辈对后代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的名。这一切都与韩国传统的经济状况紧密相关,传统的韩国社会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劳动,这种小农经济使得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纽带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另外对韩国人起决定作用的儒家思想是“孝”思想和“长幼有序”的秩序观。“孝”思想是韩国社会“家夫长”制的根源。实行“家夫长”制的家庭中,则由父系家长们总揽家中一切大权。可以认为韩国人的姓氏不仅体现了血缘的传承,也表达了强烈的家庭观念。姓名的命名顺序突出了家庭的重要性,反映了家族本位的价值取向。
4.3 姓名与文化意识
在韩国人的名字中使用行列字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世次、分经纬,明确次序。儒家倡导长幼有序、孝悌仁爱的道德观念,并用家庭成员约定俗成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有效地维护血缘关系,而以辈份的观念维持着长幼、上下、尊卑等先天形成的秩序。儒家思想还强调伦理道德,对人们自身的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处事待人有相当大的影响,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内涵在韩国人的取名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5 结论
通过对韩国姓名的起源和发展、特点、内涵的分析,得知在韩国名字的出现比姓氏早,经历了由固有名过渡到汉字名的过程,姓氏保留了独特的本贯。并且韩国人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祖先,强调宗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其姓名充分体现了韩国人具有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根深蒂固的姓氏意识,群体本位价值观和家族本位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王宝明.中国姓氏与人名[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赵瑞民.姓名与中国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 韩国 姓名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47-02
1 绪论
姓名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产物,是人类为区分个体而产生的一个符号标记,也是进行社会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家庭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这足以使人了解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的特点。本文通过浅析韩国人的姓名及其内涵,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大韩民族的个性,有益于进行和韩国的跨文化交流,同时也希望能够增加韩语学习者对韩语和韩国文化的兴趣。
2 韩国人的姓氏
2.1 韩国人姓氏的起源与发展
据韩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韩国的姓氏有286个。其中金、李、朴、崔、郑、赵、尹、张、林等前10大姓氏占全国人口的64.1%。金氏最多,占全国人口的21.6%;其次是李氏和朴氏,各占全国人口的14.8%和8.5%。
韩国的姓氏始于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时代。《北史·高丽传》记载:“朱蒙至纥升,遂居焉。号曰高句丽,因以高为氏。”新罗王室朴氏、昔氏、金氏的来源各有一段神话传说。新罗开国王朴赫居世由白马从天上带来的形似葫芦瓢的大卵中出生,故取朴姓(瓢和朴的韩语发音相同);第三代王昔脱鲜是从海上漂来的喜鹊护送来的匣中诞生,‘鹊’字去掉‘鸟’字成‘昔’字,因此取昔姓;金氏始祖首露王是从黄金卵中出生,因此取姓为金。百济开国皇帝温祚,继承扶余的血统,因此取姓氏扶余。但三国初期并没有使用姓氏,依据中国的《宋书》、《晋书》、《南齐书》、《北齐书》等文献记载判断韩国三国时期出现汉字姓氏的确切时间分别是高句丽在长寿王(419-491)时期,百济近肖古王时期(346—376),新罗真兴王时期(540—576)。
三国时期虽然出现了汉字姓氏,但并非人人都使用姓氏。韩国著名地理学家李重焕在《择裏志》记载:“自新罗末通中国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则皆无有也。”韩国人的姓氏同其它民族姓氏一样,始于贵族,由贵族(国王)开始,自上至下,由少到多地发展,逐渐普及的。
936年太祖王建建立高丽王朝后确立了韩国姓氏体系。但姓氏更多地被使用是从高丽中期的文宗皇帝开始。因为文宗9年(1055年)颁发命令,对无姓氏者取消报考科举资格,以此强化姓氏的使用。
到了李氏朝鲜王朝,1909年实行新的户籍法,规定每个人必须有姓氏和本,全国百姓才取得了姓氏。
2.2 韩国人姓氏的来源
纵观韩国人姓氏的历史演变,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
1)来自神话传说故事的姓氏。如新罗始祖赫居世因生于瓠而命为朴姓,金氏始祖因生于金卵而命为金氏。
2)以国名为姓氏。如朱蒙建国,国号定为高句丽,取高姓。
3)国王赐给的姓氏。如32年新罗国儒理王赐给了新罗六村李、郑、崔、孙、裴、薛等姓。
4)从中国传入韩国的姓氏。如安、卞、边、蔡、曹、陈、池、丁、范、方、房、洪、蒋、吉、康、孔等。
5)来源不详的古代姓氏。如百济的沙、燕、解、国、真、苗等。
2.3 姓氏的本贯
韩国姓氏和中国姓氏最大的区别是所有韩国人的姓氏都有其籍贯。籍贯在韩国语里有好几种叫法, 如本贯、乡贯、氏贯、族本、本等,法律用词为“本”。“本”的含义是指一个宗族的始祖或中始祖的出生地。韩国人有些姓氏只有一个“本”,即一个籍贯,这叫“同姓同本”,但有的姓氏是一姓多“本”。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为基准韩国有286个姓氏,有4179个本。其中金海金氏最多,占9.0%;密阳朴氏占6.6%,全州李氏占5.7%。韩国人的“本”所在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韩半岛境内,但也有极少数的“本”是在中国境内。如瑞山郑氏、平山邵氏、安城李氏、江阴段氏、太原李氏等等。
3 韩国人的名字
3.1 韩国人的名字起源与发展
在韩国名字的使用比姓氏早。三国时期新罗第24代国王真兴王时期建立的庆尚南道昌宁碑(真兴王22年,561年),首尔北汉山碑(真兴王29年),摩雲嶺碑 (真兴王29),咸兴黄草岭碑(真兴王29年)和真智王3年(578年)在大邱建立的戊戌坞作碑上刻录的人名没有一个人使用姓氏。据韩国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金石文和现存于中国的《汉书》,《后汉书》以及日本的各种文献关于三国时期人名的记载看,记载高句丽的人名有(朱蒙)、(沙勿)、(盖苏文)、(温达)、(乙巴素)等;百济的人名有(集斯)、(积德)、(常之)等;新罗的人名有(赫巨世)、(毛麻利叱智)、蘇伐都利)、(居次頓)等。因此可以推断三国初期的人只有名字,根本没有姓氏。而且当时韩国人所使用的名字是没有汉化的固有名,只是借用汉字发音来书写,每个汉字不一定有具体含义。
到了新罗后期随着很多的留学生到唐朝留学,逐渐出现了中国式的官名、地名、人名。中国式的人名就是一个字的姓氏加上两个字的名字为基本形式。但这些汉字名仅限于少部分的统治阶级使用,大部分人仍然使用了固有名。当时使用汉字名的名人有金春秋,金庾信,金仁門,崔致遠,崔承祐等,和现代的人名相比较没有什么区别。
进入朝鲜王朝,随着统治阶级实行抑佛崇儒政策,加上从中国引进了政治制度,有不少人用了汉字名。朝鲜王朝时期《训民正音》颁布以后,最初记载人名的资料是1449年金守温编撰的《舍利灵应记》。金守温在此书中用《训民正音》记载了47位正7品和8品官吏的姓名。从记载的内容看朝鲜王朝中期并不是所有官员使用了汉字名。直到进入朝鲜王朝末期汉字名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目前在韩国使用汉字名的人比使用固有名的人多。朝鲜大学的姜姬淑教授对1990年以后出生的136名韩国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汉字名占83%,固有名占11.8%,汉字名占绝对的优势。但最近有所变化,使用固有名的趋势有所增加。比如出现了、、、等给予人们新颖,美好印象的名字。甚至还有些人随着与外国人交流的不断增加,为适应世界化的发展进程,直接以西方人的名字当作名字。
3.2 韩国人的起名原理
1)相当多的男子名字使用传统的表示宗族世代的行列字,这样只看名字也知道当事人在同族间的排行和世代数。这种起名方式出现的较早,新罗时期就有金仁门,金大门兄弟名字的记载。
2)避开祖先的名字,特别是圣贤或国王的名字。
3)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原理起名。
4)韩语存在音变现象,起名时要考虑发音的柔和、清楚,要做到姓氏和名字发音的和谐,并要注意音素的象征意义。
4 姓名的内涵
4.1 姓名与思维模式
韩国人的姓名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原则,代表家族的姓氏永远置于代表个体符号的名字之前,并且女子出嫁不改变自己的姓氏。姓氏不变是韩国民法最突出的特色。姓氏在传统文化中是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父系家族的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属于共性;而名字是每个成员个人的符号,属于个性。从姓氏和名字的排列顺序来分析,不难发现,韩国人具有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根深蒂固的姓氏意识。也折射出韩国人个人只能隶属于家族,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群体本位价值观。
4.2 姓名与家庭观念
在韩国传统的男性名字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姓”和“本贯”,代表的是家族;其次是辈份,表示血脉的传承;最后才是寄托着长辈对后代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的名。这一切都与韩国传统的经济状况紧密相关,传统的韩国社会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劳动,这种小农经济使得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纽带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另外对韩国人起决定作用的儒家思想是“孝”思想和“长幼有序”的秩序观。“孝”思想是韩国社会“家夫长”制的根源。实行“家夫长”制的家庭中,则由父系家长们总揽家中一切大权。可以认为韩国人的姓氏不仅体现了血缘的传承,也表达了强烈的家庭观念。姓名的命名顺序突出了家庭的重要性,反映了家族本位的价值取向。
4.3 姓名与文化意识
在韩国人的名字中使用行列字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世次、分经纬,明确次序。儒家倡导长幼有序、孝悌仁爱的道德观念,并用家庭成员约定俗成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有效地维护血缘关系,而以辈份的观念维持着长幼、上下、尊卑等先天形成的秩序。儒家思想还强调伦理道德,对人们自身的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处事待人有相当大的影响,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内涵在韩国人的取名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5 结论
通过对韩国姓名的起源和发展、特点、内涵的分析,得知在韩国名字的出现比姓氏早,经历了由固有名过渡到汉字名的过程,姓氏保留了独特的本贯。并且韩国人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祖先,强调宗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其姓名充分体现了韩国人具有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根深蒂固的姓氏意识,群体本位价值观和家族本位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王宝明.中国姓氏与人名[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赵瑞民.姓名与中国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